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

搜索文档
澳洲联储主席布洛克:将继续循序渐进地降息
快讯· 2025-07-24 11:14
澳洲联储货币政策 - 澳洲联储将继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降息 由于劳动市场仅略有放松 采取有节制的货币政策放松步伐是适当的 [1] - 6月失业率从4 1%升至4 3% 劳动力市场的放缓符合预期 失业率上升并不令人震惊 [1] - 第二季通胀数据可能略强于预期 但澳洲联储仍评估采取有节制 循序渐进的放松货币政策方式是适当的 [1] 通胀与就业目标 - 澳洲联储的长期策略是使通胀重新回到目标水平 同时尽可能保留劳动力市场的增长 [1] - 澳洲利率不会像其他一些经济体那样上升得那么高 因此在降息过程中可能不需要大幅度降息 [1]
美日关税协议提前落定!日本央行加息预期增加:80%经济学家押注明年1月前行动
智通财经· 2025-07-24 10:56
日本央行加息预期 - 所有56位经济学家预测日本央行将在7月31日会议上维持基准利率0.5%不变 [1] - 预计10月加息的比例从30%微升至32% 预计1月加息的比例从34%增至36% 近80%受访者预计明年1月前会有动作 [1] - 没有受访者认为参议院选举结果会促使提前加息 约35%认为会推迟加息 近同等比例认为属中性因素 [3] 美日贸易协议影响 - 特朗普将日本商品全面关税税率设定为15% 低于原定8月1日起实施的25% 协议达成时间早于预期 仅12%受访者预计8月1日前达成 [2] - 美国对日本汽车进口关税将从25%降至15% [2] - 协议提高日本央行实现通胀预测的可能性 这是进一步加息的关键条件 [2] 通胀与经济展望 - 今年通胀率持续保持在3%及以上 市场预期央行将上调物价展望并修正物价增长风险平衡评估 [2] - 通胀远超日本央行5月预测 需上调本财年通胀预期 关键看是否维持2026财年悲观预测及下行风险判断 [2] - 若8月1日前达成关税协议 随着潜在通胀改善 9月或10月可能加息 [2] 政治与财政因素 - 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遭遇历史性挫败 执政联盟在参众两院均失去多数席位 [2] - 政府可能出台新财政支出规模 自民党承诺发放现金补助 在野党提出降消费税方案 [3] - 分析师对财政扩张是否促使提前加息存在分歧 约30%认为会提前 20%认为会推迟 其余表示影响中性或难以判断 [3]
新西兰联储首席经济学家Conway:关税料将意味着出口需求更加疲软。CPI数据与新西兰联储的预期相符。预计通胀在2026年年初来到2%左右。委员会预计2025年年中通胀率在3%左右。如果物价压力缓解,有降息空间。准备好在必要时调整现金利率。关税对新西兰经济是一个负面冲击。美国关税将压低新西兰出口价格。
快讯· 2025-07-24 09:53
通胀预期 - CPI数据与新西兰联储的预期相符 [1] - 预计通胀在2026年年初来到2%左右 [1] - 委员会预计2025年年中通胀率在3%左右 [1] 货币政策 - 如果物价压力缓解 有降息空间 [2] - 准备好在必要时调整现金利率 [2] 关税影响 - 关税料将意味着出口需求更加疲软 [1] - 关税对新西兰经济是一个负面冲击 [2] - 美国关税将压低新西兰出口价格 [2]
7月24日电,新西兰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康韦表示,如果通胀持续温和,预计将有进一步降息空间。
快讯· 2025-07-24 09:46
智通财经7月24日电,新西兰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康韦表示,如果通胀持续温和,预计将有进一步降息空 间。 ...
GDP增速5.3%!中国交出上半年“成绩单”,GDP逼近美国的62%
搜狐财经· 2025-07-24 08:03
中国经济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 GDP表现 - GDP总量达66万亿人民币(约9.19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5.3% 占美国GDP的62% [1] - 汇率贬值和通胀差异导致美元计价占比下降 若年底汇率回升至6.8 占比可能恢复至65%以上 [14] 出口表现 -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21.8万亿人民币 出口13万亿 同比增长7.2% [3] - 对东盟出口增长13% 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出口市场 对欧盟增长6.6% 拉美/中东/非洲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对美出口受关税影响剧烈波动:4月下降20% 5月扩大至34% 6月因关税暂停跌幅收窄至16% [4] - 5月出现"抢出口"现象 可能导致下半年订单真空 [6] 投资表现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 剔除房地产后增速跃升至6.6% [6] -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 但降幅从年初-14%收窄至6月-9% [8] - 制造业表现亮眼: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4% 装备制造业增速超10%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8] 消费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万亿 增速5% 较一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 [10] - CPI同比下降0.1% 反映需求疲软 [10]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汽车消费约2万亿 [12] - 居民储蓄半年新增10万亿 贷款余额超100万亿(房贷占比60%) 显示消费意愿不足 [12] 结构特征 - 出口呈现"东边不亮西边亮"的多元化特征 [6] - 投资呈现"哑铃型结构":房地产低迷与制造业高增长并存 [6][8] - 消费受居民收入预期和债务压力制约 需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激活 [11][12] 行业趋势 - 基建和制造业继续担当经济"稳定器" [7] - 房地产回暖关键指标是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速 [7] - 资金明显流向芯片/机器人等高端制造领域 [8]
美联储降息救市!7月23日,深夜的四大消息已全面来袭
搜狐财经· 2025-07-24 07:55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内部对利率政策出现罕见分裂,部分官员主张立即降息缓解经济压力,另一派担忧通胀选择观望,最强硬阵营坚持全年不降息[2] - 美联储理事沃勒提出降息三大理由:关税属一次性物价上涨、当前利率高出中性利率1.25-1.5个百分点、私营部门就业增长接近停滞[3] - 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警告需保持4.25%利率区间6-12个月,导致市场9月降息概率从65%降至58%,年内降息两次概率从93%跌至76%[1] 通胀与经济数据 - 6月CPI同比上涨2.7%创四个月新高,核心CPI同比2.9%远超美联储2%目标,超级核心通胀环比达0.12%[2] - 88%制造业企业和82%服务业企业计划三个月内转嫁关税成本,服装家具家电价格全线上扬[2] - 6月零售销售环比猛增0.6%远超预期,推动美元指数升18点至98.9550,10年期美债收益率攀至4.491%[5] 市场反应与策略 - 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心理关口,现货黄金暴跌1.04%至3312.63美元/盎司[5] - 分析师建议采取"做空美元、做多黄金/加密货币、做空30年期美债"组合策略对冲风险[5] - 纳斯达克指数期货无视通胀预期与债券收益率双飙升继续上涨[7] 全球宏观环境 - 美国财政部二季度净发行美债1.2万亿美元创非危机时期纪录[5] - 23家央行中大部分将被迫降息,发达经济体利率综合指标今年预计下降超70个基点[7] - 英伟达宣布可向中国出口H20人工智能加速器,显示中美关系微妙变化[3] 财政与政治压力 - 美国政府支出达创纪录7万亿美元,其中4万亿为强制支出,1万亿国防开支必须维持[5] - 若联邦基金利率降至3.25%可稳定债务支出,降至2%更能节省2000亿美元利息[5] - 特朗普声称美联储应降息300基点,因利率每高1个百分点美国每年多支付3600亿美元再融资成本[2]
鲍威尔的危机与美元信用的软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06:02
美联储独立性及降息争议 - 特朗普持续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引发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 导致美元指数跌破98 黄金价格突破3400美元/盎司 [1] - 5年期远期通胀互换利率与2年期隔夜指数掉期走势背离 反映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 [1] 美国劳动力市场表现 - 6月非农就业人口新增14.7万人 高于预期的10.6万人 [1] - 失业率从5月的4.2%降至4.1% 低于预期的4.3% [1] - 4月和5月非农就业数据合计上修1.6万人 显示劳动力市场韧性 [1] 美国通胀水平分析 - 6月CPI同比2.7% 较1月的3%有所下降 但高于4月的2.3% [2] - 6月CPI环比增速0.3% 为2月以来最高值 但低于1月的0.5% [2] - 核心CPI同比2.9% 略高于5月的2.8% 但低于1月和2月水平 [2] 美国经济其他关键指标 - 联邦政府利息支出2785.8亿美元 占经常性支出的15.6% 持续六个季度超过15% [3] - 2025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速2% 为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最低 环比增速-0.5% 为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最低 [3] - 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速2.7% 为2024年第一季度以来最低水平 [3] 美国贸易差额波动 - 2025年4月贸易逆差602.57亿美元 较3月的1383.16亿美元大幅收窄 但5月逆差再次扩大到715.17亿美元 [3] 鲍威尔罢免风波影响 - 罢免鲍威尔可能引发市场恐慌 投资者担忧总统干预货币政策 [4] - 法律程序冗长 鲍威尔可起诉 诉讼可能拖到任期结束 [4] - 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为拜登任命 罢免鲍威尔后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4] - 参议院共和党内部对罢免鲍威尔存在分歧 特朗普政府胜率不高 [4]
每日机构分析:7月23日
新华财经· 2025-07-23 21:46
美国对日关税政策 - 美国将对日本商品征收15%关税 低于之前威胁的25%税率 [1][2] - 贸易协议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削弱作为避险资产的日元需求 [2] - 日本4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降至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 因政府支出增加和美日贸易协议达成后的担忧 [1] 日本政治局势 - 日本首相石破茂领导的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失去多数席位 引发辞职猜测 [2] - 市场担忧新首相与在野党合作方式 以及日本央行面临的政策压力 [2]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 - 预计欧洲央行8月议息会议维持现有政策不变 [1][2] - 欧洲央行宽松政策空间重开 因北欧国家通胀率意外下降和贸易谈判不确定性 [2] - 潜在风险包括通胀率低于预期和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 [2] 美联储政策走向 - 预计美国政府不会撤换现任主席鲍威尔 将通过职位任命机会影响决策方向 [1][3] - 特朗普可能继续批评美联储并呼吁降息 [1] - 关键职位变动包括1月到期的理事Kugler和5月届满的鲍威尔主席职务 [1] 美国关税与通胀影响 - 美国基准关税税率将从10%上调至15% 铜和关键矿物面临50%特别关税 [3] - 关税将在未来2-3年内推高美国核心物价约1.7% [3] - 2025年核心通胀预测从3.4%下调至3.3% 2026年从2.6%上调至2.7% 2027年从2.0%上调至2.4% [3] - 2025年美国GDP增速预测被下调至1% [3] 美国行业性关税计划 - 预计2026年可能对重卡和飞机实施行业性关税 [3] - 医药产品关税上调或推迟至2026年中期选举后 [3] - 2025年美国实际关税税率预计上升16个百分点 [3] 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角色面临挑战 若不再被视为安全投资选择可能引发问题 [3] - 美国可能进入投资趋势长期下滑时期 [3] 南非货币政策 - 南非央行将于7月31日公布货币政策决议 市场已普遍下调通胀预期 [4] - 美国关税生效可能为南非经济带来新不确定性 [4] - 南非经济疲软和低实际通胀压力为央行继续降息提供空间 [4]
特朗普敲定美日汽车关税15%,亚洲贸易格局“新常态”轮廓初显
智通财经网· 2025-07-23 15:26
贸易协议与关税调整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日本达成协议,将对日本进口商品(包括汽车)征收15%的关税,汽车是美日贸易逆差中占比最大的部分 [1] - 美国与菲律宾达成的协议设定关税税率为19%,与印尼达成的税率相同,比越南20%的基准税率低1个百分点 [1] - 特朗普表示可能会对约150个较小国家征收10%-15%的统一关税 [3] 市场反应与投资者情绪 - 亚洲股市创下一个月来最大涨幅,标普500指数期货上涨0.2%,日本日经225指数飙升3.2%,丰田汽车等汽车制造商领涨 [2] -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表示股市对关税变化的反应仍然相当乐观,但不确定是否已充分消化了关税上调可能带来的所有影响 [2] - 标普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东盟地区的制造业出现了自2021年8月以来最明显的疲软,主要表现为新订单大幅减少、大规模裁员以及采购活动放缓 [3] 行业影响与供应链调整 - 特朗普政府仍在考虑对半导体、药品等商品征收一系列行业关税,这对包括中国台湾地区和印度在内的亚洲经济体至关重要 [2] - 韩国也更容易受到行业关税的影响,尽管与日本的协议可能为新任总统李在明提供一个参考模板 [3] - 随着关税水平逐渐明朗,那些在亚洲拥有复杂供应链且仍依赖美国消费者的企业,终于可以开始规划如何调整业务运营,以将销售损失降至最低 [3] 经济预测与通胀影响 - 高盛集团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的基准"对等"关税税率将从10%升至15%,这一结果可能会加剧通胀,并拖累经济增长 [4] - 巴克莱银行分析师认为,最新协议延续了关税税率朝着15%-20%的统一税率区间靠拢的趋势,这会加大亚洲GDP增长预测面临的下行风险 [3] -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表示希望先观察关税政策的最终定案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再决定是否降息 [4]
高盛预测:15%将成为特朗普关税的“新基准”!
金十数据· 2025-07-23 14:28
关税调整影响 - 高盛预计美国基础对等关税税率将从10%上升到15% 并对铜和关键矿产征收50%关税 [2] - 关税调整可能加剧通胀并对经济增长构成压力 [2] - 按加权平均计算 预计美国今年有效关税税率将上升16个百分点 [4] 通胀预测修正 - 高盛修正美国2025年核心通胀年率预测至3.3% 低于此前3.4%的估算 [2] - 预计2026年核心通胀放缓至2.7% 2027年降至2.4% 均高于此前预测 [2] - 累计来看 关税将在2-3年内将核心通胀推高1.7% [2] GDP增长预测 - 关税今年将拖累美国GDP增长1个百分点 2026年拖累0.4个百分点 2027年拖累0.3个百分点 [2] - 高盛现在预测美国2025年GDP增长为1% [2] 贸易协议动态 - 特朗普宣布与日本达成协议 将进口商品关税设定为15% 包括汽车等贸易逆差最大组成部分 [3] - 美国与菲律宾协议设定19%税率 与印度尼西亚相同 比越南20%基准低1个百分点 [3] - 特朗普政府可能在2026年对重型卡车和飞机征收行业性关税 并推迟药品关税上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