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

搜索文档
智库观察|如何看见产业链深处好项目?宝安这场“500亿”大会有新招
搜狐财经· 2025-09-11 12:43
在当前投资环境下,"硬科技"项目往往隐藏在产业链深处,仅凭一份PPT已难以打动资本市场。 如何让好项目遇见好资本?如何推动敢创新的企业对接敢投资的机构?深圳宝安区近日举办的一场投融资大会,提供了一条值得关注的新路径。 9月9日,"宝企金服"投融资大会在宝安举行,实现超500亿元签约金额,吸引426家企业和132家金融机构参与。本次大会不仅规模空前,更以精准筛选、高 效对接、专业服务展现出政府引导产融合作的新模式。 首先,如何看见产业链深处的好项目? ——精准筛选,深挖产业链"价值锚点" 宝安此次大会并非简单"广撒网",而是依托区域产业底蕴,有的放矢地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受邀的426家企业中,既有世界500强、上市企业,也有独角兽 和专精特新企业。值得关注的是,超三成企业营收增速高于30%,展现出优良成长性。 更关键的是,从行业细分领域来看,这批企业深度嵌入苹果、英伟达、华为等龙头企业供应链,或是攻坚"卡脖子"技术的潜力股。 一句话总结:政府通过前期梳理,将分散在"果链""AI链""华为链"及专精特新领域的好项目集中呈现,为资本提供了经过预筛的投资标的。会上,就有企业 透露,一个月前已经接到宝安政府的邀约,可见 ...
科创50大涨4%,海光信息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11:29
科创50ETF表现 - 临近午时收盘大涨4.92% [1] - 持仓股海光信息大涨20%并实现20厘米涨停 [1] 科技产业投资策略 - 广发证券建议继续坚守科技产业主线 强调市场已确立牛市思维且趋势形成后短期难逆转 [1] - 资金面四个蓄水池自6月下旬起变化 资金流入与赚钱效应形成正螺旋循环 [1] - 当前科技主线估值分化程度不高 参与高低切换必要性不强 [1] 科创50指数构成与特征 - 追踪指数行业分布高度集中 电子行业占比68.77% 医药生物行业占比9.85% 合计达78.62% [1] - 覆盖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光伏设备等多个硬科技细分领域 [1] - 指数当前仍处于基点附近 参照创业板历史走势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1] 相关投资产品 - 科创50ETF(588000)为直接相关ETF产品 [2]
深圳这个区一年增加6家上市公司,背后有怎样的增长“密码”?
证券时报· 2025-09-10 22:44
宝安区IPO加速表现 - 大行科工(02543 HK)上市首日盘中大涨近40% 收盘涨幅约14% 公众认购超额达7558倍成为港股新"超购王" [1] - 2024年宝安区新增6家上市公司居深圳首位 占全市13家上市企业的近四分之一 A股4家上市企业中宝安占2家 [1][3] - 目前宝安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82家位居全市第三 其中A股上市公司64家数量全市第二 [2] 上市企业培育体系 - 2018年提出"上市公司倍增"计划时仅有36家上市企业 通过"培训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报审一批、上市一批"形成清晰上市梯队 [2] - 现有IPO申报及辅导备案企业45家 新三板挂牌52家 前海股交"专精特新"专板企业162家(规模全市首位) 动态储备拟上市后备企业800多家 [3] - 拥有27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 参会企业中三成以上营收增速高于30% [3] 产业基础与配套优势 - 制造业企业在全深圳占比超1/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深圳2/5 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四 [7] - 2024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宝安有29家上榜 深圳100家上榜居全省榜首 [7] - 高端制造基础雄厚 能提供有经验的产业工人和技术配套 满足高精密加工需求 [5] 政府服务与场景支持 - 政府对企业诉求响应迅速 解决租金压力、客户资源对接等实际问题 [3] - 计划自2025年起每年新增100+开放场景 推出1000+项新技术新方案 重点围绕智能制造、智慧城区、低空经济打造标杆 [4] - 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开放五大场景 预计撬动新场景应用金额超1000亿元 链接千万家企业 [5] 金融支持体系 - 投融资大会促成9家银行为12家企业授信 5家VC/PE计划投资12家企业 [8] - 平安资管300亿元私募子公司、泰景宏诚100亿元并购基金、君联资本20亿元创新基金、鼎晖投资10亿元空天产业基金等重点项目落地宝安 [8] - 现场签约金额超500亿元 金融资源持续流入为产业发展提供动能 [9]
深圳这个区一年增加6家上市公司,背后有怎样的增长“密码”?
证券时报· 2025-09-10 22:41
文章核心观点 - 宝安区企业IPO数量快速增长 在深圳各区中表现突出 主要得益于充足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 完善的政策与产业配套支持 以及金融活水的持续注入[1][2][4][5][9][10] 上市后备军充足 - 2024年宝安区新增6家上市公司 居深圳全市首位[1][4] - 目前宝安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82家 位居全市第三 其中A股上市公司64家 数量全市第二[4] - 现有IPO申报及辅导备案企业45家 新三板挂牌52家 前海股交"专精特新"专板企业162家(规模居全市首位) 动态储备拟上市后备企业800多家[5] - 拥有27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5] - 参会企业中超三成营收增速高于30% 部分企业嵌入苹果、英伟达、华为、比亚迪等龙头企业核心供应链[5] 政策、场景、配套协同发力 - 政府企业服务响应迅速 针对企业租金压力、客户资源对接等需求提供实质性帮助[6] - 计划自2025年起每年新增100+开放场景 推出1000+项新技术新方案 重点围绕智能制造、智慧城区、低空经济三大领域打造城市级实验场[6] - 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开放五大场景 初步估算可撬动新场景应用金额超1000亿元[7] - 高端制造基础雄厚 能提供高精度加工技术、有经验的产业工人等配套支持[7] - 企业普遍认为宝安科创环境、产业要素、资本活跃度和人才聚集度具有不可替代性[8] 金融活水持续发力 - 投融资大会促成9家银行为12家企业授信 5家VC/PE计划投资12家企业[11] - 平安资管300亿元规模私募子公司、泰景宏诚100亿元规模并购基金、君联资本20亿元创新人民币四期基金、鼎晖投资10亿元空天产业基金等重点项目落地宝安[11] - 银行提供授信额度增额、征信便捷化及利率下调等支持[11] - 资本青睐宝安的原因包括产业匹配度高、政府服务精准、发展生态完备三大因素[11] - 2024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宝安占29家 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四 制造业企业占深圳超1/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深圳2/5[10]
东财上证科创50ETF联接(025027),重磅首发!
天天基金网· 2025-09-10 17:58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概况 - 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 反映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企业的整体表现 [8] - 电子行业权重占比最高达68.2% 其次为医药生物10.1% 计算机5.6% 电力设备4.5% [9] - 前十大成份股权重合计59.1% 包括寒武纪14.9% 中芯国际9.4% 海光信息9.3% 澜起科技6.5% 中微公司4.7% 金山办公3.9% 联影医疗3.5% 芯原股份2.6% 石头科技2.3% 传音控股2.0% [10][11] 成份股业绩表现 - 2025年半年报显示芯片企业业绩突出:寒武纪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增长295.82% [12][13] - 海光信息营收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 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 [13] - 中芯国际营收323.5亿元同比增长23.14% 净利润23.01亿元同比增长39.76% [13] 行业应用场景 - 芯片应用覆盖多领域:处理器应用于计算机/数据中心/手机 存储芯片应用于通信/物联网 功率半导体应用于新能源车/工业控制 传感器芯片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 [15] - 具体芯片类型包括CPU/GPU/MCU/DRAM/NAND FLASH/WIFI/NB-IOT/BLUETOOTH/IGBT/SIC/CIS/MEMS/PMIC等 [15] 指数市场表现 - 科创板单日涨跌幅限制为20% 弹性更高 [17] - 近1年科创50指数涨幅超50% 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17][18] - 近1年涨幅达90% 显著高于沪深300指数的34.7% [17][18]
硬科技核心资产躁动!创业板50ETF(159949)单日成交26亿霸榜
新浪基金· 2025-09-10 17:51
| લ્લેસ | 名称 | 现价 | 原味幅 IOPV | 溢折率 | | | 换手率 成交金额 ▼ 5日旅跌幅60日涨跌 年初至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9949 | 创业板50ETF | 1.351 | 1.12% | 1.3544 -0.25% | 10.94% | 26.15亿 | -0.22% | 47.35% | 40,56% | | 159682 | @NF50ETF | 1.315 | 1.31% 1.3148 | 0.02% | 10.17% | 5.16亿 | -0.08% | 47.92% | 41.09% | | 159681 | @150ETF | 1.330 | 1.37% 1.3291 | 0.07% | 8.21% | 1.76亿 | -0.08% | 47.61% | 40.74% | | 159373 | 8147220ELL 李安 | 1.441 | 1.41% 1.4396 | 0.10% | 9.72% | 4969.53万 | -0.14% 4 ...
2025跨境新生代|“生而全球化”:AI、硬科技能帮中国品牌摆脱刻板印象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6:16
全球本土化战略趋势 - 全球本土化成为出海市场主流运营思路 反映中国品牌从创立初期即具备全球化基因 [1] - 约45%跨境电商企业在一季度使用生成式AI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 [1] - 五年间超过60%参与"水手星计划"的品牌搭建了海外团队 [1] 本土化运营挑战与应对 - 日本市场存在消费者选择固定和品牌忠诚度高的特征 [2] - 欧洲市场因法规要求复杂导致初期运营难度较大 布局进度慢于预期 [2] - 通过本地化部署和学习磨合 中国品牌在品牌建设方面的短板得到显著改善 [2] 产品创新与定价策略演变 - 出海品牌覆盖家居生活、户外出行、智能影音等多领域 呈现高端化和硬科技化趋势 [3] - HOVERAir新款无人机定价999美元起 技术密集型产品研发周期达12-18个月 [3] - 创新产品因功能独特性获得定价权 营销触达对高定价接受度至关重要 [4] 出海发展阶段演进 - 中国品牌从供应链输出转向品牌和创新输出 进入出海3.0阶段 [4] - 硬科技产品成为市场焦点 高端客单价商品实现海外市场突破 [1][3] - 安克创新投资消费级飞行相机品牌零零科技 体现头部出海企业对创新赛道的布局 [1]
芯片半导体领涨,科创50涨近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3:52
市场表现 - 科创50ETF(588000)涨近2% 持仓股票海光信息、澜起科技、晶晨股份、寒武纪、中微公司涨幅靠前 [1] - 台积电8月销售额3357.7亿元新台币 同比增长33.8% 带动芯片半导体板块上涨 [1] 政策动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十五五"规划企业座谈会 强调增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1] -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 [1] - 加快推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 拓展"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1] 产品结构 - 科创50ETF追踪科创50指数 电子行业持仓占比68.77% 医药生物行业占比9.85% 合计78.62% [1] - 指数覆盖半导体、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光伏设备等多个硬科技细分领域 [1] 投资前景 - 科创50指数当前仍处于基点附近 参照创业板历史走势 未来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1] - 中国硬科技长期发展前景受到市场关注 [1]
政策“牵引力”成企业“竞争力” 科创板“提质增效重回报”走深走实
中国新闻网· 2025-09-07 22:26
科创板专项行动推进成效 - 近九成科创板公司披露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比例较2024年度提升12% 科创50及科创100指数成分公司实现全覆盖 [1] - 589家科创板公司共有首发募投项目超2500个 超七成资金投向研发与生产建设 累计投入资金超6500亿元 投入进度超七成 [1] - 超60家科创板公司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37家公司产品出货量或市占率居全球细分领域第一 创新药企上半年完成14单海外授权交易 潜在总金额超120亿美元 [1] 研发创新与资本运作 - 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总额841亿元 同比增长6% 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约13% 持续领跑A股各板块 [2] - 2024年以来新增披露363份回购及增持计划 金额上限超300亿元 实施回购金额超2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2] - 2025年新增91单回购及增持计划 金额上限超80亿元 94家公司使用专项贷款进行回购增持 贷款总金额上限超80亿元 [2] 投资者回报实践 - 2024年度376家公司推出现金分红方案 合计分红总额388亿元 近八成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30% [3] - 2025年以来79家公司披露中期分红计划 合计拟派现规模超61亿元 [3]
规模超860亿人民币,2025年8月这些基金完成募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9-07 16:46
募资规模与整体动态 - 2025年8月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公开募资动态共16起,总规模折合人民币超过860亿元 [1] 政府与国有资本主导基金 - 深圳集体经济发起两支创投基金,规模分别为1亿元和2亿元,聚焦人工智能及战略新兴产业 [3] - 国新创投基金落地杭州,规模100亿元,投资央企创新项目,50%以上项目数量及30%以上投资规模集中于A轮前 [4] - 杭州富阳区落地三个投资主体,总规模300亿元,由地方政府出资平台主导 [10] - 四川省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规模50亿元,聚焦硬科技及早期项目,福创投作为合作方推动产业落地 [11][12] - 大东区政府设立首支科技型天使基金,规模1.6亿元,重点投资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19] - 长沙湘江交融高创燕远创业投资基金规模3亿元,聚焦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 [17][18] - 青山区长江庚智基金完成备案,规模30亿元,重点投资新材料与泛半导体装备 [20][21] 市场化机构与产业资本参与 - 普洛斯获得阿布扎比投资局15亿美元投资,用于新经济基础设施业务增长 [5] - 丰年资本高端制造三期基金首关10亿元,预计总规模25亿元,市场化投资人占比超50% [6][7] - 腾讯与阳光保险等联合设立苏州宽遇股权基金,规模224.3亿元 [8] - 五粮液集团出资10.1亿元设立数字经济产业基金 [9] - 莲花控股与东证资本设立5亿元产业基金,聚焦食品健康产业链协同 [23] - 昭衍新药出资1000万元参与深圳光明科学城种子基金,该基金总规模2亿元,重点投资生物医药 [22] 区域与细分领域基金 - 佛山首只省科学院市场化科创基金成立,首期到位4000万元,聚焦智能装备、生物技术等领域 [13] - 北京口腔产业基金成立,远期规模10亿元,投资口腔医疗器械及人工智能 [14] - 宁波工投睿璟创投基金成立,规模10亿元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