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长期特别国债
icon
搜索文档
1650亿元、500亿元、710亿元!今天发行→
新华网财经· 2025-04-24 20:12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 - 20年期发行规模500亿元,中标利率1.98% [2] - 30年期发行规模710亿元,中标利率1.88% [2] - 2025年全年计划发行1.3万亿元,较2024年增加3000亿元 [6] - 资金用途:8000亿元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两新"政策扩围,其中3000亿元专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同比增加1500亿元) [6] - 上市交易时间均为4月29日 [6] 2025年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发行 - 发行规模1650亿元,期限5年,加权中标利率1.45% [2] - 计息起始日为4月25日,每年付息,4月29日上市交易 [4]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表 - 4月:20年期和30年期首发,均按半年付息 [7] - 5月:30年期(9日)、20年期(16日)、30年期(21日)续发,50年期(23日)直发 [7] - 6月:30年期(6日)、20年期(20日)、30年期(24日)续发 [7] - 7月:30年期(14日首发)、30年期(24日续发)、20年期(24日首发) [7] - 8月:50年期(1日续发)、30年期(8日续发)、20年期(14日续发)、30年期(22日首发) [7] - 9月:30年期(12日续发)、20年期(17日续发)、50年期(24日续发)、30年期(26日续发) [7] - 10月:30年期(10日绿发) [7] 超长期特别国债定义与特点 - 超长期:期限10年以上,缓解中短期偿债压力 [11] - 特别:资金专款专用,针对特定目标 [11] - 国债:国家信用背书,安全性最高 [11]
1210亿!下周二上市交易
证券日报网· 2025-04-24 16:49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提前发行且规模扩大,体现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能为经济增长注入动能,助力实现全年增长目标,且投资者认可度高 [1][2][3] 分组1:国债发行情况 - 4月24日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次发行,20年期500亿元,30年期710亿元,合计1210亿元,4月29日起上市交易 [1] - 今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首发时间较去年提前近一个月 [1] 分组2:发行意义 - 体现财政政策“早部署、快落地”特征,实现“稳当前”短期目标,为“谋长远”奠定基础,塑造新经济增长极 [1] - 是2024年政策延续,体现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为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达成提供支持,使财政资金更早投入“两重”“两新”项目,释放投资和消费需求 [2] 分组3:市场反馈 - 4月24日发行的20年期、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标利率分别为1.98%、1.88%,全场倍数分别为3.11、3.66,边际倍数分别为8.42、3.43 [2] - 较高全场倍数和边际倍数表明投资者对超长期特别国债认可度高,反映市场对政府债券信任及对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信心 [2] 分组4:资金用途及影响 - 1.3万亿元中8000亿元用于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两新”政策,其中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2000亿元用于支持设备更新,比上年增加500亿元 [3] - 提前发行并扩大规模以“组合拳”之势为经济增长注入动能,8000亿元投向“两重”项目拉动基建投资,5000亿元用于“两新”政策释放消费潜力,适配项目运营,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宏观融资成本,预计促进GDP增长,助力实现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 [3]
1650亿元、500亿元、710亿元!今天发行→
央视财经· 2025-04-24 12:40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情况 - 20年期发行规模500亿元,中标利率1.98% [1][4] - 30年期发行规模710亿元,中标利率1.88% [1][4] - 两种期限国债将于4月29日起上市交易 [4] - 2025年拟发行总额1.3万亿元,较2024年增加3000亿元 [4] - 8000亿元用于支持"两重"项目建设,5000亿元用于"两新"政策扩围 [4] - 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规模3000亿元,较2024年增加1500亿元 [4] 2025年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发行情况 - 5年期发行规模1650亿元,加权中标利率1.45% [2][3] - 4月25日开始计息,每年付息 [3] - 4月29日起上市交易 [3] 超长期特别国债定义 - 超长期指10年以上期限债券,可缓解中短期偿债压力 [6] - 特别指具有明确专项用途,资金需专款专用 [6] - 国债是国家信用背书的最高安全等级债券 [6]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分析,根据测算,参考去年“两重”“两新”的政策效果,今年1.3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或拉动GDP增长1.7至1.9个百分点。(上证报)
快讯· 2025-04-23 07:5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分析今年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或拉动GDP增长1.7至1.9个百分点 [1] 相关目录总结 无相关内容
时报观察丨超长期特别国债为扩内需促消费“添柴加薪”
证券时报· 2025-04-22 07:57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 - 今年将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 3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 [2] - 首期将于4月24日开闸 聚焦20年、30年期品种 [2] - 具体投向包括8000亿元支持"两重"项目 5000亿元用于"两新"政策扩围 [2] - 其中3000亿元专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同比增加1500亿元 [2] 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支持作用 - 超长期特别国债通过聚集私人储蓄转化为有效需求 实现供需同频共振 [3] - 对"两重"建设中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领域给予重点支持 加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3] - 一季度在政策支持下相关消费品保持两位数增长 反映扩内需成效 [2] 债券市场影响 - 增加安全资产供给 缓解低利率时代"资产荒"问题 [3] - 中国国债已具备全球安全资产潜力 境外机构年内增持逾2700亿元 [3] - 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密集落地 与超长债共同形成供给扩容 [2]
划重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10大看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5 17:19
1、GDP增长目标与支撑因素 - 2025年GDP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与31个省份加权平均目标5.3%相近,体现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政策导向 [2] - 经济回升向好的三大保障:超大规模市场与完整产业体系(全球唯一全工业门类国家)、需求/结构/动能升级空间、新动能转换关键期 [2] 2、财政政策力度显著提升 - 赤字率拟按4%安排(2008年以来最高),赤字规模5.66万亿元(同比+1.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同比+1.2万亿元) [3] -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方向:从投资为主转向投资消费并重,增加居民转移支付与民生支出占比 [3][4] 3、特别国债与专项债扩容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3万亿元(同比+3000亿元),其中3000亿元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规模翻番) [5][6] - 地方政府专项债安排4.4万亿元(同比+5000亿元),重点投向土地收储、存量房收购及拖欠账款化解 [7] - 政府债务总规模达11.86万亿元(同比+2.9万亿元),财政支出强度创历史新高 [7] 4、货币政策与消费刺激 - 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明确将适时降准降息,流动性目标从"合理充裕"升级为"充裕" [8] - 消费专项行动包括:3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优化休假制度释放文旅体育消费、扩大健康养老等服务供给 [9][10] 5、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 - 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11] - 传统产业改造聚焦制造业技改、设备更新及产业链升级,强化基础再造与重大装备攻关 [11] 6、房地产与教育医疗改革 - 房地产政策首次提出"更大力度促进健康发展",专项债支持存量房收购,限购松绑与保障房贷款范围拓宽预期增强 [12] - 教育体系改革包括高中阶段学位扩容、免费学前教育推广、职教产教融合及"双一流"建设加速 [13] - 医疗改革深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导向,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创新药目录制定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同步推进 [14][15]
今年赤字率提高到4%左右,新增政府债务增至11.86万亿元,释放什么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5 12:55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 周潇枭 编 辑: 陈洁)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志勇对2 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些安排体现更加积极财政政 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的要求。同时,与去年的增量财政政策充分衔接,体现政策的连续性和 稳定性,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等均是这样的政策落实。赤字率 提高可以释放更多的资金,为政策的落实提供更充分的财力保障。赤字率突破3%,用好财政 政策空间大的积极因素,为巩固和促进经济回升向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地方专项债用途与 去年增量财政政策的要求是一致的,将更好用好专项债资金,更好发挥专项债的积极作用。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2 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 0 2 5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 极,赤字率首次达到" 4%左右",为2 0 0 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体现了中央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 坚定决心,是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出政策非常实事求是,因时因势顺势而 为。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国债合计11 . 8 6万亿元,超过去年赤字、专项债和 超长期特别国债之 ...
热点思考 | 解码地方“财政账” ——“大国财政”系列之二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3-03 21:24
地方财政收支概况 - 2024年地方本级一般财政收入增速达1.7%,高于全国1.3%的总体增速,主要得益于地方加大处置闲置资产和资源与资产盘活力度 [8][25] - 地方一般财政支出增速为3.2%,低于全国3.6%的支出增速,主要由于2024年中央结转结余资金较为充裕 [8][25] - 2024年地方税收收入加权平均同比-2%,非税收入加权平均同比约12.5%,其中东北地区非税收入增速高达20.1%,占其一般财政收入比重约39% [9][26] 非税收入结构分析 - 中西部地区中,山西、内蒙古、新疆非税收入增速均超20%,主要由于矿产等资源出让收入带动 [10][26] - 东部地区加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北京扩大市属机关所办企业上缴收益试点范围,促使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长97% [10][26] - 天津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飙升775%,同时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专项清理工作,上缴财政资金达21.5亿元 [10] 政府性基金表现 - 2024年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13.5%,支出同比0.4%,30个地区中仅8地政府性基金收入实现增长 [12][26]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16%,25个省份中19省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降,湖南下降幅度最大达-36.1% [13] - 贵州通过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收入与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收入分别增长127.6%、69.8%,推动政府性基金收入总体增长1.5% [14][26] 超长期特别国债使用情况 - 2024年13省市已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约2031亿元、使用进度约53%,仍有47%资金结余到2025年使用 [15][26] - 超长期特别国债主要投向交通运输与工业信息领域,两类支出占总支出比重分别达37%与36% [16][26] - 湖南超长期特别国债完成度最高达86.7%,而河北、吉林完成度较低分别为26.1%与13.7% [15] 2025年财政预算目标 - 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增速预期3%,高于2024年的1.7%,税收收入加权平均增长3.9%,较2024年上调5.5% [18][27] - 21个省份公布税收收入预测,4省份预测增长超过7%,12省份预测在1.0-4.0%之间,全国税收收入有望恢复到2023年约18万亿元水平 [19][27] - 2025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同比增长1.6%,支出预算同比-6.5%,24省市区上调收入增速预期,22省市下调支出预期 [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