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11月12日)
乘联分会· 2025-11-12 16:53
国内新闻 - 北京市自11月11日起暂停实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6] - 湖北省自11月13日起暂停实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7] - 10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84.1GWh,环比增长10.7%,同比增长42.1%[8] - 1-10月国内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78.0GWh,累计同比增长42.4%[8] - 宁德时代与广汽集团签署10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智能底盘和换电生态等领域[9] - 北汽集团计划于明年1月在南非启动B30 SUV的本地化组装生产[10] - 途虎养车与华为合作探索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自动洗车服务[11] - 佛吉亚与舜华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氢能产业链发展[12] - 2025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将于11月21日至30日举办,展会规模22万平方米,首发新车93台,展车总数1085台,其中新能源车629台[13][14] 国外新闻 - 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423.7万辆,同比增长26%,渗透率提升至22.1%[16] - 同期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768.3GWh,同比增长35%,中国以481.0GWh装机量位居全球第一[16] - 特斯拉计划扩建得州超级工厂,新建专用设施以实现人形机器人Optimus年产1000万台的目标[17] - 宝马斯太尔发动机工厂启动第二条高性能电机预生产线建设,将为首款纯电动M3等车型提供电机[18] - 11月初美国新车库存增至314万辆,较上月的280万辆大幅增长,库存周转天数从67天升至70天[19][20] 商用车 - 比亚迪首次参展202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览会,展出覆盖小卡、轻卡、重卡的全卡车矩阵[21] - 南京依维柯旗下聚星、得意、欧霸·山海等多款车型在武汉车展亮相[22] - 工信部第401批新车公示中,新能源重卡车型共计262款,环比第400批增加26款,上涨约11.01%[23] - 新能源重卡联盟正式成立,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与一汽解放、东风等9家企业当选理事单位[24]
特斯拉Cybertruck车主感谢马斯克:FSD救了我一命!避免与迎面而来时速75英里车辆正面碰撞,只有镜子碎了,窗户碎了
搜狐财经· 2025-11-12 16:21
特斯拉FSD系统性能 - 特斯拉股东兼Cybertruck车主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经历,称其车辆在夜间高速公路上以75英里时速行驶时,借助FSD系统成功避免与一辆逆行车辆发生正面碰撞 [1] - 该事件导致车辆后视镜破碎和车窗损坏,但人员安全,车主对特斯拉公司及FSD技术表示感谢 [1] - 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对该帖子以爱心表情符号进行了回应 [1] 美国交通基础设施现状 - 事件发生地点为一条两车道高速公路,且道路中间未设置任何隔离带 [3] - 该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网友对美国基础设施的讨论,有评论建议禁止此类两车道高速公路或增设更好的道路标记及中间隔离屏障 [3] - 有网友指出新墨西哥州的道路条件不佳,建议驾车者尽量在白天通行 [3]
Q3利润飙升17%!富士康搭乘AI东风再度交出亮眼业绩
智通财经网· 2025-11-12 16:12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576.7亿新台币(约合18.9亿美元),同比增长17%,超出市场预期的504亿新台币 [1] - 第三季度营收达2.06万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1%,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1] - 10月月度销售额增长11.3%,公司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将实现显著的同比增长,市场预测该季度销售额将同比增长15% [1] -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AI服务器营收有望环比提升 [1] 业务战略与转型 - 公司正利用其在代工制造领域的主导地位来确保当前及未来的订单,执行一种明确的“追随现金流”战略,即愿意牺牲部分消费电子订单以换取长期增长动力 [2][3] - 公司向高增长的服务器制造领域的转型正在取得成效 [2] - 公司致力于向包括AI在内的其他业务领域拓展,以降低对消费电子业务的依赖 [1] AI服务器业务 - AI服务器需求的持续增长是推动公司第三季度利润增长并超出预期的关键因素 [1] - 公司生产专为AI工作负载设计的服务器机架,并已成为英伟达的重要合作伙伴 [1] - 自去年夏季以来,因AI服务器组装需求激增,公司营收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且预计这一扩张势头将保持 [1] - 分析师指出,在强劲需求的支撑下,公司的服务器制造业务目前正处于强劲增长阶段 [2] 市场环境与行业动态 - 全球领先科技企业Meta、谷歌、亚马逊和微软已计划在明年合计投入超4000亿美元用于AI领域布局 [2] - 全球科技股近期遭遇重挫,因投资者对AI领域泡沫化的担忧加剧,有知名投资机构披露了对英伟达的看空头寸 [3] - 公司与英伟达的紧密合作关系使其股价年内涨幅已超过30% [2] - AI服务器需求热潮也使公司在台湾的服务器制造同业广达电脑与纬颖科技受益匪浅 [2] 消费电子业务 - 公司保留着为苹果组装iPhone及其他硬件的重要业务 [3] - 苹果公司10月末公布的业绩显示其中国市场销售额意外下滑,但预计当前季度将实现反弹,整体销售额增速或将高于预期 [3] - 公司预计2025年智能消费电子产品的收入将持平 [2] 电动汽车业务拓展 - 公司将电动汽车业务视为未来主要增长引擎,但发展进程并非一帆风顺 [4] - 公司于今年8月宣布以3.7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其位于俄亥俄州洛兹敦的汽车工厂 [4] - 有传闻称公司旗下鸿华先进正计划收购纳智捷品牌,以完善其电动汽车产业链,但公司尚未对此作出回应 [4] - 公司正与英伟达、Stellantis和优步合作,共同开发L4级自动驾驶汽车 [4]
图达通借壳上市通过聆讯:5个月亏2149万美元 蔚来CEO李斌是股东
搜狐财经· 2025-11-12 12:37
上市进程与公司概况 - 公司已通过港股上市聆讯,将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股票代码:7855)合并的方式在港交所上市[2] - 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图像级激光雷达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硅谷、苏州和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在宁波和苏州拥有制造基地[3] - 上市后将成为继禾赛和速腾聚创之后,又一家在港股上市的激光雷达公司[2]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的6630万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21亿美元,并在2024年达到1.6亿美元,2025年前5个月营收为5196万美元[3] - 期内亏损从2022年的1.88亿美元扩大至2023年的2.18亿美元,并在2024年增至3.98亿美元,2025年前5个月亏损为2149万美元[3] - 2025年前5个月实现毛利671万美元,毛利率为12.9%,这是公司首次实现正毛利,此前毛利率均为负数[5] - 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呈现收窄趋势,从2022年的1.43亿美元降至2023年的1.37亿美元,并在2024年进一步降至8290万美元,2025年前5个月为1871万美元[6]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94万美元[7] 业务与客户构成 - 主要产品包括Falcon猎鹰、Robin灵雀、捷豹系列等,其中Falcon猎鹰是核心收入来源,截至2025年5月31日贡献收入4809万美元,占总收入的92.5%[8][12]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共销售猎鹰系列69,986台,平均售价为687美元;销售灵雀系列3,486台,平均售价为310美元[13] - 蔚来是公司最大客户,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5个月,来自蔚来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8.7%、90.6%、91.6%和86.2%[13] - 蔚来已在其九款车型上采用公司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并且公司是蔚来唯一的激光雷达供应商[13][14] - 2024年,公司交付约23万台车规级激光雷达,按ADAS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销售收入计全球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12.8%[14] - 在往绩记录期间,公司超过97%的收入来自中国[14] 融资与估值 - 公司与三名PIPE投资者签订投资协议,PIPE投资总额约为5.51亿港元,其中黄山建投资本认购3.88亿港元,富策认购1.56亿港元,珠海横琴华盖认购780万港元[15][16] - 公司的股本价值约135.7亿港元[16]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创始人、CEO鲍君威和CTO李义民均曾任职于百度,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和创业经验[19] - IPO前,鲍君威控制公司约20.97%的投票权,李义民持股为2.22%[19][21] - IPO后,鲍君威通过旗下实体合计控制约12.66%的投票权,李义民持股为1.69%[23][24] - 其他重要股东包括蔚来创始人李斌旗下基金Honour Key Limited(持股9.14%)、淡马锡旗下基金(持股4.82%)等机构投资者[24]
华为投资物理 AI:首家国产世界模型公司“极佳视界”新一轮融资
搜狐财经· 2025-11-12 12:35
融资动态 - 极佳视界完成新一轮亿元级A1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某知名产业方和华控基金 [1] - 此前在8月底,公司已完成Pre-A及Pre-A+连续两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 [1] - 本轮融资的“某知名产业方”为华为哈勃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极佳视界是一家成立于2023年的物理AI公司,专注于世界模型驱动的物理世界通用智能 [3] - 公司产品线包括世界模型平台GigaWorld、具身基础模型GigaBrain、通用具身本体Maker等全栈软硬件产品 [3] - 公司宣称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世界模型”的科技公司 [3] - 世界模型是用于模拟环境动态并预测未来状态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框架 [3] 行业趋势与战略 - 世界模型技术有望成为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物理AI方向的主导路线 [3]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曾表示,华为更看重能实现真正自动驾驶的WA路径,而非VLA路径 [3] - WA路径省掉Language环节,直接通过视觉等信息输入控车 [3]
禾赛提前一季度达成2025年盈利目标
BambooWorks· 2025-11-12 11:58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净利润达2.6亿元(合3,60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令前九个月盈利总额攀升至2.8亿元 [1] - 基于超预期盈利表现,公司将全年净利润指引上调至3.5亿至4.5亿元区间 [1] - 第三季度营收同比激增47%至8.0亿元 [1] - 当季公司毛利率达42%,而运营开支同比下降23% [5] 业务运营与市场地位 - 第三季度激光雷达总出货量达441,398台,同比增长228.9% [4] - ADAS业务交付量为380,759台,增长至3倍;机器人领域交付量为60,639台,激增至14倍 [4] - 公司在远距激光雷达领域已连续七个月保持领先,8月市场份额达46%,分别是第二、第三名厂商的1.5倍和2.4倍 [3] - 公司是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于2023年2月登陆纳斯达克,今年9月通过港交所二次上市,绿鞋后融资总额达6.14亿美元 [6] 增长驱动与行业趋势 - 营收增长主要受出货强劲及激光雷达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与机器人领域渗透率提升驱动,尤其是ADAS正快速成为众多车型的标准配置 [1] - 行业在基本安全冗余需求和新法规驱动下,开始倾向于支持L3自动驾驶的多激光雷达配置,为相关制造商创造强劲推动力 [3] - 每辆L3车辆现在预计采用三至六个激光雷达(单车激光雷达价值量约为500至1,000美元),扩大了公司的潜在市场 [3] 客户与合作 - 本季度公司获得前两大ADAS客户2026年全系车型定点合作 [3] - 公司近期与全球头部自动驾驶出租车及卡车企业达成合作,包括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哈啰出行、京东物流、Motional等横跨北美、亚洲和欧洲的合作伙伴 [3] - 公司旗下拥有全球最长探测范围的高端ETX激光雷达,与中国前三名新能源车制造商再次达成合作,并搭配多个FTX补盲激光雷达,量产计划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开始 [3]
百度红杉押注,“大疆教父”李泽湘创立的自动驾驶公司再战港交所
36氪· 2025-11-12 11:16
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际、中国平安资本(香港)[1] - 按2024年产品销售收入计,公司以16.8%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商用车自动驾驶行业首位,并在自动驾驶矿卡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排名第一[4] - 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在封闭环境、城市道路及城际道路上实现解决方案商业化的头部自动驾驶公司[2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人民币1.32亿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4.10亿元,增幅接近3倍[2][7] - 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2年的-19.3%提升至2023年的20.2%,并进一步增至2024年的24.7%[2][9] - 净亏损呈现收窄趋势,2022年净亏损1.59亿元,2023年净亏损1.38亿元,2024年净亏损1.27亿元[2][10] - 2022年至2024年三年研发总投入接近人民币4亿元,其中2024年研发投入为人民币1.93亿元[2][11] 业务运营与订单情况 - 公司核心业务为自动驾驶矿卡及物流车解决方案、V2X技术及高性能感知解决方案[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交付自动驾驶矿卡304辆,独立自动驾驶卡车系统110套[3][12] - 公司持有自动驾驶矿卡指示性订单357辆,独立自动驾驶卡车系统指示性订单290套,海外意向订单金额达人民币6.48亿元[3][13] - 客户数量持续增长,从2022年的44名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52名[12] 技术与项目里程碑 - 公司交付了中国首个完全无人驾驶纯电采矿车队,并在中国西北部运营着最大的人驾与无人驾驶采矿混编车队[12][23] - 公司发布了全栈自动驾驶矿卡解决方案“元矿山”,旨在实现采矿作业自动化[25] - 公司于2018年开始商业化落地商用车辆自动驾驶技术,并于2022年开始量产元矿山及自动驾驶物流车解决方案[27] 公司治理与融资历程 - 公司创始人李泽湘教授被称为“大疆教父”,联合创始人为马潍和胡斯博[17][19][21] - 公司自成立以来完成多轮融资,累计获得超过10亿元,投资者包括红杉中国和百度等[15] - 完成C+轮融资后,公司投后估值超过人民币90亿元[2][15] -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主要股东包括新驱动香港(29.81%)、红杉资本(10.61%)和新鼎资本(9.67%)等[16]
希迪智驾递表港交所 国内自动驾驶矿卡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
证券时报· 2025-11-12 09:13
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公司已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包括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国际)融资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资本(香港)有限公司 [1] - 公司是中国商用车智能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创新产品驱动型供应商,专注于封闭环境的自主采矿及物流车、V2X技术及智能感知解决方案 [1] - 根据灼识咨询,公司在中国所有智能驾驶商用车公司中排名第六,市场份额约5.2% [1] - 2024年,公司在中国自动驾驶矿卡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 [1] 业务运营与交付成果 - 公司交付了中国某矿区56辆自动驾驶矿卡,并与约500辆有人驾驶卡车混合作业,组成全球最大的混编作业采矿车队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服务152名客户,交付304辆自动驾驶矿卡和110套独立自动驾驶卡车系统 [1] - 公司收到357辆自动驾驶矿卡和290套独立自动驾驶卡车系统的指示性订单 [1]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自动驾驶矿卡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人民币396亿元 [1] - 中国自动驾驶矿卡解决方案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65.3% [1]
摩根士丹利上调小鹏港股目标价至131港元 称机器人等带来重估机会
格隆汇· 2025-11-12 09:04
目标价调整 - 摩根士丹利将小鹏汽车港股目标价上调至131港元 [1] - 美股目标价也上调至34美元 [1] 估值上调驱动因素 - 目标价上调反映新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出租车带来的增长潜力和估值重估机会 [1] - 预计从2026年中期开始市场情绪将显著改善 [1] - 市场情绪改善的驱动因素是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实体AI产品 [1] - 目标价基于多种情景概率加权后得出 [1]
套现415亿!软银回应清仓英伟达:筹钱投OpenAI;李想直管人事,华为系高管淡出理想管理层;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将离职
雷峰网· 2025-11-12 08:56
软银集团资产配置动态 - 软银在最新财报中披露已清仓英伟达股票,套现5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5亿元)[4] - 软银首席财务官后藤芳光表示,出售英伟达股票是为对OpenAI的大规模投资筹集资金,根据协议软银将在12月额外投资OpenAI 225亿美元[4] - 2024年4月至9月,软银投资收益录得3.92万亿日元,其中因OpenAI估值上升带来的收益达到2.1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92亿元)[4] - 软银上一次清仓英伟达是在2019年,当时投资40亿美元净赚30亿美元,若持有至今浮盈将超过2400亿美元[4] 英伟达高管交易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按计划抛售公司股票,自6月以来累计套现超过10亿美元[4] 腾讯公司历史与文化 - 腾讯证实QQ群功能最初是为解决员工午餐“约饭”需求而诞生,以实现固定名单内的实时聊天[7] - 腾讯最早的公司logo是寻呼机,而非企鹅,设计师曾提供鸽子、企鹅等方案,最终投票选定企鹅[7] - 腾讯首间办公室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赛格科技园,早期员工曾误以为是皮包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在OICQ早期曾亲自担任客服[7] - 腾讯总部园区“企鹅岛”已按规划建成30%,并于2024年10月起进入试运营阶段[8] 理想汽车组织架构调整 - 理想汽车发布内部公告,将“组织部”与“人力资源”整合为“人力资源”并入产品与战略群组,并由CEO李想直接管理[10] - 新任人力资源负责人杨海山向李想汇报,杨海山自2016年10月起担任售后总监,是公司元老级员工[10] - 原人力资源负责人李文智为华为老将,其推动的PBC绩效模式在去年出现不良反应,公司已于今年7月重新启用OKR,同时邹良军等华为系高管退出管理岗位[10] - 李想目前直接管理产品、品牌、战略等团队,并将更多精力投入AI领域,但公司AI业务今年已流失多位专家[11] 汽车行业供应链与跨国合作 - 荷兰与中国局势出现缓和迹象,安世半导体已恢复部分关键芯片发货,德国经济部希望短期许可能迅速发放至产业界[11] - 德国大陆集团子公司欧摩威及大众汽车中国区负责人均确认已收到首批来自中国的安世芯片[11][12] - 现代汽车正与小鹏汽车洽谈自动驾驶技术合作,现代计划从自主研发转向与全球领先企业合作,小鹏已在韩国设立法人机构[18][19] - 现代汽车评估中国自动驾驶技术水平已达世界领先,为谷歌Waymo的90%以上,并已建立以美国和中国市场为核心的全球技术网络[19] 中国科技公司高管变动与创业 - 腾讯地图副总裁张凡于7月底离职创业,成立AI科技公司“云图知行”,并已完成千万美金级别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等[12] - 百度短剧业务负责人于轲于近期离职创业,其于2024年12月加入百度,曾主导平台月活用户突破4000万,离职后业务由樊婷婷代管[15] - 原百度短剧负责人于轲在加入百度前曾在快手担任娱乐剧情业务中心负责人,从0到1搭建快手短剧业务[15] 人工智能行业技术进展与评论 - 月之暗面联合创始人杨植麟否认Kimi K2 Thinking模型训练成本仅为460万美元的网络传言,称成本难以量化且大部分用于研究和实验[16] - 杨立昆回应模型推理长度过长及榜单成绩与实际体验不符的问题,表示现阶段优先考虑绝对性能,token效率将在后续改善[16] - 月之暗面团队在社交媒体调侃OpenAI,当被问及AI浏览器计划时,周昕宇称不需要套新的Chromium壳;对于OpenAI的高投入,周昕宇表示“问题只有Sam才知道”[16] 京东集团新业务布局 - 京东零售正式成立预制食品业务部,为C1级部门,与3C数码、家居家电等事业群平级,负责人Andy Tian直接向CEO许冉汇报[22] - 新部门核心业务明确指向“聚焦自有品牌的商品开发”,标志着京东在预制菜赛道从品类运营、品牌合作转向自有品牌深度打造的新阶段[22] - 盒马、叮咚买菜、美团等平台已先行布局自有品牌预制菜,如盒马工坊、拳击虾等,并成为改善盈利的关键一环[23] 小米汽车市场表现与传闻 - 针对网络流传的小米SU7改款配置大增并涨价0.99万元的消息,小米汽车官方客服回应称未发布任何正式通知,车型配置和售价维持不变[24][25] - 小米SU7于去年3月28日上市,开启预定27分钟内大定数量突破50000台,创全球车辆销售纪录,目前已连续多月成为20万元以上所有车型销量冠军[25] - 小米SU7在中大型轿车销量榜中超过奥迪A6L、奔驰E级、宝马5系等车型,目前仍有十几万辆订单待交付[25] 禾赛科技财务与运营业绩 - 禾赛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5%,连续六个季度增长;净利润2.6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26] - 第三季度激光雷达总交付量441,398台,其中ADAS产品交付量380,759台,同比增长193.1%;机器人领域产品交付量60,639台,同比增长1311.9%[26] - 禾赛斩获前两大ADAS客户2026年全系车型定点合作,实现100%标配,并将全年GAAP净利润指引上调至3.5亿至4.5亿元人民币[26] 华为公司知识产权与创新 - 2024年华为专利许可收入约6.3亿美元,截至2024年底,超过27亿部5G设备获得华为专利授权[28][29] - 在Wi-Fi领域,超过12亿部消费类电子设备获得华为专利授权;在多媒体领域,超过32亿部设备获得华为视频编解码器专利授权[29]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4年度PCT国际专利申请排名显示,华为以6600件申请量排名全球第一[29] Meta公司AI战略与人事实时 - 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计划离职并创办新AI初创公司,其与CEO扎克伯格在AI战略上出现明显分歧,杨立昆认为大语言模型“有用但有限”[33] - Meta近期大幅调整AI战略,以143亿美元投资并引入Scale AI创始人Alexandr Wang,任命其为“超级智能部门”负责人,导致杨立昆领导的FAIR重要性下降[33] - 杨立昆的新公司将继续聚焦其主导的“世界模型”研究方向,即通过视频与空间数据学习让AI理解物理世界[33][34] 特斯拉产能规划与高管变动 - 特斯拉筹备扩建得州超级工厂,新建专用设施用于量产Optimus人形机器人,目标年产能达1000万台,弗里蒙特工厂试点生产线年产能为100万台[36] - CEO马斯克表示Optimus有望成为“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一产品”,计划于2027年在得州启动量产[36] - 特斯拉Model Y项目经理埃马纽埃尔·拉马基亚和Cybertruck项目负责人西达恩特·阿瓦斯蒂于同日宣布离职,拉马基亚负责Model Y项目超过四年[38] - 随着重心转向自动驾驶出租车及AI项目,特斯拉过去一年已流失多位资深项目经理,包括负责Model 3上市的丹尼尔·霍等[39] 苹果公司产品策略与供应链 - 因iPhone Air市场销售欠佳,苹果公司决定推迟发布下一代iPhone Air,并将其从2026年秋季开发计划中剔除[42] - 核心代工厂富士康已拆除大部分为该机型设置的生产线,仅保留1.5条处理少量订单,并计划在本月底全面停产;立讯精密已于10月底停止生产[42] - 销售数据显示,今年九月iPhone Air仅占iPhone总销量的3%,远低于iPhone 17 Pro的9%和Pro Max的12%,其轻薄设计在电池和摄像头方面有妥协[42] 芯片与AI基础设施行业动态 - 英特尔首席技术官兼首席AI官Sachin Katti离职加入OpenAI,将在OpenAI负责算力基础设施建设,OpenAI计划未来8年投入约1.4万亿美元打造AI基础设施[43][44] - AMD将于11月12日举行财务分析师日,预计将AI加速器市场前景预期上调至7500亿至8500亿美元,较此前预期的5000亿美元大幅提升[44] - AMD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6%至92.5亿美元,数据中心部门收入43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公司已承诺自2026年下半年起向OpenAI提供6吉瓦算力[44] 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变化 - 2025年前9个月,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35.77万辆,同比下滑58%,第一大出口国由俄罗斯变为墨西哥,出口量410,739辆[45] - 俄罗斯自2025年1月起将进口汽车关税上调至20%-38%,清关费用最高增加30000卢布(约合人民币2637元),车辆报废税上涨70%-85%,汽车贷款年化利率飙升至30%[45][46] - 俄罗斯市场汽车平均售价大幅增高至335万卢布(约人民币25万元),早期中国智能电动车售后跟不上等问题对品牌口碑产生影响[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