核心CPI
搜索文档
核心CPI近19个月来涨幅首次回到1%
证券时报· 2025-10-16 02:05
物价指数表现 - 9月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0.3%,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1][2] - 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首次回到1% [1] - PPI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1]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8%,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是带动核心CPI上涨的重要原因 [1] -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分别大幅上涨42.1%和33.6% [1] - 家用器具、家庭日用杂品和通信工具价格分别上涨5.5%、3.2%和1.5%,涨幅均有扩大 [1] - 服务价格涨幅较为稳定 [1] 价格改善原因分析 - CPI同比改善主要受非食品价格驱动,包括金价上涨和扩内需、整治低价竞争政策 [2] - 家用器具分项上涨受低基数影响和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带动 [2] 未来物价展望 - 预计CPI单月同比有望实现上涨,PPI同比仍将持续改善但空间有限 [2] - 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显效,2025年全年CPI同比有望上涨0.1%,PPI同比下降2.7% [2] - 物价整体仍在低位运行,逆周期调节政策需持续发力 [2] 政策建议 - 稳物价需综合施策,包括落实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放松政府和社会集团消费限制 [3] - 加快推进"两重"项目落地有较大潜力 [3]
中国经济再现回暖信号 宏观政策发力持续转向扩内需
第一财经· 2025-10-16 00:32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显现 - 宏观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消费和投资需求出现回暖信号 [1]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推进,对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治理力度加大,社会需求持续回暖 [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 9月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2] -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首次回到1% [1][2] - 核心CPI上涨主要由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回升带动,其中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价格上涨0.6% [2][3]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是影响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2]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 9月PPI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2][4] - 部分行业价格呈现积极变化,煤炭加工等6个行业价格降幅收窄,对P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4个百分点 [4] - 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潜力释放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上涨,如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4.7% [5] - 四季度PPI同比降幅有望收窄至-2.0%以内 [5] 金融数据与货币供应 - 9月末M2余额为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M1余额为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6] - M1增速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提升7.1个百分点,M1-M2剪刀差收窄至-1.2% [6] - M1增速回升和剪刀差收敛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6]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 [6] 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 - 政策思路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强调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 [3][7] - 财政支出结构需更多从投资为主转向改善民生为主,加大民生保障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 [7] - 当前经济面临需求结构失衡,突出表现为投资过度而消费不足 [7]
9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1.0% 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
证券日报· 2025-10-15 23:4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表现 - 9月份CPI环比由8月持平转为上涨0.1% [1][2] - 9月份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8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 [1][2]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涨幅比8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3个百分点 [2]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比8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83个百分点 [2]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5%,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2个百分点 [2] - 能源价格同比下降2.7%,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20个百分点 [2] 核心CPI表现 - 9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首次回到1% [1][3]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8%,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 [3]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6%,其中医疗服务和家庭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9%和1.6% [3] -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分别同比上涨42.1%和33.6% [3] - 家用器具、家庭日用杂品和通信工具价格分别上涨5.5%、3.2%和1.5%,涨幅均有扩大 [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表现 - 9月份PPI环比继续持平,为连续两个月持平 [1][5] - 9月份PPI同比下降2.3%,降幅比8月份收窄0.6个百分点 [1][5] - 部分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包括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 - 部分行业价格同比上涨,其中飞机、电子专用材料、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4%、1.2%、0.1% [5]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运动用球类制造、营养食品制造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4.7%、4.0%、1.8% [5] 价格变动驱动因素 - 核心CPI改善得益于促消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家电、手机价格同比涨幅扩大,以及国际金价大幅上涨的拉动作用 [3] - PPI环比运行特点包括供需结构改善带动部分行业价格企稳,以及国际油价下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环比下降 [5] - 物价修复态势得益于消费潜力释放、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1] 价格走势展望 - 前9个月CPI累计同比下降0.1%,食品价格是主要拖累项,因生猪、鸡蛋产出过大导致其价格低位运行 [4] - 能源价格整体偏弱与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有关 [4] - 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市场供求关系逐步改善,预计全年CPI同比上涨0.1% [4] - 下半年“反内卷”政策效果显现,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带动PPI降幅收窄,预计全年PPI同比下降2.7% [5]
【西街观察】物价回暖见韧性,经济向好有底气
北京商报· 2025-10-15 22:56
经济指标积极信号 - 10月15日披露的两大经济指标释放积极信号,CPI环比由平转涨,核心CPI同比涨幅时隔19个月重返1%,PPI同比降幅持续收窄[1][2] - 供需两端积极信号相互呼应,打破短期经济增长迷雾,彰显经济转型中积蓄的韧性[2] 消费需求端表现 - 9月CPI同比虽有0.3%的降幅,但波动主要受食品能源价格短期拖累与翘尾因素影响[3] - 核心CPI已连续5个月扩大涨幅,达到1.0%关键节点,得益于促消费政策下家用器具、通讯工具等工业消费品价格持续上涨[3] - 核心CPI稳步上升反映居民愿意消费,经济总需求健康增长,是经济内在温度和货币政策的锚[3] 工业生产供给端表现 - 9月PPI同比逐步收窄验证内需处于稳步修复阶段,其走势强烈依赖于需求端强弱[4] - 产能治理成效显现,市场竞争秩序优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4] - 工艺美术、营养食品等消费品制造价格涨幅较高,品质化、升级类消费需求得到释放[4] - 9月制造业PMI生产指数显著提升,验证供给端活力回升,企业基于对未来市场需求和盈利能力预期转好而扩大生产[4] 经济前景与政策效果 - 物价指数回升与PPI降幅收窄是宏观政策在供需之间精心布局以达到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初步体现[5] - 在GDP经历上半年较快增长后,三季度表现出较强韧性,消费呈现复苏态势,投资规模保持稳定,外贸韧性凸显[5] - 各端协同发力,未来经济增长底气将更加充足[5]
近19月来首次,核心CPI同比涨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22:06
9月CPI核心数据与驱动因素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0.3% [1] -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且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 [1] - CPI同比下降主要受翘尾因素影响约-0.8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4] 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83个百分点,是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4] - 鲜菜价格同比下降13.7%,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 [4] - 猪肉价格同比下跌17%,自去年8月份高点已下跌33% [4] 非食品价格对CPI的支撑 - 促消费政策效应显现,家电、手机价格同比涨幅扩大,近期国际金价大幅上涨也有一定拉动作用 [4] - 反内卷措施约束汽车“价格战”,9月交通工具价格环比仅小幅下降0.1%,同比降幅处于近期偏低水平1.9% [5] - 服务价格同比增速保持在0.6% [5] 10月及未来CPI走势预测 - 预计10月CPI同比有望升至0.1%左右,受上年同期基数下沉及促消费政策效应带动 [3][5] - 伴随上年同期物价基数显著下沉及稳增长政策发力,CPI同比预计在年底前升至0.5%至1.0%区间 [5] 9月PPI核心数据与驱动因素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继续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1][6] - PPI环比持平反映国内需求仍显不足,国内主导商品价格整体偏弱 [6] - PPI同比降幅收窄主要受上年基数继续走低影响 [6] 主要行业PPI表现 - 反内卷相关商品价格走势分化,煤炭价格环比上涨,水泥价格总体回落,螺纹钢价格环比下跌 [7] - 受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木材加工、计算机通信、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PPI环比均有所下跌 [7] PPI未来走势预测 - 10月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仍在底部运动且有所回落,生产端价格抬升仍有压力 [7] - 预计10月PPI环比仍将延续持平,同比降幅收窄势头将明显放缓,预计同比降幅在2.2%左右,年底转正难度很大 [7]
财经聚焦 | 核心CPI重回1% 9月物价数据透出哪些信号?
新华社· 2025-10-15 22:02
物价核心稳定 - 9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且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 [1] - 9月CPI环比上涨0.1%,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3个百分点 [1] - 鲜菜价格因天气等因素出现季节性上涨,例如西葫芦价格从8月的2.58元/公斤上涨至9月的3.32元/公斤 [1] 工业生产者价格积极变化 - 9月PPI同比下降2.3%,但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3] - 煤炭加工价格环比上涨3.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2.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2%,均连续两个月上涨 [3] - 部分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包括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3] 新动能带动产业与消费升级 - 产业发展向新,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价格上涨1.2% [4] - 消费市场求质,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7%,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8% [5] - 消费增长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背景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1.3万美元 [5] 同比价格变动因素 - 9月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2] - 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2]
2025年9月CPI和PPI数据解读:9月通胀:物价偏弱运行
浙商证券· 2025-10-15 22:01
通胀数据表现 - 9月CPI同比下降0.3%,低于市场预期的-0.1%,前值为-0.4%[1] - 9月CPI环比增长0.1%,前值为0%[1] - 9月PPI同比下降2.3%,高于市场预期的-2.4%,前值为-2.9%[1] - 9月PPI环比持平,前值为0%[1] CPI结构分析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3个百分点[3]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83个百分点[3] - 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4] - CPI八大类同比呈现六涨两降,其他用品及服务类涨幅最大达9.9%[2] PPI驱动因素 - 煤炭加工等行业价格降幅收窄,对P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4个百分点[7] - 国际油价下行带动国内石油开采价格环比下降2.7%[7] - 飞机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等行业价格同比上涨,涨幅分别为1.4%和1.2%[8] 大类资产展望 - 四季度A股行情可能由科技成长向低波红利切换[1] - 四季度利率趋于下行,因基本面走弱及风险偏好回落[1]
9月核心CPI,19个月来涨幅首次回到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1:50
核心观点 - 9月CPI同比下降0.3%但环比上涨0.1% 核心CPI同比上涨1.0%且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 为近19个月以来首次回到1% [1] - 9月PPI同比下降2.3%但环比持平 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且连续两个月收窄 [1] - 物价修复态势得益于消费潜力释放 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1] CPI分析 - 9月CPI同比下降0.3% 其中城市下降0.2% 农村下降0.5% 食品价格下降4.4% 非食品价格上涨0.7% 消费品价格下降0.8% 服务价格上涨0.6% [4] - 1-9月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1% [4] - 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 今年价格变动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6] - 食品价格下降4.4% 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83个百分点 能源价格下降2.7% 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20个百分点 [7] - 核心CPI同比上涨1.0%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8% 其中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分别上涨42.1%和33.6% 家用器具 家庭日用杂品和通信工具价格分别上涨5.5% 3.2%和1.5% [7] - 服务价格上涨0.6% 其中医疗服务和家庭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9%和1.6% 宾馆住宿和飞机票价格分别下降1.5%和1.7% [7] - 9月CPI环比上涨0.1% 食品价格上涨0.7% 非食品价格下降0.1% 消费品价格上涨0.3% 服务价格下降0.3% [7]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 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3个百分点 服装价格上涨0.8% 文娱耐用消费品 家用器具和家庭日用杂品价格分别上涨0.9% 0.6%和0.6% [8] - 服务价格下降0.3% 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2个百分点 能源价格下降0.8% 其中国内汽油价格下降1.7% [8] PPI分析 - 9月PPI同比下降2.3% 环比持平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1% 环比上涨0.1% [10] - 1-9月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8%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2% [10] - 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2.4% 影响PPI总水平下降约1.81个百分点 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7% 影响PPI总水平下降约0.45个百分点 [12] - 生产资料价格环比持平 同比下降2.4% 降幅比上月收窄0.8个百分点 其中采掘工业价格环比上涨1.2% 同比下降9.0% 降幅收窄2.5个百分点 [12] - 原材料工业 加工工业价格同比降幅分别较上月收窄1.2和0.5个百分点 [12] - 煤炭加工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电池制造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降幅分别收窄8.3 3.4 3.0 2.4 0.5和0.4个百分点 对PPI同比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4个百分点 [13] - 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价格上涨1.2%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价格上涨0.9% 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0.1% [13]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4.7% 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0% 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8% [13] 未来展望 - 2025年PPI同比降幅预计先扩大后收窄 下半年"反内卷"政策效果显现将带动PPI降幅收窄 [14] - 前9个月PPI累计同比下降2.8% 预计全年同比下降2.7% 降幅比2024年全年扩大0.5个百分点 [14]
核心CPI重回1%,9月物价数据透出哪些信号?
新华社· 2025-10-15 21:31
物价核心稳定 - 9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且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 [1] - 9月CPI环比上涨0.1%,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3个百分点 [1] - 鲜菜价格因天气等因素出现季节性上涨,例如西葫芦价格从8月的2.58元/公斤上涨至9月的3.32元/公斤 [1] 工业生产者价格积极变化 - 9月PPI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3] - 煤炭加工价格环比上涨3.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2.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2%,均连续两个月上涨 [3] - 部分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如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3] 新动能带动产业与消费升级 -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上涨,9月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价格上涨1.2% [5] - 品质化、升级类消费需求释放,9月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7%,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8% [6] - 我国人口规模超过14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1.3万美元,消费增长正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6]
19个月来首次,核心CPI回升至1%
经济观察报· 2025-10-15 21:14
在化债等政策的托举以及相关产业支持下,政府部门和企业部 门的资产负债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目前居民部门在房价缩 水的状态下,依然面临着资产与负债两方面的较大压力。 作者: 田进 封图:图虫创意 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 收窄0.1个百分点。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 短期看,食品价格波动成为影响9月CPI走势的重要因素。9月,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扩大 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8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9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 来涨幅首次回到1%,上一次核心CPI同比增速在1%以上为2024年2月。 远东资信首席宏观研究员张林表示,在化债等政策的托举以及相关产业支持下,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资 产负债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目前居民部门在房价缩水的状态下,依然面临着资产与负债两方面的较大 压力。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需求,张林表示,去年"9·24"一揽子新政以来,股票市场好转显著,但股票与基金等资 产占居民总资产的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