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替代
搜索文档
全球变局下企业如何走出内卷?周其仁:多把注意力放在客户上
南方都市报· 2025-10-15 12:01
企业发展战略 - 企业需在细处求精益,通过精益管理减少浪费、提高效率、优化流程以实现持续改进和卓越绩效 [3] - 企业需在宽处谋布局,例如通过出海投资建厂和推动自有品牌出海来开拓新路线 [3] - 企业需在高处争独到,从进口替代转向基于客户需求的idea创新,将想法转化为技术和产品 [4] 市场与客户关注 - 企业长期重生产而忽视市场,导致市场能力严重落后于生产能力 [5] - 企业过度关注竞争对手而非客户是造成“内卷”的重要原因,建议从“看对手造什么”转向“看客户更需要什么” [5] - 企业创新的根本idea应来自客户的要求,而非单纯模仿竞争对手 [5] 外部环境应对 - 对于如国际贸易摩擦等不可控变量,企业应将更多精力放在可控变量上 [5] - 企业出海需具备互联网思维,不自我设限,但需注意其中风险 [3] - 出海战略应考虑帮助目标市场创造价值,而非单纯出口产品,例如美的集团通过海外投资帮助当地提高附加价值 [3]
迈瑞医疗拟赴港上市 曾称今年三季度将迎来业绩拐点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07:49
公司资本运作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并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1] - 本次发行上市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并需取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等相关机构的批准,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主要产品覆盖体外诊断、生命信息与支持及医学影像三大领域 [2] - 公司已从医疗器械产品供应商转变为提升医疗机构整体诊疗能力的数智化方案商,拥有最全的产品线 [2]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43亿元,同比下滑18.45%,实现归母净利润50.69亿元,同比下滑32.96% [2] - 经初步测算,第三季度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将转正,并继续保持营业收入金额逐季度环比改善的趋势 [2] 行业与市场前景 - 国内医疗设备招标自去年12月开始复苏,但招标到收入确认的周期被显著拉长 [3] - 公司认为国内业务最艰难的时刻已过去,当前市场环境提供了加速进口替代和提升行业集中度的历史性机遇 [4] - 公司业务考核重心放在市场份额上,国内各项业务市占率均在稳步提升,尤其重点考核IVD业务突破大样本量客户 [4] 公司未来增长动力 - 微创外科中的高值耗材超声刀、腔镜吻合器有望从今年开始在国内放量,该业务市场容量和未来成长性均强于传统业务 [4] - 得益于海外高端客户的加速突破,国际业务下半年的增长将提速 [4] - 公司预计三季度将是业绩拐点,未来业绩将逐渐回到正常增长轨道 [3][4]
小摩:升潍柴动力(02338)目标价至22.8港元 评级“增持”
智通财经· 2025-10-14 15:48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小摩将潍柴动力评级定为"增持"并将目标价从22港元上调至22.8港元 [1] - 认为公司目前估值极具吸引力 [1] 公司近期表现与前景 - 公司股价自7月以来表现不佳,落后于主要指数和主要同业及其附属公司Kion [1] - 对中国重型卡车市场大幅复苏和Kion重组阻力基本消除感到更有信心,看好其第三季前景 [1] 行业与竞争环境 - 中美关税问题重回市场焦点,公司处于有利位置 [1] - 公司可从重型卡车、工程机械发动机和AIDC发动机的进口替代机会中受惠,因为其主要竞争对手Cummins和Caterpillar面临关税和贸易限制的风险日增 [1]
小摩:升潍柴动力目标价至22.8港元 评级“增持”
智通财经· 2025-10-14 15:38
公司股价与估值 - 公司股价自7月以来表现不佳,落后于主要指数和主要同业及其附属公司Kion [1] - 目标价由22港元上调至22.8港元,评级为增持,当前估值被认为极具吸引力 [1] 业务前景与催化剂 - 对中国重型卡车市场的大幅复苏以及Kion重组阻力基本消除感到更有信心,看好第三季前景 [1] - 公司处于有利位置,可从重型卡车、工程机械发动机和AIDC发动机的进口替代机会中受益 [1] - 主要竞争对手Cummins和Caterpillar面临关税和贸易限制的风险日增,为公司创造了机会 [1] 行业环境 - 中国重型卡车市场出现大幅复苏 [1] - 中美关税问题重回市场焦点,带来进口替代机会 [1]
大行评级丨摩根大通:上调潍柴动力目标价至22.8港元 目前估值极具吸引力
格隆汇· 2025-10-14 14:06
行业背景与机遇 - 中美关税问题重回市场焦点 为重型卡车、工程机械发动机和AIDC发动机的进口替代创造机会 [1] - 公司主要竞争对手Cummins和Caterpillar面临关税和贸易限制的风险日增 [1] - 公司处于有利位置 可从上述进口替代机会中受惠 [1] 公司运营与前景 - 中国重型卡车市场大幅复苏 [1] - 公司旗下Kion重组阻力基本消除 [1] - 对公司第三季前景更有信心 [1] 投资评级与估值 - 目标价由22港元上调至22.8港元 [1] - 投资评级为"增持" [1] - 目前估值极具吸引力 [1]
潍柴动力午前涨超4% 竞争对手面临关税风险 公司有望受益重卡等领域进口替代
智通财经· 2025-10-14 12:02
股价表现与市场观点 - 公司午前股价上涨4.38%至15.24港元,成交额达1.5亿港元 [1] - 小摩将公司目标价从22港元上调至22.8港元,并给予“增持”评级 [1] - 小摩认为公司当前估值极具吸引力 [1] 业务前景与行业机遇 - 公司有望从重型卡车、工程机械发动机和AIDC发动机的进口替代机会中受益 [1] - 主要竞争对手康明斯和卡特彼勒面临日益增长的关税和贸易限制风险 [1] - 中国重型卡车市场出现大幅复苏 [1] - Kion重组的阻力已基本消除,增强了对其第三季前景的信心 [1]
港股异动 | 潍柴动力(02338)午前涨超4% 竞争对手面临关税风险 公司有望受益重卡等领域进口替代
智通财经网· 2025-10-14 11:59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午前上涨4.38%,报15.24港元,成交额达1.5亿港元 [1] - 公司股价自7月以来表现不佳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小摩给予公司"增持"评级,目标价由22港元上调至22.8港元 [1] - 认为公司目前估值极具吸引力 [1] 行业机遇与竞争优势 - 公司处于有利位置,可从重型卡车、工程机械发动机和AIDC发动机的进口替代机会中受惠 [1] - 主要竞争对手康明斯和卡特彼勒面临关税和贸易限制的风险与日俱增 [1] 市场前景与业绩信心 - 中国重型卡车市场大幅复苏,对公司第三季前景更有信心 [1] - Kion重组阻力基本消除 [1]
关税战再起,市场影响几何?
华福证券· 2025-10-13 10:04
核心观点 - 美国于2025年10月10日宣布自11月1日起对中国产品征收100%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此事件是4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延续与升级[2][7] - 报告认为对市场短期影响不应过于悲观 因A股在4月贸易战冲击后已实现探底反弹 投资者具备应对经验[2][13] - 中期来看 中美博弈的持久性将使得进口替代方向的投资机会更为确定 外部压力可能促使国内宽松政策快于预期[2][13] 事件背景与演进 - 本次关税战是2025年4月以来中美贸易冲突的延续 美国在4月17日已公布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条款行动 计划对中国籍船舶运营商及船东收取港口费[8][10] - 收费标准为:2025年10月14日起50美元/净吨 2026年4月17日增至80美元/净吨 2027年4月17日增至110美元/净吨 2028年4月17日增至140美元/净吨[10] - 按此标准 一艘20万吨的中国货轮在2028年后停靠美国港口一次需支付2800万美元费用[10] - 4月以来中美已进行多次经贸沟通 包括6月5日及9月19日的元首通话 6月9日-10日伦敦磋商 9月14日-15日马德里会谈 但未达成实质性成果[11][14] 市场影响分析 - 短期影响:事件导致美股、港股期货当天出现明显下跌 但基于4月经验 A股市场有望相对从容应对[2][7][13] - 中期影响:市场结构性机会突出 中美博弈持久化强化进口替代逻辑 外部压力或加速国内宽松政策出台 内需板块值得关注[2][13] 投资建议 - 短期配置:建议加配公用事业、银行等防御性板块[13] - 中期布局:建议密切关注国家战略推进的前沿科技领域 遇较大回调视为布局机会 具体包括核聚变、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固态电池、海洋经济等主题指数[13] - 指数与行业关注:建议密切关注科创板50指数、创业板指数 以及电子、通信、机械、电力设备新能源、传媒、有色金属、国防军工等行业指数[13]
17天,一PCB项目IPO通过
搜狐财经· 2025-10-11 23:56
IPO进展 - 苏州市新广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IPO状态于10月9日变更为“注册生效” [1] - 公司于9月19日IPO首发过会 并于9月23日提交注册 从提交注册到成功注册仅用17天 [1] - 此次成功注册意味着公司即将登陆创业板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 为高新技术企业 [2] - 主要产品包括抗溢胶特种膜 强耐受性特种膜等特种功能材料 [2] - 预计融资金额为6.3838亿元 [2] 产品与市场地位 - 抗溢胶特种膜是用于柔性线路板生产的重要制程材料 [3] - 强耐受性特种膜应用于高洁净 高温 高湿 强酸碱等极端恶劣生产环境下的粘性材料 [3] - 公司产品线还包括电子产品组件材料 改性材料 光学胶膜 新能源锂电材料 光伏胶膜等新兴业务 [3] -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 进口替代”技术路线 打破了欧美日韩企业的技术垄断 [3] - 公司与全球排名前10的多家FPC厂商合作 是鹏鼎控股 维信电子 紫翔电子等知名客户的重要供应商 [3] - 公司已成为抗溢胶特种膜的国内细分龙头厂商 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 [3]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7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6亿元 [4] - 公司预测2025年度营业收入为7.04亿元 较2024年增长7.10% [4] - 公司预测2025年度净利润为1.27亿元 较2024年增长10.00% [4] - 202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为31,339.21万元 净利润为5,920.58万元 [5]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65,717.19万元 净利润为11,570.19万元 [5] - 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1,614.17万元 净利润为8,328.25万元 [5] - 2024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63% 2025年1-6月为8.35% [5]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72% [5] 募集资金用途 - 本次发行计划募集资金6.38亿元拟用于功能性材料项目建设 [5] - 项目主要生产百级净化光学功能胶膜 强耐受性特种膜 高端TPX抗溢胶特种膜 声学膜等产品 [5]
百亿赛道UHMWPE深度分析:揭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进口替代与投资密码
材料汇· 2025-10-11 20:05
文章核心观点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是一种具有卓越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的关键战略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和国防安全等领域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3]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UHMWPE生产国和消费国,但行业面临“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结构性挑战,高端产品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3][17][61] - 未来投资机会高度集中于进口替代、下游高增长应用拉动以及绿色制造技术等核心环节,行业需向技术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转型 [60][61][71] UHMWPE概述 - UHMWPE是一种黏均分子量通常在150万以上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耐冲击、耐摩擦、自润滑、耐化学腐蚀等优异性能 [6] - 其分子链长且易高度缠结,导致熔融状态下黏度高、流动性差,可采用拉膜、挤出、注塑等方式加工成薄膜、纤维、型材等制品 [6][9] - 性能对比显示,UHMWPE在密度、动摩擦系数和吸水率等方面优于聚四氟乙烯、尼龙66等工程塑料 [7] UHMWPE市场供需分析 全球市场 - 2023年全球UHMWPE产能约49万吨/年,亚洲是主要产区,产能占比55.1% [11] - 2023年全球消费量约48.6万吨(市场规模约73亿美元),需求年均增长率超过10%,动力电池隔膜是最大应用领域,消费量约24.9万吨 [13][15] - 预计2023-2028年全球需求复合增长率约12%,2028年消费量将达67.9万吨 [16] 中国市场 - 截至2023年,中国主要生产企业共10家,总产能21.1万吨/年,但锂电池隔膜料等高端产品进口依存度高 [17][20] - 2023年中国表观消费量约43.2万吨(市场规模约65亿美元),近半数用于锂电池隔膜,用量约21.6万吨 [21][23] - 国内规划新增产能达46.3万吨/年,若全部落地,中国总产能将达67.4万吨/年 [70] UHMWPE工艺技术 - 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Ziegler-Natta催化剂的液相淤浆聚合技术,Hostalen釜式工艺占全球产能超70% [26][31] - 国内技术实现突破,开发出连续法环管淤浆工艺并完成工业转化,中石化天津在建10万吨/年装置采用自有釜式技术 [35][37] - 催化剂技术是发展关键,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过渡金属催化剂仍处于研发或中试阶段,是未来优化产品性能的重点 [28][30] UHMWPE应用进展 - **锂电池隔膜**:是UHMWPE最大下游应用,利用其高温“熔而不塌”特性保障电池安全,未来三年中国需求增速预计达30% [15][23][41] - **高性能纤维**:2023年全球纤维需求量约5.47万吨,中国占61%达3.38万吨,是理想的防弹、防刺材料,预计中国未来需求年均复合增速10.4% [43][53][58] - **医用材料**:全球60%的髋关节和近100%的膝关节手术使用UHMWPE制品,是人工关节耐磨衬垫的首选材料 [46] UHMWPE纤维分析 - 全球UHMWPE纤维产能为6.7万吨/年,中国占4.5万吨/年,达全球总产能的67% [55] - 冻胶纺丝-超倍拉伸法是主流工业化生产工艺,分为干法和湿法,干法产品质量更优但技术和设备要求高 [50][51] - 国内约有20家生产企业,91%产能为湿法工艺,2023年需求量前三的应用领域为军警装备(38%)、海洋产业(30%)和劳动安全防护(25%) [56][58] UHMWPE投资逻辑分析 - 核心投资主线是进口替代与高端突破,重点关注高性能催化剂、锂电池隔膜基料、医用级树脂等高端专用材料的技术突破 [61][62] - 下游高增长应用如新能源汽车和军需防护是确定性的需求引擎,可延伸投资隔膜新型涂覆技术、纤维深加工成复合装甲等环节 [63][64] - 绿色制造与降本增效技术是未来核心竞争力,投资机会存在于低毒溶剂替代、溶剂高效回收工艺等环保工艺领域 [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