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我国民营经济量稳质升、向新而行 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更多新活力
央广网· 2025-07-27 11:59
央广网北京7月27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稳中向好,民营企业承压奋进、活力凸显,以其敏锐的市场嗅觉与强大 的韧性,实现多项关键指标回暖,同时在向新求变中展现出十足动能。 以创新强实业,以实业促创新。传统产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 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处处有民营企业向创新发力的身影。 广东东莞金鸿盛电器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曾胜波:一方面来自于我们技术不断地提升,服务客户的质 量提升,包括我们的交期、价格,让更多的客户愿意跟我们合作,另外就是我们去开拓一些新兴的市 场,像南美、南非。 广大民营企业不仅在外贸领域顶住了压力,企稳向好,也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浙江温州,民营经济贡献率超90%。 温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陈胜军:温州出台了全国第一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促进条例,还有 128项改革的举措在全国进行全面推广,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温州创新的重要主体,推动传统制造业不断 迭代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技术突破。 ...
上半年海南经济稳中向好、质效提升
搜狐财经· 2025-07-27 09:43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7%、5.1%和3.7% [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91.85亿元,同比增长5.1% [1] - 服务业进出口总额347.10亿元,同比增长24.7% [1] 工业发展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4%,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61个百分点 [1]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增加值增长35.2%,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增长52.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3.5% [1] 投资与消费 - 设备购置投资增长5.9%,基础设施投资(不含公用事业)同比增长17.9%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9.89亿元,同比增长11.2%,较一季度加速7个百分点 [2] 绿色发展 -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6.8%,地级城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2] - 清洁能源发电量中风电同比增长3.3倍,水电增长12.7% [2] 政策导向 - 经济工作重点转向促有效投资、稳外贸和服务业提质增效三大领域 [2]
冷劲松任咸阳市委书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6 18:50
人事任命 - 冷劲松同志接任咸阳市委书记职务,夏晓中同志不再担任原职务 [3] - 省委副书记邢善萍强调此次调整基于全省改革发展大局和领导班子建设实际,旨在推动工作延续和咸阳发展需求 [5] 经济发展方向 - 咸阳市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确保经济质与量双提升 [7][8] - 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重点推进延链条、育主体、强园区、优生态等举措 [8][14] 产业与区域发展 - 咸阳市将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迭代升级,强化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促进园区城区景区协同发展 [11][14] -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双向发力,统筹发展与安全以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 [14] 民生与社会治理 - 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包括空气质量提升、惠民实事落实及社会治理创新,增强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8][14] - 坚持"为民初心",通过利民政策和社会治理优化保障民生 [14] 领导班子建设 - 强调民主集中制执行,发挥班子协同作用,凝聚团结兴咸合力以推动发展 [8][14] - 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8][14]
聚力转型攻坚 笃行服务致胜
中金在线· 2025-07-26 17:47
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 - 公司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营造风清气正经营环境 在履行责任 经营业绩 转型发展等方面取得亮眼成绩 [2] - 核心经营指标全面向好 业务发展量质齐升 个险 银保 服拓 网电等各条线分红转型成效显著 [2] -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五篇大文章"成效显著 理赔 消保等民生服务质效持续提升 [2] - "报行合一""降本增效"深入落实 风险管理持续完善 资产负债管理 "医康养"布局 数字科技等多领域齐头并进 [2] 公司战略定位 - 作为金融央企子公司 承载服务国家大局责任和使命 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深耕"五篇大文章"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2] - 顺应时代与行业发展大变局 建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以专业化和差异化服务为驱动的新模式 [2] - 回归专业本质 笃行服务致胜 是践行国家使命 把握时代机遇和应对行业挑战的必然要求 [2] 下半年工作部署 - 总体经营思路为"防风险 强管理 促发展 保安全" 持续深化转型 强化服务致胜 提升经营质效 [3] - 四大重点任务:坚持党建为魂 坚守专业为本 坚定服务为基 坚信人才为根 [3] - 主动升级销售模式 盈利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以专业化 精细化管理创造更大价值 [3] - 全面升级服务效率 内容和品质 提升客户满意度 加大干部培育力度 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3] 转型发展方向 - 坚定不移推进调结构 降成本 保安全"三件事" 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1] - 不断创新升级核心竞争力 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形成面向未来的竞争实力 [2][3] - 聚力转型攻坚 笃行服务致胜 以重塑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1]
从城市荒野看“有为”与“不为”
人民日报· 2025-07-26 11:13
城市荒野与生态发展 - 上海市闵行区1 7万平方米城市荒野空间自然生长300多种植物、80多种鸟类和500多种昆虫 [1] - 北京温榆河公园"生态心"区域以荒野化为主基调 保留野趣景观 未设置人工游乐设施和园径 [1] - 现代化大城市在寸土寸金区域保留荒野 体现从人工建造到崇尚原生态的城市发展逻辑转变 [1] 城市治理理念升级 - "落叶不扫"政策取代传统"片叶不留" 结合区域特色形成高品质自然景观 反映治理思路升维 [1]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转变发展理念 从开发土地转向城市留白和生态重建 主动顺应自然规律 [2] - 城市发展需平衡"有为"与"不为" 避免局部利益损害全局 注重长远战略布局 [2] 产业布局战略 - 唐山钢铁产业聚焦新旧动能转换 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和能源梯级利用 燕赵钢铁实验室成为省级重点研究机构 [2] - 安徽宣城依托长三角一体化 为常州新能源汽车供应电机、橡胶等关键零部件 [3] - 重庆忠县橙子、涪陵榨菜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口 体现区域协同发展和特色产业培育 [3] 政府与市场边界 - 政府需在快递下乡、防返贫、乡村医疗等市场失灵领域强化"有形之手"干预 [3] - 对市场化领域应减少行政干预 保障"无形之手"资源配置功能 激发企业活力 [3]
全国优强民企齐聚塞上江南 共推宁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7-26 11:11
大会概况 - 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宁夏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宁夏银川举行,主题为"共享合作新机遇 共建美丽新宁夏" [1] - 大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与全国工商联共同举办,吸引200余位民营企业家参会 [1] 宁夏经济发展 - 宁夏依托区位、气候、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坚持特色化、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路径 [2] - 宁夏重点培育"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2023年上半年宁夏实现生产总值2650.90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位居全国第4 [2] 各地级市产业推介 - 银川市首创"审批局+营商局"双轮驱动模式,设立"银川企业家日",吸引14万大学生扎根创业 [4] - 石嘴山市以工业基础、创新能力和营商环境优势,重点推动新型材料、现代化工、清洁能源、葡萄酒等产业合作 [4] - 固原市推出《宁夏副中心城市2025年发展机会清单》,包含5个领域133个优质项目 [4] - 中卫市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集群优势,打造企业全周期成长赋能体系 [4] -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聚焦氨纶、芳纶、储能电池等产业链及科技合作方向 [4] 企业合作意向 - 与会企业家表示将通过走访调研寻求合作契机,助推宁夏高质量发展 [7]
这“边”风景正好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高质量发展交出亮眼答卷
经济日报· 2025-07-26 10:21
经济发展 - 延边州GDP突破千亿元大关 经济总量晋升吉林省第3位 [1] - 2025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4 73亿元 增长6 9% 位居全省前列 [4] - 2025年1月至5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 4亿元 同比增长21 5% [4] 产业结构 - 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提质增效 新能源 新材料 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 [1] - 医药产业产值接近百亿元 电子信息 海产品加工 纺织服装产业迈向百亿元规模 [3] - 紫金铜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10亿元级企业达10户 [3] 重大项目 - 2025年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450个 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超340亿元 [2] - 和龙卧龙湖 敦化塔拉河两大抽水蓄能电站蓄势待发 [2] - 延吉机场迁建工程稳步推进 珲春至防川 汪清至老爷岭高速公路建设如火如荼 [2] 新兴产业 - 聚焦新能源 新材料 新型储能 生物医药 医美康养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汪清振发 和龙龙源新能源项目初具规模 敦化抽蓄 嘉泽电池等新型储能项目落地生根 [3] - 金派格 古特生物制药项目投产见效 新材料产能持续释放 [3] 传统产业升级 - 深挖食品加工 纺织服装 木制品 矿产开采加工等传统产业潜力 实现焕新升级 [2] - 放大金招牌 力促人参 矿泉水 食药用菌 延边黄牛等特色产业扩规模 提品质 [2] - 亚联机械连续平压机制造技术打破国际垄断 [3] 文旅产业 - 以G331延边旅游大通道为纽带 串联特色村落 遗址民宿 自驾营地等新业态 [4] - 2025年新打造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 渤海古镇 龙井古树咖啡驿站等文旅新地标 [4] - 2025年1月至5月接待国内游客2172 24万人次 实现旅游花费343 79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69 73% 44 55% [4] 沿边开放 - 深度对接国家区域战略 融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 [3] - 加速推进延吉—长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3] - 完善双目峰 圈河口岸等开放通道基础设施 [3]
贵州省司法厅守牢行政文件合法关口 当好“红头文件”的“法治守门人”
人民网· 2025-07-26 09:30
贵州省司法厅备案审查处工作机制 - 备案审查处成立于2020年5月,负责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与备案审查,维护国家法治统一、优化营商环境、保障群众权益 [1] - 建立"事前审查—备案审查—事后审查"全链条机制,2024年审核省政府办公厅文件49件,提出62条意见均被采纳 [2] - 备案审查环节实行"有件必审",2024年审查322件备案文件,提出43条修改意见全部纠正,推动"两个100%"指标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 [3] 法治保障与民生服务 - 在物业管理费定价、医疗保障等民生领域严格审查,支持将农村城市贫困群众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 [4] - 2024年清理3418件涉企文件,废止18件、修改5件不平等条款,重大经济类文件占比达42%,纠正地方保护主义规定 [4] - 通过"驻在式督导+案例实训"覆盖9市州17县区,2024年省级文件审查零失误,全员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5] 改革创新与未来规划 - 研究制定《贵州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闭环管理指导意见》,学习江浙经验并强化民营经济、知识产权保护审查 [7] - 构建制度、技术、能力三大支撑体系,包括基层监管制度下沉、备案云平台数据化追踪、全省业务培训等 [7] - 计划推行合法性审核评查,优化营商环境审查,目标成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样本 [7]
陈刚:努力翻过一山再登一峰,以更高标准做好三季度经济工作
广西日报· 2025-07-26 09:13
经济发展态势 - 全区经济迎难而上、稳中向好,巩固一季度"开门红"成果,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经济增长实现"三个高于",稳中向好态势更加明显 [2] - 新动能新活力持续迸发,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成效显著,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进一步擦亮 [2] - 工业增长承压较大,投资波动明显,稳外贸稳外资后劲不足,服务业恢复偏慢 [2] 重点发展领域 - 加大力度招商引资,聚焦人工智能、关键金属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钦防产业协作园区等 [3] - 因地制宜发展人工智能,在产业集聚、场景应用、生态体系打造上下更大功夫,精心组织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 [3] - 加快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核心节点建设和分中心设立,开展垂直领域大模型研发攻关 [3] - 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实施广西制造业重点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行动,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3] - 大力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有色金属特别是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 [3] 消费与投资 - 深挖情绪消费潜力,拓展"赛事+消费""旅游+消费""演艺+消费"等融合模式,持续扩大跨国旅游、跨国消费 [3] - 全力促进投资精准增效,巩固民间投资回升向好态势 [3] 城市与县域经济 - 加快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全面落实"一个优化、六个建设"重点任务,研究制定新一轮城市工作思路和举措 [3] -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口规模、发展现状,综合评估、分类施策 [3] 环境与安全 - 纵深推进涉重金属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非法采矿、选矿乱象 [3] - 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加快推动畜牧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3] - 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深化监管整治和风险隐患排查,切实抓好安全生产、防汛等工作 [4] 政策与落实 - 全力打好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攻坚战,坚持"一市一策""一债一策",推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 [3] - 压实责任、加强调度,强化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监测分析调度 [5] - 紧盯重点、补齐短板,抓好一批牵引性撬动性强的重大事项 [5]
赵一德在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区)委书记工作汇报会上强调锚定目标加压奋进 扭住重点攻坚突破 持续推动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能增效
陕西日报· 2025-07-26 08:02
经济运行情况 - 全省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 [1] -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 [1] - 聚焦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持续发力 [1] 内需与消费 - 稳步推动"两新"政策向服务消费、新兴消费领域延伸 [2] - 坚持"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相结合放大"两重"政策整体效能 [2] - 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2] 工业与农业 - 紧抓工业稳增长,着力稳定粮食和畜牧生产 [2] - 全力实施以秋补夏,多措并举抗灾增产,努力实现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3] - 持续释放能源工业优质产能,加大对重点制造业企业的监测帮扶 [3] 服务业与创新 - 多措并举支持服务业企业抢订单、拓市场 [2] - 紧盯服务业重点行业,找准发力点,精准制定政策 [3] - 依托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创新产业发展 [2] 投资与项目 - 加大项目储备、活动策划、政策配套力度 [2] - 强化重点项目谋划建设,做好项目前期,加强要素保障 [3] - 确保早投产、早达效 [3] 改革与开放 - 围绕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国资国企、"亩均论英雄"等重点改革 [2] - 抢抓做强国内大循环机遇促进外事外经外贸外资外宣联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