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体系

搜索文档
李强:中方愿同欧央行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方面加强合作
快讯· 2025-06-12 19:36
中欧金融合作 - 中方愿同欧央行加强市场联通和产业协同 为各自发展增添动力 [1] - 双方将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领域深化合作 [1]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 2023年中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1] - 政策组合拳聚焦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 官方称能完全对冲外部不利因素影响 [1] 对外开放承诺 - 中国重申坚定扩大开放 强调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1]
欧洲央行:黄金成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
快讯· 2025-06-12 09:43
全球储备资产格局变化 - 黄金取代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占比达20%,超过欧元的16%,仅次于美元的46% [1]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46%,较前一年小幅下降 [1] - 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达3.6万吨,接近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历史最高水平 [1] 央行购金趋势 - 全球央行购金量连续三年超1000吨,是21世纪10年代年均水平的两倍 [1] - 央行购金速度创历史新高 [1] 央行增持黄金原因 - 主要动机为规避地缘政治风险与分散投资 [1] - 担心遭到制裁及预期全球货币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加速了增持黄金的速度 [1] 黄金市场表现 - 金价飙升推动黄金在储备资产中占比显著上升 [1]
为何美财政部创纪录回购美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01:50
美债供需结构性失衡 - 美国财政部近期进行创纪录的100亿美元国债回购操作,引发市场对美债需求不足的担忧 [1] - 5月美债收益率飙升,长期国债收益率连续三天突破5%,反映供给过剩与需求疲软 [1] - 美债总额已超36万亿美元,规模在半年内增长1万亿美元,增速显著 [1] 市场信心与信用评级下调 - 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降至AA1,三大评级机构均取消美国3A评级 [2] - 美债利息支出占GDP比重超10%的国际警戒线,2024年联邦赤字率超6%,债务率达123% [2] - "美国例外论"退潮导致全球对美元资产信心下降,投资者抛售美债趋势加剧 [2][3] 经济政策与市场动荡 - 美国加征钢铁、铝等行业关税引发国内外反制,政策不确定性导致金融市场震荡 [2] - 一季度GDP环比下降0.3%,高关税可能推升高通胀与利率风险 [2] - 大而美减税法案或新增2万亿美元债务,财政压力进一步扩大 [5] 收益率倒挂与历史风险 - 10年期与3个月期美债收益率长期倒挂,历史数据显示倒挂结束后常伴随经济衰退或危机 [3] - 2000年互联网泡沫、2007年次贷危机及2020年疫情前均出现类似倒挂现象 [3] 买家结构变化与需求萎缩 - 外国官方持有美债比例从2014年45%降至2023年28%,日本和中国持续减持 [3][4] -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9万亿美元缩减至6万亿美元,但仍需每月减持250亿美元国债 [4] - 海外投资者与美联储同步减持,财政部被迫自行回购以稳定市场 [4][5]
策略专题:康波周期系列2:百年贸易战的比较研究
华创证券· 2025-06-10 18:55
康波周期与大国兴衰 - 康波周期更迭核心驱动是颠覆性技术革命,背后是大国兴衰,新兴追赶国挑战主导国常遇战略压制[12] 货币体系重构 - 1930年代美国顺差债权国,英国逆差债务国;当前美国逆差债务国,中国顺差债权国[18][25] - 1930年代黄金是国际货币体系基石和结算媒介,当前主要作为储备和避险工具[28][29] - 1930年代英镑没落因经济贸易实力下降、黄金储备枯竭、债务违约;当前美元面临经济贸易优势缩小、债务风险、金融制裁致“去美元化”挑战[46][54] - 1930年代美元崛起因经济贸易主导、黄金储备保障、全球最大债权国;当前美元仍主导,未现类似挑战者,黄金或成更青睐外汇储备[66][74] 关税对经济冲击 - 1930年代关税冲击不显著,当前全球化加深、贸易占比提升,关税冲击或远大于1930年代[80][81] - 1930年代逆差国英、法价格抬升不显著,顺差国美国未现显著通缩;当前美国通胀影响不明,中国货币政策灵活,关税对价格下行影响或不显著[86][97][98] 政策应对 - 1933年美国放弃金本位、财政扩张;中国自9/24以来货币财政双宽加码[3] - 1934年美国与多国协议下调关税,当前中国积极与东盟、欧盟合作;1930年代英法关税升级,当前美国在债务缓解和制造业回流前或不放弃关税筹码[3] 贸易格局与科技革命 - 1930年代形成分散贸易集团,当前贸易战加速多极化贸易货币体系形成[4] - 1930年代美国电气领域领先,当前中美AI领域角逐成康波周期主导国竞争核心[4] 关税政治诉求 - 贫富差距拉大带来保护底层与旧经济政治诉求,1930年贸易战未救美国农民,当前靠关税难实现美国制造业回流[5]
康波周期系列2:百年贸易战的比较研究
华创证券· 2025-06-10 18:04
报告核心观点 以长周期研究锚定短周期位置,通过对比1930年代贸易战与当前情况,从康波周期定位、货币体系、关税影响、政策应对、贸易格局、产业、政治诉求等多视角分析,为理解当下和推测未来提供参考[1] 分组1:康波周期的更迭背后是大国兴衰的时代背景 - 康波周期核心驱动是颠覆性技术革命,标志世界经济长波更迭,背后是大国兴衰 [12] - 新兴追赶国凭借新技术挑战主导国,会遭全方位战略压制,如美日科技封锁 [12] 分组2:货币体系重构,旧货币式微:1930年代英镑 vs 当下美元 (一)债务与贸易视角下,各主要经济体的定位变化 - 1930年代美国是贸易顺差国、生产国、债权国,英国相反,全球金融和贸易重心从英国转向美国 [18] - 当前美国是贸易逆差国、消费国、债务国,中国是贸易顺差国、生产国、债权国,美国通过贸易逆差输出美元,债务扩张回流美元 [25] (二)1930年代黄金 - 当前黄金:从“货币之锚”到“信用备份” - 1930年代黄金是国际货币体系基石和国际贸易结算主要媒介,金本位下贸易逆差国向顺差国输送黄金 [28] - 当前黄金更多作为储备资产和避险工具,国际结算主要依赖法定货币,黄金支付职能比重下降 [29] - 主权货币交替和货币体系变革常伴随法币贬值和黄金升值,当下黄金或成更受青睐的外汇储备选择 [31] (三)旧货币的式微:1930年代英镑的没落 vs 当前美元面临的挑战 - 货币国际化需满足经济基础与综合国力、制度建设与治理能力、币值稳定与宏观审慎、开放政策与国际协调等条件 [44] - 1930年代英镑没落因经济与贸易实力下降、黄金储备枯竭、债务违约引发信用崩溃 [46] - 当前美元面临经济和贸易相对优势缩小、债务风险、过度使用金融制裁加速“去美元化”等挑战 [54] (四)新货币的崛起:1930年代美元 vs 当前潜在的挑战者? - 1930年代美元在全球债务结算和外汇储备占比超越英镑,原因是经济和贸易规模超越英国、黄金储备保障信用、成为全球最大债权国并输出美元 [66] - 当前美元仍占主导,未出现类似1930年代美元挑战英镑的角色,黄金或成更受青睐的外汇储备选择 [74] 分组3:关税对经济的冲击:量——或远大于1930年代;价——影响或有限 (一)经济影响:全球化程度加深,贸易占比提升,当前关税冲击或远大于1930年代 - 1930年代关税对经济冲击不显著,大萧条主因是国内需求萎缩和金本位制下货币政策约束 [80] - 当前全球化程度加深,贸易占比提升,关税冲击可能远大于1930年代,若冲击出口会影响就业、收入及消费投资等领域 [81] (二)价格影响:逆差国通胀压力&顺差国通缩压力,仍待观测 - 理论上关税使逆差国通胀、顺差国通缩,但1920 - 1930年代英、法价格抬升不显著,美国也未因关税出现显著通缩 [86] - 当前关税对美国通胀影响不明,可类比增值税上调和供给冲击两种情况;中国货币政策灵活,双宽政策和扩内需措施或使关税对价格下行影响不显著 [97] 分组4:政策应对:对内双宽,对外顺差国寻求贸易,逆差国倾向维持壁垒 (一)对内:财政、货币双宽,货币贬值 - 1933年美国放弃金本位,扩大美元供应,财政扩张刺激内需 [3] - 当前中国自9/24以来货币财政双宽加码 [3] (二)对外:顺差国寻求贸易合作,逆差国寻求壁垒 - 1934年美国与多国协议下调关税;当前中国积极与东盟、欧盟开展贸易合作 [3] - 1930年代英法从关税升级至限额/禁运;当前美国在债务压力缓解和制造业回流前或不放弃关税筹码 [4] 分组5:贸易格局:关税驱动多极化贸易体系加速形成 - 1930年代英美德法成立以各自货币主导的分散贸易集团 [4] - 当前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多极化贸易体系加速形成,如中国与欧盟、东盟等加强贸易合作 [4] 分组6:技术迭代:康波周期中的科技革命 - 1930年代贸易战未限制美国崛起,美国抓住电气时代技术进步,英国在蒸汽时代落后 [4] - 驱动下一轮康波周期繁荣的技术突破可能来自AI,中美在AI领域的战略角逐是新一轮康波周期主导国竞争的核心变量 [4] 分组7:关税背后的政治诉求:贫富差距下保护旧经济的选票工具 - 1920 - 1930年代美国通过关税保护农业效果不佳,大萧条后补贴农场主缓解农民债务压力 [10] - 当前美国贫富差距创历史记录,通过关税壁垒引导制造业回流成为保护工人就业的政治诉求,但难度大 [10]
国泰海通中期策略会宏观发言实录:全球变局:锚定“确定性”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09 22:47
全球变局:锚定"确定性" 国泰海通中期策略会宏观发言实录 登记编号 S0880525040019 本报告导读: 在各国信任基础逐渐减弱的情况下,全球产业链、货币体系及资产分析框架都迎来 重构,黄金因去美元化及持续的央行购金需求或呈长期牛市,美元美债定价需关注 美元信用因素;国内经济需求端仍待提振,政策将延续渐进积极基调。 投资要点: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 [Table_Authors] 梁中华(分析师) 宏观研究 /[Table_Date] 2025.06.09 2025-06-09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宏 观 研 | 1. 全球变局:大类资产如何重定价 | | --- | | 3 | 究 宏 观 专 题 021-38676666 [Table_Summary] 全球变局:大类资产如何重定价?全球经济体系重构的根源是信任 基础的变化。变局中的"确定性"在于供应链变化只能是缓慢的,短 期虽有关税不确定性扰动,但影响没那么大。而全球货币体系的重 构也是信任的变化。近几年美国的制裁做法,其实在破坏货币体系 的信任度。在这个背景下,黄金的长期牛市需要站在更长历史维度 看待 ...
中金缪延亮:国际货币体系的十个“未解之谜”
中金点睛· 2025-06-09 07:57
国际货币体系变革 -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美元信用基础受到美国公共债务无序扩张、美元"武器化"及特朗普2.0政策侵蚀 [2] - 结构性变化既影响全球贸易与经济稳定,也孕育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历史契机 [2] - 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十大"未解之谜",解析这些谜题有助于理解体系运行特点与演进方向 [2] 特里芬难题的误读与误导 - "特里芬难题"存在经常账户与"安全资产"两个版本,但存在三大误区:混淆净资本与总资本流入、混淆"赚来的"和"借来的"外汇储备、混淆双边与多边资本流动 [4] - 储备货币地位并非必然导致经常账户赤字,只要资本总流出超过总流入,仍可保持盈余 [4] - 美元流动性供给与经常账户赤字无必然关联,1945年后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30年间美国保持经常账户盈余 [14] 美股成为"安全资产" - 海外资金从美债转向美股,导致标普500股权风险溢价"消失",美股被视为"安全资产" [5] - 推力因素:美债安全性下滑,美元外汇储备占比从2015年66%降至2023年58% [26] - 拉力因素:美股稳定长牛,2015年后回报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AI叙事助推科技股上涨 [26] 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 美国不会主动放弃储备货币地位,因其带来四大特权:无货币错配、国际铸币税、低成本发债、美元回流融资 [32] - 截至2023年,美国广义国际铸币税收益约603亿美元,占GDP的0.2% [35] - 美国独特资产负债结构(外币资产、本币负债)使其可通过美元贬值实现全球转移支付 [36] 美元金融地位上升 - 美国实体经济份额下降(PPP计算GDP占比从2000年21%降至2024年不足15%),但国际金融份额上升 [40] - 原因一:离岸美元是最重要融资货币,全球离岸美元融资占比约60%,规模达16万亿美元 [40] - 原因二:在岸美元是最重要安全资产,美债具有高流动性和优质抵押品特性 [44] 美元周期律动 - 美元周期分析框架包含基本面(经济增长)、政策面(货币政策)、资金面(资本流动)三个维度 [48] - 美元周期存在两大正反馈机制:实体视角的非对称影响和金融视角的"自我实现"预期 [53] - 全球金融周期本质是美元周期,美元周期就是风险偏好周期 [46] 美元冲击的不对称性 - 美国政策调整对内外影响具有"不协调"和"不对称"特性,使美国能在危机中全身而退 [56] - 美元具有四大优势:政策不协调、经济结构不对称、能避险、难以替代 [57] - 美元潮汐通过政策转向、贸易摩擦和风险情绪三种渠道形成不对称冲击 [59] 国际货币体系未来 - 多元货币体系相比"没有体系"更优,但难以解决不协调问题 [64] - 向多元体系过渡需要政策协调和浮动汇率安排,两极体系天然不稳定 [66] - 人民币国际化逆风因素逆转:从高息货币转为低息货币,从贬值预期转为升值预期 [68] 稳定币与金本位 - 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可能强化美元地位,但锚定一篮子货币则可能挑战美元 [70] - 金本位本质是约束货币政策的"金手铐",而非导致通缩的"紧身衣",实际难以恢复 [72] - 货币地位变迁滞后于实际竞争力变化,21世纪可能成为"人民币世纪" [73]
国泰海通|基金评价:6月基金投资策略:A股延续反弹势头,相对偏向成长配置风格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06 18:58
报告导读: 受到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 A 股在 5 月延续了 4 月中旬以来的反弹势头。我 们建议后续基金配置在整体维持均衡风格的前提下,适度偏向成长,并且关注基金经理的 选股和风控能力。 基金投资策略 股混基金: 5 月份,制造业 PMI 为 49.5% ,比上月上升 0.5 个百分点,本月制造业 PMI 的表现与过去 三年同期水平大体相当,涨幅略强于季节。在关税摩擦缓和后, 5 月出口期看,外部因素其实不是那么重 要,因为我国制造竞争力有足够的韧性,美国也不可能持续逆着经济规律办事,所以内部解决好低通胀的 问题才是关键。往后看,一揽子支持稳市场稳预期的金融政策正在路上,国泰海通策略团队认为,从行业 上来看,在这轮 A 股上涨行情中,新兴科技依然是中长期主线,周期金融领域可能成为黑马,同时具有竞 争格局改善、供需偏紧逻辑的周期品,以及新消费需求和品类创新逻辑下的新消费领域同样值得关注。从 基金投资的角度来看, 2024 年以来价值和成长风格中均具备结构性投资机会的市场格局或将延续,因此 我们 建议后续基金配置在整体维持均衡风格的前提下,适度偏向成长 , 并且关注基金经理的选股和风控 能力。 债券基金: 6 ...
美洲早期货币:从可可豆到银币
金融时报· 2025-06-06 11:12
大约在1522年,欧洲商人为了方便与当地人交易,将金砂或金箔熔解成圆盘,这种形式不仅便于携带, 还减少了丢失的风险。最初,这些圆盘上只标注了重量,但随着流通量的增加,欺诈行为也随之而来, 例如在圆盘中掺入铜以降低金的含量。当地人很快识破了这些伎俩,并将这种圆盘称为"泰普齐 科"(tepuzque),意为"铜"。泰普齐科的重量为1/50马克,约4.6克。1526年,墨西哥市政议会通过决议, 允许个人将泰普齐科在皇家冶炼和化验局熔炼成小块,即1托米、2托米或4托米。在当时的卡斯特亚诺 体制下,1马克=230克=50卡斯特亚诺=400托米=4800格令,1托米=0.575克。然而,泰普齐科的成色参 差不齐,价值也因此不同。成色较低的泰普齐科价值272马拉维迪,而成色较高的"奥罗科蒙"(oro comun,未精炼黄金)价值300马拉维迪,成色更高的"奥罗恩萨雅多比索"(peso de oro ensayado,精炼黄 金)则价值450马拉维迪。 墨西哥城卡洛斯一世三雷亚尔银币,10.3克。 1536年,安东尼奥.德门多萨总督规定将托米的币值固定为1雷亚尔银币,即0.575克黄金等于1枚3.4克的 白银。雷亚尔的价值为 ...
机构:本轮黄金牛市的周期可能会很长,黄金ETF基金(159937)连续4天净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6-05 11:17
黄金ETF基金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5日10:51,黄金ETF基金(159937)上涨0.27%,最新价报7.48元 [2] - 盘中换手率0.48%,成交额1.39亿元 [2] - 近4天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净流入5378.59万元,合计1.25亿元 [2] - 近5年净值上涨95.39%,排名可比基金前2,贵金属基金排名4/21(前19.05%)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0.62%,最长连涨月数6个月,最长连涨涨幅16.53%,涨跌月数比72/5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3.27% [3] - 年盈利百分比80.00%,历史持有3年盈利概率100.00% [3] - 近1年夏普比率2.43,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34% [3] 资金动向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最新融资买入额2757.63万元,融资余额37.36亿元 [2] 行业驱动因素 - 全球央行购金行为长期持续,反映货币体系重构 [2] - 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分化支撑居民购金需求 [2] - 美元基本面影响弱化但仍有作用,美国经济走弱将强化黄金支撑 [2] - 本轮黄金牛市驱动因素和定价框架变化,周期可能较长 [2] 产品信息 - 管理费率0.50%,托管费率0.10% [3] - 场外联接包括博时黄金ETF联接A(002610)、C(002611)、E(021499) [3] - 相关指数基金包括博时黄金ETF场外D类(000929)、I类(00093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