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景气度
icon
搜索文档
5月汽车终端景气度草根结论汇报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行业(包括乘用车和重卡市场) - **公司**:小鹏、理想、小米、吉利、比亚迪、华为、北汽蓝谷、商机、江淮、北汽、潍柴动力、特斯拉、赛丽斯(问界)、极氪、阿维塔、领克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整体市场观点 - 小米事故影响消退,五月底新车密集上市有望推动城市板块增长,港股优于A股 [1][2] - 计价是选股核心标准,港股优选小鹏、理想、小米等,A股优选华为、北汽蓝谷等,潍柴动力在重卡领域维持优选 [1][2] - 下修全年乘用车零售预期至2369万辆,同比增4.1%,新能源零售下修40万辆,渗透率降1%,出口维持523万辆;五月预测下修至185万辆,同比仍双位数增长 [1][12][13] 乘用车市场 - **五月表现**:整体符合预期,五一后季节性回落,进店量和成交率下降,消费者观望情绪加剧,购车决策周期拉长 [3][4] - **库存及价格竞争**:行业库存稳定,各品牌库存中等,价格竞争温和,补贴缓解车企折扣压力 [5] - **各品牌情况** - 比亚迪:非自驾车型去库多,智驾版车型折扣增加,库存中等偏高水平 [6] - 理想:新款通过配置升级和优惠提升性价比,订单表现符合预期,对竞品影响可控 [7][8] - 特斯拉:交付受极氪007GT等竞品影响,交付节奏正常 [9] - 问界:M8订单持续火爆,但对M9有一定影响 [10] - 极氪:007JT表现符合预期,对001替代效应超预期,杭州补贴可能致内部竞争 [11] 重卡市场 - **政策落地情况**:大部分省市已落实国四排放标准,山东和河南预计五月底或下半年落地,江苏部分城市尚未落地 [15] - **销量情况** - 五月预测:维持国内总量6万台,同比增12%,天然气重卡下降,电动车增长,出口下降 [3][19] - 全年预测:国内销量预计70万台,同比增长16%,呈现前低后高,批发总量约100万台 [3][20] - **新能源类型表现**:电动车景气度高,天然气重卡因气价收窄而下滑 [3][17] - **价格趋势**:年初电动车普遍提价1 - 2万元,4、5月多数门店价格稳定,库存高门店促销力度加大 [3][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短期内需关注比亚迪智驾后的降价空间,以及中高端市场如理想、问界和领克等品牌之间的竞争情况 [14] - 重卡订单转化为实际销量存在时间差,不一定马上体现在五月份销量中 [16]
钨价大涨,后续怎么看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钨行业 - **公司**:章源钨业、长高电新、中钨高新、中宝新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钨价上涨原因**:供需两侧紧张,供应端国内钨矿产量下滑,2024 年中国钨矿产量 7.21 万金属吨,同比下滑 0.64%,2025 年前三季度中国钨金矿产量 1.77 万金属吨,同比下滑 1.2%,海外进口补充增速放缓;需求端总需求稳步上升,2024 年中国钨总需求 17.76 万金属吨,同比增长 2%,下游产业扩产和价格战拉动上游矿产需求,军工需求占比超 10% [1][3] - **近期钨价上涨催化因素**:国内钨矿第一批开采配额下调,供应侧潜在扰动如湖南环保督察整改方案,印巴冲突提升军工景气度引发资金关注 [4] - **未来物价走势展望**:预计继续上涨,潜在催化剂为中美关系缓和带来出口修复,巴库塔钨矿投产进度慢于预期,2025 - 2028 年可见增量不及预期,不可见减量持续发生 [1][5] - **权益板块投资价值**:尽管短期内存在波动,但由于供需两侧逻辑边际改善以及长周期走强趋势,全产业链布局的权益板块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应关注公司对上下游市场变化的敏感度 [1][6] - **钨价上涨对上市公司利润影响**: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利好,产业链价格传导速度加快,机床产量增速提升,库存周期进入主动补库阶段,内外需修复预期增强,如中宝新材利润受益于金属价格上涨 [1][7][8] - **物价上涨环境中表现强弹性的公司**:钨矿占总利润比越高的公司弹性越强,如章源钨业、长高电新,投资标的排序上中钨高新排第一顺位,还应关注静态估值较低且受益于稀土题材和机器人零部件替代方案催化的公司 [1][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中国钨总需求中军工需求占比超 10% [1][3] - 2025 年 1 - 3 月海外钨矿月均进口量维持在 500 吨左右 [3] - 机床产量增速在三四月份达到 23% [7] - 长高电新柿竹园矿去年净利润达七亿,占公司总体净利润十亿中的 70%,今年一季度贡献 90%以上净利润 [9]
荣盛石化:炼化景气度回暖,公司盈利水平有望持续修复-20250516
开源证券· 2025-05-16 18: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3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炼化行业景气度回暖,公司业绩在2025年一季度大幅环比改善,结合当前情况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6] - 燃料油政策频出或使边际炼油产能逐步退出,产品盈利水平有望修复 [7] - 公司持续“补链强链”,完善产品矩阵,增强盈利能力,作为炼化龙头盈利水平将逐步修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炼化行业底部向上,景气度企稳回升 - 原油裂解价差2024Q4跌至低点,2025年企稳回升,2024Q4平均为1231元/吨,2025Q1为1452元/吨,2025Q2截至4月23号平均为1654元/吨 [16] - 烯烃价差回暖,截至4月25日,乙烯 - 石脑油价差为202美元/吨,较年初变化不大;丙烯 - 石脑油价差为197元/吨,较年初涨幅约20 - 30美元/吨 [16] - PX - 石脑油价差处于历史低位,4月PX生产利润理论亏损,PTA因行业过剩价差长期承压,涤纶长丝价差和盈利能力表现良好,截至4月28日,POY全年平均价差为1293元/吨 [19] 燃料油等相关政策频出,行业边际产能或将逐步退出 - 2025年1月1日起燃料油进口税率从1%调至3%,进口成本约增加80元/吨;1月起燃料油消费税抵扣比例从100%下调至50 - 60%,部分税费成本上升450 - 600元/吨 [28] - 2025年3月全国燃料油进口138.26万吨,环比降57.12万吨,降幅29.24%,同比跌幅超50%,Q1进口总计521.85万吨,同比降近300万吨,降幅35% [29] - 以进口燃料油为原料的地炼企业面临双重成本压力,2025年以来山东独立炼厂产能利用率降至48%左右,行业边际产能或逐步退出,产品盈利水平有望修复 [29] 公司产业链布局完善,炼化龙头业绩修复、整装待发 - 公司是重要生产商,控股的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能力全球领先,与阿美战略合作巩固行业地位 [31] - 2024年浙石化α烯烃中试装置投产、稀土顺丁橡胶装置试生产成功、金塘新材料等项目推进,产品矩阵拓宽 [34]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5.88亿元,环比增486.62%;扣非归母净利润6.18亿元,环比增736.04%,业绩大幅环比改善 [3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25.93( - 615.63)/3702.23/3887.3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62( - 81.23)/41.20/62.62亿元,EPS为0.19( - 0.81)、0.41、0.62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45.0、21.4、14.1倍,维持“买入”评级 [39] 附:财务预测摘要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51.12/3264.75/3525.93/3702.23/3887.34亿元,YOY分别为12.5%、0.4%、8.0%、5.0%、5.0% [10][41]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8/7.24/19.62/41.20/62.62亿元,YOY分别为 - 65.3%、 - 37.4%、170.8%、110.0%、52.0% [10][41] - 毛利率分别为11.5%、11.5%、11.5%、11.7%、13.0%;净利率分别为0.4%、0.2%、0.6%、1.1%、1.6% [10][42] - ROE分别为1.7%、2.2%、3.7%、7.4%、10.1%;EPS分别为0.11、0.07、0.19、0.41、0.62元 [10][41] - P/E分别为76.2、121.9、45.0、21.4、14.1倍;P/B分别为2.0、2.0、1.9、1.8、1.6倍 [10][41]
荣盛石化(002493):炼化景气度回暖,公司盈利水平有望持续修复
开源证券· 2025-05-16 15: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3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炼化行业景气度回暖,公司业绩在2025年一季度大幅环比改善,结合当前情况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6] - 燃料油相关政策频出,行业边际产能或逐步退出,产品盈利水平有望修复 [7][28][29] - 公司作为炼化龙头,产业链布局完善,产品矩阵不断拓宽,成本端控制能力优化,盈利水平将逐步修复 [8][3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炼化行业底部向上,景气度企稳回升 - 原油裂解价差在2024Q4跌至低点后,2025年逐季度环比改善,2024Q4平均为1231元/吨,2025Q1为1452元/吨,2025Q2截至4月23号平均为1654元/吨 [16] - 烯烃价差回暖,截至4月25日,乙烯 - 石脑油价差为202美元/吨,较年初变化不大;丙烯 - 石脑油价差为197元/吨,较年初涨幅约20 - 30美元/吨 [16] - PX - 石脑油价差处于历史低位,截至4月25日为137.40美元/吨,行业效益承压,4月PX生产利润理论亏损 [19] - PTA因行业过剩,价差长期承压,截至2025年4月28日全年平均价差为109美元/吨,处于亏损状态 [19] - 芳烃产业链终端产品涤纶长丝价差和盈利能力表现良好,截至2025年4月28日,POY全年平均价差为1293元/吨 [19] 燃料油等相关政策频出,行业边际产能或将逐步退出 - 2025年1月1日起,燃料油进口税率从1%调至3%,进口成本约增加80元/吨,依赖进口燃料油的企业加工成本增加 [28] - 2025年1月起,燃料油消费税抵扣比例从100%下调至50 - 60%区间,使用较多燃料油及稀释沥青的地炼税费成本上升450 - 600元/吨 [28] - 2025年3月全国燃料油进口138.26万吨,环比降57.12万吨,降幅29.24%,同比跌幅超50%,Q1进口总计521.85万吨,同比降近300万吨,降幅35% [29] - 2025年以来,山东独立炼厂产能利用率下滑,截至4月下旬降至48%左右,行业边际产能或逐步退出,产品盈利水平有望修复 [29] 公司产业链布局完善,炼化龙头业绩修复、整装待发 - 荣盛石化是重要生产商,控股的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能力全球领先,与阿美战略合作巩固行业地位 [31][34] - 2024年浙石化α烯烃中试装置投产、稀土顺丁橡胶装置试生产成功、金塘新材料等项目推进,产品矩阵拓宽 [34]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5.88亿元,环比增长486.62%;扣非归母净利润6.18亿元,环比增长736.04% [6][3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25.93( - 615.63)/3702.23/3887.3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62( - 81.23)/41.20/62.62亿元,EPS为0.19( - 0.81)、0.41、0.62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45.0、21.4、14.1倍,维持“买入”评级 [6][39] 附:财务预测摘要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25,112|326,475|352,593|370,223|388,734| |YOY(%)|12.5|0.4|8.0|5.0|5.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158|724|1,962|4,120|6,262| |YOY(%)|-65.3|-37.4|170.8|110.0|52.0| |毛利率(%)|11.5|11.5|11.5|11.7|13.0| |净利率(%)|0.4|0.2|0.6|1.1|1.6| |ROE(%)|1.7|2.2|3.7|7.4|10.1| |EPS(摊薄/元)|0.11|0.07|0.19|0.41|0.62| |P/E(倍)|76.2|121.9|45.0|21.4|14.1| |P/B(倍)|2.0|2.0|1.9|1.8|1.6|[10][41]
东北固收行业轮动系列专题二:行业关联网络下的二级行业轮动策略
东北证券· 2025-05-16 12:13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考核机制改革下行业轮动研究重要,此前行业轮动框架有局限,报告提出双线解题思路构建五个策略,低位+边际改善策略表现突出,研究对构建策略有较高参考价值 [2][3] 从基本面到行业轮动策略——首篇报告的核心亮点与挑战 核心突破:经济学逻辑与统计学效力的有机结合 - 构建基于经济基本面视角、涵盖近300个指标的行业轮动研究框架,具备统计学有效性与经济学逻辑性,能动态调整估值逻辑 [13][15] - 大部分策略尤其是“低位+边际改善”策略取得显著超额收益,样本外“低位+边际改善”策略表现良好,但对短期突发政策变化或外部冲击前瞻性有待提升 [13][18][19] 遗留问题:行业覆盖范围的局限性 -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15个能形成稳定、可解释的景气度指数,限制策略适用性和解释能力 [22] - 解释力不足原因包括部分行业不遵循基本面驱动估值逻辑、行业颗粒度过大、指标质量与筛选标准限制 [23][27][30] 颗粒度层面的破局之道——124个二级行业的指标再挖掘 二级行业的估值逻辑探究 - 将申万一级行业拆解为二级子行业,沿用前序报告估值逻辑划分框架和动态景气度指数构建方式,多数子行业能识别对应估值逻辑 [32] 二级行业指标筛选及景气度指数构建 - 筛选指标沿用上次标准,保留回归建模约束指标方向性亮点,引入运算型衍生指标,限定指标数量,最终使用963个中观经济指标 [38][39][45] - 采用最近36个月数据训练、最新一个月测试的方式构建景气度指数,42个行业拟合优度均值高于0.6,但存在数据覆盖不完整和精细颗粒度下估值逻辑不稳定问题 [50][54][56] 从单打独斗到网络协同——引入关系层的双层景气度模型 关系层的发现:行业间存在资金层面的联动关系 - 不同二级行业间存在联动性,成长与红利板块内及板块间有正负相关关系,跨行业相关性也合理且有基本面支撑 [66] 关系层的应用:如何实现双层结构的实践落地? - 基于“基础层+关系层”双层结构优化景气度指数构建框架,按特定流程回归,扩大模型覆盖范围 [73][74][75] - 引入双层结构后90个行业拟合优度均值超0.6,选取代表性行业分析,回归效果增强且替代逻辑合理 [79][82][83] 策略实战与验证:一二级行业视角各有优劣 二级行业轮动策略结果:低位+边际改善策略表现突出 - 构建TOP20、多空、边际改善、低位修复、低位+边际改善五个策略,低位修复和低位+边际改善策略取得显著超额收益,低位+边际改善策略年化收益率11.65%,最大回撤11.25%,夏普比率1.86 [2] 一二级行业轮动策略结果的对比与启发 - 报告未明确提及相关内容
ETF基金日报丨工程机械ETF涨幅领先,机构:看好工程机械行业整体景气度持续回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5 10:35
证券市场回顾 - 上证综指日内上涨0.86%,收于3403.95点,最高3417.31点 [1] - 深证成指日内上涨0.64%,收于10354.22点,最高10418.44点 [1] - 创业板指日内上涨1.01%,收于2083.14点,最高2103.37点 [1] ETF市场表现 股票型ETF整体市场表现 - 股票型ETF收益率中位数为0.66% [2] - 规模指数ETF中富国创业板50ETF收益率最高,为2.31% [2] - 行业指数ETF中建信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收益率最高,为3.71% [2] - 策略指数ETF中华宝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收益率最高,为3.55% [2] - 风格指数ETF中华夏中证智选300成长创新策略ETF收益率最高,为1.46% [2] - 主题指数ETF中大成中证工程机械主题ETF收益率最高,为9.98% [2] 股票型ETF涨跌幅排行 - 涨幅最高的3支ETF:大成中证工程机械主题ETF(9.98%)、华富中证证券公司先锋策略ETF(4.61%)、易方达沪深300非银行金融ETF(4.22%) [4][5] - 跌幅最大的3支ETF:国泰中证光伏产业ETF(-1.35%)、华安中证光伏产业ETF(-1.27%)、平安中证光伏产业ETF(-1.23%) [5] 股票型ETF资金流向 - 资金流入最多的3支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流入7.61亿元)、南方中证500ETF(流入5.81亿元)、华夏中证A500ETF(流入4.58亿元) [6][7] - 资金流出最多的3支ETF: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流出4.42亿元)、华泰上证红利ETF(流出4.01亿元)、富国上证综指ETF(流出1.91亿元) [7] 股票型ETF融资融券概况 - 融资买入额最高的3支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63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3.91亿元)、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3.78亿元) [8][9] - 融券卖出额最高的3支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3397.6万元)、华夏上证50ETF(2074.89万元)、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469.75万元) [9] 机构观点 - 国元证券看好工程机械行业整体景气度持续回暖,建议关注具备强海外生产能力及客户多元化的出口链标的 [9] - 华创证券认为行业需求转暖背景下行业加速修复,设备更新的刚性需求及政策法规干预或推动国内挖掘机市场复苏 [10]
医美终端景气度跟踪
2025-06-16 00:0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医美行业 公司:山西景柏、薇美、华西生物、拉芳秀、太原生物、济源生物、FC 品项所属公司、华熙生物、方正资源、双美、福曼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行业景气度**:2025 年二季度医美行业景气度低于预期,四月营收同比增 3%,五月中旬营收同比增速约 5%,均未达预期;主要因客单价四月降 5%、高单价项目占比减少、一线城市增速放缓及监管加强[1][2][3][4] - **促销活动影响**:三月份促销客流增长显著,但四、五月促销效果不佳,部分产品价格触底,高单价产品因竞争加剧价格下滑,整体营收增速放缓[1][5] - **全年业绩目标**:今年实现 15%的业绩目标难度较大,虽计划开设新门店等推动发展,但仍面临挑战[6] - **新客户情况**:二季度新客比例同比下降,1 - 4 月新客占比降 2%,四月降幅近 7%,五一期间预计同比降 3 - 5%[1][10] - **项目占比变化**:1 - 4 月非手术类项目占比升 3%,光电皮肤类和注射类项目分别增长 2%和 4%[1][11] - **产品表现** - 胶原蛋白类产品增速显著,山西景柏唯美系列蒸汽产品表现理想,微医美产品线增速达 47%[1][12] - 注射肉毒素产品线平稳增长约 10%,透明质酸产品线分化,乔雅登、瑞兰等品牌增速放缓,嗨体系列四月负增长[1][12][13] - 再生针剂市场,传统产品如白天使销售放缓,新引进品牌如艾素菲表现较好,但整体同比增长受分流影响[1][14] - **新品情况** - 拉芳秀投资的太原生物旗下三类械医美胶原蛋白注射剂产品值得关注[8] - 薇美推出三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定位于中面部填充市场,定价预计 8,000 元以上,五月底或六月初上市[17][18] - 华西生物推出低价透明质酸水光针,采购价约 60 元/支,终端建议价 1,000 元左右,有助于引流并替代非合规产品[3][23] - **肉毒素产品线前景**:西马、百克锡、达西非等品牌将陆续进入市场,新版长效美容肉毒素也在准备引进,预计 2025 年和 2026 年肉毒素用量将继续增加,增速平稳且可持续[3][26][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上游厂商要求**:上游厂商对采购量设定任务目标,提供线下活动、医生培训等支持,根据采购量赠送样品和优惠,达不同阶梯数量等级可获更多返点[19] - **增值税率影响**:增值税率提升后,成本一般由上游厂商承担,多数常规产品价格未涨甚至下降[20] - **景波营销展望**:景波新产品线预计占一定市场份额,但需灵活营销策略适应行业终端价格下降趋势[21] - **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胶原蛋白类产品接受度高,销售量超台湾双美和福曼,产品线丰富,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并超越动物源胶原蛋白[22] - **合规水光针占比**:目前合规水光针占比 0%,预计下半年至少 5 张新注册证获批,未来占比将逐渐提高[24] - **凝胶新品疗程及客户**:凝胶新品用于中面部填充,每年两次治疗,每次三支共六支,一年治疗费用约 45,000 元,针对中高端客户[25] - **眼周护理产品**:眼周护理核心主打巷四号课等产品[28] - **华熙生物情况**:华熙生物出厂价格约 2000 元,预计与包头和提示价格水平相同,已做上市动作,物流配送搞定后可开卖[29][30] - **方正资源进展**:方正资源胶原三类械注射针剂短期内无明确获批消息[31] - **玻尿酸市场**:OEM 代工和韩系品牌表现较好,海底捞、泰国类品牌销量下降,高端系列基本维持去年同期销售量[33] - **动物源性胶原蛋白**:动物源性胶原蛋白增速不如重组胶原蛋白,今年双美需求下降,福满波动大,厂家和机构在寻找替代品[34]
厦门钨业董事长黄长庚:中长期看好钨业景气度
搜狐财经· 2025-05-14 12:27
钨行业概况 - 钨具有战略金属地位,全球各国普遍重视其战略价值 [1][4] - 钨消费属于"硬消费",下游对价格变化不敏感,价格主要取决于供需格局 [1][4] - 中国是全球主要钨生产国,2024年产量6.7万金属吨占全球82.7% [1][4] - 钨矿开采实行配额制,中国矿端产能快速增长可能性较低 [1][4] 钨供需现状 - 光伏用钨丝需求快速增长,为全球钨需求贡献5%-8%增量 [1][4] - 供给未能及时跟上需求增长,导致供需短期失衡 [1][4] - 近几年钨价维持较高水平并趋于稳定 [1][4] - 中长期看好钨市场前景 [1][5] 钼行业分析 - 钼主要应用于不锈钢领域 [5] - 钼矿多与铜矿伴生,铜价上涨导致伴生钼产量被动增加 [5] - 近两年钼价略有下降 [5] - 钼产业链核心价值在于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6] 公司战略 - 积极拓展钨在光伏用钨丝和特种领域的应用 [1][4] - 在光伏切割用钨丝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1][4]
多只军工股掀起涨停潮 军工板块王者归来?
中国经营报· 2025-05-13 22:46
军工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军工板块近期反复活跃 多只个股连续涨停 累计涨幅超60% [1] - 5月13日板块整体调整 但强势个股仍以涨停收盘 [1] - 中证军工指数单周涨幅达5.17% 申万军工指数涨幅6.33% 大幅跑赢上证综指(1.92%)和沪深300(2%) [2] - 军工板块周涨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 [2] 行业基本面现状 - 89家航天军工上市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小幅下滑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超40% [2] - 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仍小幅下滑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环比收窄 [2] - 军工板块市盈率处于历史中部位置 79.82%时间低于当前水平 市净率43.27%时间低于当前水平 [2] - 行业处于业绩筑底阶段 订单需求不明朗 成本与研发费用持续支出 [2] 业绩拐点预期 - 军工板块业绩底部区间特征显著 预计订单交付将推动业绩逐季改善 [3] - 合同负债较年初大涨66.01% 存货余额较期初增加17.38% 显示订单拐点已现 [4] - 军工板块上市公司总资产较年初增8.95% 总负债增14.02% [4] - 公募基金对军工板块持仓同比微增 预计二季度持仓占比或企稳回升 [4] 行业增长驱动力 - 国防军工行业自主可控特点持续凸显 新质战斗力或成重要增长驱动力 [4] - 无人系统军贸产品交付数量与收入规模创历史新高 实现多个海外市场零突破 [5] - 军贸合作渠道拓宽 采取"一司一策"营销策略深化多元化合作 [5]
前4月汽车产销首超千万辆,新能源车增势与价格区间碾压燃油车
贝壳财经· 2025-05-13 09:20
今年前4个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史上首次均超过1000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5月1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汽车产量为1017.5万 辆,同比增长12.9%;销量1006辆,同比增长10.8%,产销增速较1-3月分别收窄1.6和0.4个百分点。 "4月汽车市场总体表现良好,产销较去年同期实现平稳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如是 说,这是历史上前4个月产销量首次超过1000万辆。 在陈士华看来,中央政治局会议4月25日指出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与去年9月一揽子 增量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任务形成接续,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有助于进一步提振 汽车内需市场,帮助应对出口负面冲击,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占率为68.7% 4月汽车产销分别为261.9万辆和25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9%和9.8%。其中,4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225.7万辆和222.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1%。 从今年前4个月来看,乘用车产量为876.5万辆,同比增长14.5%;销量为864.1万辆,同比增长12.4%。 陈士华表示,汽车市场在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