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

搜索文档
特文特大学Vanessa Evers:构建机器人的“世界模型”是实现社交智能的关键
齐鲁晚报· 2025-06-25 14:38
社交智能机器人发展现状 - 行业正在探索如何与社交智能机器人共存,相关讨论在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分论坛"与社交机器人共舞"中进行 [1] - 实现机器人社交智能需构建"世界模型",需整合多感官输入(如听觉、视觉)以预测动态行为 [3] - 当前技术局限在于"世界模型"需将整个环境数字化,目前仅能在教室、医院等有限场景中尝试 [3] 技术路径与创新方向 - 机器人可通过分析YouTube视频学习人类表情与礼仪,但其工作方式不必完全模仿人类(如使用优化机械臂而非仿人手臂) [3] - 软体机器人面临能源传输挑战,需开发类似人体血液的高效能量传输系统,但电池技术进展缓慢 [3] - 社交机器人可被视为"外星人",拥有独特语言但能与人类无缝协作 [3] 应用场景与伦理考量 - 技术初衷包括帮助无自我表达能力的儿童,例如通过数字化人体信号模拟疼痛状态 [3] - 需防范技术滥用风险,要求政府与公众共同界定技术发展方向和应用边界 [3]
运动蚂蚁:运动潮玩馆正在变革,如何抓住Z世代与亲子消费的新风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5 14:22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与城市休闲生活方式的重构,"数字潮玩"正在成为线下文娱产业的新关键词。从 亲子家庭的周末打卡,到Z世代的社交聚会,从年轻白领的运动解压,到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新兴商业配 套,新一代消费者对于"玩"的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娱乐,而是融合了运动、社交、情感连接、亲 子陪伴等多重价值的复合体验。 比起传统健身或纯游乐,更多年轻人正在寻找一种"轻松不累、好玩上头"的社交方式。而数字运动的游 戏化、低门槛、强反馈特性,恰好满足了他们的"既动起来,又不费力"的需求。 这也使得数字运动潮玩馆正在成为"第三空间"的一种新形态:既不是单纯的娱乐场所,也不是专业运动 场地,而是介于其间的休闲社交场。三五好友组队挑战,情侣一起闯关竞技,甚至不期而遇的陌生人也 能并肩作战——这是线下场景最具粘性的社交动因,而这背后的体验感,正是我们持续打磨的方向。 四、新型商业空间的"标配解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运动蚂蚁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数字运动+潮玩+社交"的创新路径,深耕潮玩场 景的构建与运营。从产品研发到场馆运营,从空间设计到用户动线,运动蚂蚁正在回应一类全新的市场 命题:在下一个线下消费周期中,潮玩场馆如何精准连接多 ...
艾瑞咨询:Q1移动互联网流量同比小幅增长 增量用户空间收窄
智通财经网· 2025-06-25 11:06
移动互联网流量整体趋势 - 2025年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月独立设备数均值同比增长2 6% 但单月环比增速较低 分别为0 27% -0 03% 0 08% 显示市场需求趋稳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深化阶段 [1] - 移动互联网用户单机单日有效使用时间268 0分钟 同比下降3 9% 使用次数63 4次 同比下降5 1% 用户粘性持续走低 [1] 电商行业动态 - Q1电商行业流量峰值达12 16亿 社交场景消费潜力释放 淘宝 京东 微信小店推出送礼服务如"一礼多收""自选时效""隐藏价格" 并借力春节营销 [2] 美食外卖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外卖2月入局 以"品质外卖+低佣金"策略实现单日订单破千万 美团闪购覆盖3000余县区市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首周订单破千万 行业呈现多强争霸格局 [2] 社交网络行业变化 - 小红书1月吸引超1 7亿"TikTok难民"涌入 登顶多国应用商店下载榜 随后上线英文翻译功能 APP月活跃设备数逼近3亿 [2]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 - 行业Q1月活同比+46 5% DeepSeek月独立设备数突破1亿台 相关企业聚焦智能伴聊 图像处理等垂直场景 推动AI技术向实用化渗透 [2] APP用户增长与偏好 - 2025年3月MAU亿级以上APP复合增长前三:个人所得税 WiFi万能钥匙 闲鱼 MAU5000万级以上APP复合增长前三:华为运动健康 豆包 安居客 [3] - Z世代用户最喜欢APP前三:Boss直聘 王者荣耀 和平精英 母婴群体最喜欢APP前三:美图秀秀 小红书 闲鱼 白领用户最喜欢APP前三:大众点评 招商银行 Boss直聘 新蓝领用户最喜欢APP前三:华为运动健康 Boss直聘 哈啰出行 [3]
奢侈品消费变迁?消费者转向特卖会
搜狐财经· 2025-06-24 22:21
以前不少奢侈品爱涨价,背后藏着商家对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拿捏。就像经济学里的"凡勃伦效应"说的那样,有些人买东西不只是看实用价值,更在乎东西能 不能彰显身份。 商家就抓住这个心理,觉得把价格定高,反而能让商品显得更稀缺、更有格调,消费者一看价格高,就容易觉得这东西品质好、有档次,买了能体现自己的 品位和地位,自然就愿意掏钱。 从逻辑上看,涨价对奢侈品品牌有不少好处。一方面,高价格能维持品牌的高端定位。而持续涨价,能让消费者觉得这个品牌一直很"贵气",保持着神秘感 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涨价还能创造"社交货币"价值。比如一块几万块的劳力士手表,除了看时间,更重要的是在商务场合里,它能无声地告诉别人"我很 成功"。 这种身份象征的功能,让消费者愿意为高价买单,甚至觉得买得值。但现在这招好像没那么好用了,汇丰银行最新报告说,今年全球奢侈品平均只涨了 2%,这可是近几年最小的涨幅。 主要是消费者的观念变了,变得更务实了。以前很多人可能觉得价格越高的东西越好,愿意为了"面子"花大价钱。但现在,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他们更 注重商品的实际价值,不会再盲目地认为 "贵的就是好的" 不过,这可不是说消费者就不买奢侈品了,只是他们的 ...
赤子城科技(09911.HK):垂类社交出海新势力 从中东北非到全球
格隆汇· 2025-06-24 20:27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覆盖赤子城科技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1 30港元 基于14倍25e Non-IFRS P/E估值 隐含25e P/S估值2倍 [1] - 目标价较当前股价有20%上行空间 公司股价目前交易于12 10倍25 26年Non-IFRS P/E [3] 行业机遇 - 全球社交应用市场规模有望从2023年610亿美元增至2030年超3千亿美元 CAGR达26% [1] - 泛娱乐出海仍处于机遇期 海外泛娱乐社交时长大盘健康增长 是中国互联网全球化布局核心赛道 [1] - 细分需求深化叠加巨头发展受地缘政治限制 具备文化深耕的中小平台迎来发展窗口 [1] 公司业务优势 - 累计服务全球逾100个国家和地区超10亿用户 深耕中东北非市场并拓展东南亚欧美及日韩 [1] - 通过收购米可世界切入垂类社交赛道 形成"灌木丛"战略 前端垂类场景引流 后端成熟模块变现 [2] - 中东北非区域持续贡献超50%社交收入 文化洞察和本地运营壁垒深厚 [3] 产品矩阵与增长动力 - MICO YoHo进入成熟期有望贡献稳健现金流 SUGO TopTop快速起量支撑收入成长性 [2] - 多个处于起量阶段的产品管线预计24年贡献约10%泛人群社交收入 [3] - 向欧美高ARPU市场纵深发展 全球化扩张+体系化创新形成长期增长动能 [3] 财务预测 - 预计25~26年EPS分别为0 8元 1 0元 CAGR为54% [3] - 短期营销费用率或维持高位 长期获客效率提升将释放经营杠杆 [3]
LABUBU与茅台:似曾相识还是范式转移?
华尔街见闻· 2025-06-24 18:38
爆火的Labubu被戏称为"年轻人的茅台",那么这二者间究竟有何异同?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美银近日发布报告,将这一新潮玩IP与传统白酒巨头进行对标,试图厘清其背后是消费周期的历史重演,还是一场深刻的范式转移。 全球化进程: 茅台深植中国传统文化,全球化尚处早期;Labubu则已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显著成功,契合全球潮流。 美银分析师Alice Ma、Chen Luo和Lucy Yu指出, 两者虽同为社交货币,但Labubu的社交属性更多基于年轻群体的共同兴趣和价值观,而茅台的社交功能则 更多依托权力和等级关系。这种差异反映了"新消费"与"传统消费"的本质区别。 美银指出,与茅台类似,泡泡玛特也面临着IP周期与投资属性带来的双重考验, 若在Labubu与下一个爆款IP之间出现较长空窗期,公司的全球增长或将放 缓。 此外,投资者无法忽视的还有监管与市场拥挤这两大风险。 报告提醒,当前资本集中涌入"新消费"赛道的现象,与此前资金抱团以茅台为代表的消费蓝筹股颇 为相似,这种拥挤交易的脆弱性可能对估值产生巨大影响。 美银维持泡泡玛特买入评级,目标价275港元。据统计,泡泡玛特股价在过去52周区间为34.4-283.4港元, ...
一个万能社交法则:不分析对方
洞见· 2025-06-24 18:06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别给自己加戏,其实你没有那么多观众。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一凡朗读音频 生活中,你是否会这样: 领导在会议上批评某种现象,你总会不由自主地认为是在影射自己,从而惴惴不安; 朋友偶尔晚回你的消息,你总会认为是对方刻意疏远,因此患得患失; 同事更新一条朋友圈,你总会觉得某句话是针对自己,一直闷闷不乐。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乃至一个表情,就立马分析出几十种可能,这不仅会让关系出现误 会,更会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内耗。 心理学家蒋良就提出过一个概念: 走出剧情。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剧本,习惯用自己的认知去分析别人,如果深陷其中,就看不到真实的 世界。 作者:洞见Moon 很多时候,我们脑海里的那些忐忑不安,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编织的假象,其实大家根本无暇注 意你。 和人打交道,不必过度分析对方,揣摩得越多,越透支心力;思考得越深,越消耗能量。 01 将军并没有在意,摆了摆手就继续看戏。 小公务员却认为这看似无意的摆手动作,是 ...
“过气”的Sora,凭什么想做AI版的抖音?
新财富· 2025-06-24 16:10
Sora的战略转型与AI社交趋势 - OpenAI通过Sora开辟视频大模型赛道,但初期因产品延期导致竞争格局反转,国产AI视频模型如快手可灵1.0和MiniMax海螺AI迅速抢占市场[1][2][3][4] - Sora从视频生成工具转型为AI社交平台,新增图像生成模块GPT-Image-1,上线一周吸引1.3亿用户,日均生成1亿张图像,带动付费用户增长[15][16][17][18] - 新版Sora强化社交功能:提高图片作品占比、增加推荐/点赞/复制等交互组件、支持提示词复用和内容公开分享,接近完整图像社区形态[21][22][23][24] AI社交平台的行业逻辑 - 头部AI公司如马斯克xAI、月之暗面Kimi、OpenAI均布局社交领域,核心动机包括获取用户反馈提升模型能力及构建流量入口[7][8][10][11][12][40] - 社交平台通过UGC内容形成数据飞轮,Meta、Google、抖音已验证流量变现模式,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认为10亿用户平台价值超越顶尖模型[43][44] - OpenAI 2024年营收40亿美元但亏损50亿美元,依赖ChatGPT订阅服务(2000万付费用户,年化营收50亿美元),需拓展高级会员提升收入[45][48][49][52] 图像/视频的社交属性与竞争格局 - GPT-Image-1通过高度风格化图像(如吉卜力画风)突破文生图审美瓶颈,满足个性化表达需求,实现跨文化传播[27][29][30][32] - 移动互联网时代Instagram、Snapchat等成功案例证明图像/视频是社交核心载体,当前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138.4分钟,远超聊天应用[33][34][36][37][62] - AI社交面临传统社交巨头的阻击(如抖音整合豆包、微信接入元宝),新入局者需依赖AI技术突破存量竞争壁垒[56][60][61][64][65]
Meta、TikTok集体抗议澳洲“双标”监管,YouTube豁免撕裂社媒公平竞争
智通财经网· 2025-06-24 14:09
澳大利亚在线监管机构对YouTube豁免社交媒体禁令的争议 - 澳大利亚在线监管机构呼吁政府撤销允许YouTube豁免于针对16岁以下青少年社交媒体禁令的决定 [1] - 电子安全专员指出YouTube是澳大利亚青少年使用最频繁的社交媒体平台,也是对其造成伤害的最大源头 [1] - 危害内容包括厌女言论、仇恨素材、暴力斗殴视频、网络挑战、饮食失调及自杀倾向内容等 [1] YouTube的回应 - YouTube回应称监管机构的言论忽视了平台为在校学生和教师带来的益处 [2] - 公司敦促政府履行公开承诺,确保澳大利亚青少年能继续在YouTube上获取有价值的内容 [2] 行业竞争与政策争议 - 竞争对手如Snap Inc和Meta Platforms对YouTube享受的特殊待遇表示不满 [1] - 有消息称澳大利亚政府在启动公众咨询前已向YouTube高管作出私人承诺 [1] - 相关法律于2025年底前生效,引发行业对政策公平性的质疑 [1]
爸爸大学1000 够花,可我现在手握2000元却失去“奶茶自由”
36氪· 2025-06-24 12:30
大学生消费现状 - 我国大学生月均生活费约为1280元 超过七成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 [7] - 地域差异显著 福建、上海、北京位列生活费前三 青海、新疆、宁夏最低 [8] - 个人消费习惯影响大于地区差异 北京学生月消费跨度达2000-3000元 [8] 消费分级标准 - 基础保障档(1000元以下)仅覆盖基本饮食和必需品 常见于偏远地区学生 [9] - 经济适用档(1000-1500元)适合二三线城市 含基础餐饮和偶尔社交 [10] - 均衡舒适档(1500-2000元)一线城市非核心区标准 可适度娱乐 [10] - 宽裕体验档(2000-3000元)北上广深常见 含网红店打卡等消费 [10] - 品质提升档(3000-5000元)含私教健身和短途旅行 [10] - 自由支配档(5000元以上)可体验高端餐饮和演唱会VIP [10] 消费结构分析 - 饮食支出占最大比重 沈阳学生小放月均2500元中饮食占大头 [12] - 性别差异显著 女生1/3预算用于服饰 男生1/4用于娱乐 [14] - 非刚性支出增长 网课充值、游戏装备等占比逐年攀升 [16] 代际消费观念冲突 - 70/80后家长视奶茶等为奢侈 00后学生认为是基本需求 [19] - 2025年城镇月均工资11876元(五年增47%)大学生消费增65% [19] - 情绪消费普遍 98%大学生月均30-50元用于心理调节 [24] 家庭经济策略差异 - 工薪家庭视生活费为沉没成本 中产家庭看作社交资本投资 [28] - 富裕家庭追求即时满足 部分学生因高消费养成不良习惯 [28][29] - 理财意识分化 有学生通过兼职自立 有家长担忧经济安全 [30][35] 消费建议公式 - 参考计算方式:月生活费=日均餐费×30+学习费×1.5+应急金500元 [38] - 示例:35元×30天+200元×1.5+500元=1850元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