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试点启动
中国证券报· 2025-06-11 04:5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试点工作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试点工作聚焦先进制造和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成果通过中试熟化孵化市场推广产业链整合等途径加快推动科研成果向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营阶段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撑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试点单位分类 - 试点单位分为产业化实施类第三方服务类和金融服务类三大类产业化实施类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承担参与单位以及使用成果或提供应用场景的企业中试机构等第三方服务类包括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等金融服务类包括银行保险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 [1] 产业化实施类试点单位要求 - 产业化实施类试点单位应通过自行实施技术转移或孵化新企业等方式推进相关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提供相关成果的技术人才支持开展技术人员培训为相关成果开展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提供场地设施条件 [2] 第三方服务类试点单位要求 - 第三方服务类试点单位应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推动供需匹配与交流合作为相关成果提供技术孵化服务优先向产业化实施类试点单位开放实验室检测平台试验验证平台等资源为相关成果产业化提供政策解读市场准入知识产权标准制定等方面的服务 [2] 金融服务类试点单位要求 - 金融服务类试点单位应向推介成果或其他试点单位予以投资倾斜设计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整合金融资源为企业治理市场拓展融资上市产业链协同等赋能加强同主管部门沟通磋商构建协同服务机制 [2]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点 - 围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从样品变成产品重点是建机制搭平台壮主体育市场优生态优生态方面要健全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标准和机制促进科技服务资源集聚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汇聚科技供给概念验证中试验证企业孵化技术推广等全链条服务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3] 产融合作专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深化产融合作深化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在优质项目培育方面聚焦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对接全国创新资源和金融力量推动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在企业融资保障方面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机制引导社会资本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供多渠道可持续的资金保障在金融工具创新方面与金融机构加强战略合作推动优化金融工具组合推广应用中试险+研发贷组合模式增强中试项目方和投资人市场信心 [3]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 允许在港上市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规定在深交所上市
证券日报· 2025-06-11 01:08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要点 政策总体方向 - 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可复制推广经验 [1] - 发挥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引擎作用及全国辐射带动作用 [1] - 部署五方面内容:教育科技人才改革、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精细化治理、组织实施强化 [1] 金融与科技融合 - 健全科技型企业信贷、知识产权证券化及科技成果交易规则体系 [2] - 优化科技型企业债权与股权融资协同机制 [2] - 深化绿色金融改革,支持保险资金投资深圳私募股权基金和创投基金 [2] - 允许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政策在深交所上市 [2] 数据要素市场化 - 探索数据交易、可信流通、收益分配机制,推进合规评估认证制度化 [2] 开放型经济新举措 - 推动货物贸易便利化,支持盐田港在通关、燃料加注结算等领域探索 [2] - 支持综合保税区外企业开展高附加值保税维修业务试点 [3] - 扩展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口岸及靠泊点,下放国际快递经营许可审批权限 [3] - 加强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研究 [3] - 完善国际文物交易的通关、监管及物流政策 [3]
退出利好:允许大湾区的港股企业回深A上市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10 22:36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核心要点 - 政策旨在通过金融、科技、数据等领域改革推动深圳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建设,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引擎作用[1][3] - 重点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金融赋能实体经济、数据要素市场化等六大领域23项具体任务[3][4][6][7][8][10][11] - 允许港交所上市的大湾区企业按政策在深交所上市,支持保险资金投资深圳特定领域私募基金[1][6]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探索科研项目经理人制度并赋予经费支配等更大权限[4] - 试行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国有资产长周期考核机制[4] - 推动校企联合培养复合型工科人才,支持外资在深设立职业技能培训机构[4][5] - 完善海外人才引进配套政策,扩大用人单位在人事科研管理方面的自主权[5] 金融与科技产业融合 - 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试点,健全知识产权证券化及交易规则体系[6] - 优化科技型企业债权股权融资协同机制,深化绿色金融改革[6] - 依托深交所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6] - 探索人工智能医疗设备数据使用规则及低空飞行监管创新[6]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健全数据交易、可信流通及收益分配机制,推进交通医疗等领域公共数据分级开放[7] - 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探索高效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7]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 支持盐田港探索通关便利化及燃料加注结算创新[8] - 开展保税维修业务试点,扩展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场景[8] - 便利港澳台船员社保办理,扩大境外职业资格执业认可范围[8][9] 城市治理现代化 - 深化药械审评审批改革,探索国际新药真实世界数据用于注册[10] - 创新土地盘活利用方式,加强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10] - 建立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解决机制,深化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11]
债股协同、“H+A”深圳将给出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新解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21:49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 -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旨在推动深圳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 [1] -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连续三年累计48条经验获全国推广 [2] 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 - 支持深圳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推动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2] - 深圳高新技术企业众多,将成为我国产业金融示范高地,金融资源将更精准支持产学研,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2] - 深圳持续丰富"个体通""小微通"等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推出"腾飞贷""科技初创通"等信贷业务模式 [2] 政园银模式与园区贷 - 深圳探索"政园银"模式,推出无抵押信贷产品"园区贷",依托企业多维度数据提供增信服务 [3] - 10个园区试点授信余额已超110亿元,计划在全市推行"园区贷" [3] - 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入选"专精特新"专板名单,累计入板企业301家,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80.73%,"小巨人"企业占比17.6% [3] 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 -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优化"中银科创夸腾系统",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23万亿元,同比增长7.23% [4] - 2024年深圳科技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9000亿元 [4] 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 - 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2.5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 [5]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二 [5] - 深圳累计发行99单总规模219.06亿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占全国总发行量过半 [6] 债权与股权融资协同 - 优化科技型企业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衔接机制,解决轻资产企业融资难题 [7] - 中长期资金加大对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力度,2024年出资规模2381.06亿元,投资者数量同比增加16.74% [7] H+A上市机制 - 允许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促进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 [8] - 港股上市企业回归深交所可能获得更高估值,募集更多资金 [9] -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鼓励符合条件的H股上市大湾区企业回到深交所上市 [9]
中办、国办:允许在港交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
财联社· 2025-06-10 18:18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1] - 政策旨在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1] 科技金融改革 - 支持深圳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1] - 健全科技型企业信贷、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等实践场景和规则体系[1] - 优化科技型企业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衔接机制[1] 绿色金融与保险资金运用 - 深化绿色金融改革[1] - 支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投资在深圳发起设立的主要投向特定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1] 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 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
中办、国办:支持深圳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
快讯· 2025-06-10 17:54
政策支持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支持深圳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 [1] - 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 [1] 金融创新 - 健全科技型企业信贷、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等实践场景和规则体系 [1] - 优化科技型企业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衔接机制 [1] - 深化绿色金融改革 [1] 投资渠道 - 支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投资在深圳发起设立的主要投向特定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1] - 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20条举措!深圳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
证券时报· 2025-06-04 12:29
深圳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核心观点 - 深圳提出20条措施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目标到2030年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占比达50%以上,2035年达55%以上 [1] 促进贸易资源要素高效流动 - 试点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制度,在前海、河套等区域探索科研数据跨境互联互通及外商投资企业数据跨境传输"绿色通道" [3] - 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试点,提升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深圳河套)国际转化试点平台作用,支持前海深港技术转移中心建设 [3] - 扩大人民币本币结算应用,提升跨境使用便利度,优化QFII/RQFII准入,支持QFLP投资深圳科技型企业 [3] 创新发展数字贸易 - 扩大增值电信开放,吸引外资企业落地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及应用商店 [5] - 巩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竞争力,支持云计算企业提供国际云通信解决方案,鼓励企业研发基于国际主流大模型的创新产品 [5] - 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原创数字产品,打造数字创意产业园区(南山科兴科学园、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 [5] - 赋能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发展数字金融、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推动生物医药研发、软件开发等高端外包及云外包新模式 [5] - 加快创建国家级数据交易所,深化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试点,探索数据资产入表及"数据+金融"合作 [6] 全面提升服务贸易 - 增强国际运输服务能力,拓展欧洲、大洋洲、非洲海运航线,扩大保税燃料油及LNG加注业务规模 [8] - 引进外商独资医院及国际专业服务机构(会计、法律、知识产权等),支持境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 [9] - 发展跨境金融保险服务,探索深港交易所会员互联互通,支持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展外币银行卡业务,推动香港保险公司在深设子公司 [9] - 鼓励数字城市服务出海(东盟、中东、拉美等市场),输出数字能源、工程建设等领域技术及标准 [9] - 便利跨境旅行服务,允许深圳注册外商投资旅行社开展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游业务 [10] - 发展综合保税区"两头在外"研发检测维修服务,支持前海电子元器件交易中心打造全球交易中心 [10]
深圳:将在前海、河套等区域试点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制度
快讯· 2025-06-04 09:25
金十数据6月4日讯,近日,深圳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深圳市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 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从促进数据要素畅通跨境、加速技术成果转化转移、金融支持服务 贸易和数字贸易发展、畅通人才跨境流动渠道等4个方面着手,明确提出将在前海、河套等区域试点数 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制度,探索为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数据跨境传输"绿色通道";开展科技 产业金融一体化试点,支持建设前海深港技术转移中心;扩大人民币本币结算应用范围,提升人民币跨 境使用便利度和收付效率。 深圳:将在前海、河套等区域试点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制度 ...
世界无人机大会暨UASE无人机展开幕,Archer助力奥运出行
西南证券· 2025-05-25 15: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战略聚焦低空经济新赛道,地方加速政策配套与资源倾斜,头部厂商订单加速落地,产业链规模化发展态势渐显 [8] - 建议关注零部件、整机、基建配套、空管运营四大主线,相关标的包括上游部件、整机厂、空管系统、配套服务等领域的企业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本期(5月12日 - 5月25日)低空经济板块跑输大盘,万得低空经济指数下跌2.12%,国证通用航空指数下跌1.78% [6][14] - 展示了低空经济各细分板块行情回顾,包括不同产业链环节企业的市值、收盘价、双周涨跌幅、25E归母净利润及25E对应PE等数据 [17][20] 政策动态 - 工信部将持续深化产融合作,深化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聚焦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 [21] - 四川发布《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6条政策措施,多项千万级资金支持 [22] - 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方案,聚焦低空经济领域,支持相关配套技术、产品的研发应用 [23] -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政策措施和推进方案,支持智能无人机等产品研发及相关场景发展 [23] 产业动态 - 中国民航局发布《2024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民航行业多项指标增长,无人机飞行小时、运营合格证单位、注册用户、注册无人机及操控员执照数量均有体现 [6][24] - 世界无人机大会暨UASE无人机展在深圳举办,展示低空经济多领域成果与技术 [6][27] - 第九届丝博会低空经济展在西安开幕,聚焦全产业链,推动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6][31] - 亿航智能与广州移动签署合作协议,携手四航院与信科共筑低空基础设施 [6][33] - 沃飞长空签订120架AE200订单,翊飞航空签署50架大型无人运输机订单并开工机库 [6][34][35] - 国际低空经济合作联盟成立,致力于推动全球低空经济生态体系建设 [8][38] - 洛杉矶LA28组委会与Archer合作,为2028年奥运会提供空中出租车 [8][40] - 上海中心城区首条低空观光航线起飞,苏州成立20亿元规模低空经济产业专项母基金 [8][44][45]
科技软服务锻造产业硬实力
经济日报· 2025-05-22 06:42
政策导向与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壮大服务主体,优化发展生态,提升服务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1] - 工信部将围绕"点、线、面、体"一体推进科技服务业,包括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全链条服务能力、建设集聚区、构建生态体系[1] - 《实施意见》提出推动科技服务业全面发展,围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等重点领域部署任务,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19-2023年规上科技服务企业营收年均增长12.3%,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2] - 2023年全国科技服务法人单位达211.8万个,形成覆盖广泛的服务网络[2] - 2024年北京市科技服务业收入9377.5亿元,增加值3715.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7.5%,2025年1-3月营收增长5.4%[5] 服务体系与基础设施 - 全国建设各类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1.6万家,覆盖95%县级以上地区,孵化器数量全球第一[1] - 建成以三大技术交易所、12个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420家重点技术转移机构为支撑的技术转移体系[2] - 北京市布局20余家标杆孵化器、110余家技术转移机构、20多个概念验证平台,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全国领先[5] 科技成果转化 -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672项,申请发明专利7077项,实现690项技术成果转化[3] - 各类孵化器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超过30万家,孵化上市企业超500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三分之一为孵化器培育企业[4] - 孵化器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超50万家,吸纳就业超400万人[4] 国际合作与开放 - 2024年全国技术出口额同比增长8.8%,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3] - 重点技术转移机构促成国际技术转移项目968项,总成交金额181.6亿元[3] - 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国际知名孵化器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3] 金融支持与创新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突破1.1万亿元,汇聚38.1万家企业、3090家金融机构[2][7] - 支持早期硬科技项目、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等融资5400亿元[7] - 工信部将支持孵化器设立早期投资基金,探索一揽子金融服务措施[5] 重点区域发展 - 北京、上海等地区涌现一批标杆孵化器和高质量孵化器[3] - 北京市科技服务业推动形成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5] - 工信部将制定推动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管理办法,做好税收政策支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