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

搜索文档
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焕新行动:亿元补贴撬动消费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6-10 14:41
湖南省家电与数码产品市场概况 - 湖南省家电与数码产品存量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 [1] - 超过5年使用年限的家电占比高达47% [1] - 数码产品换代需求年均增速达23% [1] "绿色焕新·普惠万家"行动核心措施 - 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联合省商务厅与银联湖南分公司推出专项补贴资金超8000万元 [1] - 活动覆盖湖南省14个地市及122个县域,预计惠及超50万个家庭 [2] - 直接拉动消费超30亿元 [2]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细节 - 八大类家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纳入高补贴范围 [3] - 单件家电最高补贴达2000元 [6] - 旧机回收价+政府补贴双重优惠,叠加信用卡立减金(满2000元得50元,满5000元得120元) [6][7] 数码购新活动亮点 - 聚焦手机、平板、智能手表三大品类,单件售价≤6000元产品享85折政府补贴 [4] - 单件数码产品补贴上限500元 [4] - 信用卡支付叠加满2000元立减50元、满5000元立减120元云闪付优惠 [4] 金融支持方案 - 提供至高12期免息分期服务 [9] - 信用卡用户享政府补贴最高2000元+云闪付立减金(满2000元得40元,满5000元得100元) [9] - 县域市场配套低息分期方案,如适老化家装分期、农具置换服务 [10] 战略合作与未来规划 - 构建"消费—金融—产业"良性循环,计划将3C国补模式拓展至家居、教育、旅游领域 [10] - 深化与政府、商户、平台方合作,推动"短期促消费、长期建生态"目标 [10] - 定位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持续创新金融产品 [11]
绿色金融周报(第188期)丨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美丽广东建设工作方案发布;2024年各省绿色项目占比增至13.4%;中资券商落地首单“CGT-ESG...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1:48
绿色金融政策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八部门出台《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美丽广东建设工作方案》,构建"四大专项行动"为核心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聚焦绿美生态建设、绿色制造、林业金融及能源保供等重点领域 [2] - 方案在产品创新层面推动涉碳金融工具、绿色信贷、直接融资及绿色保险的全链条创新,并建立绿色项目名录库提升融资对接效率 [2] - 广东省计划通过政策协同和信息共享强化激励作用,打造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广东样板" [2] 绿色项目投资趋势 - 2020-2024年各省重大项目中绿色项目占比平均值从8.5%提升至13.4%,其中广东、福建等经济发达省份占比最高且增长稳定 [3] - 绿色项目投资集中于能源转型和生态保护领域,生产过程减排等新兴领域投入不足,高耗能行业项目数量逐年减少 [4] - 报告建议优化绿色金融标准以衔接"双碳"目标,目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和部分领域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 [4] 碳市场交易数据 - 全国碳市场上周最高价68.88元/吨,最低价67.12元/吨,收盘价环比下跌0.82% [5][6] - 上周总成交量2,220,321吨(含大宗协议交易1,830,000吨),总成交额1.49亿元,2025年累计成交量达6552万吨,累计成交额449.33亿元 [6] 创新金融产品 - 中金国际与中国银河国际推出首单"CGT-ESG债券组合",规模400万美元,投向可再生能源等领域,预计年减排40.32万吨CO₂ [7][8] - 招商银行发行5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拟投向19个绿色项目,预计年减排10.11万吨CO₂,年产电动汽车车身4.23万套 [9] - 广发银行落地全国首批玻璃行业转型票据,通过动态利率机制(减排达标可享10BP优惠)支持企业技改,预计年减排6464.8吨CO₂ [10][11] 金融机构实践 - 国开行四川省分行为长江黄河流域投放近200亿元绿色贷款,支持双江口水电站(70亿元贷款)等清洁能源项目 [12][13] - 浦发银行发布绿色工厂服务方案,覆盖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五大场景,整合贷款、债券等四类产品,服务制造业低碳转型 [14]
国泰君安期货商品研究晨报:绿色金融与新能源-20250610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10 09: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镍现实支撑与弱势预期博弈,镍价震荡运行;不锈钢负反馈传导减产增加,钢价区间震荡;碳酸锂矿价企稳,偏弱震荡延续;工业硅上行空间有限,以逢高空配为主;多晶硅盘面以空配为主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镍和不锈钢 - **基本面跟踪**:沪镍主力收盘价122,710,成交量115,890;不锈钢主力收盘价12,640,成交量76,193;1进口镍122,700,俄镍升贴水700,镍豆升贴水 -900等 [4] - **宏观及行业新闻**:安大略省或停向美国出口镍;印尼CNI镍铁项目试生产;印尼某镍冶炼厂恢复生产;菲律宾讨论禁镍矿出口法案;印尼某冷轧厂停产检修 [4][5][7] - **趋势强度**:镍和不锈钢趋势强度均为0 [8] 碳酸锂 - **基本面跟踪**:2507合约收盘价60,700,成交量165,113,持仓量212,689等;锂辉石精矿628,电池级碳酸锂60,250等 [9] - **宏观及行业新闻**: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价格上涨;5月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大增;6月2 - 8日澳洲锂精矿无发运中国 [9][11] - **趋势强度**:碳酸锂趋势强度为0 [11] 工业硅和多晶硅 - **基本面跟踪**:Si2507收盘价7,475,成交量539,994,持仓量177,663;PS2507收盘价34,105,成交量123,726,持仓量64,383等 [12] - **宏观及行业新闻**:内蒙兴发工业硅项目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12][14] - **趋势强度**:工业硅和多晶硅趋势强度均为 -1 [14]
刘凡:我国绿色债券信息披露行业标准的建设与应用
新浪财经· 2025-06-10 07:32
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行业标准的意义 - 绿色债券区别于一般债券的核心在于募集资金用途的绿色属性,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是识别绿色属性的关键依据 [2] - 建立标准化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对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市场健康发展、提升国际认可度具有重要意义 [2]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尚未建立绿色债券信息披露标准,全球市场迫切需要统一规范的信披指标体系 [4] 行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2024年12月发布《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JR/T0322-2024),是绿色债券领域首个金融行业标准 [6] - 标准包含205个细分绿色项目的47个环境效益指标,创新性地为每个项目设计必填和选填指标 [6] - 标准分为术语定义、环境效益指标要素、编码说明和指标体系四部分内容 [7] 行业标准的优势 - 客观量化:以定量指标为主,全面反映绿色项目环境效益特征 [8] - 简洁易用:必填指标不超过5个,选填指标不超过10个,降低披露难度 [8] - 兼容国内外标准:与国内外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保持兼容 [8] - 可行性高:87%的绿色债券披露的环境效益指标与标准重合度超60% [8] 行业标准的主要作用 - 降低发行成本:按标准披露的绿色债券融资成本平均低8BP [10] - 提升透明度:帮助投资者精准决策,防范"洗绿"风险 [10] - 统一评估标准:为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评估依据 [10] 行业标准的应用 - 中央结算公司打造国际首个绿色低碳转型债券数据库,涵盖6000余只债券,规模超12万亿元 [11] - 深圳落地全国首个金融机构绿色投融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地方标准 [12] - 粤港澳大湾区发布首个绿色债券团体标准 [1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推动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互认,提升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13] - 加强转型金融信息披露研究,拓展指标体系应用 [13] - 探索"发行人付费、投资者选择"的评估认证模式 [13]
丰富绿色保险产品体系
经济日报· 2025-06-10 05:47
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 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呈现量质同增态势 绿色保险取得长足发展 [1] - 绿色信贷面临评价标准体系不完善 信息不对称等挑战 [1] - 保险业通过环境风险评估体系为企业提供ESG整体风险评价和全生命周期保险保障 [1] ESG贷款与保险协同模式 - "ESG贷款+保险"模式为企业提供信用贷款 利率优惠 绿色审批通道等差别化服务 [1] - 该模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提高融资可及性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1] - 成为构建开放 共享 协同的绿色金融生态系统的实践案例 [1] 绿色保险产品创新方向 - 行业加强对绿色低碳科技创新 绿色制造工程等领域的风险保障 [2] - 加快发展碳保险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巨灾保险等险种 [2] - 巨灾保险保障范围扩展至地震 台风 洪水等自然灾害 形成政策性商业性互补体系 [2] 保险资金绿色投资趋势 - 绿色投资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 价值投资属性契合 [2] - 保险机构通过绿色债权投资计划 股权投资计划 私募基金等形式参与绿色投资 [2] - 绿色投资力度与规模逐步加大 [2] ESG发展面临的挑战 - 绿色金融短期财务收益不显著 经营主体缺乏ESG基本认知 [3] - ESG信息披露缺乏统一标准 不同评价体系结果一致性低 [3] - 存在"漂绿"现象 不利于绿色保险纵深发展 [3] 制度建设与能力提升 - 需细化绿色产业内涵 完善ESG信息披露标准 建立行业信息共享机制 [3] - 保险业需提升环境风险评估 情景模拟 压力测试等专业技术水平 [3] - 将绿色标准和ESG理念纳入投资流程 完善绿色投资研究体系 [3] 商业模式创新 - 探索"保险+贷款" "保险+碳配额"等商业模式 [4] - 为微观企业提供绿色转型内生动力 [4]
华西证券: 2024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6-09 21:44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工作 - 2024年董事会召开6次会议,各专门委员会召开9次会议,决策程序严谨规范[1] - 实施2023年度利润分配,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2] - 修订《子公司管理制度》,设立华西证券-华西期货母子公司一体化工作小组[2] - 制定《廉洁从业自律案件裁量标准》,获得中证协认可[4] - 全年完成披露公告87份,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4]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9.20亿元,同比增长23.22%[7] - 净利润7.27亿元,同比增长72.93%[7] - 总资产1003.46亿元,较期初增长12.89%[7] - 零售业务发挥"压舱石"作用,投资银行业务完成"24建材K1"等项目[7] - 资管业务转型"大固收"方向,具备较强行业竞争力[7] 业务发展与战略规划 - 推动"研究+投资+投行+财富管理"新商业模式[8] - 加强FICC业务布局,做强财富管理和固定收益优势业务[8] - 参与绿色债券二级交易237笔,金额103.42亿元[5] - 对华西基金增资1亿元,优化参控股公司资产配置[5] - 发布首份ESG报告,系统披露ESG实践情况[5] 风险管理与合规建设 - 通过人民银行反洗钱"回头看"验收和证监局现场检查[3] - 构建"业务单元、合规风控、稽核审计"三位一体的内控体系[11] - 主要风控指标均符合监管标准,风险管理总体平稳[19] - 开展两次综合压力测试,强化风险文化建设[20] - 加强网络舆情风险防控,优化应急处置方案[11] 2025年重点工作方向 - 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协同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8] - 密切关注新《公司法》实施,及时调整公司治理结构[10] - 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理念[10] - 推进数字化转型,探索AI大模型在多个业务领域的应用[12] - 续聘四川华信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审计费用70万元[46][49]
40万亿+,创纪录!
和讯· 2025-06-09 18:40
政策动态 - 2025年前五个月绿色金融政策密集出台,中央与地方协同推进,上海构建"1+N+X"绿色金融组织架构,江苏推出"1+N+N"转型金融支持目录覆盖八大高碳行业 [2] - 国家发改委发布新版《绿色技术推广目录》涵盖7大类112项低碳技术,证监会联合金融监管总局明确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路径 [14][15] - 财政部公布《绿色主权债券框架》规范境外发行,中国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60亿元绿色主权债券,利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18][3] - 国务院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要求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与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 [32] 市场表现 - 2025年前5月国内新发绿色债券236只规模4110.26亿元,其中5月发行56只规模607.57亿元 [3][3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0.61万亿元,同比增长34.2%,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余额18.11万亿元领跑 [3][37] - 全国碳市场1-5月碳排放配额成交量2274.02万吨,成交额17.51亿元,累计成交量达6.53亿吨 [4][42] - 2025年1-4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8.78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6.21亿个,4月绿证交易量5940万个均价2.31元/个 [43][45] 产品创新 - 浩吉铁路发行全国首单"绿色+乡村振兴+双流域"三贴标债券规模20亿元,票面利率1.79% [65] - 农发行首创"孪生绿债"机制,南方电网与华能澜沧江同步发行绿色债券和普通债券观察市场定价差异 [55][59] - 工行发行全球多币种碳中和境外债规模17.2亿美元,资金投向清洁交通和可再生能源项目 [63] - 兴业银行落地全国首单ESG挂钩贷款,将企业气候治理绩效与融资成本直接挂钩 [54] 行业活动 - 中国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全球首笔绿色主权债券60亿元,3年期利率1.88%创标杆 [73] - 第三届中国碳金融大会聚焦"碳金新路·逐绿而行",探讨碳金融创新与实践 [76] - 香港金管局举办2025绿色金融科技比赛,聚焦碳市场分析等五大主题推动技术应用 [78] - 江苏银行绿色金融实践入选联合国PRB全球优秀案例,成为国内首家入选银行 [71]
大连银行上海自贸平台一站式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扬帆远航
搜狐财经· 2025-06-09 11:37
自贸平台发展成果 - 公司依托上海自贸区政策优势,打造跨境支付结算、投融资、交易等一站式服务平台,经过5年发展已成为专业化综合平台[1] - 2019年获得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业务资质,是全国第9家、东北地区唯一拥有该资质的城商行[1] - 截至2024年末自贸平台资产规模突破220亿元人民币,在城商行中排名第4[1] 服务模式创新 - 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实现资金在自贸区与境外有序流动,便利跨境贸易投融资业务[1] - 自主开发外币资金管理系统、分账核算单元外币资金系统等智能化系统,将线下操作线上化,提升结算汇兑和境外债投资便利性[1] "一带一路"建设参与 - 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境外双边贷款、国际银团、跨境担保等综合金融服务[2] - 在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中通过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实现8800万美元跨境放款[2] 绿色金融实践 - 2024年助力大连国企发行全国首笔"应对气候变化"主题双认证可持续发展债券,规模3亿元人民币[2]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深化金融创新,为环渤海、长三角、成渝经济圈企业提供境内外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3] - 将通过更灵活的跨境服务和数字化平台搭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金融桥梁[3]
当 AI 风控遇上全民钱包:互联网金融如何守护你的每一笔交易?
财富在线· 2025-06-09 10:5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2017年成立,定位普惠金融领域,聚焦传统金融覆盖不足的普通用户群体,推出灵活额度和期限的消费分期贷款产品 [1] - 2018年起大力投入技术研发,组建专业团队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在风控和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1] - 2020年后深化与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合作,拓展业务版图,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生态 [1] 行业市场规模 - 中国数字金融市场规模从2021年32.8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41.7万亿元,增长率达27.1% [3] - 消费金融细分领域受益于消费升级和技术普及,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3] - 行业长期向好趋势不变,受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支持等因素驱动 [4] 用户需求特征 - 用户对便捷性需求显著,90%业务通过手机端完成,夜间和周末活跃度高 [6] - 个性化需求突出,期望根据信用状况、消费习惯获得定制化额度和利率方案 [5] - 多元化需求增长,倾向一站式获取分期、理财、支付等综合服务 [5][6]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消费分期贷款额度最高10万元,期限3-12个月灵活选择 [7] - 自主研发"观星平台"智能风控系统,实现自动化实时审核,审批效率显著提升 [7] - 运用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实现产品界面和功能的个性化定制 [9] 业务拓展方向 - 探索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和跨境支付的应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10] - 布局物联网技术,通过设备监测提升抵押贷款风控水平 [11] - 拓展理财、保险、支付等业务线,打造一站式金融平台 [12] 场景化服务创新 - 深度嵌入电商购物场景,提供无缝分期支付体验 [12] - 覆盖生活缴费、旅游、教育、医疗等场景,推出针对性金融解决方案 [13] - 推出绿色金融产品,对环保消费给予利率优惠,建立碳积分激励体系 [13][14] 社会责任实践 - 开展线上线下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升公众金融素养 [14] - 通过数字化渠道将服务延伸至县域,定制农村金融服务方案 [15] - 坚持合规经营,保障用户权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15]
国泰君安期货商品研究晨报:绿色金融与新能源-20250609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09 09: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镍现实支撑与弱势预期博弈,镍价震荡运行;不锈钢负反馈传导减产增加,钢价区间震荡;碳酸锂短期进口减量,长期供需过剩,震荡;工业硅情绪见顶,盘面具备下行动能;多晶硅现货具备下跌驱动,盘面空配为主 [2] 各品种总结 镍和不锈钢 - **基本面数据**:沪镍主力收盘价122,200,不锈钢主力收盘价12,680;沪镍主力成交量98,620,不锈钢主力成交量75,548;1进口镍122,300,俄镍升贴水700,镍豆升贴水 -900等 [4] - **宏观及行业新闻**:3月3日安大略省省长或停止向美国出口镍;4月27日印尼CNI镍铁RKEF一期项目试生产;海外某镍冶炼厂恢复生产;菲律宾或禁镍矿出口;印尼某冷轧厂6 - 7月停产检修 [4][5][7] - **趋势强度**:镍和不锈钢趋势强度均为0 [8] 碳酸锂 - **基本面数据**:2507合约收盘价60,440,成交量256,782,持仓量218,416;2509合约收盘价60,920,成交量111,643,持仓量183,860等 [10][11] - **宏观及行业新闻**: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价格上涨;盛新锂能印尼项目预计三季度批量供货;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推广车型目录扩大,特斯拉首次入选 [11][13] - **趋势强度**:碳酸锂趋势强度为0 [13] 工业硅和多晶硅 - **基本面数据**:Si2507收盘价7,290,成交量666,383,持仓量161,192;PS2507收盘价34,740,成交量134,443,持仓量65,179等 [14] - **宏观及行业新闻**:2025年5月26日至6月5日,国内企业中标光伏组件项目标段增加,中标总采购容量减少 [15] - **趋势强度**:工业硅和多晶硅趋势强度均为 -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