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

搜索文档
新消费快讯|黄子韬卫生巾上线;朴朴超市计划赴港上市
新消费智库· 2025-05-30 20:43
新消费产品动态 - G-SHOCK与Crocs首次推出联名机能鞋款「Echo Wave」,采用防水抗震机芯实现抬脚看时间功能[3] - 娃哈哈通过宏胜集团推出首款无糖茶新品"娃小宗",商标注册于宗馥莉执掌的宏胜饮料集团[4] - 可口可乐在北美限时推出雪碧+茶新品,融合柠檬与茶风味,灵感来自TikTok流行趋势[4] - 奈雪推出首款无咖啡因瓶装饮料"南非国宝茉莉路易波士",含≥3g/L线叶金雀花[6] - 湊湊火锅与米菲MIFFY展开为期三个月的全维度联名合作,打造沉浸式主题体验[14] 品牌合作与联名 - Patta与Rapha二度合作推出单车主题联名系列,包含连帽衫、上衣等单品[4] - 路易威登发布与村上隆合作终章系列,推出70余件纪念性作品庆祝合作20周年[13] - 安踏与冲浪品牌Roxy合作推出功能生活方式胶囊系列,针对Z世代需求开发[13] 企业投融资与并购 - 朴朴超市计划赴港上市,当前覆盖9个城市并拥有400多个前置仓[8] - 欧莱雅成为英国功效型护肤品牌Medik8收购案最有力竞争者[9] - Chobani收购植物食品制造商Daily Harvest,后者主营有机冰沙和冷冻餐[9] - LVMH家族财团以6000万欧元收购法国运动品牌Le Coq Sportif[12] - 光帆科技获新一轮投资,业务涵盖可穿戴设备及AI硬件销售[12] 新品上市与营销 - 黄子韬卫生巾品牌"朵薇"总投资达2.75亿元,推出多品类组合售卖模式[13] - i茅台推出红酒新品,活动价较零售价最高优惠13%(288元vs 298元)[14] 行业趋势与数据 - 联名合作覆盖鞋服(G-SHOCK×Crocs)、饮品(雪碧+茶)、奢侈品(LV×村上隆)等多个细分领域[3][4][13] - 无糖茶饮赛道持续扩容,娃哈哈、奈雪等品牌相继推出新品[4][6]
关税风波再生变数,有何影响?规模最大的消费ETF(159928)震荡收平!机构:再次强调增配消费,下半年四大投资策略!
搜狐财经· 2025-05-30 16:37
市场表现 - A股集体调整但大消费板块逆市坚挺 消费ETF(159928)全天成交额超2亿元稳居同类首位 [1] - 消费ETF成分股涨跌互现 牧原股份涨超4% 东鹏饮料涨超2% 贵州茅台跌超1% [3] - 消费ETF标的指数市盈率19.79倍 处于近10年0.47%分位数 估值性价比显著 [8] 关税政策动态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4月2日关税政策越权 若严格执行将使美总体有效关税税率降至6.6% [1] - 美国上诉法院恢复实施原关税政策 要求双方下月初提交书面辩论后再决定后续措施 [1] 消费行业趋势 - 2025年或成消费行业转折年 政策发力提振内需 商品消费持续修复 服务消费企稳 [4][5] - 消费呈现三大趋势主线:理性消费与品质升级并行 为情绪价值付费 技术进步催生新需求 [5] - 传统消费行业基本面积极回升 2025Q2或成多数子行业压力见底窗口 [5] 投资策略建议 - 攻守兼备配置:消费互联网 乳制品 大众餐饮等低估值高回报板块 [6] - 弹性配置:餐饮供应链 酒类 人力资源服务 酒店等顺周期行业 [6] - 四大投资主线:高线城市引领复苏 餐饮链拉动 内需韧性 高股息分红提升 [7][8] 指数成分特征 - 消费ETF前十大成分股权重达67% 含4只白酒龙头(31%) 牧原温氏等养殖企业(13%) [9] - 主要权重股:伊利股份(11%) 贵州茅台(10%) 五粮液(9%) 牧原股份(7%) [9]
新老消费对决,谁能笑到最后?
搜狐财经· 2025-05-30 09:32
新老消费对比 - 泡泡玛特市值一度达到3000亿港币,呈现爆发式增长 [1] - 茅台市值从高位滑落至2万亿人民币以下 [1] - 泡泡玛特需要维持100亿净利润和20%增速才能支撑当前估值 [1] - 茅台若实现1000亿净利润,当前估值可能具有吸引力 [1] 市场投资规律 - 市场存在物极必反现象,核心资产曾从追捧到冷落 [2] - 新消费板块可能面临估值过高的风险 [2] - 追涨杀跌行为容易陷入机构设置的陷阱 [2] 机构行为分析 - 橙色柱子指标反映机构真实动向,密集出现代表资金支撑 [4][6] - 机构常在拉升前通过砸盘收集筹码,形成黄金坑机会 [8] - 蓝色K线区段配合橙色柱子密集是典型的机构建仓信号 [8] 投资策略建议 - 需重点跟踪资金流向和量化数据而非单纯K线形态 [10] - 量化工具可帮助识别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 [12]
中信证券消费2025年下半年策略:结构景气强化 仍待全面回暖
智通财经· 2025-05-30 08:47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中国政策端持续发力提振内需的大方向明确,消费在回调后呈现"低预期低估值"和"消费韧性特征下的企稳趋势",预计将提升资金配置偏好 [1] - 2025年上半年消费需求与价格压力趋缓,"质价比"消费升温,休闲娱乐需求旺盛,"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等耐用品消费回升 [2] - 2025年或成转折之年,在出口承压背景下,强化内循环、扩容内需消费市场成为必然选择,政策效果加持下商品消费持续修复,服务消费企稳 [4] 消费行业趋势 - 当前消费领域呈现三条趋势主线:回归理性与品质升级并行、为精神满足感和情绪价值付费、技术进步催生的消费新方向 [1] - 传统消费子行业尤其是必需品基本面积极回升,25Q2有望成为多数消费行业的压力见底窗口 [1] - 消费行业整体获资金青睐边际提升,但大部分子板块估值仍在合理水平 [2] 结构性新消费机会 - 宏观四大慢变量催生新消费: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生产资料转变、生产方式AI革命、外部环境复杂化 [3] - 新消费企业高成长性体现在:满足情绪/健康/质价比需求、AI与生物技术革新创造供给、折扣零售或低线消费"上浮"、品牌出海演进 [3] - 部分"新消费"公司因高成长性获市场青睐,提振板块估值 [4] 配置建议 - 攻守兼备配置:消费互联网、低估值高回报的乳制品、大众餐饮等 [1] - 弹性配置:餐饮供应链、酒类、人力资源服务、酒店等顺周期行业 [1]
中信证券:提振内需的政策预期将逐渐增强,消费配置表现有望迎来高潮
快讯· 2025-05-30 08:28
内需回暖与消费趋势 - 25H1内需有所回暖,价格端边际修复,政策端持续发力提振内需的大方向明确 [1] - 消费在回调后呈现"低预期低估值"特征,叠加消费韧性下的企稳趋势,预计将提升资金配置偏好 [1] - 当前消费领域三大趋势主线:1)理性消费与品质升级/平替并行 2)为精神满足感和情绪价值付费 3)技术进步催生的新消费方向 [1] 行业配置建议 - 传统消费子行业尤其是必需品类基本面已积极回升,25Q2或成多数消费行业的压力见底窗口 [1] - 攻守兼备配置:消费互联网、乳制品(低估值高回报)、大众餐饮等经营有望率先企稳的板块 [1] - 弹性配置:餐饮供应链、酒类、人力资源服务、酒店等顺周期特征明显行业 [1] 政策与市场预期 - 提振内需政策预期增强,消费配置表现有望迎来高潮,建议增配消费板块 [1]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5月30日
新华财经· 2025-05-30 07:47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要求建立健全资源环境要素配额分配、市场交易、监督管理等制度 [1] - 完善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健全市场化配置体系,促进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 新消费投资趋势 - 泡泡玛特股价超十倍神话吸引原贵州茅台"铁粉"基金经理转战 [2] - A股、港股中新消费特征公司表现突出,诞生一批"翻倍股" [2] - 押注新消费的权益类基金最高回报率超50%,20多只消费主题基金回报率超20% [2] 人形机器人发展 - 人形机器人展示场景从"走跑跳"向家庭场景、商业服务等全面升级 [3] - 具备感知定位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可完成运球、射门、绕障、物品分类等任务 [3] 公募基金发行 - 年内新发基金规模超4000亿元,共成立515只新基金 [4] - 权益类基金成立384只,发行规模1870.82亿元,49只规模超10亿元 [4] - 产品布局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等科技领域及低波固收类 [4] 新能源电力市场 - 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6月1日为存量增量项目节点 [5] - 新能源企业咨询电力交易服务业务量大幅上升,积极提升运营能力 [5] 上市公司经营动态 - 半导体、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上市公司透露二季度经营暖意 [6][7] - 公司通过项目建设进展、新技术订单、并购重组等传递产业升级信号 [6][7] 算力产业发展 - 全国算力资源统一化及基础设施整合迈入新阶段,政策催动千亿级产业发展 [8] - 至少12家上市公司披露算力业务订单,合计金额超80亿元 [8] AI智能体应用 - AI智能体在医院、金融、汽车等领域加速涌现,2025年或为爆发元年 [9] - 当前存在同质化、投入高、回报难、技术适配性不足等问题 [9] 私募市场回暖 - 大中华区私募股权投资总额2024年增长7%至470亿美元 [10] - 资金募集规模回升、港股IPO活跃度提升、机构投资动作增加 [10] A股H股双重上市 - A股优质公司赴港上市吸引国际资金,推动AH股折价变溢价 [11] - 港股新经济行业市值占比提升,估值中枢上移 [11] 北交所机构调研 - 5月北交所公司获机构调研240次,环比增长126% [12] - 硬科技与新兴消费领域企业受关注,机构聚焦产能及盈利增长点 [12] 钨价上涨 - 钨矿价格突破17万元/吨,APT价格站上25万元/吨,刷新历史纪录 [14] - 2025年第一批钨矿开采指标减少6.45%,预计供需缺口4679吨 [14] 上市公司分红 - 五芳斋拟派发现金红利9675.72万元,并推出"送粽子"股东福利 [15] - 上市公司立足主业花式回馈股东成为常态化举措 [15]
私募玩转新消费风口
中国证券报· 2025-05-30 05:31
新消费行业热度升温 - 港股新消费龙头泡泡玛特今年以来股价大涨逾150% [1] - 知名主观私募凭借集中押注新消费品种今年以来已斩获超70%收益 [1] - 多家私募机构投资策略明确转向"新消费为主",认为其具备"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特性 [1] 新消费崛起驱动因素 - 供给侧变革推动新消费崛起,细分赛道如潮流玩具、谷子经济、宠物食品、高端美妆景气度高企 [1] - 消费代际更迭,年轻群体更注重商品的情绪价值和精神满足 [2] - 居民基础物质需求已得到满足,对个性化、情感属性消费需求增加,供给侧能力在科技应用、审美文化等方面跃升 [2] - 社交媒体和内容电商等新渠道加速产品与用户精准匹配 [2] - 避险资金推动部分资金涌入宠物经济、谷子经济等标的 [2] 新消费投资逻辑 - "品牌-产品-渠道"经营范式重构,品牌精准狙击细分人群情感共鸣,产品研发注重需求裂变,渠道融合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 [2] - 产品价值由功能价值、情绪价值和资产价值构成,年轻消费群体更注重情绪价值 [2] - 新消费与宏观波动关联度低,具备"进可攻退可守"特性,确定性高 [3] 私募机构掘金路径 - 筛选新消费企业的"黄金法则":与情绪价值强关联、深度绑定年轻女性消费、具备强大产品创新能力、有国际化潜力、处于高成长阶段 [2] - 情绪价值是核心钥匙,优秀新消费公司需完成品牌、产品、渠道三重变革 [3] - 产品创新能力是关键,重点布局美妆个护等结构性机会突出的领域 [3] 新消费行业未来展望 - 新消费有坚实产业逻辑支撑,中长期看好,但需警惕跟风炒作和伪成长公司 [4] - 宠物经济受益于养宠人群扩大和国产化,谷子经济伴随IP影响力渗透持续扩张 [5] - 黄金饰品融合优秀设计和古法工艺的产品受青睐,景气度与金价预期相关 [5] - 新消费革命由情绪价值驱动,年轻消费群体的精神诉求将塑造中国消费产业未来形态 [5]
茅台“铁粉”转战泡泡玛特 消费投资逻辑聚焦“含新量”
中国证券报· 2025-05-30 04:49
泡泡玛特成为基金重仓新贵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207只基金重仓泡泡玛特,较2024年9月末的62只增长234% [3] - 泡泡玛特2025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150%,吸引包括原贵州茅台持仓基金经理转投 [4] - 景顺长城品质长青混合在2025年一季度将泡泡玛特加仓至第一大重仓股,取代贵州茅台 [3] - 南方基金史博、汇添富基金胡昕炜等知名基金经理2024年四季度起大幅增持泡泡玛特 [4] 新消费赛道表现突出 - 2024年9月至2025年5月,若羽臣、万辰集团涨幅超400%,潮宏基、中宠股份涨逾200% [5] - 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期混合A年内回报率超50%,重仓中宠股份、泡泡玛特等新消费股 [5] - 22只消费主题基金年内回报率均超20%,恒越匠心优选一年持有A/C回报率达47% [5] - 黄金首饰公司受关注,周大生5月接待超130家机构调研,潮宏基等接待超30家 [7] 机构调研热点聚焦 - 宠物经济相关公司获密集调研,可靠股份、一致魔芋5月接待机构超50家 [7] - 葛卫东旗下混沌投资现身周大生、可靠股份调研名单 [7][8] - 食品类公司立高食品、康比特同期接待调研机构均超20家 [7] 基金经理观点分歧 - 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新消费赛道已进入边缘扩散阶段,估值偏高需警惕短期调整 [8] - 富国消费精选30指出中长期仍看好新消费公司成长空间,尤其处于成长中早期的企业 [8] - 海富通消费优选混合认为人口代际更迭将持续催生新消费品牌机遇 [8] 消费主题基金策略 - 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期混合A重点布局潮玩、黄金饰品、宠物等细分领域 [6] - 恒越匠心优选一年持有持仓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计划宏观企稳后增配传统消费 [6] - 基金经理普遍认为消费新周期将延续,特征为年轻客群驱动、产品力全球化 [6]
21社论丨科技与文化正在让中国变得“更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02:15
新消费趋势 - 消费行为从"功能需求"转向"情绪价值",年轻人更重视精神体验而非性价比 [1] - 文化性成为新消费突出特征,国潮、汉服、游戏及影视作品体现中华美学价值认同 [1] - 老铺黄金通过"宫廷古法制金"将黄金作为传统吉祥符号载体,花西子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 [1] 代表性企业与IP经济 - 泡泡玛特潮玩IP(如Labubu)被摩根大通预测为比肩Hello Kitty的全球超级IP [2] - 蜜雪冰城打造"雪王"IP,结合新茶饮与精神消费,推出主题曲及动画片《雪王驾到》 [2] - 2024年全球收入前十手机游戏中四款来自中国,《原神》年收入超10亿美元 [2] - 《黑神话:悟空》海外玩家占比达30%,总玩家超2500万 [2] 国际化与文化输出 - 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IP经济企业成为国际连锁品牌 [2] - 小红书、TikTok成为中国文化出海平台,海外用户关注中国美学、美食及价值观 [2] - 中国微短剧在东盟、拉美等地区流行 [2] 技术与文化融合 - 华为、大疆、比亚迪等技术领先企业融入中国审美提升产品魅力 [3] - 《流浪地球》《黑神话:悟空》《哪吒》等作品依赖虚拟技术实现文化创新 [3] - AIGC+艺术创作、数字技术+文物保护等技术应用释放文化乘数效应 [3] 国家软实力提升 - 英国《经济学人》评价中国在科技、游戏及文化输出领域成果斐然 [3] - 全球软实力指数显示中国从2021年第8位跃升至2025年第2位,仅次于美国 [3] 行业变革与战略意义 - 新消费是技术、文化与消费创新互动的结果,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4] - 满足精神消费需求的同时推动中国软实力崛起,成为全球叙事转变的一部分 [4]
捕捉情绪价值驱动下的新消费投资机遇——专访中金消费升级基金经理高大亮
证券日报· 2025-05-30 00:07
消费市场结构性变革 -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 2025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1] - 消费市场正经历深刻结构性变革 政策层面形成"组合拳"从供给侧改革到需求端刺激全方位激发消费潜力 [1] - 消费板块格局变化 过去两年外向型消费超额收益明显 内需和偏成长可选消费表现暗淡 但当前内需和偏成长消费领域更具投资价值 [1] 新消费赛道崛起 - 宏观层面消费高成长性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关 人均GDP1万至3万美元阶段 美日韩服务消费占比分别上升11.9%、7.5%和14% [1] - 中观产业层面新消费体现在三个维度:跨领域跨场景新消费模式普及如文旅融合 消费内容场景智能化如数字文旅/智能家居/即时零售 传统娱乐产品向文化消费符号转型如卡牌潮玩 [1] - 情绪价值驱动新消费 2024年谷子经济市场规模同比增40.6% 体育娱乐用品零售额同比增11.1% 宠物经济/卡牌等细分领域增长强劲 [2] 传统消费投资机会 - 传统消费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近三年持续提高分红比例 开启从"质量成长"向"质量红利"转变 [2] - 2024年三季度以来扩内需政策持续推出 传统消费"白马"估值修复空间正在打开 [2] 消费品企业成长阶段 - 消费品公司成长分为三阶段:单品爆发期、渠道调整期和平台期 投资重点为核心产品处于爆发期的新锐公司或开启第二增长曲线的成熟企业 [2] 未来消费投资方向 - 需兼具科技视角与人文洞察 关注AI/物联网等技术对消费场景重构 捕捉Z世代情绪价值迁移 理解情感满足催生的溢价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