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
搜索文档
好天儿常见 空气更新鲜
辽宁日报· 2025-10-31 09:04
精准治污的"科技密码"藏在密布的监测网络中。"十四五"期间,我省新建15个县区级、10个乡镇级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成覆盖全省的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组分监测站网。"加上走航监测的配合, 我们就能更加精准地定位到污染源。"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程师祖彪说,有了一整套监测网络作支 撑,就可以为重点区域制定"一区一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大大提升了治理效能。 采暖期曾是空气质量的"考验期",现在也不再让人焦虑。上一个采暖期,沈阳全市未出现重污染天 气。在抚顺,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如火如荼,已累计完成200公里改造任务。在锦州,到今年年底,35蒸 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将基本淘汰。供暖季暖气足,空气还新鲜,让生活更舒坦。 移动污染源治理这场"硬仗"同样成效显著。沈阳采取"强化监管+政策鼓励"的方式双管齐下,2024 年全市淘汰老旧柴油货车3万余辆,更新国三乘用车8.24万辆,同时在公交、出租车、物流领域大力推 广纯电、氢能车辆。"现在开新能源车,干净还省钱。"沈阳出租车司机刘师傅说。我省各地积极推进充 电桩建设,让绿色出行更加便捷。 "现在秋冬季晨跑不用查空气质量指数,推开门就能起跑了!"家住沈阳市长白岛的跑 ...
CGI深度 | “十五五”兼顾绿色转型与经济增长的电价走势分析
中金点睛· 2025-10-31 07:32
文章核心观点 - “十五五”期间中国电力供应成本面临上涨压力,预计每度电上涨约5-8分,高于“十四五”期间[4][7] - 新能源低边际成本带来的发电成本下降与高渗透率下系统成本上升的矛盾,是导致电力批发与零售价格“剪刀差”走阔的本质原因[4][10] - 需从政策端、市场端、系统端协同发力,以抑制批零价差走阔风险,守住兼顾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的电价区间[4][8][96] 批零价差走阔的现象与影响 - 新能源发电成本下降带动批发电价下行,但终端零售电价在欧美成熟市场出现不降反升趋势[6][11][13] - 2023年欧盟电力批发市场日前均价较2024年降低16%至82欧元/兆瓦时,但零售电价持续高位,2023年欧盟电力零售商ROE中位数达19%,比2016-2021年均值高出一倍[15][19] - 2023年美国电力零售商在燃料和购电成本回落的背景下,零售电价延续上涨趋势,带动收入增加约20%[21][24] - 批零价差走阔可能损害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例如德国37%的工业企业因能源成本考虑限产或外迁,并可能拖慢绿色转型进程[27][28] 批零价差走阔的驱动因素 - **系统成本**:为消纳新能源而增加的电网投资、调节等物理成本,经合组织核能署测算显示,新能源渗透率从10%升至75%时,系统成本从不到10美元/兆瓦时升至50美元/兆瓦时[33][35][37] - **遗留成本**:过去签订的新能源支持合同产生的未来支付负担,英国2012至2021年间累计产生近500亿英镑可再生能源补贴支出,预计2030年将超1000亿英镑[33][41] - **市场力**:市场主体利用市场地位影响电价,2024年南澳大利亚州一发电商在10分钟内将现货价格从89澳元/兆瓦时推升至5130澳元/兆瓦时[33][47] 中国电价走势预测与风险 - 中国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资源“先天不足”,2023年传统调节电源占比仅6%,远低于德国、西班牙、美国等国家[56][58] -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自2016年出现以来,至2021年累计突破4000亿元,对终端电价构成持续上涨压力[75][78] - 市场机制不完善及市场力隐忧阻碍价格传导,例如2025年初6家大型发电企业因违反电力市场运营规则受罚[81][82] - 量化分析显示,“十五五”期间BAU情景下电力供应成本上涨约5分/千瓦时,ATS情景下上涨约8分/千瓦时,主因系统成本上升压力超过发电端降本幅度[87][91][94] 应对策略建议 - **政策端**:强化市场监管与信息披露,完善协同监管机制,构建市场力监测体系,并做好“管疏同源”,疏导市场主体合理成本[97][98][99][100] - **市场端**:通过发行长期专项债券(如20年期,规模约4000亿元)和中短期滚动债券,以“市场化融资+财政贴息”模式解决新能源补贴拖欠问题[101][102][103] - **系统端**:硬件上加强火电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及新型储能建设;软件上完善辅助服务市场等激励机制,实现“硬件补强”与“软件修缮”[104][105][106]
专访招商基金李湛:把握五大赛道机遇,拥抱中国式长期主义
南方都市报· 2025-10-30 21:51
“十五五”规划核心指导思想与战略调整 - 核心指导思想一脉相承,始终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但在战略优先级和具体着力点上出现明显变奏,体现“守正创新”智慧 [5] - 延续性体现在三方面:高质量发展仍是首要任务并淡化经济增速量化指标、科技自立自强路径更清晰强调与产业创新融合、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5][6] - 战略变奏体现为从“供给侧”单向推动到“供需双侧”协同发力,产业政策优先级调整更强调实体根基与未来产业前瞻,安全重要性空前凸显 [6] 宏观经济政策发力重点方向 - 宏观政策增强取向一致性,重心在于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要素保障,财政政策可能适当向中央事权集中 [7] - 产业政策焦点是“固本升级、创新育新、扩容提质、强基增效”,精准滴灌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7] - 社会政策更突出“投资于人”,围绕“一老一小”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计划,因城施策支持住房需求 [7] 现代化产业体系下的细分领域投资机遇 - 战略性与未来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支柱产业,以及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与核聚变能等前瞻布局领域 [8] - 传统产业将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释放巨大市场空间,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直接受益 [8] - 现代服务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数字贸易、健康养老、普惠托育等服务业扩能提质领域潜力大 [8] - 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及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将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带来持续机会 [9] - 现代化基础设施与绿色转型包括适度超前建设的智算中心、综合交通体系,以及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等方向 [9] 公募基金布局策略与行业角色 - 公募基金需深化产业研究拥抱“中国式长期主义”,基于五年规划中长期视角布局,深度研究产业脉络理解国家战略意图 [9][10] - 需优化产品布局精准对接国家战略,积极布局专注于“专精特新”、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的主题基金 [10] - 资产管理行业是战略资金配置者,需通过风险投资、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投资等多种方式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资金支持 [10] - 行业在促进共同富裕层面可开发普惠金融产品帮助民众财富保值增值,并探索发展养老金第三支柱相关产品 [10] - 推动绿色转型需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引导资金至绿色产业,并践行负责任投资原则对高耗能项目进行融资限制 [10] 资产管理行业面临的挑战 - 行业需要更多“耐心资本”以应对科技创新和绿色项目前期投入大、盈利周期长与部分资金追求短期回报的矛盾 [11] - 对于新技术新业态存在估值与风险定价难题,传统估值模型可能失效,对专业能力要求极高 [11] - 政策执行中存在不确定性,产业政策落地可能存在调整或区域差异,需要金融机构具备强大政策理解和应变能力 [11] - 需防范风险跨市场传递,在支持创新转型的同时防止局部风险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 [11]
AI时代制造业如何在智能化绿色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突围
江南时报· 2025-10-30 21:43
AI技术正在重塑制造业的竞争格局,智能化生产、绿色转型和全球化协作正在成为企业战略的三大核 心。未来三到五年,谁能率先完成技术升级和人才布局,谁就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占据优势。 制造业正站在历史性拐点。领英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全球具备AI技能的成员数量增长了九倍, 而AI相关职位发布量在过去一年增长超过63%,智能制造、芯片、新材料、航空等领域的人才争夺愈演 愈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体现在生产端,更延伸到组织管理和人才战略。招聘流程全面数字化, AI驱动的候选人匹配和绩效预测显著提高了效率,但随之而来的算法偏差和员工信任问题,也让企业 必须重新思考技术与人本的平衡。 与此同时,绿色转型成为另一条不可逆的赛道。领英数据显示,全球绿色技能需求同比增长11.6%,而 供应仅增长5.6%,制造业是绿色技能需求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这不仅是环保要求,更是市场驱动。 制造企业不仅要引入AI,还要培养绿色能力,这意味着在人才画像、培训体系和雇主品牌上都要做出 调整。 全球化协作也在加速。中国制造企业正在从"本地制造"走向"全球创新",跨境招聘、远程协作、全球供 应链人才布局将成为常态。企业必须通过数字化平台连接全球 ...
方大炭素三季度营收稳健增长,战略转型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20:37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32亿元,同比增长16.60% [1] - 第三季度利润总额为1.11亿元,同比增长25.34% [1] - 通过筹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入净额达到2.75亿元 [1] 运营与战略 - 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成本管控,主营业务盈利能力逐步恢复 [1] - 有效的资产配置与投资管理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方面贡献显著 [1] - 控股子公司抚顺炭素正积极推进产能转移与原址改造,计划建设以“绿色智造”为核心的3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 [2] 股东回报与财务健康 - 基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司于2025年7月完成现金红利派发,合计约7553.20万元 [2] - 公司总资产规模较上年度末保持稳定,资产负债率维持在合理区间,整体财务基础扎实 [2] - 公司持续加码新材料与技术研发,为产品结构优化和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2] 行业前景与公司定位 - 炭素新材料在冶金、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2] - 公司凭借技术积累、产能布局与绿色转型战略,有望在行业复苏与政策助力中抢占先机 [2]
A股三大指数午后走弱,储能板块逆势上扬|华宝3A日报(2025.10.30)
新浪基金· 2025-10-30 19:16
市场行情概览 - 2025年10月30日,A股主要宽基指数普遍下跌,上证指数下跌0.73%,深证成指下跌1.84%,创业板指下跌1.16% [1] - 当日两市成交额达到2.42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656亿元 [1] - 全市场个股表现疲软,1242只股票上涨,102只持平,4100只股票下跌 [1] 行业资金流向 - 电力设备行业获得显著资金净流入,金额达113.17亿元,位列榜首 [2] - 有色金属行业资金净流入35.19亿元 [2] - 银行业资金净流入15.92亿元 [2] 主要ETF产品表现 - 华宝基金旗下A系列ETF当日均录得下跌,A50ETF华宝下跌0.75%,中证A100ETF基金下跌0.62%,中证A500ETF华宝下跌0.64% [1] - A50ETF华宝跟踪中证A50指数,于2024年3月18日上市 [1] - 中证A100ETF基金跟踪中证A100指数,于2022年8月1日上市 [1] - 中证A500ETF华宝跟踪中证A500指数,于2024年12月2日上市 [1] 机构市场观点 - 中泰证券认为,随着重要会议和三季报逐步落地,市场发力方向将趋于明确 [2] - 当前大盘整体态势良好,沪指已突破整数关口且未出现过热迹象 [2] - 建议围绕科技自强、国家安全、绿色转型、内需提振四大方向进行投资挖掘,并可结合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三季报数据验证 [2] 投资产品布局 - 华宝基金集结中证A系列三大宽基ETF,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做多中国的多样化选择 [2] - A50ETF华宝聚焦50大核心龙头公司 [2] - 中证A100ETF基金包揽百强行业龙头 [2] - 中证A500ETF华宝覆盖A股“500强”公司 [2]
让科技创新成为破解产业转型矛盾的“金钥匙”
人民日报· 2025-10-30 18:29
风电机组发电产生绿电,电解水制氢,再用氢气还原铁矿颗粒,最后压制成圆柱形还原铁压块……整个 过程实现吨铁二氧化碳近零排放。鞍钢集团的科研人员用科技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经济社会发 展全面绿色转型、培育壮大绿色增长新动能的浪潮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绿色转型不是单点突破的"独角戏",而是全链条协同的"交响乐"。135兆瓦超临界煤气发电机组提升能 源利用效率,"无人行车+数字孪生"智能库区实现高效低碳运输和生产……科技创新在钢铁生产的各环 节实现了突破。这种全链条的科创赋能,打通了"减排"与"增效"的堵点,推动高耗能产业从"资源依赖 型"转向"技术驱动型"。 能耗降下去,创新强起来;碳排减下去,效益提上来。高耗能产业的绿色转型,从来不是发展的"包 袱",而是通过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和"试金石"。当智能工艺替代传统工艺,当绿色动 能替代资源依赖,高耗能产业必将完成从"高碳排放"到"绿色标杆"的转变,为"十五五"时期的高质量发 展书写更亮眼的绿色答卷。 钢铁、化工、水泥等传统高耗能产业,在新形势下面临极大的转型困境。鞍钢作为大型钢铁企业,急需 一场涉及设备更新、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各环节的绿色转 ...
清单:2025年11月份有1385份仪器/检测类标准将实施
仪器信息网· 2025-10-30 17:07
摘要 : 《生物安全柜》强制国标将实施旨在提升检测的需要;另外还有千余份标准将在11月份实施,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用千条即将实施的标准的温度,对抗秋风的微寒。在2025年11月份新实施的标准中涉及农林牧渔、环境环保、医药卫生、石油化工、电子电 气、交通运输、机械设备等十 多个关键领域。这批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是落实"提质增效、规范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旨在推动各行业 技术 升级、质量提升和绿色转型,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化支撑。 具体 202 5 年 11 月份主要新实施的标准如下: 需要相关标准的,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收藏↓ | | 农林牧 渔食品 标准(191份) | | --- | --- | | GB/T | | | 45583- | 棉纤维常用杀虫剂农药残留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 2025 | | | GB/T | | | 46000- | 节水型企业 木材加工及其制品行业 | | 2025 | | | GB/T | | | 28683- | ...
17亿,亨通光电中标丹东百万千瓦级风电项目!
中国能源网· 2025-10-30 16:07
项目中标核心信息 - 公司成功中标辽宁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中标金额超过17亿元人民币 [1] - 中标内容涵盖±500kV直流海缆系统、66kV集电铝芯海缆的生产、运输与敷设施工等 [1] - 该项目是国内首个采用±500kV直流输出系统及66kV铝芯分支系统的百万千瓦级深远海风电项目 [1] 技术与行业意义 - ±500kV及以上柔性直流海缆系统代表当前海上风电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 [1] - 项目首次批量采用创新型66kV铝芯分支系统结构,为海上风电传输选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1] - 项目场址离岸平均距离约50公里,水深30米至38米,深远海环境对海缆性能提出严苛要求 [2] 公司能力与竞争优势 - 此次中标展示了公司在±500kV柔性直流海缆核心技术上的实力及引领国内深远海风电高端装备研发与应用的核心能力 [1] - 公司凭借多年技术沉淀攻克了技术壁垒,形成了从研发到生产、运输、敷设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2] - 公司通过构建覆盖超高压海缆系统等多领域的海洋能源产业生态,已形成差异化的核心竞争优势 [2] 市场影响与项目效益 - 此次中标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在深远海风电市场的影响力,2025年以来公司已累计公告中标国内外海洋能源项目45亿元人民币 [2] - 项目落地将为区域带来年3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供应,减少240万吨碳排放 [3] - 项目将通过产业联动带动地方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等产业升级 [3]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未来将持续加大在深远海能源传输、核心材料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完善海洋能源产业链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3] - 公司战略将既立足国内市场深耕细作,更放眼全球参与国际竞争,以自主技术创新服务于国家深海科技发展 [3]
收盘丨沪指跌0.73%失守4000点,全市场近4100只个股下跌
第一财经· 2025-10-30 15:25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42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656亿元 [1][4] - 全市场近4100只个股下跌,市场呈现普跌格局 [4] - 三大指数全线收跌,沪指跌0.73%至3986.90点,深证成指跌1.16%至13532.13点,创业板指跌1.84%至3263.02点 [1][2] 行业板块表现 - 锂电池板块逆势走强,鹏辉能源、常铝股份、西藏城投、泰坦股份等多股涨停 [2] - CPO概念股集体调整,腾景科技、天孚通信跌超10%,景旺电子、德科立等多股跌逾7% [2] - 航运、稀土永磁、培育钻石题材亦逆势走强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钢铁、能源金属、电池等板块 [5] - 主力资金净流出通信设备、半导体、证券等板块 [5] 资金流向 - 天齐锂业、江特电机、天际股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1.85亿元、7.83亿元、6.15亿元 [5] - 新易盛、东方财富、天孚通信遭主力资金抛售32.10亿元、27.60亿元、24.59亿元 [5] 机构观点 - 银河证券认为市场或沿均线稳步向上,大幅回调可能不大,短期维持震荡整固,机会在行业和个股轮动 [6] - 中泰证券指出沪指已突破整数关口且节奏未过热,建议围绕科技自强、国家安全、绿色转型、内需提振四大方向挖掘标的,并结合三季报验证 [6] - 中信建投分析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得益于人工智能服务器产业链等权重板块带动,看好以人工智能产业链为核心的高端制造及储能板块机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