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

搜索文档
贸易战又加码?连退三步后,美国180大转弯,对华加征160%重税
搜狐财经· 2025-07-19 14:06
美国对华石墨加征关税事件分析 - 美国商务部对中国阳极级石墨征收93.5%的初步反倾销税 影响约3.4亿美元的进口石墨 要求进口商在12月5日前缴纳税费 [1][3] - 中国在全球石墨精炼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控制90%以上的提炼产能 美国天然石墨进口59%来自中国 人造石墨68%依赖中国 [3] - 阳极石墨是电动车电池核心材料 美国制造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高度依赖中国供应 [3] 中美石墨产业竞争格局 - 美国本土石墨加工产业技术落后 难以与中国抗衡 美国石墨生产协会去年12月提起诉讼要求调查中国反倾销 [4] - 叠加现有税率及反补贴措施后 中国石墨进口关税可能高达160% 将显著削弱中国产品竞争力 [4] - 类似保护主义措施也出现在无人机和多晶硅领域 美国试图将中国排除出这些市场 [6]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逻辑 - 政策表面矛盾实则统一 在稀土问题上放宽H20芯片禁令 在芬太尼问题上称赞中国 换取经济利益 [8] - "制造业回归"核心是创造就业而非本土企业 外国公司在美设厂可免除关税 该逻辑可能适用于石墨产业 [8][10] - 最终目标是"美国优先" 重塑全球供应链 在关键产品领域争夺主导权 [11] 中国石墨产业战略地位 - 石墨产业战略地位堪比稀土 中国掌握全球90%精炼产能 具有供应链主导权 [3] - 美国在稀土领域的前车之鉴使其对石墨供应格外敏感 [3] - 中国需保持关键产业优势 应对长期竞争 [11]
链博会现场声音: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汽车版图中分量越来越重
环球网资讯· 2025-07-19 11:10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智能汽车链"展区集中展示了上、中、下游关键技术和产品,包括核心原材料、关键元器件、三电系统、智能网联技术及不同技术路线的整车,全景式呈现了二十多年发展成果 [1] - 行业在动力电池、电机、智能网联等技术领域经过二十多年尤其是近十年的爆发式发展,基本实现全球领跑 [1] - 行业已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全球响应最快、配套最齐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1] 全球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75.2%,达106万辆 [2] - 行业通过规模化制造能力和完整产业链体系加速全球新能源汽车普及,成为全球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的中坚力量 [2] - 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反补贴税后,双方已就价格承诺解决方案进行多次专业磋商 [2] 贸易保护主义应对策略 - 部分国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涉及地缘政治和产业发展不平衡因素 [2] - 行业需在技术创新上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摆脱价格竞争依赖 [2] - 产业布局应加快海外本地化生产步伐,包括制造基地、销售网络、服务团队及零部件保障体系 [2] - 品牌建设需针对不同国家市场特点强化国际认知度和美誉度 [2] 国际合作与未来展望 - 链博会展示出全球汽车企业在市场规律下形成的密切分工与协作 [3] - 中外车企加强国际化合作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3]
美财长缺席,G20陷入治理真空
搜狐财经· 2025-07-19 09:19
G20财长会议反映的全球经济治理危机 - 美国财长贝森特两次缺席南非G20活动,象征其全球治理姿态从"积极参与"转向"美国优先",直接影响G20共识形成和联合声明的效力 [1][3] - 印度、法国、俄罗斯等多国财长集体缺席,暴露多边机制内部裂痕,导致G20协调政策、应对国际挑战的职能面临严峻考验 [3][6] - 南非作为首个非洲轮值主席国,在推动"可持续融资"和"全球失衡"议题突破时,面临协调各方利益的巨大挑战 [6] 贸易保护主义与全球经济分裂风险 - 美国宣布对150个经济体征收额外关税,加剧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企业投资信心下降,消费者支出萎缩 [6] - 贸易自由化被单边主义取代,美国大规模关税政策扭曲全球贸易秩序,"经济冷战"阴影显现 [4][6] - G20若无法在贸易自由化、市场开放等核心议题达成实质共识,联合公报将沦为无实际效力的文字游戏 [9] 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与多边合作困境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冲突、债务风险攀升、气候变化压力等结构性失衡问题亟待G20协同解决,但关键国家缺席导致政策分歧突出 [7]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激进与矛盾,使国际社会难以信赖美国作为多边合作领头羊的角色,放大全球治理脆弱性 [6] - 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蹒跚,需要稳定领导和明确方向,但最强经济体自身政策摇摆加剧不确定性 [6][9] G20机制的未来挑战 - G20面临"无人指挥"困境,美国的缺席是全球多边治理危机的缩影,需建立更具包容性和韧性的机制 [9] - 南非轮值主席国试图恢复市场信心,但缺乏实质性政策支撑的声明难以扭转短期经济悲观前景 [9] - 国际合作不能依赖个别大国意愿,否则全球经济可能被不确定性和对抗撕裂,走向冷战式分裂 [9]
新鲜墨西哥番茄被单独征收17%的关税
财富FORTUNE· 2025-07-18 21:02
美国政府加征墨西哥番茄关税 核心观点 - 美国政府宣布对墨西哥新鲜番茄征收17%关税 旨在保护本土番茄产业 但将导致美国消费者购买成本上升[1][3] - 墨西哥番茄占美国市场份额从20年前的30%增至70% 本土产业萎缩明显[1] - 关税政策源于美国商务部退出2019年反倾销协议 认为现有保护力度不足[5][7] 行业影响 - **支持方观点** - 关税有助于重建美国番茄产业 保障本土农产品供应[1] - 美国番茄种植者将直接受益 被视作农业利好[2] - **反对方观点** - 零售端番茄价格预计上涨8.5% 依赖墨西哥供应的地区涨幅或达10%[3] - 墨西哥番茄品种(藤蔓/葡萄/罗马番茄等)供应受限 消费者选择减少[3] - 美国企业雇佣5万名工人从事墨西哥番茄配送 创造83亿美元经济效益[8] 政策背景 - 2019年反倾销协议要求墨西哥以最低限价销售番茄 定期审查但未加税[5][6] - 商务部长称新政策终结"不公平贸易行为" 与特朗普贸易方针一致[7] - 美国商会等组织警告可能引发贸易伙伴报复性措施[9]
美再启东南亚光伏"双反"调查:贸易保护浪潮下的全球供应链重构与产业突围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18 20: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太阳能厂商再掀“双反”波澜,当地时间7月17日,美国本地多家太阳能制造商向政府请愿,要求对来自印尼、印度、老挝的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征收“双反税”,提出请愿的是“美国太阳能制造与贸易联盟”,该联盟此前推动对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的太阳能组件征税并获成功,如今部分产能转移到印尼、印度、老挝,成为本轮调查新焦点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东南亚太阳能产业的“转移之旅” - 2022 - 2024年美国对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征收“双反税”,致中国企业转移产能受限;2025年初,印尼、老挝因无关税保护,吸引大量组件产能;如今,印尼、老挝、印度成为新一轮关税潜在目标,或再次促使“产能搬迁” [2][9] - 印尼有大量中资企业投资的太阳能组件产能,已建产能超25GW,待建产能规划达20GW以上,是头部组件企业海外基地的重要电池片来源;印度电池组件总产能在一年内几乎翻倍,大量新产能上马;老挝被指为“低价组件替代通道”,有中国企业投资,产品用于向美国出口 [2][9] “双反税”下的产业冲击波 - 若本轮调查通过,美国可能对来自三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将改变全球光伏产业供应链格局,冲击在这些国家运营的中资企业及相关产业,增加美国太阳能产业不确定性,引发连锁反应 [3][10]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8月审议请愿,若通过则60天内启动调查,届时全球光伏产业供应链将面临重大调整,中资企业在东南亚的布局可能受阻,美国本土产业也将在“保护”与“竞争”中寻找新的平衡点,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将被重新塑造 [3][10] 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下的全球光伏产业新机遇 - 短期来看,此举措促使在印度、印尼和老挝运营的中资企业及相关产业重新审视自身战略布局,加速技术创新与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拓展多元销售渠道,实现更稳健可持续的市场拓展 [4][11] - 长远而言,这一事件将激发全球光伏产业的创新活力,推动各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使产业从单纯的成本竞争向技术创新、质量提升等多维度竞争转变,促使全球光伏产业供应链更加多元化、分散化,降低贸易风险集中度 [4][11] - 相关企业有更多动力提前布局,积极应对贸易风险,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等方式,提升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和韧性;各国政府和企业也将更加重视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贸易争端,有利于营造公平、稳定、有序的国际贸易环境,为全球清洁能源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4][11]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受益于此“双反”提议的美国本土光伏制造商【First Solar】,以及传统能源及工业设备行业的相关标的:【WILLIAMS】、【KINDER MORGAN】、【NVENT ELECTRIC】、【VISTRA】 [5][12]
刚刚,商务部接连回应
金融时报· 2025-07-18 20:19
中美芯片贸易动态 - 美方批准向中国销售英伟达H20芯片作为中美经贸谈判的一部分 美方不希望中方实现国产替代[1] - 华为等中国企业已生产等效芯片 具备国产替代能力[1] - 中方依法审批管制物项出口申请 美方于7月上旬取消对华限制措施[1] - 中方呼吁美方摒弃零和思维 继续取消不合理的对华经贸限制[1] - 美方5月针对华为昇腾芯片发布出口管制指南 中方严正反对[1] 加拿大钢铁关税政策 - 加拿大自8月1日起扩大进口钢铁关税配额适用范围 对配额外进口征收附加税[2] - 将对自美国以外国家进口的含中国熔铸钢铁产品征收25%附加税[2] - 加方措施违反世贸规则 扰乱国际贸易秩序 损害中方利益[2] - 加国内钢铁产业困境主因是美国单边关税 加方却转嫁损害给中国等贸易伙伴[2] - 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企业权益 要求加方纠正错误做法[2]
巴西硬气退回信函后,特朗普继续加码,将对120多国收统一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7-18 20:17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国际反应 - 特朗普政府计划对巴西商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试图纠正美国所谓的"贸易逆差" [4] - 巴西与美国的贸易实际为顺差,过去15年累计超过4100亿美元 [4] - 巴西外交部退回关税信函,并宣布将依据《经济互惠法》对美国商品实施50%反制关税 [4] 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 - 特朗普放弃逐一谈判,转而对全球120多个国家统一征收15%关税 [6] - 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表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强调在安保、能源等领域实现独立性 [11] - 加拿大宣布将采取反击措施,坚决反对美国单方面决定经济关系 [11] 国际连锁反应 - 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公开表示不满,并计划采取反制措施 [10] - 越南因特朗普提升税率面临巨大经济压力,贸易谈判突生变数 [13] - 全球范围内反抗加剧,特朗普关税政策陷入困境 [15] 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塑 - 从巴西到日本,全球经济秩序正悄然变化,各国反应为未来国际贸易铺路 [19][21] - 特朗普的单边强硬策略可能导致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孤立 [16] - 全球反抗和政策反噬可能迫使美国重新审视其全球战略 [19]
印尼和美国敲定关税协议,越南看到税率惊讶,1%差距也能决定生死
搜狐财经· 2025-07-18 20:17
美印尼关税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与印尼正式达成关税协议 关税率从32%降至19% 印尼总统称19%为最低底线 [1] - 协议包含货物转运限制条款 若发现来自高关税国家的转运货物 将加征额外关税 [1] - 美国为印尼出口提供免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特殊待遇 [1] 贸易合作扩展 - 印尼承诺采购15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 45亿美元农产品及50架波音飞机 [3] - 印尼面临19%关税率 低于越南等其他东南亚国家 越南政府对此表示惊讶 [3] - 印尼纺织行业欢迎19%关税 认为比越南和孟加拉更具竞争优势 渔业从业者则称19%关税仍造成困难 [3] 美国谈判模式分析 - 美国对东南亚国家采取相似策略 征收基础关税+限制转运+要求零关税+签署大额订单 [5] - 本质是利用市场优势收取"保护费" 推动美国农产品出口 挽救波音业绩 切断中国转运渠道 [5] 协议对印尼经济影响 - 预计印尼对美出口将减少25% GDP下降0.3% [7] - 美国农产品零关税政策将挤压印尼本土种植养殖业 可能引发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不稳定 [9] 对中国相关行业影响 - 中国商品因技术含量和价格优势仍具替代性 美国需承担更高成本寻找替代品 [9] - 美国通过波音订单挤压中国商飞在东南亚市场份额 但无法完全割舍中国制造业 [9] - 中国可增加从东南亚国家进口 构建经济依赖关系 探索绕过关税的产业合作模式 [10]
法外长反咬一口:欧盟今天向美国屈服,明天中国就会来要价
搜狐财经· 2025-07-18 20:00
欧美关税谈判 - 法国外长巴罗强调欧盟必须在对美贸易谈判中保持强硬立场,认为妥协将开创危险先例并损害欧盟公信力 [1] - 巴罗警告若欧盟退让,中国可能效仿美国加征关税的做法,呼吁欧盟做好反击准备并展示"威慑工具火力" [1] - 法国总统马克龙对美国8月1日起征收30%关税表示强烈不满,支持欧盟准备"可信反制措施" [5] - 欧盟委员会考虑对价值720亿欧元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包括波音飞机、汽车零部件等 [6] - 欧盟内部对反制措施存在分歧,反制清单从950亿欧元缩减至720亿欧元 [6] 中欧贸易关系 - 法国外长巴罗无端指责中国不尊重国际贸易规则,声称中国让欧洲生产商陷入困境 [2] - 中国外交部驳斥"产能过剩论",指出中国产业发展靠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而非补贴 [2] - 中方强调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损害各方利益,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 [1] 欧美贸易争端细节 - 美国威胁若欧盟提高关税,将在30%基础上再加收同等关税 [5] - 欧盟考虑第三轮反制措施,可能涉及限制美国在欧盟的服务贸易和公共采购 [7] - 欧美在汽车、农业、高科技等领域存在重大分歧,贸易战风险上升 [7] - 法国经济部长隆巴尔称谈判"极其艰难",提案不平衡,必要时欧盟应对美征收对等关税 [6]
中国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优质回报 跨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充满信心
央视网· 2025-07-18 14:49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链博会汇聚650多家国内外企业 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65% 欧美参展商占境外参展商总数50% [1] - 链博会成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被国际商会秘书长评价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1][6] 中国供应链优势 -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门类的国家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 [2][4][9] - 凭借供给端和需求端双重优势 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稳定锚" 在单边主义背景下提供稳定性 [1][9] - 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处于全球前沿 吸引国际企业寻求技术合作 [8] 国际合作与投资 - 葡萄牙 日本等国企业通过链博会寻求与中国在保险 建筑 5G 人工智能等领域建立供应链合作 [12] - 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达11.7% 反映全球资本对中国持续信心 [14] - 中国通过超大市场规模和创新能力为全球企业提供优质回报空间 [10][13] 经济表现与前景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达5.3%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前列 [14] - 全面数字化与自动化解决方案成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 并惠及其他国家 [14] - 国际机构评价中国经济在困难时期仍保持前行 前景乐观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