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供应链
icon
搜索文档
黄仁勋发声!
天天基金网· 2025-07-21 13:54
英伟达市值与黄仁勋中国行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黄仁勋首次参加中国链博会并发表演讲 [1] - 黄仁勋身着唐装并用中文开场演讲 强调中国市场独特性 [1][2] - 英伟达在中国已有30年历史 早于多数高科技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2] 中国市场观点 - 中国市场具有独特活力、创新能力和庞大消费者群体 计算机科学家数量全球领先 [2] - 中国AI创新步伐不可阻挡 英伟达希望做出重要贡献 [2] - 中国供应链体系全球领先 规模、复杂性和多样性堪称世界级奇迹 [2] - 全球供应链不会彻底脱钩 中国有机会将供应链技术推广全球 [2] AI技术发展 - AI系统如同多层蛋糕般复杂 需要各层面创新协同发展 [2] - 深度求索公司创新能力突出 R1模型重新设计AI运行方式充分发挥H20架构优势 [2] - H20架构虽非最顶尖 但依然出色并推动了AI革命 [2] 企业合作与竞争 - 黄仁勋与雷军长期合作 从小米手机扩展到AI和自动驾驶等领域 [3] - 华为规模实力非凡 在AI领域无论有无英伟达都能找到解决方案 [3] - 英伟达视华为为竞争对手但保持尊重 希望未来长期竞争 [3] 高管股票交易 - 黄仁勋减持7.5万股英伟达股票 价值约1294万美元 [3] - 此次减持是3月公布的600万股减持计划的一部分 [3] - 上周已减持22.5万股 价值约3700万美元 [3]
黄仁勋:华为是竞争对手不是敌人
财联社· 2025-07-21 08:51
华为与英伟达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 华为在规模、人员和技术能力上比英伟达更大更全面,既广又深 [1] - 英伟达将华为视为竞争对手,但保持钦佩和尊重的关系,认为对手不是敌人 [1] - 中国的AI市场无论有无英伟达都会进步,华为有能力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案 [1] 中国供应链体系的全球地位 - 中国供应链体系全球数一数二,规模、复杂性、多样性堪称世界级奇迹 [2] - 中国不仅自建供应链,还为全球其他供应链提供设备、技术和零部件 [2] - 全球供应链日益多元化,中国有机会推广供应链制造技术到全球 [2] - 全球供应链不存在彻底脱钩的可能性,体系太复杂且相互关联 [2] 中国AI创新能力与深度求索的突破 - 中国创新步伐不可阻挡,AI系统极其复杂,需要多层创新 [3] - 深度求索的R1模型是真正创新,重新设计AI模型运行方式以发挥H20架构优势 [3] - 即便基于H20架构,深度求索仍取得世界一流成果,展现中国创新能力 [3] - H20架构虽非英伟达最顶尖产品,但能力出色,定义了当前AI革命 [4] 英伟达与小米的长期合作 - 英伟达与雷军合作从小米创立之初开始,曾共同开发手机 [5] - 目前双方正合作开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软件等多个项目 [5]
黄仁勋发声
证券时报网· 2025-07-21 08:41
公司动态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后,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首次参加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 [1] - 黄仁勋在开幕式上身着唐装并用中文开场演讲 [1] - 黄仁勋近期减持7.5万股英伟达股票,价值约1294万美元,这是其3月披露的减持600万股计划的一部分 [4] - 自上个月开始黄仁勋已累计减持22.5万股英伟达股票,总计约3700万美元 [4] 中国市场观点 - 黄仁勋认为中国市场独一无二,具有活力、创新能力和庞大的终端消费者群体 [3] - 中国计算机科学家数量全球最多之一,唯一能与美国比肩 [3] - 公司在中国已有30年历史,早于大多数高科技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3] - 不参与中国市场的长期影响难以预测但结果不会乐观 [3] - 中国创新的步伐不可能被阻挡,公司能做出重要贡献 [3] 技术观点 - AI系统极其复杂,像多层蛋糕,需要每一层的创新 [3] - 工程师可以通过上下层创新弥补某一层进展不足 [3] - 深度求索公司研发的R1模型是真正创新,能充分发挥H20架构优势 [3] - H20架构虽然不是最顶尖产品但依然出色,定义了现在的AI革命 [3] 供应链观点 - 中国供应链体系全球数一数二,规模、复杂性、多样性堪称世界级奇迹 [3] - 中国不仅自己做供应链,还为全球其他供应链提供设备和技术 [3] - 全球供应链多元化趋势给中国带来推广供应链制造技术的机会 [3] - 全球供应链不存在彻底脱钩的可能性,体系太复杂且永远相互关联 [3] 合作伙伴 - 黄仁勋与小米创始人雷军合作已久,从小米创立之初就开始合作 [4] - 双方共同开发过手机,目前正在合作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软件等项目 [4] - 华为被黄仁勋视为极具创新力和规模实力的公司 [4] - 华为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可以保持良好关系 [4] - 中国AI市场无论有没有英伟达都会进步,华为能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案 [4]
黄仁勋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7-21 08:22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后黄仁勋中国行核心观点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后,创始人黄仁勋首次参加中国链博会并发表演讲,身着唐装并用中文开场[1] - 黄仁勋强调中国市场独一无二,拥有全球最多的计算机科学家之一,终端消费者群体规模庞大,是不可忽视的战略市场[3] - 中国AI创新步伐不可阻挡,英伟达希望在其中做出贡献,但即使没有英伟达,中国AI市场仍会进步[3] - 全球供应链不可能彻底脱钩,中国供应链体系是世界级奇迹,正将制造技术推广到全球[4] - 黄仁勋与小米雷军长期合作,共同开发AI、自动驾驶等项目,与华为保持竞争但尊重的关系[5] 中国市场战略价值 - 中国市场具有独特活力、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速度,拥有全球最多的计算机科学家之一,仅美国可与之比肩[3] - 中国终端消费者群体规模极其庞大,不是普通市场而是非常独特的市场[3] - 不参与中国市场的意外后果和长期影响难以预测,但结果不会乐观[3] - 英伟达在中国已有30年历史,早于大多数高科技公司进入中国市场[3] AI产业生态观点 - AI是极其复杂的多层系统,包括芯片、系统、网络技术、基础设施、软件、算法和应用服务[3] - 即使某一层进展不够快,工程师可通过上下层创新弥补,推动整个系统前进[3] - 深度求索公司基于H20架构研发的R1模型是真正创新,重新设计了AI模型运行方式[3][4] - H20虽非英伟达最顶尖产品,但能力依然出色,定义了当前AI革命[4] 供应链与合作伙伴 - 中国供应链体系规模、复杂性、多样性堪称世界级奇迹,为全球供应链提供设备和技术[4] - 全球供应链日益多元化和冗余,这给中国带来推广供应链制造技术的巨大机会[4] - 与小米雷军合作从手机扩展到AI、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5] - 华为是规模实力非凡的公司,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值得尊重的对象[5] 公司动态 - 黄仁勋依据10b5-1规则减持7.5万股股票价值1294万美元,是3月披露的600万股减持计划的一部分[5] - 上周已出售22.5万股股票总计约3700万美元[5]
共享中国高水平开放机遇——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成果丰硕
经济日报· 2025-07-21 05:55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层次更高、人气更旺、交流更广、成果更实,成为推动全球产业链协作与创新的关键平台 [1] - 链博会创办仅两年多已成为国际经贸盛会,"链接世界、共创未来"的"链博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2] 展会数据与成果 - 参展中外企业和机构达1200家,线上线下观众超21万人次(同比+5%),组织精准匹配2.4万次(上届4倍) [2] - 参展商首发首展首秀15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同比+67%),链博首发站发布55项,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联系 [2] - 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及意向超6000项 [2] 全球供应链指数 - 2018-2024年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从基值1增至2.71,连接、创新和韧性指数同步提升 [3] - 首次发布包含促进、连接、创新、韧性四大维度的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创新与韧性指数为新推出指标 [2] 国际化参与 - 境外参展商占比35%(上届32%),覆盖75个国家和地区(首届55个),美国参展企业数量+15% [4] - 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65%,法国施耐德、德国瓦克、美国美敦力等跨国公司首次参展 [4] - 南非首次参展并搭建特色展区,展示护肤品、化工制品、工程机械组件等产品 [4] 创新与技术展示 - 先进制造链展区首次设置创新链专区,链博首发站集中呈现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领域前沿成果 [7] - 贝特瑞发布行业首创的BTR S+i石墨长续航负极材料解决方案,提升电动汽车续航能力 [7] - 展品涵盖"天鲲号""昆仑号"等大国重器及"哮天犬"等智能机器人,吸引大量观众 [6] 企业合作与市场机遇 - 空客联合8家供应链展商参展,强调与中国供应商共同成长的合作伙伴关系 [4] - 日本AGC通过链博会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发掘跨行业应用场景以开拓中全球市场 [8] - 跨国公司普遍认可中国供应链体系完备性和生产能力,认为"不链接中国就难以链接世界" [7]
黄仁勋:中国供应链体系全球数一数二 堪称世界级的奇迹
快讯· 2025-07-21 02:47
中国供应链体系 - 中国供应链体系全球数一数二 堪称世界级的奇迹 [1] - 中国供应链的规模、复杂性、多样性 制造商的产品类型、技术含量 参与建设的企业数量均达到世界级水平 [1] - 中国不仅自建供应链 还为全球其他供应链提供设备、控制系统和零部件 [1] 全球供应链趋势 - 全球供应链正日益多元化 甚至变得越来越冗余 [1] - 这一趋势为中国带来巨大机会 可将其供应链制造技术推广到全球 [1] - 世界各地都在新建供应链和生产线 [1] 供应链关联性 - 全球供应链根本不存在彻底脱钩的可能性 [1] - 整个体系太复杂 永远都会相互关联 [1] - 这种关联是大家需要的 也是供应链最妙的地方 [1]
链博会前夜临沂“亮家底”,一套组合拳打出供应链升级新范式
环球网· 2025-07-20 12:08
临沂城市经济与产业基础 - 拥有1200万人口、1.72万平方公里面积,商贸物流规模达万亿级,与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网络[1] - "六河贯通、八水绕城"生态格局与6556亿元经济体量形成独特优势[1] - 规上工业企业4903家、产值8688亿元,正在打造高端工程装备、新能源等13条标志性产业链[4] 产业链升级与国际化战略 - 通过链博会展示新材料、新能源等标杆企业,推动传统制造向精密智造转型[4] - 独创"全域摸排-精准筛选-需求对接"梯次组展机制,采用国家、省、市、县区"四级联动"方式[4] - 实施"百团千企·商城出海"战略,1-5月推动705家次企业参加22国32场展洽,布局59个海外商城和海外仓[7] 商贸物流数字化转型 - 临沂商城控股集团构建"贸易流通-物流枢纽-港口运营-供应链服务产业园区"全链条服务体系[4] - 快递业务量领跑,拥有136处专业批发市场,正从"区域商贸枢纽"向"全球供应链节点"转型[7] - 推出8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商城企业转型升级,最高奖补可达300万元[7] 农业产业链国际化 - 脱水蔬菜加工产业集群全国领先,生猪、肉禽屠宰量位居前列[9] - 组织1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对接百胜、中粮等投资企业,达成5笔意向订单[9] - 山东家乡好品公司特色展品引发抢购潮,吸引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客商洽谈[9] 政企协同发展模式 - 构建"七项机制+多种模式"招商体系,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6] - 政府推出《2025年临沂商城转型升级扶持政策》,包含22条政策措施[7] - 形成"企业冲锋、政府护航"良性互动,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7][8] 国际合作与规则输出 - 通过链博会结识野马集团、深圳前海粤十等潜在合作伙伴,拓展国际物流、数字平台建设等领域合作[10] - 输出可复制的产业链升级方案,从"商贸枢纽"向"规则制定者"蜕变[10] - 计划在"大宗贸易、港口运营、国际物流"等六大领域寻求突破,构建现代供应链体系[10]
更智能、更韧性!全球携手加强产业链合作
华夏时报· 2025-07-20 00:42
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 - 全球供应链整体发展趋势向好,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1] - 供应链不再仅关乎效率,更关注韧性、安全和国际合作 [1] - 发展中国家加快融入全球供应链,创新、绿色和中小企业发展受关注 [1] - 全球经贸规则侧重供应链包容发展,为抵御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制度保障 [1] 供应链指数表现 - 2024年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均达历史高位 [2] - 创新指数上升由创新投入、供应链创新活动、创新环境共同拉动 [2] - 韧性指数2024年有所上升,但未恢复至2021年水平 [2] - 2018-2024年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8.1%、7.7%、13.7%,韧性指数仅3.4% [3] 供应链韧性挑战 - 韧性指数波动大,仅当促进、连接、创新三指数同时上升时才会上升 [3] - 全球供应链内在质量不稳定,易受内外部不利因素影响 [3] - 需共同发力提升供应链发展环境、连接程度和创新能力以增强韧性 [3] 供应链合作与区域发展 - 亚洲供应链生态系统突出,中国与东盟互补融合 [6]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新区域架构崛起 [6] - 2024年中欧贸易额达7250亿欧元,中国成欧盟最大货物贸易伙伴 [6] - 先进制造业、农产品食品、生命科学和能源领域合作潜力大 [6] 供应链政策建议 - 制定互利共赢供应链政策,摒弃保护主义 [3] - 促进创新要素跨境自由流动,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3] - 打造高效联通基础设施网络,坚持开放包容多边规则 [4] - 韧性应嵌入上游系统和政策,而非危机后附加 [5]
全球供应链面临多重海事新挑战 报告建议提升我国海事仲裁竞争力
搜狐财经· 2025-07-19 12:28
全球供应链与海运现状 - 海运承载全球90%以上贸易量,是国际贸易基石[1] - 近年海事领域普遍存在航程延长、保险费率飙升、交易价格上涨等问题,引发国际海事争议[1] - 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紧张、经济波动及技术革新多重因素深刻改变全球海运,威胁供应链安全运转[1] - 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背景下,海事争议呈现多点频发态势[1] 海事仲裁的核心作用 - 海事仲裁具备专业性、高效性、灵活性、保密性及国际可执行性等独特优势[2] - 通过物流疏畅、资金维稳、信息保护、人员聚合四方面保障供应链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运转[2] - 公平高效解决海事争议,维护国际经贸秩序,对供应链稳定畅通具有不可替代作用[2] 中国海事仲裁发展建议 - 需重视服务保障,发挥海事仲裁维护供应链稳定的功能[2] - 完善法律制度以保障海事仲裁高质量发展[2] - 加大政策支持提升国际竞争力,借鉴境外临时仲裁经验推动制度创新[2] - 构建协同培养机制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际仲裁合作参与全球治理[2]
美企借力“中国速度”强化全球供应链
新华社· 2025-07-18 21:48
美企强化全球供应链依赖中国 - 英伟达、苹果、特斯拉等美国企业通过链博会展示深度融入中国供应链的决心及投资计划 [2] - 英伟达即将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 并希望引入更先进芯片 [2] - 苹果公司全球200家主要供应商中超过80%在中国生产 过去五年在华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领域投资超200亿美元 [4] -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本土化零部件占比达95% 上海工厂平均每37秒下线一台新车 [4] 链博会展现中美供应链协同 - 本届链博会美国参展商数量同比增15% 参展面积增10% 继续位列境外参展商之首 [3] - 苹果展台聚焦中国供应商的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流程 强调与本土供应商协同创新 [4] - 康宁上海光纤工厂将实现高端光纤本土生产 2024年追加5亿美元在华投资 [6] - 美敦力在中国完成100%本土化医疗器械研发生产 产品一年内覆盖全国500多家医院并出口全球 [6][7] 中国供应链的全球价值 - 英伟达CEO称中国供应链是"奇迹" 必须借力"中国速度"驱动全球创新 [2] - 特斯拉称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电动车产业链 本土供应商技术实力与响应速度顶尖 [4] - 康宁认为中国市场增量在于"价值跃迁" 通过本地研发缩短创新周期 [6] - 美敦力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医疗市场和创新策源地 [7] 企业投资中国的战略定位 - 英伟达强调必须持续投资中国以应对激烈竞争 称"每一天都不能停歇" [7] - 苹果重申"继续深耕中国"战略 与供应商共同合作 [4] - 康宁连续三届参与链博会 视中国为产业链发展新机遇 [6] - 多数美企将投资中国视为"必选项" 深度合作创造不可替代优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