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

搜索文档
泡泡玛特:Labubu带动股价涨909%,海外营收增375.2%
和讯网· 2025-06-03 22:23
Labubu产品表现 - Labubu虽鲜为人知但实绩惊人,成为明星收割机且全球明星自发带货,亮相国际时装周并与爱马仕铂金包搭配,获泰国官方"神奇泰国体验官"称号 [1] - 新品上线即售罄,全球门店常大排长龙,盲盒原价百元但二手市场溢价可达成百上千倍,部分联名款溢价1284% [1] - Labubu迎合成年人情绪和精神需求,唤起童年记忆并提供情绪安抚,系列众多可用于个性表达,形成粉丝社群成为"社交货币",其"丑萌"设计迎合年轻人多元审美 [1] 泡泡玛特财务与市场表现 - Labubu爆红拉动泡泡玛特股价一年暴涨909%,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港元,超GUCCI等奢侈品牌 [1] - 2024年海外及港台业务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收入占比达38.9%,其中东南亚市场营收24.03亿元,增长619.1% [1] - 二级市场迅速跟进,截至今年一季度末182只基金重仓泡泡玛特合计持股6079.24万股,去年一季度仅30只基金重仓合计持股4468.76万股 [1] 盲盒行业分析 - 2024年全球盲盒市场规模达145.142亿美元,2024-2031年将以5.90%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 [1] - 盲盒的不确定性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消费者像"赌博"般持续购买,前景理论和社交媒体放大效应使消费者高估抽中隐藏款概率 [1] - 盲盒隐藏款、限量款制造稀缺感引发"抢购战",提升产品渴望度和品牌社群凝聚力 [1] 泡泡玛特商业模式 - 泡泡玛特多IP矩阵战略扩容营收并分散风险,商业模式从卖玩具转变为卖"情绪 + 社交 + 文化",具有高毛利率和强渠道控制力 [1] - Labubu作为非叙事型IP靠设计魅力和文化裂变风靡全球,明星效应和KOL传播提升知名度,跨界合作破圈,融合地方文化增强认同感 [1] - Labubu验证了泡泡玛特IP孵化与运营能力,其火爆折射出新兴奢侈品逻辑,"被看见"赋予价值新维度 [1]
小盲盒拆出大生意:Labubu为什么能让爱马仕沦为背景板?
第一财经· 2025-06-03 20:35
Labubu现象级成功 - 全球明星自发带货,成为个性表达"标配",与奢侈品搭配频繁[1] - 被泰国官方授予"神奇泰国体验官"称号,成为首位获"外交身份"的潮玩IP[1] - 新品上线即售罄,全球门店大排长龙成常态,二手市场溢价高达1284%[1] - 拉动泡泡玛特股价一年暴涨909%,市值突破3000亿港元[3] - 2024年泡泡玛特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东南亚市场营收24.03亿元,增长619.1%[3] - 基金持仓显著增加,一季度182只基金重仓持股6079.24万股,去年同期仅30只基金持股4468.76万股[3] 盲盒机制与消费心理 - 2024年全球盲盒市场规模达145.142亿美元,预计2031年前CAGR为5.90%[4] - 不确定性刺激多巴胺分泌,间歇性奖励机制形成"上瘾"效应[5] - 前景理论驱动消费者为稀有款持续投入,避免错失心理[6] - 社交媒体放大可得性偏差和代表性启发,刺激购买欲望[7] - 稀缺性设计强化社群凝聚力,将消费转化为"寻宝竞赛"[9] - 盲盒机制将购买行为转变为包含期待、惊喜、竞争的消费体验[10] 情绪消费与身份表达 - 满足成年人怀旧心理与情感需求,提供"陪伴感"与"治愈力"[10] - 独特设计成为个性表达的"自我标签",投射审美偏好与生活态度[11] - 粉丝社群形成"社交货币",增强用户粘性与品牌情感联结[12] - "丑萌"设计迎合反主流美学趋势,代表对多元审美的接纳[13] 非叙事型IP运营策略 - 依靠纯粹设计魅力而非故事线,赋予更大想象空间与灵活性[14][15] - 明星与KOL自发推广快速突破圈层,提升时尚属性[16][17] - 与奢侈品绑定提升品牌格调,触达高端消费人群[18] - 跨界艺术文化合作拓展内涵,渗透日常生活场景[18] - 融合地方文化推出限定产品,增强地域亲和力[20] - UGC内容形成"自来水"效应,构建活力粉丝生态系统[20] 泡泡玛特商业模式 - 多IP矩阵战略满足不同偏好,分散经营风险[21] - 商业模式从卖玩具转向贩卖"情绪+社交+文化"价值[21][22] - 高毛利率源于IP溢价,生产成本占比低[24] - 强大自有渠道网络提升用户触达效率与数据掌控[24] - IP孵化能力已验证,持续打造爆款方法论成熟[25]
盲盒经济,市场前景怎样?
虎嗅· 2025-05-28 10:48
今年盲盒赛道的热度很高:布鲁可上市,卡游提交上市申请、泡泡玛特的一季度业绩很好,股价再创新 高。我们小圈子也讨论了很多,简单地整理一下,汇总成文: 一、如何理解盲盒? 一些机构研报是把三家公司分别定义的:布鲁可是拼搭角色类玩具的国内龙头企业,全球第三;卡游是 国内唯一的卡牌龙头;泡泡玛特是全球最大的潮玩运营商。如果抛开推票的需求,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太多的概念反而会掩盖本质。我们的观点很简单:布鲁可、卡游、泡泡玛特都可以归类为盲盒运营商, 只是内容物有所差别。因此研究它们,首先要说清楚盲盒这件事情。 关于盲盒,比较主流的定义:起源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福袋,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玩具盒子里的具体 产品款式,具有随机属性,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什么。因为有一些赌运气的成分,可以刺激用户 重复购买。这种解释更偏向于用户的维度,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盲盒更偏向于概率的一种商业化应用 在实验中,由于我们固定了产品和配货比例这两个关键变量,因此销售结果的变化,必然与盲盒模式 (变量3)息息相关。即套上盲盒,售价69元,品牌整体收入要远高于常规的可选式销售,这是一个值 得深思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背后是产品价值结构的重构 ...
镶牙、隆臀、改肤色…欧美人魔改Labubu停不下来,山寨Lafufu也来蹭热度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5-27 13:17
核心观点 - 中国泡泡玛特旗下Labubu毛绒玩具在欧美市场引发狂热投机热潮,形成文化输出与商业逻辑重构现象 [1][2] - 该现象本质是消费心理学、社交媒体算法与文化输出的三重叠加效应 [36] 市场表现 - TikTok上Labubu标签浏览量达数千万次,形成病毒式传播 [3] - 线下销售出现秒罄现象,转售价达零售价2-3倍,限量版在StockX平台炒至数百美元 [5] - 抢购引发治安事件导致英国实体店暂停销售 [7] 产品特性 - 香港艺术家龙嘉星2015年原创设计,2019年与泡泡玛特合作实现量产 [10] - 盲盒机制结合限量发售/联名款策略,创造赌博式消费体验 [12] - 产品兼具收藏价值与时尚符号属性,成为欧美"口红效应"典型载体 [13][14] 用户行为 - 欧美玩家发展出睫毛改造/BBL翘臀手术/镶牙钻等魔改文化 [16][18][23] - 改造视频在社媒获数百万播放量,形成恐怖谷效应仿妆风潮 [25][30] - 山寨版"Lafufu"以0.46美元低价流通,形成审丑亚文化 [34][35] 行业影响 - 体现全球消费市场规则重构,展示文化输出的双向创新路径 [36] - 对比迪士尼玲娜贝儿汉服改造案例,显示IP本土化改造的商业潜力 [36]
一张7元的成本炒到300元?撕拉片收割的是情绪价值还是智商税?
36氪· 2025-05-26 09:20
市场热度 - 撕拉片近期火爆出圈,抖音播放量超14亿次,小红书浏览量达7.4亿次[2] - 刘诗诗、张凌赫、金靖、迪丽热巴等明星在社交平台晒照推动热度[2] - 鞠婧祎微博分享撕拉片后,阅读量超8亿并引发外网讨论热潮[5] 价格波动 - 撕拉片相纸价格从7元飙升至300元,涨幅超40倍[9] - 商家将70元一盒(10张装)的相纸拆分为单张售卖,配合"绝版珍藏"营销话术[10] - 线下商家推出1899元的"鞠婧祎同款撕拉片写真套餐",溢价达10倍[18] 消费心理驱动因素 - 稀缺性:停产十年的产品不可再生,商家营造"拍一张少一张"的紧迫感[10] - 盲盒效应:30%废片率转化为独特体验,不确定性刺激消费[17] - 反算法情绪:撕拉片的粗粝质感和真实感对抗数字同质化审美[17] 平台与商家策略 - 抖音、小红书、微博多平台协同推流,形成"看到-搜索-下单"闭环[18] - 商家开发"撕拉片滤镜"满足长尾用户需求[18] - 线下饥饿营销结合明星同款概念提升溢价[18] 行业现象本质 - 撕拉片同时满足"社交货币"和"情感补偿"需求,成为身份认同符号[17][21] - 现象反映当代消费文化矛盾:既反抗数字审美又陷入消费主义游戏[21]
为“未知”付费:这届年轻人为何爱上开盲盒
中国青年报· 2025-05-26 07:11
盲盒消费市场概况 - 68.25%受访者有过盲盒消费体验,其中80.32%年消费300元及以下,11.03%年消费301-500元,8.64%年消费501元及以上 [2] - 潮玩盲盒购买率最高达78.23%,其次为文创盲盒56.16%,食品盲盒19.78%,机票/火车票盲盒15.41%,美妆和服饰盲盒均为15.21% [1][6] - 盲盒已从潮玩产品演变为泛消费领域的营销方式,覆盖商品与服务多个品类 [2] 消费者行为分析 - 购买动机前三位:享受开盒惊喜感69.78%,喜欢产品本身63.52%,联名IP/明星35.19% [3] - 典型消费场景包括情绪调节(拆盒减压)、社交礼物(解决选择困难)、游戏化体验(隐藏款收集) [3][5] - 火车票盲盒以9元低价刺激"买长乘短"行为,机票盲盒198元价格显著低于海南离岛常规票价 [7] 产业链与产品创新 - 行业形成文化产业(IP设计)+制造业(生产)+平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4] - 产品创新方向包括:传统文化元素(考古盲盒商皿方罍模型)、环保公益主题(珍稀动物保护套系)、游戏化机制(隐藏款概率) [5][6] - 美妆盲盒出现"C位产品"定制化设计,平衡随机性与确定性 [7] 市场问题与监管动态 - 质量风险:服饰盲盒存在滞销款充数现象,美妆盲盒出现假货混杂问题 [9] - 价格乱象:热门IP盲盒溢价达20倍(如拉布布系列炒至5000-6000元),游戏皮肤盲盒炒至上万元 [10] - 监管措施推进:《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要求公示隐藏款概率,建立备案制度 [11] 行业发展趋势 - 产品开发更强调文化内涵,需融合传统文化审美与现代设计 [12] - 企业需完善售后体系(如"换娃"服务),优化概率公示机制(62.35%消费者关注) [10][11] - 行业准入门槛将提高,政府拟制定负面清单管理特殊领域(如宠物盲盒) [11]
华尔街到陆家嘴精选丨年轻人的茅台”泡泡玛特太火了!20年期美债拍卖遇冷 需要担心吗?
第一财经· 2025-05-22 09:17
20年期美债拍卖遇冷 - 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低迷,得标利率5.047%,较上月高24基点,投标倍数下滑至2.46倍 [2] - 直接投标者获配比例升至14.1%,间接投标者份额降至69.02% [2] - 2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5.126%,30年期国债收益率超5%,美元指数跌破100关口,美股三大指数隔夜均跌超1% [2] - 摩根士丹利预计明年G-10国债收益率将大幅下降,建议对包括美国国债在内的大多数G-10债券市场久期持中性至超配立场 [2] 美国财政与债市动态 - 美国共和党税改大突破:4万美元减税上限敲定,等待众议院表决 [3] - 创纪录国防开支,"金穹"防务起步250亿美元,建成形成防卫功能1750亿美元 [3]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4.6%,2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突破5% [3] - 市场预计2026年美联储启动降息 [3] - 欧洲各地银行家安排的债券销售今年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超过了1万亿欧元(1.13万亿美元) [3] - 西门子周二出售70亿欧元债券,今年截至5月21日已合计发行7560亿美元公司债,同比增加3% [3] 日元汇率与日本经济 - 日元汇率波动加剧,日本超长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历史新高 [4] - 日本央行面临退出宽松政策压力,日元汇率或受多因素影响,呈现渐进式调整 [4] - 2025年至今日元升值8.5%,而同期美元指数下跌8.12%,欧元上涨9.2%,英镑上涨7.2%,澳元上涨4% [4] - 日本进入物价上涨和劳动力短缺下的工资上涨共振周期,GDP有望摆脱550万亿日元的区间,进入到600万亿-650万亿日元的新区间 [4] - 日元走强使得美元指数进一步走弱,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利好 [5] 泡泡玛特与Labubu IP - 摩根大通首次覆盖泡泡玛特,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250港元 [6] - Labubu正崛起为"超级IP",其搜索热度5月已超过Hello Kitty [6] - THE MONSTERS系列销售额将从2024年的3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7年的140亿元 [6] - 预计海外销售额2025年同比增长152%,2025-2027年复合增长42%,占2027年销售额的65% [6] - 公司2024-2027年销售和盈利复合增长率预计将分别达到44%及56% [6] - THE MONSTERS系列2024年实现30亿元销售,同比大增726%,一季度同比增幅165%-170% [7] - 采取限量+盲盒模式,抽中隐藏款的概率仅1/144,激发消费者重复购买 [7] 劳氏一季度业绩 - 劳氏同店销售额下降1.7%,但高于预期的下降2.04% [9] - 营收209.3亿美元,同比下降2.2%,符合预期 [9] - 每股收益2.92美元,高于预期0.05美元 [9] - 预计2025年总销售额在835亿-845亿美元,市场预期为843.1亿美元 [9] - 全年每股收益约12.15-12.40美元 [9] - 美国消费者仍维持家居支出,尽管大型项目因高利率被推迟,但小型工程仍在进行 [9] 百度一季度财报 - 百度一季度总营收325亿元,同比增长3% [10] - 净利润为77亿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65亿元 [10] - "百度核心"营收达255亿元,同比增长7% [10] - 非网络营销营收为94亿元,同比增长40%,主要得益于AI业务的推动 [10] - 爱奇艺营收为72亿元,同比下滑9% [10] - 自动驾驶服务萝卜快跑订单量同比增长75% [10] - 百度APP月活用户达7.24亿,同比增长7% [10] - 公司回购了价值4.45亿美元的股份 [10]
每日复盘:2025年5月20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微盘股指数创历史新高-20250520
国元证券· 2025-05-20 21:43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5月20日市场冲高回落,微盘股指数创新高,上证指数涨0.38%,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均涨0.77%,成交额11695.33亿元,较上日增832.28亿元,3878只个股上涨,1406只下跌[2][16]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上消费>成长>稳定>周期>金融>0,中盘成长>大盘成长>大盘价值>小盘成长>中盘价值>小盘价值,基金重仓优于中证全指[2][22]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普涨,传媒、商贸零售、综合涨幅靠前,国防军工、煤炭、房地产靠后[2][22] - 多数概念板块上涨,纳米银、盲盒经济、重组蛋白涨幅大,昨日触板、统一大市场、MLCC走低[2][22] 资金流表现 - 5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2.29亿元,超大单净流入42.92亿元,大单净流出75.21亿元,中单净流出42.56亿元,小单净流入94.47亿元[3][27] - 南向资金5月20日净流入63.32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43.05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20.27亿港元[4][29] ETF资金流向表现 - 5月20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及中证1000等ETF大部分成交额较上日减少,5月19日资金主要流入科创50ETF,金额5.57亿元[3][32] 全球市场表现 - 5月20日亚太主要股指涨跌不一,恒生指数涨1.50%,恒生科技指数涨1.15%,日经225指数涨0.08%,韩国综合指数跌0.06%,澳洲标普200指数涨0.58%[4][36] - 5月19日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互现,德国DAX指数涨0.70%,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17%,法国CAC40指数跌0.04%;美股三大指数普涨,道琼斯工业指数涨0.32%,标普500指数涨0.0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02%,美股“七巨头”涨跌不一[5][36] 市场资讯 - 5月20日四大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最大降幅25个基点[13] - 1 - 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降0.4%,支出同比增4.6%,印花税同比增18.9%,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57.8%[13] - 国家发改委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城市更新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两重”建设项目清单[13]
数据复盘丨48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龙虎榜机构抢筹14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17:52
5月20日,上证指数早盘高位窄幅震荡,临近午盘拉升上扬,午后冲高回落;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早盘探底回升,午后冲高 回落;科创50指数早盘探底回升,随后窄幅震荡,午后冲高回落。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380.48点,涨0.38%,成交额 4502.9亿元;深证成指报10249.17点,涨0.77%,成交额7194.12亿元;创业板指报2048.46点,涨0.77%,成交额3242.35亿 元;科创50指数报997.68点,涨0.24%,成交额175.15亿元。沪深两市合计成交11697.02亿元,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增加 832.28亿元。 美容护理、传媒等行业走强 *ST绿康连收5个涨停板 盘面上来看,行业板块、概念涨多跌少。其中,美容护理、传媒、珠宝首饰、家电、医药生物、轻工制造、纺织服饰、商贸 零售等行业涨幅靠前;盲盒经济、宠物经济、谷子经济、培育钻石、重组蛋白、人造肉、小红书、并购重组、纳米银等概念 走势活跃。国防军工、煤炭、房地产等行业跌幅居前;PEEK材料、钛白粉、海洋经济、统一大市场、可控核聚变等概念走 势较弱。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汽车、轻工制造、纺织服饰、电子、电力设备等行业。 个股涨跌情况, ...
卡游的百亿生意经,小小卡牌靠什么“收割”Z世代?
36氪· 2025-05-16 19:37
行业概况 - 卡牌行业凭借低成本纸片创造高溢价,单张稀有卡牌二手市场价格可达18.88万元/张 [2][8] - 卡游公司2023年营收达100.5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77.8%,经调整净利润44.66亿元,增速378.2%,超越泡泡玛特盈利能力 [2][3] - 行业核心驱动力为Z世代情感消费,卡牌成为社交货币和身份标签,重构消费市场规则 [17][18] 商业模式 IP运营 - IP矩阵覆盖70个头部IP,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哪吒、哈利波特等,通过现象级IP(如哪吒电影热映期)快速获取流量 [5][7] - IP商品溢价显著:名创优品联名案例显示,IP属性使盲盒/潮玩定价提升30%-100% [7] - 全球头部IP策略与名创优品相似,老IP(哈利波特)与新IP(Chiikawa)结合,Chiikawa联名快闪店单店10小时销售额超268万元 [7] 盲盒机制 - 低价策略降低门槛:热销产品价格带集中在2元、5元、10元,刺激复购 [8] - 稀缺度分级设计:SP+限定编号卡牌二手价达18.88万元/张,隐藏款概率0.69%(对比泡泡玛特),强化收藏与投资属性 [8][9] - 情绪价值设计:拆盒仪式感与未知感延长体验,复购动力强 [8] 社群营销 - 线上:直播拆卡形成新业态,APP社区(卡友圈)提供验卡、对战排名功能,激发社交裂变 [10][13][14] - 线下:卡牌店/快闪店成为社交场所,全国性赛事+竞技玩法提升粘性,单场集市吸引数百人参与 [16] - 社群运营对标lululemon:通过KOL/KOC(如健身教练)深化品牌链接,卡游利用门店活动强化用户归属感 [13][14]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100.57亿元(10,056.9百万元),销售成本32.92亿元(3,291.5百万元),毛利率达67.3% [3] - 2022至2023年收入增速277.8%,净利润增速378.2%,呈现爆发式增长 [2][3] 竞争策略 - 情感营销闭环:IP吸引→盲盒刺激→社群留存,精准切中年轻人情感需求 [4][17] - 轻量化陪伴模式:卡牌作为细分圈层载体,满足精准化社交需求 [17] - 跨界参考:名创优品IP联名、泡泡玛特隐藏款玩法、lululemon社群运营均被整合进业务模型 [7][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