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

搜索文档
Immunity:李玉琳/李平/林灼锋团队利用光遗传学迷走神经刺激,减轻心力衰竭
生物世界· 2025-06-30 11:59
迷走神经刺激与心力衰竭治疗 - 研究表明迷走神经刺激(VNS)通过光遗传学靶向技术可减轻压力超负荷导致的心脏重构和心力衰竭 [3][4] - 迷走神经刺激通过抑制单核细胞衍生的炎性CCRL2+巨噬细胞生成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3][4] - CCRL2+巨噬细胞具有促肥厚、促纤维化和TNF-α响应特征,清除这些细胞可阻止心力衰竭发展 [4][5] 作用机制 - α7nAChR受体在CCRL2+巨噬细胞中的激活或缺失对VNS介导的心脏保护起关键作用 [4] - α7nAChR通过上调转录因子NRF2抑制CCRL2+巨噬细胞的TNF-α响应 [4][7] - 人类心脏中CCRL2+巨噬细胞与心脏功能障碍呈正相关,α7nAChR激动剂可阻断心衰进程 [5][7] 治疗前景 - 迷走神经-免疫轴被证实为调控心力衰竭的重要通路,具有潜在治疗靶点价值 [6] - 研究提出光遗传学靶向VNS联合α7nAChR激动剂可能是新型心衰治疗策略 [4][7]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交易逻辑转换 原油供应端强势 欧佩克增产正在加剧看空基调
搜狐财经· 2025-06-30 11:14
地缘政治与石油市场 - 伊朗和以色列停火协议持续(尽管脆弱)显著降低霍尔木兹海峡封锁风险 地缘溢价从每桶15美元降至不足1美元 [1] - 地缘政治担忧消退 交易员注意力转向市场基本面 下半年供应充足预期强化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政策转向支持伊朗石油出口 外交协调等非物质性因素压制石油软实力 [1] 供应端动态 - 欧佩克联盟8个核心成员国计划7月日增产41.1万桶 沙特推动连续第四次增产以争夺市场份额 [2] - 哈萨克斯坦6月日产量达186万桶(超配额2%) 俄罗斯或通过俄乌停火释放150万桶受限日产能 [2] - 挪威国家石油启动20亿美元北海油气项目 传统能源开发商押注长期供应潜力 [2] - 沙特增产压制WTI油价 页岩油开采成本因钢铁关税上升15%~20% 接近盈亏平衡线 [2] 市场供需格局 - 欧佩克全球市场份额从2023年37%回升至39% 但美国日产量仍维持1342万桶高位 [2] - 哈萨克斯坦宣称"优先考虑国家利益" 伊拉克等国超产行为暴露欧佩克纪律松弛风险 [2] - 声明增量(日增41.1万桶)与实际有效增量(含补偿减产后日约30万桶)差异或导致8月政策会议调整 [2] 价格与交易逻辑 - 纽约原油期货上周累计下跌11.27% 反映地缘溢价消解与供应过剩预期共振 [3] - 交易逻辑从冲突驱动转向基本面信号 如美国库存下降和季节性需求回暖 [3] - 博弈焦点转向欧佩克7月产量政策会议和美伊核谈判进展 取代中东局势成为新价格波动触发器 [3] 理论框架应用 - "商业模式三齿轮结构"体现为:战略齿轮(欧佩克市场份额争夺) 战术齿轮(地缘风险定价模型调整) 执行齿轮(实际产量与出口量变化) [1] - "危机管控-规则重构"机制弱化原油战略稀缺性 加速风险溢价回吐 [1]
美元稳定币:科技精英与传统秩序之间的一次博弈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6-30 09:22
来自报告 《 货币重构,资产重估——2025年下半年全球资产配置投资策略 》 美元稳定币本质既是美国政府对新兴加密货币"再中心化"的努力,又是对传统美元"去中 心化"的默许与妥协。 资料来源: Coinindex (货币指示网)、申万宏源研究 图表:美元稳定币的推出的意图是稳定美元在加密货币与资产领域的主导地位 美元信用面临挑战,美元稳定币未必稳定,继续战略看好比特币等去中心化数字货币和多 元化稳定币的中期发展空间。 图表:美元稳定币的背后依然是"美元信用" 资料来源: Coinindex (货币指示网)、申万宏源研究 未来我们认为贸易结算、货币互换流动性、离岸债券融资、香港等离岸金融市场建设是未 来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方向,尤其是香港作为全球最大人民币离岸市场,其核心价值在于 提供高质量的人民币底层资产,战略地位正在提升。 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凸显美元面临的"特里芬难题",全球金融货币秩序新一轮重构拉开序 幕,美元资产中期仍面临再平衡压力。 图表:美元资产吸引力是美国平衡双赤字的关键,而这一脆弱平衡正在被打破 资料来源: Wind ,申万宏源研究 历史报告 货币重构,资产重估——2025年下半年全球资产配置投资 ...
汽车业探索出海新模式
经济日报· 2025-06-30 05:59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开放创新姿态参与全球合作,推动供应链协同对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与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2] - 2024年1-5月中国汽车整车出口249万辆同比增长7.9%,新能源汽车出口85.5万辆同比增长64.6% [3] - 品牌全球化和运营本土化成为新拓展模式,如小鹏汽车在欧洲探索4种市场模式并开展本土化营销 [4] 全球化合作模式转型 - 传统"品牌出海+整车投资"模式面临瓶颈,需重构合作逻辑与路径 [4] - 建议依托中国新能源智能化增量供应链赋能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实现产业互补资源共赢 [4] - 需输出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服务体系加快融入全球市场 [4] 企业全球化布局案例 - 岚图汽车计划2030年进入60个国家市场布局500家以上门店,进行产品本地化开发 [5] - 国轩高科在全球建立8个研发中心20个生产基地申请超1万项专利 [5] - 国轩高科构建从矿产开采到电池回收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 [5] 产业链协同发展 - 电池出海成为产业链协同重要一环需应对各国本地化生产碳足迹政策 [5] - 中国正通过电池智驾电控等核心技术实现从"代工制造"向"规则制定"转变 [6] - 需构建全球高质量智能超充网络推动检测结果互认消除数字壁垒 [6] 本地化运营挑战 - 进入欧洲市场需深刻理解当地市场法规文化和用户习惯 [7] -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城市土地紧张政策复杂等障碍 [7] - 需加强与本地政府企业合作打造适合当地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7] 数字化与服务体系 - 汽车产业需满足地域性合规要求及生成式AI应用数据隐私保护等新要求 [8] - 建议建立风险可识别流程可管控责任可追溯的全球合规管理平台 [9] - 需"一国一策"结合本地文化市场产业链实现全球化布局 [9] 智能化发展趋势 - 汽车产业从"电动化出海"向"智能化出海"转变 [9] - 大模型应用将改善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体验 [9] - 需在全球部署全栈AI能力服务出海企业 [9] 后市场服务延伸 - 新能源汽车海外使用面临维修厂缺少操作系统生态不同等问题 [10] - 建议在后装市场共建数字化网络打通主机授权配件维修质保溯源等信息 [10] - 需向使用和服务环节延伸价值 [10]
上海交大胡捷:美国通过关税追求的四大目标将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改善
凤凰网财经· 2025-06-29 19:17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于6月28-29日在深圳举行 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 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 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 资源对接 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 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1] - 论坛由凤凰网主办 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 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全球化2.0的核心变化 - 全球化2.0的底层逻辑发生根本变化 国家排序从全球化1.0的经济利益优先 转变为国家安全第一 价值认同第二 经济利益第三 [2] - 全球化理论长期存在三大盲点:国家不同利益群体损益不均导致社会分裂 规则认可与战略互信缺失 和平共处作为经济交往前提的脆弱性 [3] 关税战与国际贸易秩序重构 - 当前关税战的本质是对国际贸易秩序的重构 特朗普政府策略目标包括缩小贸易逆差 推动产业回归 增加蓝领就业 提升财政收入 [2] - 手段追求"广义关税对等" 涵盖传统关税及非关税壁垒 如补贴 许可配额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转移 劳工条件 环境保护 汇率政策 反倾销等 [2] 中美博弈与企业应对 - 中美博弈中 中国需调整经济大循环 强化内循环 美国通过关税手段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其四大目标 [3] - 国际产业链格局重构下 中国企业需关注软实力建设 作为高质量出海的硬道理 [2]
中国创投的逻辑,正在重构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29 16:54
行业现状与趋势 - 中国创投行业近年来热度下降,融资、项目活跃度和退出案例减少,市场从高速增长转向理性发展阶段[1] - 2025年可能成为行业分水岭,创投生态面临结构性重构,募资压力持续,项目质量分化加剧[2][3] - 行业正经历投资逻辑、退出机制与制度环境的深层次演进[4] 募资端变化 - 人民币基金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数量和金额占比分别达99%和96.1%,但募资规模显著下滑[5] - 2024年人民币基金募资规模为13,890.17亿元,同比下降19%,外币基金募资规模559.12亿元,同比下滑48.6%[6] - 中小型GP受冲击最严重,LP出资节奏放缓且回报要求提前,耐心资本稀缺[7][8] - 头部机构调整策略,从强调高收益转向突出国家战略和产业赋能[8] 投资端演变 - 2024年VC/PE机构出手次数同比下滑超20%,项目尽调周期延长至3个月以上,快进快出模式失效[12] - 投资标准转向底层逻辑评估,关注商业模式抗周期能力、技术壁垒和团队耐力[13] - 硬科技领域(半导体、先进制造、算力、生物医药)持续吸引资金,但项目资源属性增强,国家队和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参与度提升[13][14] - 马太效应加剧,头部项目资源集中,中腰部项目融资困难,行业进入去泡沫阶段[15][17] 退出机制与挑战 - 2024年IPO退出案例1,333笔,同比下降37.2%,仍占退出总量的36.1%[19] - 股权转让和回购交易合计占比57%,同比增长33%,并购交易占比7%[20] - 退出缓慢主因:项目上市审查趋严、二级市场估值回调、境外上市窗口收紧[23][24] - 积极信号:政府引导基金试点有条件退出机制,头部LP探索回购+利润分成新模式[26][27] 行业逻辑重塑 - 机构角色从资本提供者转向发展合伙人,深度介入企业战略、融资及产业落地[30][31] - 新要求:需具备公司治理、政策解读及组织构建能力,单一领域深耕机构更受青睐[32][34] - 关键发展问题:本地产业融合能力、企业成长支持体系、稳定退出机制构建[36] 长期趋势 - 行业从项目驱动转向系统能力建设,强调长期陪伴企业成长[38] - 投资逻辑从短期收益转向深耕模式,价值关系建立在长期信任基础上[39][40] - 未来竞争核心在于趋势判断与周期穿越能力[41]
银河证券:COMEX黄金价格中枢将稳步突破3300美元 不排除三季度WTI油价冲击75美元的可能
新华财经· 2025-06-29 14:10
大宗商品价格展望 - COMEX黄金价格中枢或将稳步突破3300美元/盎司 极端风险场景下可能冲击3500美元/盎司 [1] - 三季度WTI油价可能冲击75美元/桶 受地缘局势、运输瓶颈及季节性需求旺季影响 [1] - 四季度WTI油价中枢有望回归60美元/桶附近 因需求转弱及OPEC+恢复增供兑现 [1] 2025年下半年三大不确定性 - 关税扰动: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反复 中美高科技领域竞争与摩擦难以消除 [1] - 信用重构:美元信用体系承压 美债总额达36 1万亿美元 短期外债占比超三成 流动性风险上升 [1] - 地缘风险:以伊冲突升级加剧霍尔木兹海峡安全忧虑 地缘风险指数飙升 油价及全球运价震荡走高 [1] 全球宏观经济展望 - 全球主要经济体呈现结构性减速特征 美国经济有望低速平稳过渡 [2] - 2025年下半年美联储或实施两次降息 累计50个基点 基本节奏为9月与12月各一次 [2] - 若通胀韧性较强或增长数据不弱 降息节奏或放缓甚至观望 [2]
龙永图:中美日内瓦谈判充分表明美国一家独大的霸权主义时代正在结束
凤凰网财经· 2025-06-29 08:45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1] - 论坛由凤凰网主办,雪花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全球关税体制与多边机制 -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使10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几十年谈判形成的全球关税体制毁于一旦,将全球化推到崩溃边缘 [3] - 中美日内瓦谈判使双方相互关税基本回到美国发动关税战前的水平,标志着美国一家独大的霸权主义时代正在结束 [3] - 多边和准多边机制正在形成,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是推动全球化最重要的制度性举措 [3] 中国企业出海三大机遇 全球经济体制变化 - "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经济合作重要架构,中国已与150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订250个合作协定,为企业出海提供法律框架 [4] 新一代科技革命 - 中国庞大制造业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供广阔应用场景,在技术应用方面相比其他国家更具优势 [4] - 需加强制造业出海,利用新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 [4] 全球产业链重构 - 全球产业链在逆全球化中遭破坏,当前重构阶段呈现产业链间竞争的新格局 [4] - 中国企业应以全球产业链为导向构建多国别、多元化、多层次体系,头部企业需组织中小企业抱团出海 [4][5] - 中国企业在整合产业链方面具有优势,有望在出海过程中取得更大成就 [5]
龙永图:中美日内瓦谈判充分表明美国一家独大的霸权主义时代正在结束
凤凰网财经· 2025-06-29 07:40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于6月28-29日在深圳举行 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 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资源对接与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1] - 论坛由凤凰网主办 雪花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 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全球化与关税战影响 - 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关税战使WTO成员几十年谈判形成的全球关税体制崩溃 将全球化推向边缘 引发国际社会对单边霸凌主义的抵制 [3] - 中美日内瓦谈判使双方相互关税基本回归至关税战前水平 标志美国霸权主义时代正在结束 [3] - 多边和准多边机制正在形成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被视为推动全球化最重要的制度性举措 [3] 中国企业出海三大机遇 制度性开放机遇 - "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经济合作重要架构 中国已与150个国家及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50份合作协议 为企业出海提供法律框架 [4] - 建议企业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等制度框架推动国际化 [4] 技术革命机遇 - 中国庞大制造业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供广阔应用场景 在技术应用层面具备国际比较优势 [4] - 需加强制造业出海 利用新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 [4] 产业链重构机遇 - 全球产业链正从单国竞争转向产业链体系竞争 需构建多国别、多元化、多层次的全球产业链 [4][5] - 头部企业应组织中小企业抱团出海 发挥产业链整合优势 使中小企业成为全球产业链重要组成部分 [5]
美国稀土告急!中国为何此时打开供应链"调节阀"
搜狐财经· 2025-06-28 23:19
中美稀土合作共识 - 中国向美国车企发放为期六个月的临时稀土出口许可证 重点保障新能源汽车电机所需的钕铁硼磁体供应 [2] - 美国承诺减少对华芯片软件 核电零部件等关键技术出口限制 并暂停部分关税 [2] - 中国建立"一批一证"出口审批制度和全产业链追踪系统 要求稀土必须用于民用领域 [2] 美国稀土依赖现状 - 美军153种主战装备中87%依赖稀土 F-35战机每架需数百公斤稀土磁铁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需4吨稀土 [4] - 美国稀土精炼能力仅占全球8% 本土最大的芒廷帕斯矿仍需将矿石运往中国加工 [4] - 美国军工企业稀土储备仅够维持3-5个月 F-35生产线因铟元素短缺被迫停工 [4] 全球稀土格局变化 - 欧盟和日本建立"日欧竞争力同盟"推动供应链多元化 但欧洲车企仍选择与中国维持"有限接触" [6] - 非洲 南美国家与中国合作开发稀土资源 形成"中国技术+当地矿产"的新型合作模式 [6] - 中国构建"开采-回收-再利用"的闭环体系 并通过稀土量子点 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扩大代差 [6] 中国稀土战略布局 - 中国凭借全球70%的稀土产量和90%的精炼能力 主导制定"零碳稀土"国际标准 [6][8] - 商务部明确表示稀土出口许可将持续加强审批 优先保障民用领域需求 [6] - 中国通过"技术-资源-政策"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将稀土转化为影响全球产业格局的关键变量 [8] 美国稀土产业困境 - 美国投入500亿美元重建稀土产业链 但兰德公司评估需10-15年才能实现自给 [4] - 特朗普政府启动的深海稀土开采计划因技术瓶颈和环境争议 短期内难见成效 [4] - 美国研发无稀土电机和RAPIDS X精炼技术 但Niron公司的磁体仍处实验室阶段 量产需3-5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