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海天味业发起行业首个全链减碳联盟 规模化应用新能源重卡领跑绿色物流革命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8 16:07
行业绿色转型里程碑 - 调味品行业首个覆盖全产业链的绿色联盟"碳路者绿链联盟"成立,由海天味业发起,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绿色覆盖 [1][3] - 联盟由25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机构组成,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物流企业、包装企业及第三方研究机构 [3] - 联盟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达成碳中和,并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推进目标 [3] 联盟核心策略与标准 - 计划推出首套《绿色产业链联盟运营规范》,要求成员遵循ISO14064国际标准进行碳排放核算 [3] - 打造"全产业链减碳生态圈",通过原料可持续采购、生产节能工艺优化、环保包装研发、绿色物流网络构建及资源循环利用五大策略 [4] - 搭建调味品行业首个绿色技术共享平台,赋能上下游企业转型并引导低碳消费理念 [4] 海天味业绿色实践基础 - 2007年布局新能源叉车,2024年减少1700吨包装材料使用量,构建覆盖采购-生产-包装-物流-供应链的绿色发展体系 [5][6] - 通过异地工厂将平均配送距离从1400公里缩短至700公里,年减碳2000吨,"厂中厂"模式2023年减少物料运输超5万车次 [6] - 高明园区智能水循环系统实现96%冷却水回用率,年回用水量149万立方米,相当于注满600多个标准游泳池 [6] 物流与供应链创新 - 实施"多式联运"策略,河南郑州"公转铁"、江苏河北部分区域"海运转铁路",单吨运输碳排放降低近200吨 [7] - 创新食品级黄豆专用集装箱及"集装箱内衬袋"设计,年减少600吨包装材料使用 [7] - 新能源重卡占重卡总数30%,年运输2.5万亿颗黄豆的40%及450万吨调味品的30%,单台年减碳30吨 [8][10] 经济效益与行业影响 - 新能源重卡油耗比传统重卡降低50%以上,长期使用可降本增效,首批45台年减排量相当于种植12万棵树 [10] - 计划未来3-5年将新能源重卡比例提升至50%以上,带动上下游企业绿色转型 [11] - 累计实施161项节能降碳措施,减碳量超2.1万吨,相当于3000辆家用车停开一年 [7]
客车出口惊现近900辆大单交车!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18 11:12
中通客车智利市场突破 - 山东重工旗下中通客车向智利交付895辆N系纯电动客车 该批车辆将全部投运于圣地亚哥大区公交系统 [1][2] - 智利总统博里奇高度评价此次合作 称其为两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实行动 将显著提升圣地亚哥空气质量 [10] - 公司自2007年进入智利市场 现已成为当地占有率最高的中国客车品牌 产品覆盖客运/矿区/城乡公交等多场景 [13] 智利新能源交通政策 - 智利政府提出2050年碳中和目标 计划2026年前将电动公交占比提升至68% [4][7] - 圣地亚哥大区正加速电动化基建 增设电动公交车站以支持绿色转型 [7] - 政府将公共交通电动化列为重要发展举措 中通客车成为其绿色转型关键合作伙伴 [4][7] 中通客车国际化战略 - 公司定制化解决方案成功适配智利路况/法规/运营需求 产品已扩展至阿里卡等多个城市 [16][18] - 新能源客车已出口葡萄牙/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家 形成全球化布局 [19] - 未来将持续加码电动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 助力全球交通绿色转型 [21] 行业动态(其他企业) - 上半年换电重卡销量达2.5万辆 同比增长140% [25] - 奥铃智蓝新能源轻卡上半年销量暴增600% 增速居行业首位 [25] - 潍柴/玉柴上半年多缸柴油机销量分别达38万台/30万台 [25]
聚焦四大技术 实施四项工程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7-18 10:11
绿色转型战略 - 公司以新能源消纳、氢能产业链培育、过程节能优化、数智赋能为四大突破口,全面推进绿色转型 [1] 绿电替代技术 - 发挥惠来地区绿色石化与海上风电互补优势,协同中石油南方勘探公司提升绿电消费比例,降低碳排放 [1] - 实施终端电气化项目:燃料用能领域采用电力替代工艺加热炉,动力用能领域以电驱替代蒸汽驱压缩机,热力用能领域通过电力替代蒸汽降低锅炉成本 [1] 绿氢炼化技术 - 利用重劣质原油加工配套的高硫石油焦制氢工艺,开发年产1500吨高纯蓝氢项目 [1] - 建设区域供氢中心,构建"高纯氢+加氢母站+氢能重卡车+物流运输氢能"产业链,引领粤东氢燃料产业发展 [1] - 探索风光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推动绿氢"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实现海上风电与绿色化工融合 [1] 过程降碳技术 - 跟踪行业最新节能提效技术,与设计院所合作推动技术落地 [2] - 优化乙烯、芳烃装置操作能效,使其成为行业标杆 [2] - 实施天然气余压发电等项目,保持炼油装置能效领先水平 [2] 数智控碳技术 - 建立智慧管碳平台,通过物联网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能碳数据采集、监测、核算,形成企业碳账本 [2] - 完善能碳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能源消耗精准管理及碳足迹全流程监控 [2]
研判2025!中国妥尔油行业产业链、进出口及重点企业分析:行业绿色转型深化,成本波动重塑市场格局[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8 09:33
行业概述 - 妥尔油是碱法制木浆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脂肪酸(70%)和松香酸(27%),外观为棕黄色透明液体,具有良好流动性、乳化能力和抗腐败能力 [2][4] - 行业正从传统粗放型向绿色、精细化转型,2025年1-5月中国进口量同比下降6.28%至5264.48吨,进口金额下降23.96%至4327.04万元,出口量微增0.71%至110.46吨 [1][13] 行业发展历程 - 1974-1989年为起步阶段,成功研发磺化妥尔油沥青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5] - 1990-2005年缓慢发展,技术以进口或初级加工为主 [6] - 2006-2020年快速成长,应用扩展至环保涂料、生物润滑剂等领域 [6] - 2020年后进入绿色转型阶段,企业优化工艺降低碳排放,产业链向高端化发展 [7] 行业产业链 - 上游为松木、氢氧化钠等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中游为制造环节,下游应用于金属加工液、涂料等领域 [9] - 2024年中国金属加工液市场规模达166.67亿元(+7.84%),直接带动妥尔油需求 [11] 贸易格局 - 进口主要依赖巴西(占43.31%,金额1874.12万元/+5.66%)和美国(占35.98%,金额1556.93万元/-19.47%) [15] - 出口市场转向新兴国家,对以色列出口金额增长293.87%至34.57万元,占出口总额18.53% [15] 重点企业 - **沙县金龙香料化工**:拥有脂肪酸真空精馏技术(纯度95%+),出口占比38%,产品用于电子级溶剂等高端领域 [17][19] - **沙县松川化工**:年处理粗妥尔油能力6万吨,自主研发"三塔精馏工艺"产出四大类产品 [20][21] 发展趋势 - 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汽车电子、建筑材料等新兴领域应用潜力大 [22][23] - 技术创新驱动升级,如纳米技术、分子蒸馏技术提升产品纯度和性能 [24] - "双碳"政策推动绿色转型,生物基材料获税收优惠等支持 [25]
55载砥砺奋进的燕化答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8 05:53
公司发展历程 - 燕山石化成立55周年,从1967年建厂奠定首都石油工业基础到30万吨乙烯工程树立民族工业丰碑[1] - 公司累计加工原油3.879亿吨,为首都能源保障发挥"压舱石"作用[6] - 供应北京市场50%以上的汽柴油,是国内成品油质量升级的"领跑者"[8] 油品业务 - 检修期间累计供应京标ⅥB油品6.27万吨,实现"装置检修不断供"[6] - 油品质量实现"七连跳",硫含量从800ppm降至10ppm以下,1997年国内率先产出无铅汽油[7] - 2018年获得两项无铅航空汽油专利授权,2022年100VLL超低铅航空汽油获民航局适航批准[9] - 2024年首次出口40吨变压器油至新加坡,打通特种油品外贸出口流程[11] 安全管理 - 2025年获得挪威船级社ISRS第9版7级证书,是中国石化首个获此认证的企业[12] - 2021-2024年安全风险总值分别下降64%、25.6%、42%、30%[13] - 2023年获全国危化品救援技术竞赛团体三等奖,位列国家炼化行业参赛队伍之首[15] - 2023年获评"北京市安全文化创建示范企业"[16] 绿色转型 - 2017年建成全国工业区首个人工湿地,外排水COD达到18.24毫克/升的世界领先水平[18] - 实现连续7年VOCs排放量下降10%,建成国内首个VOCs网格化全覆盖在线监测系统[18] - 2023年投产蓝翠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中国石化最大危废处置利用装置[19] - 碳排放总量连续6年下降,16.5亿度绿电采购量连续4年蝉联北京市最大绿电交易用户[20] 氢能产业 - 建成2000标立/小时制氢装置,产出99.999%纯度氢气,保障北京冬奥会用氢61.8吨[21] - 2024年1万标立/小时氢气新能源项目投产,累计供应燃料电池氢气近4000吨[21] - 占北京市场氢能供应量50%左右,建成华北地区最大供氢中心[21] 技术创新 - "十四五"期间申请169项国家专利,授权74项,实现中国专利奖零的突破[23] - 医用包装聚丙烯生产技术打破国外垄断,3万吨/年稀土顺丁橡胶成套技术填补国内空白[23] - 锂电池隔膜用聚乙烯树脂性能持续提升,茂金属聚丙烯、高端EVA不断迭代升级[24] - 49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承担者,掌握1-己烯、EVA等产品标准制定权[26] 战略布局 - 2025年成立中石化燕山(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打造高端绿色新材料产业基地[22] - 推进内蒙古大路煤制烯烃示范项目,拓展异地发展空间[22] - 坚持"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油化工和煤化工、本部深耕和异地扩展"的发展路径[27]
2025年上半年四川GDP同比增长5.6% 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产量大幅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7-17 18:53
四川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达3.19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1][4] -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升,包括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4][7] - 工业生产创近三年高点,二季度当季增长7.4%,较一季度高0.2个百分点,同比增速较2024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 [7] 新质生产力发展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2%,增加值增长13.1%,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14.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2.2%)表现突出 [5] - "新三样"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2.4倍)、光伏电池(+1.9倍)、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53.2%) [3][5] - 智能电视(+1.4倍)、智能手表(+1倍)、工业机器人(+63.1%)等高端制造产品供给加速 [8] 能源与绿色转型 - 清洁能源生产优势显著,规模以上天然气产量创历史新高(+11.5%),水力发电增长5.1% [5] - 动力电池(+36.5%)、新能源汽车(+11.0%)、钒钛产业(+13.8%)增加值快速增长 [5] - 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4.4万辆,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占汽车整车产量比重升至27.6%(同比+16.2个百分点) [8] 消费与投资驱动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18.7%)、工业投资(+10.9%)保持高增速 [6] - 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类(+50.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20.2%)、汽车类(+2.7%)零售额增长,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3.1% [6] - 互联网行业表现亮眼,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9%,线上餐饮及商品零售额增速均超20% [5] 重点产业表现 - 工业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7.7%,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6.7%,显示器(+55.6%)、集成电路(+14.0%)产量显著提升 [8]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连续6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 [8]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363.3亿元(1-5月),同比增长7.0%,增速连续6个月回升 [9] 相关ETF数据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0.70%,市盈率20.01倍,主力资金净流入1722.4万元 [11]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跌3.16%,市盈率43.26倍,主力资金净流出1149.8万元 [11]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8.58%,市盈率108.74倍,估值分位达90.01% [12]
零碳园区成为新风口,创维光伏引领从0到1创新实践
搜狐网· 2025-07-17 16:31
零碳园区政策背景与发展机遇 - 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零碳园区,推进园区低碳化改造 [2] - 零碳园区是继虚拟电厂、绿电直连后又一政策组合拳,加速从概念走向落地 [2] - 中国园区数量超1.5万个,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园区超2500个,贡献50%以上全国工业产值,碳排放占全国总量30%以上,但零碳园区渗透率不足1% [2] - 2024年高层会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配套政策包括新能源入市、现货交易等,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入深水区 [3] 创维光伏零碳园区实践案例 - 创维光伏2023年启动安徽滁州零碳智慧园区建设,融合光伏、储能、充电桩、智慧能源管理等业态 [2][4] - 光伏模块直流侧总装机容量超6.5MW,采用固定支架、柔性支架和跟踪支架等多种技术 [4] - 光伏车棚采用黄金倾角设计与单体立柱方案,联动储能系统实现光储充一体化 [6] - 彩虹长廊采用BIPV形式,5°倾角设计兼顾发电与美观,不占用地指标 [6] - 跟踪支架系统(光伏树)采用双轴/单轴跟踪系统,双轴系统可实时调整角度最大化光照利用率 [6] - 柔性支架系统采用低松弛预应力技术,相比固定支架具有可安装容量大、高净空等优势 [8] - 光储充一体柜采用集装箱集成设计,通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源储荷储"协同 [8] - 智慧运维模块应用无人机巡检、智能清洗机器人及自主研发的智能监控平台 [9][11] 零碳园区技术发展方向 - 未来重点是将分散的"源网荷储充"业态进行聚合管理,实现多端协同与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12] - 工商业光伏累计装机达230GW,工商业储能达15GWh,需从分散发展1.0转向聚合管理2.0阶段 [12] - 需结合硬件技术(光伏、储能等)与软能力(虚拟电厂、能碳管理等),利用大数据/AI工具提升全周期价值 [12][13] - 创维光伏从光伏供应商转型为零碳生态构建者,具备分布式项目场景和智能运维体系先发优势 [14]
“中国持续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人民日报· 2025-07-17 08:12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1] - 多家外资机构包括花旗银行、瑞银集团、高盛集团、摩根大通等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4] 产业发展与创新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4] - 中国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人形机器人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5]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中国全球创新力排名升至第十一位,是10年来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5] 消费与政策支持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各地推动"以旧换新"和"国家补贴"政策激发消费潜力[4]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推动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4] - 政府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支持经济稳定增长[4] 对外开放与全球合作 - 今年前5个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万余家,同比增长超10%[7] - 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9.6%,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增长4.7%[7] - 中国给予33个非洲国家等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6] 绿色转型与国际合作 - 中国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与北欧国家在碳捕集与封存、绿色航运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6] - 中国是全球风电设备生产与应用的引领者[6] - 西班牙高科技、绿色能源与农业食品领域企业积极寻求与中国市场建立更紧密联系[7]
华源控股拟斥资2000万元-4000万元回购股份 持续构建全产业链优势
证券日报网· 2025-07-16 21:15
公司回购计划 - 拟使用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A股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且不超过4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2.28元/股 [1] - 按回购金额上限、价格上限测算,预计可回购股数约325.73万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97%,按下限测算,预计可回购股数约162.87万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49% [1] - 本次回购用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未使用部分将在规定期限内注销 [1]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包装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涵盖金属包装与塑料包装两大领域 [1] - 金属包装业务具备从产品工艺设计到设备研制等全产业链的生产、技术与服务能力 [1] - 塑料包装业务同时具有注塑和吹塑的量化生产能力,是国内包装领域为数不多的拥有完整业务链的技术服务型企业 [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净利润实现739%的爆发式增长,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91%,扣非净利润增长15.8% [2] - 在包装行业竞争持续加剧的背景下,公司仍取得了稳健的业绩表现 [2] - 业绩增长源于全产业链布局的深厚优势、研发创新的持续发力以及在行业变革浪潮中稳健前行的实力 [2] 行业发展趋势 - 随着消费升级与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化,包装行业将迎来结构性调整机遇 [2] - 罐藏食品及预制菜消费需求激增,金属包装赛道迎来新增量 [2] - 包装行业的"绿色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可降解、低能耗的环保型包装产品正成为市场需求的新焦点 [2] 公司战略布局 - 计划进一步加大对可降解塑料包装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投入,提升产品的降解性能与成本竞争力 [3] - 将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产能布局,力求通过技术突破与产能落地的双重发力 [3] - 积极开拓新的增长极,尤其在食品包装和新能源电池结构件两大战略赛道 [3] 公司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达8925.7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64% [3] - 研发创新始终是企业突围的核心动能,公司始终将研发投入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3] - 凭借全产业链优势、新兴领域的提前布局、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海外市场的有效拓展,已在行业变革中找准方向 [3]
【异动股】3个月暴涨13倍!Dateline Resources (ASX:DTR)美国黄金稀土项目备受瞩目股价持续飙升
搜狐财经· 2025-07-16 20:49
Dateline Resources (ASX:DTR) - 股价周二飙涨26 26%,过去三个月累计上涨近1300% [4] - 位于美国加州的Colosseum项目与Mountain Pass矿场地质特征相似,具备稀土勘探潜力,4月初获准重启采矿计划并被特朗普称为"美国第二个稀土元素矿山" [4] - 最新股价0 125澳元,市值3 94亿澳元,已发行股本31 5亿股,一季度末账面现金143万澳元 [4] - 7月15日任命资深矿业高管Simon Slesarewich担任COO,董事总经理称其将推动Colosseum项目投产和公司显著增长 [4] Anson Resources (ASX:ASN) - 股价周二上涨25%,最新价0 09澳元,市值1 25亿澳元,已发行股本13 9亿股,一季度末现金结余470万澳元 [8] - 将两吨富锂卤水样品从美国犹他州Green River项目送往韩国浦项制铁进行锂提取试验,作为后者尽调的一部分以决定是否投资示范工厂 [8][9] - 公司CEO称与浦项制铁签署谅解备忘录是商业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 [9] Bowen Coking Coal (ASX:BCB) - 申请自愿停牌以推进债务重组与融资谈判,停牌前收到BUMA Australia 1500万澳元付款要求 [14] - 正与高级贷款人、昆士兰州税务局等协商,当前财务状况无法全额偿付债务,寻求综合解决方案 [14] - 预计7月28日恢复交易,前提是达成债务重组或其他替代安排 [14] Ballard Mining (ASX:BM1) - 澳交所首秀暴涨48%,收盘价0 37澳元,IPO发行价0 25澳元,募资3000万澳元 [18] - 承接Delta Lithium剥离的西澳Mt Ida黄金项目,资源量1030万吨(金品位3 33g/t,含110万盎司黄金),Baldock矿床存在大型金矿系统前景 [18] - 聘请采矿专家Paul Brennan任董事总经理,上市后Delta Lithium持股46% [18] Unico Silver (ASX:USL) - 股价周一上涨28 79%,最新价0 425澳元,市值1 86亿澳元,一季度末现金1980万澳元 [20] - 阿根廷La Negra矿床钻探发现浅表高品位银矿:JDD017-25孔截获90米矿段(银当量144g/t),含4米718g/t和6米559g/t显著矿段 [20] - 计划定义超1 5亿盎司银当量的坑采资源,董事总经理称矿化范围超预期且各方向保持开放 [20] 必和必拓绿色合作 - 与比亚迪电池子公司FinDreams Battery签署备忘录,合作开发矿区电动车快速充电技术,推动柴油车替代 [24] - 与宁德时代合作探索矿用设备电池开发、储能系统建设及电池回收,促进低碳技术应用 [24] - 合作消息发布于澳大利亚总理访华期间,凸显中澳新能源领域合作潜力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