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搜索文档
各商家抢滩功能性食品饮料赛道,但生产研发并非易事
第一财经· 2025-05-10 22:00
行业趋势 - 消费者饮食需求从"吃饱"到"吃好"转变为"吃得更健康",功能性成为食品饮料品牌抢占市场的新契机[1] - 功能饮料市场份额同比增速持续提升,2025年第一季度达13.57%[3] - 全球20%消费者愿意为有益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支付溢价[3] 市场需求 - 功能性食品饮料需求覆盖专业健身人群、办公室人群、银发消费者及青少年,呈现营养精准化、场景多元化、体验便捷化趋势[1] - 中国健身人群超5亿,运动营养类功能性食品饮料受关注度最高[3] - 心血管病患者3亿多人、糖尿病患者1亿多人,老龄化加剧推动慢性病预防需求[4] 产品创新 - 功能性配料聚焦三大方向:促进健康(强调原料品质与含量)、新鲜天然(以工艺传承为卖点)、物有所值(平衡品质与价格)[3] - 明治开发酸性乳蛋白饮料技术,通过添加HM果胶、大豆多糖类等解决酪蛋白沉淀问题,满足运动后畅饮需求[4] - 丰益国际推出甘油二酯油、植物甾醇蛋白乳等强功能产品,结合药食同源理论开发慢性病预防食品[4] 技术升级 - 高蛋白即饮产品需先进工艺保持成分稳定性,利乐工业蛋白混料机通过智能控制减少泡沫产生和原料浪费[4] - 功能性食品研发需高投入,涉及原料有效成分提取、产业链长周期布局等技术难点[4] 政策支持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国民营养健康计划(2017-2030年)》明确支持功能性食品发展[5]
仲景食品:公司事件点评报告:营收稳健增长,坚定大单品战略-20250509
华鑫证券· 2025-05-09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总营收2.77亿元(同增1%),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减5%),扣非净利润0.47亿元(同减5%) [4] - 原材料价格高位回落使2025Q1毛利率同增1pct至45.91%,市场推广费用增加使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同增2pct/0.2pct至18.59%/4.57%,叠加利息收入下降,净利率同减1pct至17.49% [5] - 公司坚持大单品路线,以买赠形式扩大香菇酱、上海葱油客群,推动核心单品互动,挖掘仲景品牌价值;同时开辟新增长曲线,践行大健康战略,研发储备药食同源类即食滋补产品仲景元气参,在电商、张仲景连锁药房销售推广,有望挖掘新市场增量 [6] - 公司作为香菇酱龙头企业,夯实大单品基本盘同时开拓健康赛道,随着全渠道布局完善,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增长;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30/1.43/1.59(前值为1.29/1.51/1.7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21/19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主营收入分别为11.83亿、12.83亿、13.9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7.7%、8.5%、8.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9亿、2.09亿、2.3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7.9%、10.6%、10.8%;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1.30、1.43、1.59元;ROE分别为10.7%、11.5%、12.3% [10] 资产负债表 - 2025 - 2027E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11.71亿、12.92亿、14.23亿元,非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8.99亿、8.52亿、8.01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20.70亿、21.43亿、22.25亿元;流动负债合计分别为2.71亿、2.89亿、3.10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均为0.26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2.97亿、3.16亿、3.36亿元;所有者权益分别为17.73亿、18.28亿、18.88亿元 [11] 利润表 - 2025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1.83亿、12.83亿、13.95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6.88亿、7.44亿、8.06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2.17亿、2.41亿、2.66亿元,利润总额分别为2.19亿、2.42亿、2.6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9亿、2.09亿、2.3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9亿、2.09亿、2.32亿元 [11] 现金流量表 - 2025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1.99亿、2.27亿、2.4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0.29亿、0.42亿、0.46亿元,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 - 1.40亿、 - 1.55亿、 - 1.71亿元,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88亿、1.15亿、1.24亿元 [11] 主要财务指标 - 2025 - 2027E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7.7%、8.5%、8.7%,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7.9%、10.6%、10.8%;毛利率分别为41.8%、42.0%、42.2%,四项费用/营收分别为23.1%、23.2%、22.9%,净利率分别为16.0%、16.3%、16.6%,ROE分别为10.7%、11.5%、12.3%;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4.4%、14.7%、15.1%;总资产周转率均为0.6,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为8.2,存货周转率均为3.0;EPS分别为1.30、1.43、1.59元,P/E分别为22.8、20.6、18.6倍,P/S分别为3.6、3.4、3.1倍,P/B分别为2.4、2.4、2.3倍 [11]
年轻人涌入医院买面包
36氪· 2025-05-07 20:13
新中式养生面包市场现状 - 中式面包结合"药食同源"概念成为新消费热点,如八珍司康、甘麦大枣包等产品名称具有传统文化吸引力 [3][5] - 产品单价在16-36元区间,定位中高端市场 [5] - 典型消费者画像为关注中医养生的年轻群体,购买动机包含健康需求和猎奇心理 [3][4][20] 典型企业案例 -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元气养生局"日均客流量高峰达20人以上,产品包括荷叶消暑包、黄芪养生包等 [3][5] - 北京同仁堂旗下知嘛健康烘焙产品销售额占比达双位数,主打枸杞原浆牛角包等商场门店产品 [11][12]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推出特色"折耳根面包",延续医院系食品创新传统 [3]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中式养生水行业预计2024-2028年复合增速88.9%,2028年规模达108亿元,显示养生赛道高增长潜力 [6] - 社交媒体裂变传播显著,网红打卡效应带动线下消费 [8] - 西式烘焙市场遇冷背景下,新中式产品成为差异化竞争突破口 [8] 市场发展瓶颈 - 门店选址高度依赖医院/药店场景,四家主要品牌均布局在中医药相关场所 [17] - 消费者复购率不足,93.2%的烘焙高频消费者未形成对中式面包的持续购买习惯 [17][19] - 产品定位存在矛盾,烘焙本质追求口感愉悦而非健康养生 [21][22] 市场规模数据 - 2024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000亿元 [9] - 扬州市中医院药膳面包首日销售数千个且1小时售罄 [3] - 知嘛健康烘焙产品在门店总销售额占比已达双位数 [12]
伊利股份营收1158亿稳居亚洲第一 奶粉业务厚积薄发步入收获期
证券时报· 2025-05-07 01:5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同比增长12.2%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2] - 2024年分红比例达91.4%,派发现金红利总额77.26亿元,股东回报总额占利润比例100.4% [10] 业务板块表现 - 液体乳业务2024年营收750.03亿元,市场份额行业第一,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幅超30% [3] - 冷饮业务2024年营收87.21亿元,30年蝉联全国冷饮行业冠军 [3]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2024年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羊奶粉业务全球销量与销售额第一 [4] - 奶酪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增幅超20%,线下零售市场份额约19.1%,传统渠道零售额市场份额26.4% [4] - 其他产品收入2024年同比增长13.75%,伊刻活泉现泡茶销售翻倍增长 [4][5] 市场与产品创新 - 成人奶粉市场近三年复合增长率23.6%,公司零售额市场份额24%,连续十年行业第一 [6] - 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上市第3个月增长近300% [6] - 与同仁堂合作打造"药食同源"功能性产品矩阵 [7]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3%,乳铁蛋白活性成分提取技术取得突破 [8] - 累计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973件,新增135件 [9] 技术与数智化 - 益生菌定向筛选及常温包埋稳态化关键技术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8] - 建立行业首个可视化乳品减糖智能数据库 [8] - 推出乳业人工智能大模型YILI-GPT和智能体平台YILI-Agent [9] 行业与战略布局 - 现代智慧健康谷建设持续推进,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工程开工 [7] - 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计划年内建成投产 [7] - 上游原奶供给出清,供需格局改善,头部企业份额集中化趋势明显 [11]
千亿乳企的攻守道:伊利重构乳业增长逻辑,备战行业拐点
华夏时报· 2025-05-06 11:04
核心观点 - 乳业龙头伊利股份在行业逆风期展现出稳健与确定性,2024年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同比增长12.2%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实现逆势双增 [1][4] - 公司核心聚焦于保持渠道和产业链健康,提升盈利能力,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1] - 通过构建"三大业务梯队"均衡矩阵和"一横一纵"战略,公司展现出穿越周期的长期主义根基 [6][11] 财务表现 - 2024年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31个基点至34.03%,经营现金流净额达217.40亿元,同比增长18.86% [2]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19%,显示出战略调整成效显著 [4] - 充沛的现金流为战略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2] 业务发展 第一梯队业务 - 液体乳业务2024年营收750.03亿元,稳居行业第一 [6] - 常温白奶市场份额行业第一,常温酸奶市占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6] - 低温酸奶市场份额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长30%以上 [6] - 冷饮业务2024年营收87.21亿元,已连续30年稳居全国冷饮行业龙头地位 [6] 第二梯队业务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2024年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 [8] - 羊奶粉业务稳居"羊奶粉市场销量与销售额全球第一" [8] - 奶酪业务在零售2C与餐饮2B双赛道齐头并进,2B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增幅超过20% [8] 第三梯队业务 - 水饮、牛肉等非乳业务展现出强劲增长活力 [10] - 伊刻活泉现泡茶实现成倍增长 [10] 战略布局 - "一横一纵"战略:横向拓展功能性营养赛道,纵向深耕乳制品精深加工领域 [11] - 与同仁堂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推出多款跨界新品,开创"大健康"产业融合新范式 [11] -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工程项目已正式开工,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11] - 系列乳深加工项目将解决原制奶酪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 [12] 行业展望 - 上游周期已接近尾声,行业最差时候已经过去,产业链开始有向好迹象 [13] - 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经济稳增长、提振内需的政策,消费者信心有望持续增强 [14] - 乳制品产业链价值重塑,未来运营效率会不断提高 [14] - 公司有信心在下一轮战略周期继续提升盈利能力 [14]
“五一”假期“村咖”热:品出乡村新味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5-05 21:00
乡村咖啡行业 - 浙江"村咖"数量达2600余家 从业人员近万人 其中40岁以下青年群体占比近70% [5] - "村咖"成为乡村农产品新代言人 融合当地特产如建德五加皮酒、奉化水蜜桃等创新产品 [3][4] - 创新运营模式包括"自然+村咖""人文+村咖""休闲+村咖""特产+村咖"等多种形式 [5] 建德市梅城古镇案例 - 钱敏的"村咖"推出"五加皮"咖啡 日均出杯量较平时翻番 [1] - 五加皮咖啡采用非遗酿酒技艺 去除酒精保留药材精华 销量占门店总销量三分之一 [3] - 产品设计结合古镇风格 采用酒坛子造型 切中"药食同源"养生风潮 [3] 宁波奉化尚田镇案例 - 冷西村"00后"经营者张浩开设唯一咖啡店 "五一"假期日均接待游客150余人次 [3] - 咖啡店定位为助农项目 计划加入奉化水蜜桃、草莓果酱等当地特产 [4] - 通过挖掘乡村特色吸引游客 打造山野间慢生活体验地 [3] 湖州安吉县红庙村案例 - "深蓝计划X"改造废弃矿坑建咖啡馆 独特深蓝湖水成为打卡热点 [4] - 咖啡馆多次打破中国单日单店咖啡销售纪录 "五一"假期再次爆满 [4][5] - 项目同步修缮矿坑周边环境 实现商业与生态双赢 [4]
大市场 大活力丨为何要在树上种铁皮石斛?这里石斛“上树”林下“生金”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3 18:52
森林食物产业 - 中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 涵盖米袋子 油瓶子 菜篮子等品类 [1] - 浙江安吉孝丰镇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迎来采摘季 现阶段石斛处于开花期 [1] 铁皮石斛种植技术 - 铁皮石斛原生于悬崖峭壁 依靠吸收空气中水分存活 无需土壤 [5] - 采用"石斛上树"种植方式 3米高树桩种植80多丛石斛苗 保水透气 生长周期3-5年 [7] - 大棚外自然环境下种植的石斛花青素含量更高 因阳光充沛且吸收天然露水 [11] 产品开发与加工 - 铁皮石斛2023年11月被纳入药食同源物质名录 [13] - 开发石斛榨汁 磨粉等产品 具有养胃 消炎 抗氧化功效 [3] - 研发十余种衍生产品 包括石斛盆栽 养护简单 五月底可开花 [9][13] 三产融合发展 - 基地形成石斛采摘 观光研学 餐饮等三产融合产业 [15] - 2023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 [15] - 2024年一季度铁皮石斛销量突破50万元 带动咖啡等产业销售60万元 [15] - 开发林下休闲旅游项目 如露营等 [13]
承德露露(000848):成本红利逐季释放 期待新品增量贡献
新浪财经· 2025-05-02 22:4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发布,业绩有增有减,主业稳健增长新品有望带来增量,下半年成本红利释放盈利改善,股权激励到位积极布局新品,预计未来业绩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1][2][3][4]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32.9亿元同比+11.3%,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4.4%;2025Q1营收10.0亿元同比-18.4%,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12.53% [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15亿元含税,现金分红率47% [1] 产品情况 分产品收入及销量 - 2024年杏仁露/果仁核桃/杏仁奶分别实现收入31.9/0.9/0.1亿元,同比+11.4%/-2.3%/+248.6%,销量分别同比+11.5%/+5.0%/+171.5% [2] 新品情况 - 2025年推出“露露草本”植物养生系列饮品,单瓶定价5元左右,已在电商平台、线下多地市场铺货,有望带来新增量 [2] 地区与渠道表现 分地区收入 - 北部/中部/其他地区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29.9/1.9/1.1亿元,同比+11.7%/+9.2%/+2.5% [2] 分渠道收入 - 经销/直销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31.3/1.6亿元,同比+8.3%/+136.7% [2] 渠道开拓情况 - 2024年开发交通枢纽商店141家,学校商店203家,打造形象店6338个,举办宴会7001场,开发餐饮店9028个 [2] - 截止2024年底,经销商数量922个,净增加56个 [2] 盈利情况 毛利率 - 2024年毛利率为40.9%,同比-0.5pp;2024Q4毛利率39.8%,同比+2.1pp;2025Q1毛利率为48.1%,同比+4.4pp [3] 费用率 - 2024年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2.7%/1.7%,分别同比+1.1/+0.6pp [3] 净利率 - 2024年净利率为20.3%,同比-1.3pp;2025Q1净利率为21.5%,同比+1.4pp [3] 公司策略与前景 激励与研发 - 公司管理层稳定性得到验证,成功实施股权激励,激励效果显现,近年来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多款新品并储备产品 [4] 市场布局 - 随着草本养生水市场兴起,公司在北方市场加快铺市,借力“南拓”战略依托杭州生产基地辐射核心区域 [4]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亿元、7.9亿元、8.4亿元,EPS分别为0.67元、0.75元、0.80元 [4] - 给予2025年18倍PE,对应目标价12.0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
伊利股份:2024年实现总营收1158亿元 奶粉业务厚积薄发步入收获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8:5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 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 同比增长12.2% 经营规模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1]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 同比增长1.35% 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 同比增长24.19% 营收利润逆势超预期增长 [1] - 2024年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22元(含税) 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达77.26亿元 分红比例高达91.4% 刷新历史纪录 [12] 业务板块表现 - 液体乳板块2024年实现营收750.03亿元 零售额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常温白奶市场份额居首位 常温酸奶市占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低温酸奶市场份额提升1.3个百分点 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幅超30% [2] - 冷饮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87.21亿元 30年蝉联全国冷饮行业冠军 通过产品创新和多元消费场景拓展巩固龙头地位 [2]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296.75亿元 同比增长7.53% 婴幼儿奶粉核心品牌"金领冠"实现双位数增长 羊奶粉业务全球销量与销售额第一 佳贝艾特在中国进口婴幼童羊奶粉市场份额连续七年超六成 [3] 创新与研发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3% 在乳铁蛋白活性成分提取和应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益生菌定向筛选及常温包埋稳态化关键技术"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9] - 截至2024年末累计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973件 较上年末新增135件 2024年世界乳业峰会上荣获4项世界乳品创新奖及4项推荐奖 [10] - 打造乳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YILI-GPT 推出智能体平台YILI-Agent 推动业务智能化升级 [11] 健康食品布局 - 其他产品收入2024年同比增长13.75% 伊刻活泉现泡茶销售实现翻倍增长 唯一斩获世界饮用水大奖的中国品牌 [4] - 成人奶粉业务零售额市场份额达到24% 较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 连续十年位列行业第一 中老年奶粉品牌欣活专注解决中老年营养需求 [6] - 与同仁堂合作打造"药食同源"系列功能性产品矩阵 加速向综合性健康食品企业转型 [7] 产业链与产能建设 -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建设持续推进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工程已破土动工 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计划于年内建成投产 [7] - 项目贯通原奶生产至深加工全流程 解决原制奶酪"卡脖子"问题 提升奶源综合利用率 缓冲行业周期性波动 [8]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中国成人奶粉市场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3.6% 50岁以上消费群体贡献62%的销售额 [5] - 液奶领域高端品类渗透率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奶粉市场头部企业份额集中化趋势明显 [13] - 上游原奶供给处于出清阶段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2025年若原奶价格企稳 存货减值情况将显著改善 [13]
广州酒家(603043):主业保持稳健增收,省外市场表现亮眼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30 17: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公布2025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食品业务受其他产品拉动增长,餐饮业务增收延续,经销网络结构调整深化供应链能力 [6] - 省外市场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切入食补赛道打造“粤式滋补”产品体系 [6] - 业务结构变化拉低毛利率表现,智能化转型推进降本增效 [6] - 公司深耕两大核心领域,推进省外布局,优化经销网络,打造产品矩阵,拥抱智能化转型,维持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27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6]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4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1.24亿、56.95亿、62.79亿、69.1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6%、11.2%、10.3%、10.2% [5] - 2024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4亿、5.74亿、6.35亿、6.9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10.3%、16.3%、10.5%、9.2% [5] - 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87、1.01、1.12、1.22元/股,毛利率分别为31.7%、33.3%、33.2%、33.3%,ROE分别为12.7%、13.7%、14.2%、14.4%,市盈率分别为18、15、14、13 [5] 财务摘要 - 2023A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9.01亿、51.24亿、56.95亿、62.79亿、69.17亿元 [8] - 各年各项成本、费用、利润等数据有相应变化,如2023A - 2027E营业成本分别为31.55亿、34.98亿、37.96亿、41.95亿、46.12亿元 [8] - 2023A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50亿、4.94亿、5.74亿、6.35亿、6.93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