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革命
icon
搜索文档
供需产业链平台搭建指南:三大步骤破解企业协同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6-01 09:08
产业革命密码 - 数字化平台实现跨国订单匹配仅需72小时,大幅提升效率 [2] - 长三角制造企业通过供需平台将采购周期从45天压缩至7天 [2] - 深圳电子产业带借助协同系统使库存周转率提升300% [2] 传统供应链痛点 - 服装业存在"冬装积压、春装断货"现象,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紧急催货与空仓等待"问题 [3] - 传统供应链三大死穴:信息壁垒导致需求误判、线性协作造成响应延迟、孤立运营引发资源错配 [3] - 波士顿咨询研究显示供应链协同不足导致的隐性成本占企业总运营成本的22% [4] 数字化供需平台破局点 - 实时数据交换打破"牛鞭效应" [4] - 智能算法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4] - 生态化协同降低边际成本 [4] 平台建设关键三步 - 底层架构需采用微服务+容器化技术栈,支持每秒10万级并发请求,区块链存证系统可降低纠纷率76% [4] - 功能设计需遵循"四维穿透"法则:采购穿透(200万SKU一键比价)、物流穿透(78个智能仓储节点)、金融穿透(票据融资服务)、数据穿透(景气指数预测准确率92%) [4][5] - 冷启动运营需结合头部企业入驻、刚性场景、补贴杠杆和数据赋能,某建材平台通过TOP50供应商入驻三个月内撬动行业80%采购流量 [5] AI革命下的产业链平台 - 智能合约将跨境结算从7天缩短至7分钟 [6] - 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产业链可视化管控 [6] - 大模型改写供需匹配规则,某化工平台引入AI采购助手后人力成本下降40%且差错率为零 [6] 下一代产业链平台核心价值 - 构建产业知识图谱实现智能决策 [7] - 通过物联网实现端到端品控 [7] - 用数字信用体系替代传统担保 [7] - 某新能源汽车品牌通过协同平台将供应商开发周期缩短60% [7]
新易盛:跟踪报告之四:优秀的产品和精细化管理能力,助力公司业绩持续高增-20250528
光大证券· 2025-05-28 11: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益于AI集群组网建设需求高增,公司24年和25年Q1业绩优秀,2024年营收86.47亿元、同比增长179.15%,归母净利润28.38亿元、同比增长312.26%;2025年Q1营收40.52亿元、同比增长264.13%,归母净利润15.73亿元、同比增长384.54% [1] - 公司产品研发行业领先,能积极响应大客户需求,已推出业界最新的基于单波200G光器件的800G/1.6T光模块产品等,将加强与主流厂商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 [2] - 得益于优秀的精细化管理,公司盈利水平持续优化,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内部运作效率,24年毛利率44.72%、净利率32.82%;25年Q1毛利率48.66%、环比提升0.47pct,净利率38.81%、环比提升4.92pct [3] - 上调公司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7.21亿/88.83亿元(调整比例为+175%/+151%),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6.5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2X/9X/7X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098|8,647|19,508|27,975|33,246| |营业收入增长率|-6.43%|179.15%|125.61%|43.41%|18.84%| |净利润(百万元)|688|2,838|6,721|8,883|10,659| |净利润增长率|-23.82%|312.26%|136.84%|32.17%|20.00%| |EPS(元)|0.97|4.00|9.48|12.53|15.04|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2.59%|34.08%|45.63%|39.06%|33.06%| |P/E|116|28|12|9|7| |P/B|14.6|9.5|5.4|3.5|2.5| [5] 利润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3,098|8,647|19,508|27,975|33,246| |营业成本|2,138|4,780|10,853|16,380|19,210| |折旧和摊销|126|190|210|213|278| |税金及附加|17|72|117|140|166| |销售费用|38|98|195|308|366| |管理费用|76|169|293|420|532| |研发费用|134|403|605|867|1,097| |财务费用|-108|-179|-142|-166|-160| |投资收益|3|1|5|5|5| |营业利润|785|3,231|7,656|10,120|12,144| |利润总额|789|3,234|7,660|10,124|12,148| |所得税|100|396|939|1,241|1,489| |净利润|688|2,838|6,721|8,883|10,659| |少数股东损益|0|0|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88|2,838|6,721|8,883|10,659| |EPS(元)|0.97|4.00|9.48|12.53|15.04| [10]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246|641|3,813|6,043|9,075| |净利润|688|2,838|6,721|8,883|10,659| |折旧摊销|126|190|210|213|278| |净营运资金增加|-590|3,354|4,595|4,148|2,483| |其他|1,021|-5,741|-7,713|-7,202|-4,346|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450|-1,497|-1,380|-1,001|-601| |净资本支出|-554|-1,476|-1,401|-1,001|-601| |长期投资变化|0|0|0|0|0| |其他资产变化|105|-21|21|0|0| |融资活动现金流|-67|-123|-174|-706|-993| |股本变化|203|-1|0|0|0| |债务净变化|1|0|0|0|0| |无息负债变化|-74|2,965|393|2,102|1,102| |净现金流|754|-964|2,258|4,336|7,480| [10]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总资产|6,440|12,267|19,062|29,173|39,780| |货币资金|2,515|1,600|3,858|8,194|15,674| |交易性金融资产|0|0|0|0|0| |应收账款|715|2,539|3,900|5,592|6,646| |应收票据|26|11|20|28|33| |其他应收款(合计)|10|9|195|280|332| |存货|963|4,132|5,427|8,190|9,605| |其他流动资产|97|631|1,174|1,598|1,861| |流动资产合计|4,335|8,925|14,584|23,898|34,171| |其他权益工具|0|0|0|0|0| |长期股权投资|0|0|0|0|0| |固定资产|1,310|2,022|2,707|3,407|3,801| |在建工程|49|397|924|1,031|976| |无形资产|193|172|151|133|117| |商誉|202|202|202|202|202| |其他非流动资产|118|118|63|63|63| |非流动资产合计|2,105|3,341|4,478|5,276|5,609| |总负债|974|3,938|4,332|6,434|7,535| |短期借款|0|0|0|0|0| |应付账款|598|2,194|2,713|4,095|4,803| |应付票据|34|650|760|1,147|1,345| |预收账款|0|0|0|0|0| |其他流动负债|12|12|15|17|19| |流动负债合计|867|3,825|4,230|6,331|7,431| |长期借款|0|0|0|0|0| |应付债券|0|0|0|0|0| |其他非流动负债|52|66|68|70|71| |非流动负债合计|107|114|101|103|104| |股东权益|5,466|8,328|14,730|22,740|32,244| |股本|710|709|709|709|709| |公积金|1,690|2,160|2,160|2,160|2,160| |未分配利润|3,057|5,400|11,802|19,811|29,316| |归属母公司权益|5,466|8,328|14,730|22,740|32,244| |少数股东权益|0|0|0|0|0| [11] 盈利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31.0%|44.7%|44.4%|41.4%|42.2%| |EBITDA率|27.5%|39.6%|39.5%|36.3%|36.9%| |EBIT率|23.4%|37.2%|38.5%|35.5%|36.0%| |税前净利润率|25.5%|37.4%|39.3%|36.2%|36.5%| |归母净利润率|22.2%|32.8%|34.5%|31.8%|32.1%| |ROA|10.7%|23.1%|35.3%|30.4%|26.8%| |ROE(摊薄)|12.6%|34.1%|45.6%|39.1%|33.1%| |经营性ROIC|18.5%|35.2%|47.9%|46.7%|48.9%| [12] 偿债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率|15%|32%|23%|22%|19%| |流动比率|5.00|2.33|3.45|3.77|4.60| |速动比率|3.89|1.25|2.16|2.48|3.31| |归母权益/有息债务|1447.07|2261.11|3999.29|6173.89|8754.43| |有形资产/有息债务|1558.82|3128.07|4978.63|7728.76|10612.70| [12] 费用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销售费用率|1.21%|1.13%|1.00%|1.10%|1.10%| |管理费用率|2.46%|1.95%|1.50%|1.50%|1.60%| |财务费用率|-3.49%|-2.07%|-0.73%|-0.59%|-0.48%| |研发费用率|4.32%|4.66%|3.10%|3.10%|3.30%| |所得税率|13%|12%|12%|12%|12%| [13] 每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每股红利|0.16|0.45|1.23|1.63|1.96| |每股经营现金流|1.76|0.90|5.38|8.53|12.80| |每股净资产|7.70|11.75|20.78|32.08|45.49| |每股销售收入|4.36|12.20|27.52|39.47|46.90| [13] 估值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PE|116|28|12|9|7| |PB|14.6|9.5|5.4|3.5|2.5| |EV/EBITDA|91.1|23.2|10.2|7.4|5.6| |股息率|0.1%|0.4%|1.1%|1.5%|1.7%| [13]
腾讯AI突围战:元宝接入微信只是小小的开始
36氪· 2025-05-27 18:57
AI对腾讯广告业务的提升 - 2025Q1腾讯广告业务增长20%,超出市场预期,AI是核心驱动力[4] - AI使部分广告点击率(CTR)从传统1%提升至3%,创历史新高[4] - 视频号广告加载率仅4%,远低于行业15%-20%水平,但ROI持续改善[6] - 2024年AI驱动广告收入增长20%,技术平台自2015年持续迭代[7] - 生成式AI降低50%广告创意成本,并能自动优化疲劳内容[9] 腾讯AI战略转向与资本投入 - 2024Q4单季AI资本开支达390亿元,接近前两年总和[14] - 2025年预计资本开支720-1080亿元,为十年来最高水平[16] - 组织架构调整为"集团军作战",AI产品集中至CSIG事业群[16] - 全线产品接入Deepseek模型,包括微信/QQ/元宝/ima[2][16] - 从"按兵不动"转向激进投入,资本开支同比翻倍[12][14] 元宝产品的爆发式增长 - 接入Deepseek后DAU单周增长10倍至260万,登顶App Store免费榜[15] - 2-3月DAU增长超20倍,成中国第三大AI原生应用[15] - 27天投放花费2.81亿元,但公司否认超高预算[15] - 已融入微信生态,可聊天窗口直接调用[22] - 管理层强调关注留存率而非单纯流量投放[15] AI Agent的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被视为AI Agent元年,超级入口争夺战开启[22] - 微信+元宝组合被视为最具潜力的超级应用入口[28] - 行业30日留存率普遍低于1%,功能单一成痛点[32] - OpenAI计划打造跨平台个人AI账号,与微信理念相似[26] - 腾讯优势在于社交图谱+小程序生态整合[29] 中美科技巨头的AI军备竞赛 - 摩根士丹利预测美国四巨头2025年资本开支达3000亿美元[17] - Meta新增130万块GPU,资本开支上调15%[19] - 行业分化出AI基建(AWS/Azure)与AI应用(Meta/腾讯)两条路径[21] - Deepseek开源技术拉平模型能力差距,进入竞争下半场[12] - 腾讯广告效率提升路径与Meta相似(CTR+30%,CPM-20%)[8][10]
DLSM外汇平台:全球降息潮下的交易机遇与风险管控策略
搜狐财经· 2025-05-27 12:23
全球央行降息浪潮 - 2025年全球央行持续降息 埃及央行年内第二次大幅降息100个基点 欧洲央行暗示6月可能再度下调关键利率 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尼等国已率先行动 [1] - 宽松周期触发因素包括全球经济增速预估从2024年3%放缓至2.8%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地缘政治冲突扰动能源供应链 前期通胀回落为政策转向创造空间 [1] 降息驱动的交易机遇 - 利率敏感型资产重估 房地产链和制造业资本开支直接受益 美联储降息滞后3-6个月影响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 刺激美国成屋销售 中国地产后周期产业链或迎修复 家具家电出口企业订单增速与美国新屋销售存在6个月领先滞后关系 [3] - 股市结构性行情 降息初期科技板块展现超额收益 能源股可能因需求预期转弱表现不佳 A股红利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中小盘股在降息初期弹性更大 [3] - 大宗商品套利机会 实际利率下行期黄金对冲功能增强 能源市场波动率交易值得关注 [3] 降息环境下的核心风险 - 政策滞后性陷阱 实体经济对利率敏感度下降 降息传导时滞延长 [4] - 债务风险反噬 降息可能刺激新兴市场加杠杆 需警惕评级下调潮引发信用利差走阔 [4] - 汇率战升级风险 美元指数若跌破关键关口可能引发货币干预和金融市场波动 [4] - 通胀反扑风险 降息过快导致需求反弹可能重现通胀螺旋 [4] 风险管控方案 - 宏观对冲工具应用 如利率期权和汇率走廊策略 帮助锁定收益并降低风险 [4] - 微观主体信用筛查 重点关注企业现金流覆盖倍数 规避高杠杆运营主体 [4] - 资产组合动态再平衡策略 根据宏观经济数据调整权益仓位 [4][5] - 地缘政治风险对冲工具 通过跨资产保护头寸降低黑天鹅事件影响 [5] AI革命影响 - AI龙头股如英伟达、台积电资本支出激增 半导体设备股与美债收益率呈现显著负相关 [5] - 需警惕技术迭代风险和监管不确定性 [5]
利好突袭,集体大涨!特朗普,签了!
券商中国· 2025-05-24 23:13
美国的核能产业,迎来一则利好消息! 当地时间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旨在放宽对核能的监管并加速核电建设。行政令要求 美国能源部在2030年前建造10座大型反应堆,同时升级现有的反应堆。特朗普称,"核能是一个热门行业,将 把它做得非常大。" 在上述利好消息的刺激下,美股核能概念股当天集体大涨,Lightbridge大涨近43%,NANO Nuclear涨30%, Oklo涨23%,Centrus Energy涨超21%,NuScale涨超19%。 美股核能概念股集体大涨 在特朗普签署加快核能发展的相关行政命令后,核能概念股集体飙升,Lightbridge盘中一度大涨近50%。 韦德布什指出,在政策支持下,该行对AI革命推动的数据中心建设信心增强,而核能最终将在为数据中心供 电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特朗普签令,加速发展核能 特朗普周五签署了四项行政命令,以扩大核能生产。当天,在椭圆形办公室的签署仪式上,特朗普称核能是一 个"热门行业",并补充说,"现在是发展核能的时候了,我们将把它做得非常大。" 这些行政命令旨在改革美国能源部的核能研究,为能源部在联邦拥有的土地上建造核反应堆扫清道路,彻底改 革核 ...
台积电拒绝去这三个国家建厂
半导体芯闻· 2025-05-21 18:29
半导体行业地缘政治竞争 - 半导体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物资,主权AI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国激烈竞逐[1] - 台积电确立台湾、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扩产蓝图,婉拒印度、新加坡和卡达的设厂邀约[1] - 中东国家对AI和半导体发展有强烈企图心,近期美国总统川普与中东国家达成逾2兆美元合作协议,包括AI基础建设等大单[3] 台积电全球布局战略 - 台湾是台积电最完美的生产据点,海外建厂主要受大国压力和产业链优势考量[1] - 公司宣布3座晶圆厂、2座先进封装厂和1座研发中心的建置计划,但可能挤压台湾与日本、德国厂扩产进度[2] - 台积电与新加坡维持友好关系,通过子公司世界先进在新加坡设立12吋晶圆厂,预计2027年量产[3] - 印度转向与力积电合作,采用Fab IP业务合约模式,不负责后续营运[4] 台积电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台积电3奈米以下制程技术全面领先英特尔和三星[2] - 公司掌控全球半导体过半产能和先进制程,客户难以转单[2] - 日本Rapidus欲分食订单但难度偏高[2] - 中东国家期望获得先进制程产能而非成熟技术[3] 中东国家半导体发展动向 - 卡达对半导体产业发展最积极,曾主动与台积电洽谈但遭婉拒,现计划提高补助金额争取合作[3] - 中东多国表示"钱不是问题",希望台积电助力快速晋升半导体大国[2] - 台积电评估中东半导体部署几乎是零,目前人力缺口大,无法再筹建新团队[2]
饮料行业变革临界点:97%消费者饮用健康饮料,功效性饮品成新蓝海,决胜关键是“个性化”
搜狐财经· 2025-05-14 17:21
行业趋势 - 2025年饮料行业正站在变革临界点,涉及品类创新、功能需求满足和AI全产业链重塑 [2] - 健康成为消费者选购饮料最优先考量因素,97%的人过去12月内喝过健康饮料 [2] - 中国无糖无热量饮料赛道高增长,功效性饮品成为新蓝海风口 [2] - 饮料从解渴载体转变为个体生活方式的价值投射,健康、科技与文化深度交织 [2] 品类创新 - 品类创新是存量时代企业增长的终极战略,如君乐宝通过简醇零蔗糖酸奶和悦鲜活牛奶从十亿级跃升为百亿级企业 [3] - 品类创新是物种级别革命,类似智能手机颠覆功能机 [3] - 芬兰桦树汁品牌NordicKoivu在中国实现600%同比增长,通过浓缩技术降低成本并定位天然健康需求 [5] - 乐源健康以低糖低GI果蔬汁切入糖尿病和高血糖人群市场,新品糖度低至3.8,GI值仅36,低于国家低糖标准 [5] - 麒麟一番榨啤酒40年稳居日本高端啤酒榜首,因只用第一道麦汁酿造工艺 [7] 功能分化 - 健康从饮料附加属性升级为核心竞争力,健康饮料从泛功能转向精准靶向 [8] - 97%消费者过去一年饮用过健康饮料,无糖无添加成为基础门槛,加法升级开辟新蓝海 [10] - 90后消费者在纯果蔬汁和功能饮料消费增速达16%,62%愿为明确健康宣称产品支付30%溢价 [10] - 当前功能饮料集中在能量补充和维生素领域,与消费者关注的睡眠、消化、体重管理痛点存在错位 [10] - 乐源健康研发添加乌灵菌的助眠果蔬汁,天士力推出降茶即饮茶3.0,含茶褐素降糖降脂功效 [10] - 普洱茶临床研究证实茶褐素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健康指标,功能食品与药品界限逐渐模糊 [12] - 凯爱瑞基于清代古方工业化生产清络饮,解决现代人湿热问题 [12] AI技术应用 - AI让产品构想快速实现,三顿半借助DeepSeek等AI大模型使研发效率提升十倍,三个月创新超过过去三年总和 [13] - HELLEnergy通过AI生成合规配方、设计包装、筛选口味并压缩产品上市周期至传统模式1/5 [15] - 未来电商可能转向需求分类,AI智能体直接连接消费者与工厂,小众品类也能盈利 [15] - 佳果源泰国椰林基地引入AI监测系统,预测最佳采摘时间并将锁鲜流程误差控制在5%以内 [17] - AI可破解古方饮料适口性难题,通过分析古籍配伍数据匹配现代风味偏好 [17]
制造业为什么长期无法在美国生存?一位美股投资人对伯克希尔年报的思考
聪明投资者· 2025-05-13 11:03
核心观点 - 制造业难以回归美国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无法满足美国资本对高回报率的需求,而非单纯的成本或政策因素 [3][12] - 美国制造业的衰落是资本效率自然筛选的结果,留存下来的制造业企业均具备持续创造高资本回报的能力 [12][13] - 美国资本市场对高资本回报的追求主导了过去20多年的市场走向,科技行业表现显著优于传统行业 [19][21][24] 制造业分析 - **案例1-Forest River** - 伯克希尔2005年收购的房车制造商,采用典型伯克希尔式透明交易和保留原管理层的激励模式 [8][9] - 虽在美国去工业化背景下取得发展,但财务贡献在伯克希尔整体业务中占比有限 [11] - **案例2-爱默生转型** - 曾连续38年保持股息增长的电力设备制造商,2024年宣布转型为软件公司,反映制造业资本回报困境 [14][15] - **苹果与制造业回流** - 苹果将数千亿美元海外资金回流美国主要用于股票回购和芯片设计投入,而非制造业回归 [15] 资本效率与行业对比 - **美国资本效率特征** - GDP增速2%背景下资本市场年化回报8-10%,体现资本利益优先的商业文化 [19] - 科技行业利润水平远超传统行业,穆迪公司股票表现显著优于伯克希尔收购的BNSF铁路 [21][22] - **伯克希尔资产选择逻辑** - 更倾向传统工业领域有形资产,因成熟期行业风险收益比更易评估 [23] 公司治理与激励体系 - **伯克希尔模式** - 标普500中唯一未实行股权激励却取得成功的公司,采用去中心化管理模式 [26][27] - **前进保险对比研究** - 1987-2000年:创始人刘易斯领导期间前进保险与伯克希尔均跑赢标普500,但伯克希尔回报更高 [33][34] - 2001-2024年:职业经理人模式下前进保险创造30倍回报(2,754%),伯克希尔回报不足10倍 [38][40] - 前进保险通过20%股权激励+240亿美元分红回购组合优化资本配置 [42][43] 长期股东价值 - 伯克希尔股东更看重资本安全性与稳定回报,而非绝对最高回报率 [46][47] - 优秀治理体系可使组织持续保持活力,后巴菲特时代的伯克希尔仍具潜力 [44][45]
理想汽车的幸与不幸
美股研究社· 2025-05-12 18:48
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2027年达成70万辆年销量是底线估值,公司仍具成长性 [4][8] - 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是底层趋势,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5][6] - 理想汽车处于竞争激烈的赛道,缺乏足够深的护城河 [9][10] - 创始人李想的节奏感和纠错能力是公司优势 [11] 销量目标与估值 - 理想汽车2024年销量目标70万辆,较2023年增加20万辆 [4] - 2027年新能源车渗透率预计达60%以上,2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35% [7] - 理想在2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市场份额2024年为13%,预计2027年提升至15% [7] - 海外市场是潜在增量但未纳入底线估值 [8] 行业趋势 - 2025年4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2.3% [6] - 新能源车渗透率过去3年年均提升约10个百分点,预计未来年提升约5个百分点 [7] - 新能源车技术爆发初期,燃油车难以跟上进化速度 [5][6] 竞争环境 - 新能源车赛道竞争激烈,形成"红皇后效应" [10] - 理想汽车缺乏足够深的护城河,协同研发和智驾优势难以持续领先 [9] - 套娃设计带来高毛利但容错率低 [10] 公司优势 - 创始人李想具备清晰的阶段重点把握能力和务实纠错能力 [11] - 公司持续展现产品洞察力 [11] - 增程技术和家庭SUV定位成功打开市场 [12]
日元贬值催生洼地 绩优基金Orbis加码日本药店、地产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07 17:44
基金投资策略调整 - 管理规模达30亿美元的Orbis国际股票基金将日本股票占比从去年底的10%激增至24% [1] - 该调仓推动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达16%,超越99%的全球非美股基金 [1] - 三至五年期业绩稳居同类前1% [1] 日本市场投资逻辑 - 日元兑美元汇率年内反弹近10%,成为全球表现最佳的主要货币 [1] - 日元升值带来"双重收益":汇兑收益和企业盈利修复弹性 [1] - 过去十年日元贬值导致本土企业利润被侵蚀,形成"被低估的黄金坑" [1] 重点持仓行业与公司 - 日本药店行业获得4%资金配置,看好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的议价能力 [2] - 重仓鹤羽控股(年内上涨30%)、Sundrug、杉木控股和Welcia四家连锁药房 [2] - 持有鹤羽控股约10%股份,计划反对永旺公司的收购案 [2] - 朝日集团(40%股息支付率)和三菱地所(受益租金上涨)为另一重仓标的 [2] 其他市场配置 - 欧洲防务板块中清仓年内涨幅超150%的德国莱茵金属 [2] - 保留韩国韩华航空和日本三菱重工持仓,因亚洲军工股估值具吸引力 [2] - 对欧洲银行股采取谨慎策略,因欧央行降息预期 [2] 核心投资理念 - 坚守自由现金流收益率策略,寻找持续产生12%-14%现金流回报的企业 [3] - 重仓壳牌(SHELUS)和英美烟草(BTIUS)等现金流稳健标的 [3] - 日本逐步走出通缩,汇率周期与产业变革共振带来投资机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