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能调控
icon
搜索文档
牧原股份20250821
2025-08-21 23:05
牧原股份2025年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自由现金流转正至约180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105.3亿元,全年有望超过去年[2] - 2025年上半年分红额50亿元(占利润47.5%),叠加11.1亿元股票回购,总回报占归母净利润58%[3] - 资产负债率从一季度末59%降至56%[3] - 长期自由现金流中枢预计400亿元,分红水平可能达200-300亿元[5][14] 2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2025年7月养殖成本降至11.8元/公斤,为上市公司最低[2][4] - 战略重心从扩张转向内部优化,通过提升效率实现成本下降[2][6] - 计划将成本进一步降至11元/公斤[12] 3 行业格局与政策影响 - 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主体占比提升至70%,散户降至30%[2][8] - 产业政策从鼓励扩张转向"产能调控",能繁母猪存栏量波动收窄[10] - 行业呈现产能波动减弱、价格波动收窄、价格中枢提升特征[7] - 2025年生猪价格超预期,政策调控效果显现[10] 4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聚焦内部效率提升和股东回报,分红比例有望从47.5%提升至60%-80%[6][14] - 价格中枢预计14元/公斤,出栏量9,000万头时净利润可达300亿元[5][13] - 海外扩张已进入越南市场,计划通过并购与合资推进全球化[5][19] - 港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海外扩张[19] 5 业务优势与挑战 - 屠宰量超越双汇成为全国第一,下游肉制品业务突破[16][20] - 疫病防控技术领先(二元回家体系等),养殖成本剔除饲料因素后低于欧洲国家[17] - 面临饲料成本高和疫病环境复杂挑战[17] - 市值2500亿元,市场认知仍存在周期股偏见[15] 6 长期前景 - 已完成从扩张到现金奶牛的转型[20] - 海外扩张有望打开新成长曲线[21] - 超大自由现金流和分红潜力被低估[22] - 需从自由现金流角度重新评估公司价值[22]
2700亿养猪巨头半年狂赚百亿,拟大手笔分红5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2:38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超100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1100% 主要受益于成本下降 盈利月份增加及收入结构优化 [3][6][8] - 公司宣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32元 分红总额50亿元 占上半年净利润47.5% [4] - 公司提出"反内卷"三策 包括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至330万头 降低生猪出栏均重至120kg 以及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育肥猪 [12][1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5.3亿元 同比增长1169.77% 营收增长34% [3][6] - 商品猪销量3839.4万头 同比增长18.6% 销售收入708.68亿元 仔猪销量829.1万头 同比增长168% [8] - 生猪养殖业务单位盈利1.7-2.3元/kg 去年同期1-2月亏损1.96元/kg 仅5-6月盈利 [6] - 毛利率提升10.59个百分点至18.72% [7] 成本控制 - 养殖成本从1月13.1元/kg逐月下降至7月11.8元/kg 同比下降超2元/kg [6][7] - 成本下降主要来自生产成绩改善和单位期间费用下降 [6] - 全年成本目标为平均12元/kg 年底计划降至11元/kg [9] 产能与行业调控 -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6月为4043万头 高于2024年低点3949万头 接近调控上限 [11] - 农业农村部要求再调减100万头产能 总量保持在3950万头左右 [11] - 公司计划年底将能繁母猪存栏量从6月343.1万头降至330万头 降幅3.82% 高于全国2.3%的调控目标 [12] - 公司短期内不考虑新增母猪 [12] 经营策略优化 - 出栏均重计划降至120kg 低于行业7月均重128.59kg和上市猪企均重121.28kg [12] - 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育肥猪 确保流向屠宰厂 [13] - 上半年屠宰量1141.48万头 同比增长110.87% 产能利用率78.72% [13]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生猪养殖行业进入质量提升阶段 从数量增长转向价值创造 [9] - 公司生猪出栏量全国占比约10% 有望从中长期行业稳定中受益 [13]
牧原股份分析师会议-20250821
洞见研报· 2025-08-21 21: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牧原股份2025年上半年经营情况展开,公司营收、利润增长,成本下降,各业务表现良好,同时介绍了产能调控、港股募资、分红规划等多方面情况,展现出积极发展态势并规划未来降本增效路径 [23][24][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牧原股份,所属行业是农牧饲渔,接待时间为2025年8月20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首席财务官高曈、董事会秘书秦军、投资者关系主管王翰斌 [16] 详细调研机构 - 参与调研的机构包括易方达基金、泰康、宏利基金、工银安盛人寿保险、建信基金等多家机构,还列出了各机构相关人员 [17][18] 调研机构占比 - 基金管理公司占比62%,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占比15%,寿险公司占比8%,其它金融公司占比8%,资产管理公司占比8% [20] 主要内容资料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764.63亿元,同比增长34.46%;归母净利润105.30亿元,同比增长1169.77%;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3.51亿元,同比增长12.13%;二季度末资产负债率56.06%,较一季度末下降3.14个百分点 [23] - 公司今年目标降低负债规模100亿元,二季度末负债总额较年初下降56亿元 [23] - 上半年销售生猪4691.0万头,其中商品猪3839.4万头,仔猪829.1万头,种猪22.5万头;6月末能繁母猪存栏343.1万头 [23] - 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从1月的13.1元/kg逐月降至7月的11.8元/kg左右,目标全年平均12元/kg,年底降至11元/kg [23][27] - 2025年上半年屠宰生猪1141.48万头,同比增长110.87%,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8.72%,亏损1亿元左右,同比大幅减亏 [24]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32元(含税),分红总额50.02亿元(含税),占半年度归母净利润的47.50% [24] 行业产能调控举措 - 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预计年底降至330万头,短期内不考虑新增母猪 [25] - 降低生猪出栏均重,预计本月底降至120kg [25] - 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育肥猪,配合构建管控体系 [25] 港股上市募集资金用途 - 用于拓展全球商业版图及研发投入,不用于国内新增产能建设 [25] 未来分红规划 - 2024 - 2026年度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40%,未来结合市场行情等动态调整分红比例 [25][26] 海外业务进展 - 成立海外业务团队,考察海外市场,通过轻资产模式在越南取得成效,未来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 [26] 成本下降空间及降本路径 - 降本路径包括种猪育种、健康管理、员工培训赋能及干部选拔培养 [27][28] 联农助农规划 - 创新仔猪销售方案,提供饲料等产品和养殖解决方案,构建产业互联平台 [28]
2700亿养猪巨头半年狂赚百亿,拟大手笔分红5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1:47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均超100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1100% 主要受益于成本下降 盈利月份增加及收入结构优化 [3][4][6] - 公司计划通过调减能繁母猪存栏 加强出栏体重管理及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等措施主动去产能 以促进行业价格平稳 [11][12][13] - 公司成本从1月13.1元/kg降至7月11.8元/kg 下半年仍有下降空间 若猪价稳定 利润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 [6][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5.3亿元 同比增长1169.77% 扣非后净利润同样超100亿元 [3][6] - 营业收入增长34% 商品猪销量3839.4万头 销售收入708.68亿元 仔猪销量829.1万头 同比增长168% [3][7] - 毛利率增加10.59个百分点至18.72% 生猪业务单位盈利1.7-2.3元/kg [6] - 拟每10股派现9.32元 分红总额50亿元 占上半年净利润47.5% [4] 成本控制 - 养殖成本逐月下降 从1月13.1元/kg降至7月11.8元/kg 主要源于生产成绩改善和单位期间费用下降 [6] - 去年同期成本保持在14元/kg以上 个别月份达15.8元/kg [6] - 全年成本目标为平均12元/kg 年底计划降至11元/kg 部分优秀场线成本已低于11元/kg [7] 产能调控 - 计划年底将能繁母猪存栏规模降至330万头 较6月343.1万头减少约3.82% [11][12] - 加强生猪出栏体重管理 预计月底降至120kg 低于行业均重128.59kg [12] - 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育肥猪 确保流向屠宰厂 [12] - 上半年屠宰生猪1141.48万头 同比增长110.87% 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8.72% [12] 行业背景 -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6月为4043万头 高于2024年低点3949万头 接近合理区域上限 [11] - 农业农村部要求再调减约100万头产能 将能繁母猪总量保持在3950万头左右 [11] - 行业正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阶段 [8][9]
上半年利润翻十倍的牧原,准备拿一半出来分红
华尔街见闻· 2025-08-21 21:31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5亿元 同比增长超11倍[2] - 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每10股派发9.32元 总金额达50亿元 占半年度归母净利润47.5%[1] - 年内分红率超58% 包含11.1亿元股份回购[1] 成本控制与优化 - 养殖成本逐月下行 6月低于12.1元/公斤 7月降至11.8元/公斤左右[2] - 显著低于2024年行业14元/公斤平均水平[2] - 目标年底成本降至11元/公斤 实现全年平均12元/公斤目标[2] 资本结构与分红政策 - 资产负债率56.06% 较年初下降2.62个百分点[3] - 规划2025年负债规模减少100亿元 长期负债率目标降至40%多水平[3] - 现金分红承诺比例由20%上调至40%[3] 行业产能调控 - 国家相关部门倡导减母猪、控二育、降体重[2] -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目标调降至3950万头[2] - 公司计划年底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减少至330万头[2] 历史分红情况 - 2022年现金分红40.03亿元 分红率30.17%[1] - 2024年现金分红75.88亿元 分红率42.44%[1] - 2023年因上市首亏未分红[1]
牧原股份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逐月下降
贝壳财经· 2025-08-21 20:21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21日股价开盘上涨 盘中涨幅一度超过8% [1] 生猪销售与生产数据 - 2025年上半年销售生猪4691万头 其中商品猪3839.4万头 仔猪829.1万头 种猪22.5万头 [1] - 屠宰生猪1141.48万头 销售鲜冻品等猪肉产品127.36万吨 [1] 财务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764.63亿元 同比增长34.46% [1] - 屠宰肉食业务营业收入193.45亿元 同比增长93.83% [1] - 归母净利润105.3亿元 同比增长1169.77% [1] - 扣非净利润106.77亿元 同比增长1115.32% [1] - 资产负债率56.06% 较年初下降2.62个百分点 [1] 成本控制成效 - 7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1.8元/kg [1] -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实现生产指标提升和成本方差缩小 [1] 产能调控措施 - 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 有序淘汰低产低效母猪 预计年底降至330万头 [1] - 短期内不考虑新增母猪 [1] - 持续降低生猪出栏均重 预计月底降至120kg [1] - 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育肥猪 [1] - 配合相关部门构建管控体系确保育肥猪流向屠宰厂 [1]
牧原股份盈利大增11倍 下半年将继续降成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8:53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5.3亿元 同比增长1169.77% 扣非净利润同样超100亿元 [2][4] - 营收增长34% 商品猪销量从3238.8万头增至3839.4万头 销售收入从560.22亿元提升至708.68亿元 [2][6] - 仔猪销量大幅增长168% 从309.3万头增至829.1万头 优化收入结构 [6] - 毛利率提升10.59个百分点至18.72% 因成本增幅小于营收增幅 [5] 成本控制成效 - 养殖成本从1月13.1元/kg逐月下降至7月11.8元/kg 主要来自生产成绩改善与单位期间费用下降 [4] - 去年同期成本保持在14元/kg以上 个别月份达15.8元/kg [4][5] - 制定全年平均成本目标12元/kg 年底计划降至11元/kg 部分场线已低于11元/kg [8] 产能调控措施 - 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 预计年底从343.1万头降至330万头 降幅3.82% [9][10] - 加强生猪出栏体重管理 计划将均重降至120kg 低于行业平均128.59kg [10] - 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育肥猪 确保流向屠宰厂 [3][11] 行业供需环境 -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 高于合理上限 需再调减100万头至3950万头左右 [9] - 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8.72% 屠宰量1141.48万头 同比增长110.87% [12] - 作为出栏量占全国1/10的龙头 公司反内卷举措有望促进猪价平稳运行 [3][12]
牧原股份:港股上市募资不会用于国内新增产能建设, 将主要用于拓展全球商业版图及研发投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8:4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4.63亿元,同比增加34.46% [1] - 净利润107.9亿元,同比增加952.92%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3.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13% [1] - 养殖成本从2025年1月的13.1元/公斤降至7月的11.8元/公斤,部分优秀场线已降至11元/公斤以下 [5] 国际化战略 - 港股发行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拓展全球商业版图及研发投入,不会用于国内新增产能建设 [1] - 2025年3月在越南胡志明市设立全资子公司"越南牧原有限公司" [1] - 2025年5月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1] - 通过轻资产模式在越南开展技术服务与人员培训,提升合作企业疫病防控效果 [2] - 正在积极考察海外市场,计划采用新建产能、收并购等多元化模式开展国际业务 [2] 国内产能调控 - 能繁母猪存栏量从峰值的362.1万头减少至343万头,计划年底降至330万头 [3] - 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导向,全国需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 [4] - 有序淘汰低产低效母猪,短期内不考虑新增母猪 [4] - 持续降低生猪出栏均重,预计月底将降至120公斤 [4] - 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育肥猪 [4] 成本控制 - 成本下降主要来源于生产成绩改善与单位期间费用下降 [5] - 2025年成本目标是全年平均12元/公斤,年底计划降至11元/公斤 [5]
上半年净利激增近12倍,牧原股份豪气分红50亿元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8-21 13:1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4.63亿元,同比增长34.46% [1] - 归母净利润105.3亿元,同比增长1169.77%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5亿元,同比增长12.13% [1] - 二级市场股价盘中最大涨幅超8%,最新市值2758亿元 [1] 业务运营 - 养殖业务营收754.46亿元,销售生猪4691万头(商品猪3839.4万头,仔猪829.1万头,种猪22.5万头),同比增长44.87% [1] - 屠宰及肉食业务收入193.45亿元,同比增长93.83%,屠宰量1141.48万头,同比增长110.87% [1] - 鲜冻品猪肉销售127.36万吨,产能利用率达78.72% [1] 成本控制 - 生猪养殖成本从年初13.1元/公斤降至6月12.1元/公斤,逼近全年12元/公斤目标 [2] - 计划年底成本降至11元/公斤,实现全年平均12元/公斤目标 [2] 产能调整 - 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少5.4万头至343万头,连续两个季度调减 [2] - 预计年末能繁母猪存栏降至330万头 [2] 股东回报 - 2024年度分红30.83亿元(每10股派5.742689元) [2] - 半年度分红50.02亿元(每10股派9.32元) [2] - 上半年累计回购股份5254.20万股,金额21.1亿元 [2] - 分红与回购总额超70亿元,占归母净利润67.71% [2]
牧原股份股价涨超5%,带动农业ETF、农业ETF易方达、畜牧养殖ETF上涨
格隆汇APP· 2025-08-21 12:33
农业ETF表现 - 农业50ETF(159827.SZ)本月涨幅达18.71%,跟踪中证农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牧原股份(占比未披露)、温氏股份等养殖及农化龙头企业 [2] - 农业ETF易方达(562900.SH)覆盖种植+养殖双产业链,持仓隆平高科等农业科技企业,本月涨幅11.94% [3] - 畜牧类ETF普遍表现强劲,招商基旗下畜牧养殖ETF(516670.SH)本月涨幅14.98%,跟踪中证畜牧指数包含饲料、药物及养殖企业 [3] 牧原股份业绩爆发 - 2025H1营收812亿元(YoY+187%),归母净利润152.4亿元(YoY+1170.8%),扣非净利润148.9亿元(YoY+1246.2%),拟派息80亿元 [3] - 生猪销售3839.4万头(YoY+32.5%)市占率10.5%,屠宰量1141.48万头(YoY+110.8%)占全国6.2%,猪肉销售127.36万吨(YoY+105.4%) [4] - 养殖业务营收754.46亿元(YoY+34.68%),屠宰业务营收193.45亿元(YoY+93.8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首次突破200亿元 [4] 成本控制与行业趋势 - 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从2024年14元/kg降至2025年6月12.1元/kg,目标全年平均12元/kg [4] - 政策调控聚焦"控产能+降体重+控二育",7月环保收紧加速南方水网地区落后产能出清 [5] - 行业短空长多,下半年旺季猪价弹性可期,头部企业凭借成本优势有望维持盈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