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罗永浩曝董宇辉独立后年收入二三十亿,与辉同行官方否认;李国庆大婚,张朝阳俞敏洪现身;小米高管回应SU7国外充电要2天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8-18 08:10
主播收入争议 - 罗永浩称董宇辉自立门户后年收入达20-30亿元 但官方否认该数据 [2] - 2024年网络主播收入排行榜显示董宇辉以28.54亿元年收入位居榜首 [2] 科技公司动态 - 前华为高管窃取芯片技术被判6年 涉案团队14人累计罚金1350万元 被窃芯片研发投入超10亿元 [10] - OpenAI拟以5000亿美元估值出售60亿美元股权 3月刚完成400亿美元融资 [10] - 华为余承东表示鸿蒙用户已突破1000万 目标推动中国应用通过鸿蒙框架出海 [15] - 百度被指仍是中国最大医疗健康服务平台 日均访问量达4亿人次 [15] 机器人产业进展 - 宇树科技回应参赛动机 称因舆论压力参加人形机器人比赛 [10]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具身天工Ultra"以21.5秒成绩获100米短跑冠军 [13] - 智元机器人发布OmniHand 2025灵巧手 最低售价降至9800元 [17] 新能源汽车 - 小米回应SU7国外充电问题 称中欧线路充电桩覆盖充分 平均50公里有超充 [10] - 东风猛士M817发布 全球首款全栈华为智能越野SUV 售价31.99万元起 [21] - 吉利新一代博越SUV上市 搭载Flyme Auto座舱 限时售价7.89万元起 [19] 数字内容产业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 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 [23] - 横店影视城微短剧拍摄量激增 前7个月剧组接待量达2300个 超去年全年两倍 [23] 数据产业 - 中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 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23] - 长三角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22.6% 集聚企业超10万家 [23] 加密金融 - Gemini交易所递交纳斯达克上市申请 托管资产180亿美元 历史成交额2850亿美元 [16] - 2024年Gemini营收1.422亿美元 净亏损1.585亿美元 [16] 半导体与医疗融资 - 恒大电子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融资 专注半导体厂务系统 [16] - 睿视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3轮融资 专注青少年近视防控AR技术 [16]
马斯克裁掉的特斯拉充电团队在英国搞出了新名堂
搜狐财经· 2025-08-18 08:09
IT之家 8 月 18 日消息,在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去年突然解散整个充电部门后,一家名为 Hubber 的新公司应运而生。Hubber 的创始人凭借在特 斯拉超级充电站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致力于解决城市出租车和其他商用车辆缺乏高速充电设施的问题。 该公司还希望将业务拓展到英国和爱尔兰之外,但目前他们还是专注于本土市场。毕竟,公司才刚刚起步,但 Hubber 刚刚获得的 6000 万英镑(IT之家注: 现汇率约合 5.84 亿元人民币)投资,无疑是推动项目进展的一大助力。 特斯拉去年的这一决定引发了行业内的诸多疑问,同时也促使许多公司开始从这支全球顶尖的电动汽车充电团队中抢夺人才。而哈利・福克斯(Harry Fox)、康纳・塞尔伍德(Connor Selwood)和休・莱基(Hugh Leckie)三位曾在特斯拉共事的成员,选择携手创业。他们曾在英国和爱尔兰共同负责 100 个超级充电站、总计 1200 个充电桩的部署工作。在特斯拉超级充电团队经历重组后,他们决定开启自己的新事业。 Hubber 定位为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充电公司,专注于解决"城市充电缺口"问题。该公司自称为"英国领先的城区高功率电动汽车 ...
长城汽车巴西工厂竣工;小米高管回应出国自驾充电质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07:09
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战略推进 - 长城汽车巴西圣保罗州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正式竣工投产 初期量产2 4T长城炮 哈弗H6系列 哈弗H9等车型 [1] - 工厂投产显著提升拉美市场本地化供应能力 降低贸易壁垒影响 强化品牌溢价空间 [1] - 中国汽车生态出海模式从单纯出口转向技术 产能 标准全方位输出 有望重塑新兴市场格局 [1] 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与政策创新 - 深圳启动绿车充绿电激励计划 新能源车主在11座绿电充电站累计充电量每达1000度可申领国家能源局核发的个人专属绿证 [2] - 绿电指利用风电 光伏发电 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 每1000度电量对应1张绿证 [2] - 政策通过个人绿证激励机制打通可再生能源与终端消费连接渠道 为新能源车企提供差异化竞争抓手 [2] 自动驾驶技术国际合作与商业化 - 文远知行获东南亚出行平台Grab数千万美元股权投资 加速在东南亚大规模部署L4级Robotaxi及其他自动驾驶车辆 [3] - 文远知行自动驾驶车辆将接入Grab运营网络 投资预计不晚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交割 [3] - 合作验证中国自动驾驶企业技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新业务拓展机会 [3] 电动车海外适用性与充电标准国际化 - 小米汽车高管回应纯电车出国自驾充电问题 指出中亚 俄罗斯 乌克兰等国标充电桩占比达70-80% 无需转接头即可直接使用 [4] - 其他国家可通过加装转接头实现兼容 全球除伊朗 阿富汗 非洲中部及南部外充电桩分布基本满足出行需求 [4] - 中国充电标准在部分海外市场形成显著渗透率 为新能源车出海扫除关键障碍 [4]
特斯拉 Model S / X 在美涨价 1 万美元,但附赠含 FSD 的“豪华套餐”
新浪财经· 2025-08-18 06:17
特斯拉推出"豪华套餐"激励方案 - 公司在美国为Model S和Model X推出"豪华套餐"激励方案,同时将两款车型各配置版本价格上调1万美元,旨在提升利润率并吸引消费者 [1] - 套餐包含四项增值服务:FSD(Supervised)、四年高级服务、全球免费超级充电、高级连接性,总价值超2.5万美元(约18万元人民币) [3][4] 套餐具体内容及价值 - FSD(Supervised)单独售价8000美元,可实现高度自动驾驶 [3][4] - 终身免费超级充电服务估值1万-1.5万美元(促销期按5000美元计算),覆盖全球7万多个充电站 [3][4] - 四年高级服务(轮胎/车轮/挡风玻璃保护+保养)价值约3200美元 [3] - 高级连接性服务价值约1000美元,支持无Wi-Fi影音娱乐和实时路况 [3][4] 车型市场定位及价格调整 - Model S/X销量占比不足公司季度总销量5%,远低于主力车型Model 3/Y [8] - 调价后美国市场售价:Model S全驱版9.499万美元(约68.3万元人民币),Plaid版10.999万美元(约79万元人民币) [8] - Model X全驱版9.999万美元(约71.8万元人民币),Plaid版11.499万美元(约82.6万元人民币) [8] 目标用户群体分析 - 套餐对高里程驾驶者及日常通勤用户具有显著吸引力,免费超级充电服务单项目前已可覆盖套餐成本 [8]
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文字陷阱必须堵
北京商报· 2025-08-17 23:38
监管政策动向 - 有关部门发布征求意见稿 要求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和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 规范企业宣传行为[1] - 重点规范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说明 要求企业在车辆App和车载信息中明确显示系统安全提示和使用说明[1] - 工信部拟立项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5] - 监管强调汽车生产企业必须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 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车企在营销中频繁使用"天神之眼""全程脱手零接管"等新概念词汇 造成消费者对功能认知混淆[1] - 当前量产车型普遍搭载L2级辅助驾驶系统 与真正的自动驾驶存在显著差距[5] - 企业宣传的"智能驾驶"与消费者理解的"自动驾驶"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1][3] - 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 难以辨别智能驾驶技术的真实能力边界[3] 技术发展挑战 - 辅助驾驶技术需要逐步迭代才能实现自动驾驶目标 但现阶段安全必须放在首位[1][6] - 行业技术进步对标准制定和安全测评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4] - 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和基础设施配套仍在完善过程中[5] 市场教育需求 - 新能源车快速发展间接推动了消费者教育 但关于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仍显不足[2][3] - 企业需要平衡技术宣传与消费者教育 避免制造宣传陷阱[3] - 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基本需求始终存在 智能化发展必须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6]
汽车行业周报(20250811-20250817):8月上旬折扣环比微升,下半年销量展望乐观-20250817
华创证券· 2025-08-17 23:18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预期未来3-6个月内行业指数涨幅超过基准指数5%以上 [3] 核心观点 - 8月上旬延续7月淡季状态,新能源增速强于燃油车,维持对下半年量价乐观预期 [3] - 市场对明年政策变化有一定预期,下半年行情已经开始提前演绎 [3] - 投资角度结合明年弱beta预期、潜在油车反转预期以及估值位置 [3] 数据跟踪 销量数据 - 7月新势力车企交付量:比亚迪34.4万辆(同比+0.6%,环比-10.0%),零跑5.0万辆(同比+1.3倍,环比+4.4%),理想3.1万辆(同比-39.7%,环比-15.3%),小鹏3.7万辆(同比+2.3倍,环比+6.1%)[3] - 7月传统车企销量:上汽集团33.8万辆(同比+34.2%,环比-7.6%),吉利汽车23.8万辆(同比+57.6%,环比+0.7%),长安汽车21.1万辆(同比+23.4%,环比-10.0%)[3] 折扣情况 - 8月上旬折扣率10.1%,环比+0.1PP,同比+1.8PP;折扣金额22542元,环比+231元,同比+4611元 [3] - 折扣率变动较大的主流品牌:一汽大众奥迪-3.1PP,北京奔驰+0.6PP,长安马自达-0.4PP,比亚迪-0.4PP,银河+0.3PP [3] 原材料价格 - 碳酸锂3Q25均价7.51万元/吨(同比-6%,环比+15%),最新8.27万元/吨(较上周末+14.95%)[4] - 铝3Q25均价2.07万元/吨(同比+6%,环比+3%),最新2.05万元/吨(较上周末+0.14%)[4] - 铜3Q25均价7.98万元/吨(同比+6%,环比+2%),最新7.83万元/吨(较上周末-2.18%)[4] 市场表现 - 本周汽车板块涨幅+3.21%,板块排名8/29 [6] - 细分板块涨幅:零部件+4.12%,乘用车+2.18%,商用车+0.98%,流通服务-1.38% [6] - 主要指数对比:上证综指+1.70%,沪深300+2.37%,创业板指+8.58%,恒生指数+1.65% [6] 投资建议 整车领域 - 重点推荐江淮汽车(豪华车+强竞争力)、上汽集团(+尚界)、长城汽车(细分高盈利、潜在产品周期)[3] - 建议关注吉利汽车(银河A7对A轿格局冲击)、理想汽车(李想重回产品后的低位布局机会)[3] 零部件领域 - 以今年低估值、明年15%+增速为标准选股,推荐底部布局星宇股份、爱柯迪 [3] - 建议关注新泉股份、继峰股份、地平线 [3] - 机器人链条建议关注豪能股份、福达股份、拓普集团、银轮股份、纽泰格、凌云股份 [3] 重卡领域 - 预计8-10月增速依然至少有两位数,当前布局具备性价比,推荐重汽、潍柴 [3]
【西街观察】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文字陷阱必须堵
北京商报· 2025-08-17 20:13
监管政策动向 - 有关部门发布征求意见通知 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和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 规范企业宣传行为[1] - 工信部拟立项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5] - 工信部4月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工作推进会 强调汽车生产企业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4] 企业宣传规范要求 - 企业应当在车辆App和车载信息系统中明确显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提示和使用说明[1] - 禁止企业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避免将辅助驾驶功能误导为自动驾驶[1][4] - 企业需避免使用"天神之眼""全程脱手零接管"等模糊话术进行营销宣传[1][3] 技术发展现状 - 目前市场上量产车型普遍搭载L2级辅助驾驶系统 与真正自动驾驶存在显著差距[5] - 智能驾驶技术持续迭代进步 但行业尚未达到绝对技术标准和安全测评要求[4] - 端到端模型等新技术术语层出不穷 成为企业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卖点[1] 消费者认知状况 - 消费者对L2/L3等自动驾驶等级区分认知不足 容易将辅助驾驶误解为自动驾驶[1][3] - 大部分用户缺乏专业车辆知识 难以准确识别智能驾驶技术的真实能力边界[3] - 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消费者教育进程 大众正逐步建立对新技术概念的理性认知[2] 行业影响分析 - 监管高压态势倒逼企业在智能驾驶技术宣传方面采取更保守策略[5] - 汽车行业技术进步对标准制定和安全测评体系提出更高要求[4] - 企业品宣信息与消费者实际接收存在显著信息差 形成沟通鸿沟[3]
亿纬锂能再签重磅合作;宁德时代拟派发44亿分红;远景签下十余家客户;国轩加码小动力市场;赣锋成立新公司;楚能签下超百亿元合作
起点锂电· 2025-08-17 18:43
钠电行业动态 - 第八届起点钠电高峰论坛暨第三届钠电正负极材料峰会将于2025年8月28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聚焦全链条技术产能跃升和GWH级出货"真"元年 活动规模超500人 金钠科技为总冠名单位 [3][4] - 活动赞助及演讲单位包括隐功科技 华钠芯能 维科技术 易事特钠电 珈钠能源等20余家钠电产业链企业 [4] 锂电池项目投资 - 聚锂能科技锂电池电芯生产基地项目在湖北咸宁奠基 总投资18亿元 分两期建设 一期投资5亿元建设30亩生产基地 二期拟投资13亿元扩产 预计进出口额达2000万元以上 [7][8] - 安徽星川新能源高功率电池二期项目在合肥开工 总投资约30亿元 专注于高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 [18] - 比亚迪汕尾项目获批 将建设15GWh/年动力电池产能 年产动力电池5088万只 [44] - 宜春国轩电池二期项目加速建设 10GWh电芯车间已投产 10GWh电池包车间在建 全面投产后宜春基地总产能将达30GWh/年 年产值110亿元 [20] 储能领域进展 - 中汽新能与印度IndiGrid签署5GWh储能系统合作备忘录 进军印度储能市场 [9] - 远景动力与十余家储能集成企业签署超40GWh电芯合作协议 客户包括新源智储 昆宇电源等 [14] - 双登股份通过港交所聆讯 数据中心储能业务收入从2024年前5个月的3.97亿元猛增120%至2025年同期的8.72亿元 占比跃升至46.7% [10] 电池技术创新 - 我国科研团队研制出能量密度超600Wh/kg的软包电芯和480Wh/kg的模组电池 性能指标比现有锂离子电池提高2-3倍 [13] - 山东淄博公示1000吨级固态电池硅碳负极材料项目 投资2亿元 计划2025-2027年建成 [25][28] - 甘肃瑞志新材料年产40万吨锂电池石墨化负极材料项目进展顺利 总投资66亿元 分四期建设 [27] - 曼恩斯特发布高温涂布系统 通过精准控温提升浆料流动性和涂层均匀性 可缩短干燥时间并降低能耗 [32][33] 产业链布局 - 赣锋锂业在河北成立资源循环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2000万元 布局电池回收领域 [35] - 湖北天门签约3亿元动力锂电池PACK及拆解梯次利用项目 将建设4条PACK线和12条拆解打粉线 [36] - 央企矿冶科技集团成立北京北矿资环科技 注册资本6.5亿元 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业务 [39] - 河南三门峡获批年处理3万吨废旧锂电池湿法回收项目 投资4.6亿元 可年产硫酸镍11000吨 碳酸锂2270吨等 [40] 新能源汽车动态 - 长城汽车巴西工厂正式投产 年产能将逐步达5万辆 首款下线车型为哈弗H6GT [42] - 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合作 将部署到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平台 [43] - 吉利汽车2025上半年营收1503亿元 同比增长27% 新能源销量72.5万辆 同比增长126% 渗透率达51.5% [46] 材料领域进展 - 万润新能山东基地12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建成投产 产能利用率较高 [22] - 邦普时代在湖北宜春建设45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采用第四代技术 压实密度高于2.6g/cm³ [24] - 楚能新能源与杉杉科技签署超百亿元负极材料采购协议 将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深度合作 [19]
最近被公司通知不续签了。。。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8-17 11:23
智能驾驶行业现状 - 行业已进入拼技术和成本的关键期 2024年多家智驾公司未能存活 当前行业壁垒持续提高[2] - 价格战被国家叫停 但行业竞争依然激烈[6] - 小鹏汽车等头部企业形势好转 找到明确发展路径[6] 技术发展趋势 - 传统规划控制技术趋于成熟 面临端到端量产技术冲击[6][7] - BEV感知、端到端控制、扩散模型、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成为新兴技术方向[8] - 具身智能和机器人规控领域出现新机会 技术栈与自动驾驶相通[8] - 视觉语言模型(VLM)和自动驾驶大模型成为2025年重点发展方向[49][83] 人才需求变化 - 社招要求扎实的工程能力、领域深度和量产落地经验[8] - 传统规控工程师需要更新技术栈 学习模型算法[7] - 去年至今已有十几位规控工程师成功转型端到端和大模型方向[8] - 六年工作经验仍处于职业转型窗口期[8] 知识体系架构 - 社区整理40+技术路线 涵盖感知、仿真、规划控制等方向[10][19] - 包含近60+自动驾驶数据集和行业主流仿真平台[19] - 提供BEV感知、扩散模型、世界模型等前沿技术学习路径[19][22] - 汇总100问系列包括TensorRT部署、毫米波雷达融合、规划控制等实战问题[12] 行业资源整合 - 汇集国内外知名高校自动驾驶团队和头部企业资源[19][31][33] - 整理自动驾驶多模态大模型预训练和微调数据集[39] - 汇总3D目标检测、Occupancy Network、在线高精地图等关键技术方案[37][54][60] - 提供模型压缩、部署优化等工程化实践内容[12] 学术产业联动 - 举办超过100场专业技术直播 邀请产业界和学术界专家分享[86] - 涵盖V2X、3D检测、扩散模型规划器等前沿主题[86] - 提供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成果交流平台[10][19] - 实时更新顶会最新研究和工业落地应用[27]
理想VLA司机大模型新的36个QA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8-17 00:04
VLA技术架构与部署 - VLA模型通过"3D局部空间+2D全局理解"实现多模态对齐 解决自动驾驶特有的3D空间理解难题 [3] - 公司自研底层算子与引擎 在Orin芯片上实现2.2B参数模型部署 为业界首个双系统VLM部署方案 [3] - 采用FP8/FP4量化技术优化计算精度 通过分层精细调优实现模型压缩与算力优化 [45][46] 模型设计方法论 - 从并联VLM架构升级为串联VLA架构 实现每一步计算的自主思考能力 [5] - 引入Diffusion模型生成轨迹 基于机器人领域技术验证及年初预研结果确认其可行性 [6][11] - 通过语言思考模块提升决策一致性 解决上一代模型在高速场景中的决策摇摆问题 [20] 感知能力升级 - 整合3D空间编码与全局语义理解 使模型具备距离判断能力(传统VLM仅支持2D输入) [7] - 采用前融合方案结合视觉与激光雷达数据 提升对小物体(如锥桶)的识别置信度 [27][57] - 90%训练数据来自真实场景 10%合成数据用于特殊场景(雪天/事故车)补充 [53] 渐进式技术路线 - 采用L2到L4渐进路径 通过无图方案实现全场景覆盖 与Robotaxi玩家依赖高精地图的方案形成差异 [9][10] - 已储备语音控车、地库漫游等能力 但需配合法规逐步释放 [25][33][38] - 通过世界模型仿真平台测试4000多万公里 使用动态场景库(数十万clips)避免过拟合 [53][54] 算力与模型优化 - 大模型在垂域场景可通过语言压缩技术减少算力需求 同等智力水平下推理性能年提升10倍 [16] - 采用8×0.4 MoE特殊架构优化芯片部署效率 相比开源模型(如千问)具备硬件适配优势 [30] - 通过模型蒸馏与数据配比优化 在参数量不变(如7B)情况下持续提升模型智力 [16] 数据与训练体系 - VLA标注体系与端到端方案完全不同 需对原有数据全部重刷标注 [32] - 强化学习需要推理卡与训练卡交替使用 公司今年显著增加推理卡投入 [13] - 基座模型团队负责通识知识训练(交规/驾驶基础)并提供多尺寸模型蒸馏 [30] 行业技术对比 - 特斯拉FSD V13未使用Language模型 其漫游能力依赖端到端架构而非VLA的寻路能力 [41][42] - 互联网公司开源模型(如千问)缺乏3D数据资产 难以具备物理空间理解能力 [31] - Waymo等Robotaxi玩家受限于高精地图 扩城速度远低于无图方案(如特斯拉奥斯汀覆盖超Waymo) [9] 功能实现与用户交互 - 语音控车简单指令可通过规则实现 但连续组合指令必须依赖语言模型保障扩展性 [55] - EID界面细化需消耗座舱芯片算力 当前仅渲染车辆/车道线等基础元素 [40] - 用户记忆功能实现千人千面需求 解决不同驾驶风格(如超车决策)的个性化适配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