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破除消费堵点,释放内需潜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06:31
核心政策方向 - 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以释放内需潜能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通过优化汽车限购 调整房地产政策 培育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三大关键领域激发消费潜力 [1][2] - 执行层面遵循科学有序协同原则 避免一刀切和层层加码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3] 汽车行业 - 优化汽车限购政策 推动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1][3] - 政策优化将促进汽车生产企业及上下游供应链发展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 - 通过优化交通管理和完善公共交通体系缓解交通压力 降低制度成本 [3] 房地产行业 - 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 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政策 [2][3] - 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促进房地产市场流通节奏 [2] - 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 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 服务消费行业 - 降低在线教育 远程医疗 共享经济 文体旅户外消费等新业态市场准入门槛 [2] - 打破健康养老文旅体育等领域市场准入隐性门槛和多头监管 [4] -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拉动经济增长 [2][4] 新型消费领域 - 加速数字经济 绿色消费等新赛道发展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2][4] - 促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应用推广 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4] - 新型消费代表消费升级方向 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2] 执行机制 - 依据《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 [3] - 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清理环保卫生安保质检消防等领域市场准入壁垒 [3] - 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4]
2025年质量强省奖补资金已下达
新华日报· 2025-08-21 06:29
政府质量奖补资金政策 - 江苏省财政厅与市场监管局向181家企业组织273个项目下达2025年度质量强省奖补资金4880万元 [1] - 首次通过江苏一企来办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向166家企业直接拨付涉企奖补资金4465万元 [1] - 政策采用免申即享和免申直达模式强化财政资金激励示范效应并引导企业提升质量追求 [1] 企业支持措施 - 涉企财政资金免申直达模式覆盖166家企业实现资金精准拨付 [1] - 奖补政策旨在促进企业全面落实质量理念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
财信证券袁闯:积极因素逐步累积 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将进一步巩固
中证网· 2025-08-18 20:05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实际GDP增速达到5.3% [1] - 7月M1增速较上月提高1.0个百分点至5.6% [1] - 7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8% 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 [1] 政策与投资动向 - 社融中政府债券净融资持续高增 重点向消费、基建投资及民生支出领域倾斜 [1] - 航空航天和TMT等新兴领域投资保持高强度 [1] - "两新"政策和"反内卷"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1] 市场与主体表现 - A股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一定程度上对冲房价下行压力 [1] - 居民负债表有望逐步修复 [1] - 社会主体信心明显提升且资金活化程度提高 [1]
我国投资潜力大后劲足
证券日报· 2025-08-18 00:20
固定资产投资与结构优化 - 前7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回落至1.6%,但实际增长约4%至5%,投资实物工作量保持稳定,反映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汽车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增速较高,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高端行业同比增速分别达33.9%、16%[1] 重点领域投资增长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占全部投资比重达16.2%,拉动整个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显示企业对技术升级和效率提升的需求迫切[1] - 太阳能、风力、核力、水力发电投资合计同比增长21.9%,成为能源绿色转型的"压舱石"[2] 投资潜力与政策支持 - 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等领域仍有巨大提升空间,近3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将带动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投资需求[2] - 政策端通过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投资环境、激活民间资本(如REITs、产业基金等工具)激发有效投资[2] 未来展望 - 大规模设备更新、"两重"建设等政策持续发力,叠加新质生产力培育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投资有望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
今天,“牛市旗手”发力,A股成交额连续3日突破2万亿
中证网· 2025-08-15 15:31
A股市场表现及资金流向分析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83%收报3696.77点 深证成指上涨1.6%收报11634.67点 创业板指上涨2.61%收报2534.22点[1] - 市场呈现普涨格局 逾4600只个股上涨 成交额达22446亿元 连续第3天突破2万亿元[2] - 证券板块集体爆发 互联网金融板块同步走强 包括指南针、同花顺、东方财富等个股大涨[2] 券商行业逻辑 - 增量资金有望接力入市 打开券商经纪、两融、资管、投行等业务增长空间[2] -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表内减值规模及占比下降 估值隐忧缓解[2] - 收入回暖背景下 行业降本增效放大利润弹性 有望步入ROE持续上行周期[2] 资金流向特征 - 7月新增非银机构存款达2.14万亿元 同比增加1.39万亿元[3] -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多增反映私人部门金融投资活跃 可能更多流向股票市场[3] - 8月11-14日融资余额连续4个交易日站上2万亿元关口[4] 板块表现亮点 - 算力产业链反弹 电源设备、液冷服务器等板块大涨 多只概念股涨停[2] - 人形机器人、风电、光伏、半导体产业链等板块涨幅显著[2] - 融资资金主要流向信息技术、工业、材料等行业 体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看好[4] 市场流动性状况 - 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指标处于历史中枢水平 远低于2015年峰值[4] - 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指标同样处于历史中枢[4] - 政策预期改善与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形成共振 支撑市场维持在震荡偏高中枢运行[4]
A股重磅!参与两融交易投资者数量,创年内新高!
天天基金网· 2025-08-15 13:02
融资融券交易数据 - 8月13日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数量达52.34万名 创年内新高 环比增长9.67% [1] - 截至8月13日 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数量为755.68万名 机构投资者数量为50004家 有负债的投资者数量为172.18万名 [2] - 2024年新开立个人两融证券账户数为47.52万 机构投资者数为0.75万 [2] 融资余额与杠杆水平 - 截至8月13日融资余额为20320.45亿元 持续超过2万亿元 [2] - 当前融资保证金比例下限为80% 最大杠杆倍数1.25倍 显著低于2015年50%保证金比例和2倍杠杆 [2] - 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和交易额占比均处于历史中枢水平 远低于2015年峰值 [3] 市场驱动因素与资金流向 - 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主要受政策预期改善与市场风险偏好回升驱动 [2] - 融资资金年内主要流向信息技术、工业、材料等行业 反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看好 [2] - 国内资本市场各方通过增持回购等方式提供增量资金支持 A股在外部冲击后走出慢牛行情 [3] 市场生态与机构观点 - 当前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的市场生态较2015年更完善 资金更稳健 投向更精准 [3] - 银河证券认为两融余额升至2万亿元反映市场情绪改善 但杠杆水平仍合理 [3] - 方正证券指出两融规模提升显示市场风险偏好上升 流动性环境整体宽松 [3]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向“绿”而兴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人民网· 2025-08-15 09:16
核心观点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 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协同推进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是重大战略部署和原则 为美丽中国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方向 [1] -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互支撑 彼此成就 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1]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推进 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人民群众身边的蓝天白云 清水绿岸显著增多 [1] - 钢铁厂经过超低排放改造今非昔比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成为全国首家通过超低排放评估监测的钢铁企业 在全球同行中率先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 [1][2] - 首钢迁钢厂区环境洁净 绿植葱郁 天空湛蓝 多处环境监测设备守护 宛如现代化生态园区 因绿色参数优异成为多家知名车企优质供应商 [2] 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 - 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治理黑臭水体 抓好美丽河湖建设 督促地方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稳定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3] -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 苏浙沪联手治理太浦河 推出"联合河长制" 江苏汾湖湾村 浙江湖滨村和上海新池村组成"跨省搭档"和"党建生态圈" [3] - 太浦河水清岸绿 200多家企业进入园区 村民实现出门见绿 推窗见河 家门口就业 成为江浙沪三地的幸福河 [3] 绿色发展成效 - 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同时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4] -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工作人员守护藏羚羊 在全社会帮助下通过年复一年风餐露宿的守护 使藏羚羊种群数量发生积极变化 让物种重新焕发生机 [4] - 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草原开展能源转型 连绵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远方风机悠然转动 鄂尔多斯从"羊煤土气"向绿色零碳新城迈进 [6]
新时代长江之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5 08:48
万里长江,万千气象。长江,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哺育着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长江经济带, 是我国纵深最长、覆盖最广的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 一步一履、念之行之,只为大江换新颜。如今,一条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 一、机制更科学的长江经济带跃然眼前。 奔涌着蓬勃生机,一曲新时代"长江之歌"昂扬奏响,正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曾经,无序开发让长江不堪重负。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生态系统敲响阵阵警钟。习近平总书记曾说 道:"我们现在当务之急要做的和进一步要防范的,就是一定要把母亲河保护好。" 登大坝、乘江船、进企业、访农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长江经济带覆盖的所有省 市,在长江上中下游先后主持召开四次座谈会。从明确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重点阐述推 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五个关系",再到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国内国际双循环主 动脉""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新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掌舵领航、把脉 定向。 ...
经济日报: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经济日报· 2025-08-13 10:50
资本市场政策支持与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从2900点稳步攀升至3600点 创业板指数7月单月涨幅超8%领涨全球[1] - 监管部门推动新"国九条"与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 涵盖风险化解 交易机制优化 科技创新支持和中长期资金入市[1]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1] 经济基本面支撑因素 - 上半年GDP增速达5.3%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核心CPI温和回升[2] - 新动能占比提升 低空经济 AI算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增速远超传统产业[2] - 外资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超100亿美元 7月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入创年度新高[2] 制度升级与资金流向 - 科创板改革深化 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 扩容浮动管理费率基金[3] - 促进机构与散户利益深度绑定 培育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3] - 多路资金持续加仓 在"增速有保障 估值有空间"的双重吸引力下为市场注入活力[3] 长期发展确定性 - 三大确定性包括经济高质量发展 宏观政策预期和中国资产估值修复[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和丰富人才资源优势凸显[3] - 健康向好的资本市场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3]
今日视点:四大需求促科创债火出圈
证券日报· 2025-08-13 07:26
科创债发行规模与市场参与 - 科创债发行规模在3个多月内超过8000亿元,呈现爆发式增长 [1] - 金融机构作为发行主力军,参与热情高涨 [1] - 中小银行发行科创债更为积极,政策支持降低了发行门槛和成本 [6] 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需求 -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关键期,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3] - 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成为发展重点 [3] - 科创债引导金融资源流入关键科技领域,助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 科创企业融资需求 - 科技型企业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缺乏传统银行贷款所需的抵押资产 [4] - 股权融资易稀释企业控制权,对成长期科技企业并非最佳选择 [4] - 科创债通过中长期直接融资方式,为科创企业提供新融资渠道 [4] 金融机构业务需求 - 中小银行通过科创债优化负债结构,减少对短期负债的依赖 [6] - 中小银行与本地科创园区、专精特新企业联系紧密,资金对接精准 [6] - 证券公司可通过科创债直投培育科创项目,提前布局优质标的 [6] 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 - 科创债作为兼具信用溢价与政策支持的新兴品种,受到投资人关注 [7] - 科创债票面利率在同类中短期资产中具备吸引力 [7] - 交易所支持创新条款设置,提高债券投资价值和退出机制灵活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