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货币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8000亿元!央行,最新预告!
券商中国· 2025-11-14 19:56
央行流动性操作 - 央行预告将于11月17日开展8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 - 11月央行累计开展1.5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当月净投放5000亿元,为连续六个月加量续作 [3] - 11月有1万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通过操作实现了加量续作 [3] 流动性操作背景与工具运用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完毕、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下达及同业存单到期量增加,导致11月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需要央行支持 [3] - 央行今年以来综合运用降准、公开市场操作、MLF和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3] - 截至10月,央行已连续八个月加量续作MLF,市场预计11月面对9000亿元到期将继续加量 [3] 未来货币政策展望 - 央行报告明确下阶段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和流动性充裕 [4] - 预计央行将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和MLF两项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4] - 市场机构认为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信号意义更强,但央行有能力维护流动性充裕,通过买入国债大幅投放流动性的必要性不强 [4]
基差方向周度预测-20251114
国泰君安期货· 2025-11-14 19:31
报告核心观点 -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定调金融总量增速下降自然,提及淡化货币政策数量目标等要点;10月CPI和PPI同环比回升,有色、建材、新能源等行业效果突出;10月金融数据显示社融和信贷增速放缓、信贷需求不足,非银存款同比多增7700亿元,存款搬家持续;美国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获通过结束停摆,四季度年化GDP增速被拉低1.5%,两个月后可能再次停摆,停摆结束后市场交易主线转向降息,联储官员鹰派发言致美股大跌、美债上行;本周全A成交基本持平,融资余额小幅上升,上证指数一度创新高后尾盘回落整周下跌0.18%,主要宽基指数周五尾盘翻绿,沪深300和中证500周线跌超1%,上证50周线收平,微盘股表现突出,双创板块回调继续;基差近期波动范围小,各品种年化基差较上周全部下行,IH切换为小幅贴水状态,IF、IC、IM年化贴水分别来到3%、11%、14%附近,期限结构变陡,远月合约对冲成本优势大 [2] 基差预测结论 - 本周模型对下周IH、IF、IC、IM基差的运动方向判断分别为走强、走弱、走弱、走弱 [4]
8000亿元!央行将出手
证券时报· 2025-11-14 19:11
1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发布预告称,将在17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 式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综合11月操作量与到期量看,本次操作意味 着当月央行买断式逆回购将实现加量续作,累计净投放5000亿元。 央行将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11月虽有累计1万亿元到期量,但综合央行在11月5日开展的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及最 新操作预告来看,央行在当月累计开展1.5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为连续六个月加量续作。 对于央行买断式逆回购继续加量续作,东方金诚宏观分析师王青向证券时报记者指出,5000亿元新型政 策性金融工具迅速投放完毕、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年内下达以及同业存单到期量增加,都将 在11月一定程度上收紧银行体系流动性,需要央行给予流动性支持。 今年以来,央行综合运用降准、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 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今年10月,央行不仅继续保持买断式逆回购与MLF加量续作,还在当 月重启国债买卖操作。 截至今年10月,央行已连续八个月加量续作MLF。尽管11月 ...
8000亿元!央行将出手
证券时报· 2025-11-14 19:10
央行将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1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发布预告称,将在17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 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综合11月操作量与到期量看,本次操作意味着当月央 行买断式逆回购将实现加量续作,累计净投放5000亿元。 自去年10月启用以来,央行持续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补充中长期资金缺口。为进一步提高买断式操作信息披 露的时效性,央行自今年6月起调整为操作前发布招标公告,明确操作日期和操作量等信息,稳定市场预期。 对于国债买卖操作,市场机构更看重央行重启操作的信号意义,预计央行通过买入国债大幅投放流动性的必要 性不强。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否重启国债买卖,央行皆有能力 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充裕。 责编:万健祎 校对: 许欣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 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 股事会专栏 丨 投资 ...
央行最新宣布:8000亿
中国基金报· 2025-11-14 18:50
这将是央行本月第二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11月5日,央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 (91天)。 【导读】央行将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1月14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8000亿元买 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 | 中国人民银行 | | | | | 货币政策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 | | | | Monetary Policy Department | | | | | | | 货币政策 | 新闻发布 | 法律法规 | | 宏观审慎 | 信贷政策 | 金融市场 | 金融稳定 | 调查统计 | 银行会计 | 支付体系 | | 信息公开 | 金融科技 | 人民币 | 经理国库 | 国际交往 | 人员招录 | 学术交流 | 征信管理 ...
央行加量续作买断式逆回购 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搜狐财经· 2025-11-14 18:39
央广网北京11月14日消息(记者 冯方)11月14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将 于2025年11月17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 6个月(182天)。 根据央行此前公告,11月分别有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和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11月5日,央行已对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进行了等量续作。11月17日8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落 地后,11月两个期限品种的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将延续加量续作。 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目前,央行基本形成每月5号前后开展3个 月期买断式逆回购、15号前后开展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25号开展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的中 长期资金投放模式。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央广财经记者表示,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 性,有助于保持资金面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这能够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 贷投放力度。当前央行更大规模加量续作买断式逆回购,释放了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信号,显示 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有助于稳增长、稳 ...
东莞证券财富通每周策略-20251114
东莞证券· 2025-11-14 18:39
核心观点 - 报告对下周市场持“震荡巩固”观点,认为短期市场将进入震荡整固,但中期震荡上行趋势仍有望延续 [2][3][13] - 当前沪指在4000点附近震荡整理,资金分歧有所加大,获利盘了结可能引发短期波动 [3][13] - 经济基本面处于动能转换关键期,预计四季度在政策支撑下将逐步改善,积极政策信号有望重塑资本市场主线和估值逻辑 [3][13] 本周走势回顾 - 本周主要股指普遍下跌:上证指数下跌0.18%至3990.49点,深证成指下跌1.40%至13216.03点,创业板指下跌3.01%至3111.51点,科创50指数下跌3.85%至1361.23点,北证50指数下跌0.56%至1514.20点 [1][6][8] - 板块表现分化,综合、纺织服饰、商贸零售、美容护理和医药生物等板块涨幅靠前,而国防军工、机械设备、计算机、电子和通信等板块跌幅靠前 [1][8] 下周大势研判:经济与政策基本面 - 10月信贷社融增速收敛: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8150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5970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2200亿元,同比少增2800亿元 [9] - 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10月末M1同比增速下降1个百分点至6.2%,M2同比增速下降0.2个百分点至8.2% [9] - 10月经济运行基本平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0%,较9月回落1.6个百分点;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7%,降幅较1—9月扩大1.2个百分点;10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2.9%,略低于9月 [10]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但短期加码紧迫性降低,重点转向政策落实与跨周期工具储备,降准、降息仍可期但更侧重“相机抉择” [11][13] 下周大势研判:市场与技术面 - 市场短期或进入震荡整固阶段,中期震荡上行趋势仍有望延续 [3][13] - 后续需重点关注12月上中旬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定调,以及美联储动向与“十五五”规划衔接对政策的影响 [3][12][13] 操作建议 - 板块上建议关注银行、非银金融、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煤炭和TMT等板块 [4][14] 重要事件与数据追踪 - 10月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2%;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PPI环比上涨0.1%,为年内首次上涨,同比下降2.1%,降幅连续第3个月收窄 [19] - 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83万亿元 [20] - 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24.2万辆,同比下降0.8% [19] - 我国已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预计2030年前后启动商用部署 [20] 个股表现跟踪 - 2025年11月份潜力股区间最大涨幅平均为5.25%,但区间收盘涨幅平均为-2.83% [22] - 2025年四季度潜力股自9月30日至11月14日,区间涨幅平均为-3.07%,区间最大涨幅平均为12.88% [23] - 部分个股表现突出,如华新建材四季度区间涨幅达24.27%,区间最大涨幅达34.70%;中际旭创区间涨幅为14.77%,区间最大涨幅为34.41% [23]
中国宏观数据点评:实体经济数据10月增速放缓,但或尚不足以触发显著政策刺激
浦银国际· 2025-11-14 18:39
2025年10月实体经济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从9月的3.0%下滑至2.9%,略高于市场预期的2.8%[2] - 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速显著下滑1.6个百分点至4.9%,低于市场预期的5.5%[5]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大幅下滑1.2个百分点至-1.7%,低于市场预期的-0.8%[3]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下滑0.1个百分点至5.1%,低于市场预期的5.2%[5] 消费细分领域表现 - 商品零售增速减慢0.5个百分点至2.8%,其中家电类零售增速从3.3%降至-14.6%,汽车类从1.6%降至-6.6%[2] - 服务零售累计增速上升0.1个百分点至5.3%,餐饮消费增速反弹2.9个百分点至3.8%[2] - 金银珠宝零售增速猛升27.9个百分点至37.6%,通讯器材零售增速从16.2%升至23.2%[2] 房地产与投资领域 - 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跌幅扩大0.8个百分点至-14.7%,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跌幅扩大0.9个百分点至-19.8%[3] - 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速大幅下滑1.2个百分点至-0.1%,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1.3个百分点至2.7%[8] - 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跌幅略微扩大0.04个百分点至-0.45%,主要受三线城市拖累[3] 外部经济环境 - 10月出口增速超预期转负至-1.1%,对美出口跌幅为-25.2%,对欧盟、韩国、日本和东盟出口增速均明显下滑[7] - 外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或从今年四季度起减弱,预计四季度出口增速将从三季度的6.6%明显滑落[7] 政策与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四季度经济增速下滑至4.2%,全年经济增速为4.9%[9] - 预计2026年经济增速下滑0.2个百分点至4.7%,但名义GDP增速可能回升0.8个百分点至4.5%[11] - 预计从现在到2026年底或有10-20个基点的降息和50-100个基点的降准,预算赤字率持平于4%[10]
10月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 稳增长政策发力带动委托贷款走高
中国经营报· 2025-11-14 18:13
10月金融数据概况 - 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00亿元,同比少增2800亿元 [1] - 10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8150亿元,同比少增5970亿元 [1] - 10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2%,增速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1] 信贷需求与结构分析 - 内需偏弱与外需下滑抑制企业和居民信贷需求 [1] - 隐债置换因素和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对贷款需求形成替代 [1] - 增长动能由基建、房地产向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转换,相关贷款保持较快增速 [3] 社会融资规模与支撑因素 - 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 [2] - 前十个月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2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近4万亿元 [2] - 10月委托贷款同比多增1872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以股东借款模式计入 [2] 利率水平与政策效果 - 10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同比下降约40个基点 [2] - 10月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同比下降约8个基点 [2] - 贷款利率低位有助于激发企业和居民内生性融资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 金融总量与政策导向 - 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7万亿元 [3] - 金融总量增速下降是自然现象,与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一致 [3] - 政策导向是淡化信贷数量诉求,注重对实体经济的多渠道综合支持,提升存量资金使用效率 [3]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蓄力冲刺全年发展目标
中国新闻网· 2025-11-14 18:12
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看来,当前物价数据的改善超越了季节性波动范畴,是宏 观政策效果显现、供需关系趋向平衡的综合结果,印证了宏观经济态势、社会预期与行业景气的全方位 改善。 庞溟特别提到,核心CPI持续上行清晰表明,去除更具波动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水平短期扰动后,国内 消费需求特别是服务性消费的恢复势头较为稳健,整体物价的"基本盘"在不断夯实。 中新社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 王恩博)时间来到四季度,中国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入冲刺阶 段。最新公布的10月份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积蓄力量,蹄疾步稳向目标迈进。 从生产端看,10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稳定增长4.9%,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达 8%。尽管受上年同期基数抬升影响,10月份4.6%的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较上月有所回落,但从两 年平均及累计增速来看,服务业增长亦保持基本平稳。 在需求端,商品和服务零售均持续增长。10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消费品以旧 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大幅增长 23.2%和13.5%。1至10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