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能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龙佰集团(002601):业绩短期承压 布局海外产能 静待景气回暖
新浪财经· 2025-09-17 16:3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3.42亿元 同比下降3.35% 归母净利润13.85亿元 同比下降19.53% [1] - 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62.82亿元 同比下降3.50% 环比下降11.01% 归母净利润6.99亿元 同比下降9.24% 环比增长1.90% [1] 行业运行与公司产销 - 国内钛白粉行业产量230.50万吨 同比微降0.37% 表观消费量142.81万吨 同比增长2.88% [2] - 公司钛白粉总产量68.22万吨 同比增长5.02% 其中硫酸法46.35万吨(+2.16%)氯化法21.87万吨(+11.64%) [2] - 钛白粉总销量61.20万吨 同比增长2.08% 其中硫酸法42.74万吨(+2.10%)氯化法18.46万吨(+1.99%) [2] 价格与成本分析 - 2025年上半年金红石型钛白粉均价14418元/吨 同比下跌11.03% [2] - 原料硫酸价格大幅上涨 钛白粉平均价差7083元/吨 同比收窄26.58% [2] 产能与产业布局 - 公司拥有钛白粉年产能151万吨 海绵钛年产能8万吨 规模居世界前列 [3] - 持续向上游钛矿领域拓展 完善全产业链布局 [3] 海外战略应对 - 为应对欧美及新兴市场反倾销政策 公司积极推进产能出海 已完成选址及前期背调 [3] - 海外建厂可贴近终端市场 规避高额反倾销税 整合全球资源 [3]
龙佰集团(002601):业绩短期承压,布局海外产能,静待景气回暖
首创证券· 2025-09-17 16:2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龙佰集团给出"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中报显示营业收入133.42亿元 同比减少3.35% 归母净利润13.85亿元 同比减少19.53% [7]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62.82亿元 同比减少3.50% 环比减少11.01% 归母净利润6.99亿元 同比减少9.24% 环比增长1.90% [7] - 公司积极布局海外产能以应对贸易环境恶化 基本完成出海选址等前期背调工作 [7] - 公司钛白粉龙头地位稳固 具有钛白粉产能151万吨/年 海绵钛产能8万吨/年 规模居世界前列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75.13亿元 同比增长2.8%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83.36亿元/310.21亿元/334.46亿元 增速分别为3.0%/9.5%/7.8% [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1.68亿元 同比减少32.8%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37亿元/35.32亿元/43.07亿元 增速分别为30.9%/24.4%/21.9% [6]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19元/1.48元/1.81元 对应PE分别为16倍/13倍/11倍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生产钛白粉68.22万吨 同比增长5.02% 销售钛白粉61.20万吨 同比增长2.08% [7] 行业与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国内钛白粉行业稳定运行 产量230.50万吨 同比小幅减少0.37% [7] - 钛白粉进口量3.97万吨 同比减少16.69% 出口量91.66万吨 同比减少5.81% 国内表观消费量142.81万吨 同比小幅增长2.88% [7] - 2025年上半年金红石型钛白粉均价14418元/吨 同比下跌11.03% 钛白粉平均价差为7083元/吨 同比大幅收窄26.58% [7]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9.55元 一年内最高价22.05元 最低价15.02元 [3] - 当前市盈率25.46倍 市净率2.01倍 [3] - 总股本23.86亿股 总市值466.52亿元 [3]
从GDP到GNP:产能出海新机遇
2025-09-08 00:19
产能出海研究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研究聚焦中国整体制造业及具体行业产能出海策略 未提及特定上市公司名称[1][2][4] * 重点讨论的行业包括汽车 电气设备 电子 通用设备 医药 纺织服装 橡胶 新能源设备 高科技电子产品及部分消费品[2][4][17] * 研究借鉴了日本企业的历史经验作为参考案例[1][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产能出海的背景与动因 * 逆全球化趋势加剧 关税壁垒提升 美国对华加权平均关税从约4%提升至目前约40%[5] * 地缘政治冲突增加运输成本 促使供应链区域化和本土化[1][6] * 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 国内竞争激烈 产能出海成为破局内卷式竞争的重要手段[1][8] * 国外对中国产能出海容忍度高于产品出口 例如2024年欧洲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增加关税但同时欢迎中企在当地投资建厂[8] * 借鉴日本经验 其上世纪80年代因贸易摩擦(如广场协议后) 内需疲软和劳动力成本上升(1990年代单位劳动力成本达历史高位)而进行产能出海[1][10] 产能出海的经济效益与影响 * 海外营收占比越高的行业 其ROE(净资产收益率)也越高 意味着能带来显著经济效益[1][2] * 日本产能出海后 其海外子公司的盈利能力高于国内公司[10] * 日本GNP(国民总收入)与GDP(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值自1990年代以来持续走阔[10] * 利润汇回促进技术进步 日本海外子公司利润汇回母公司 为其提供充足现金流用于技术研发和升级[1][10] * 对就业影响:日本产能出海缓解了国内就业压力 其海外雇员人数从1991年的0.56(单位未明确 可能为百万)增长到2002年的1.38 海外雇员人数超过了国内雇员 海外定居人数也持续增长[13][14][15] * 推动产业转型:从纯生产环节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型 例如设备运维、技术服务等[16] 行业筛选与潜力评估 * 通过3D打分模型评估行业出海潜力 维度包括紧迫性(关税威胁高、国内ROE持续下降)、海外需求潜力(全球需求增长空间大)、行业生命周期(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4][17] * 筛选出具有较大出海必要性和受益程度的行业:汽车 电气设备 电子 通用设备 医药 纺织服装等[2][17] * 低端行业(如钢铁、纺织)的产品出口与产能外迁相互替代 高技术制造业则相互促进 通过国际化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10][11][12] * 产业升级通过技术迭代优化现有产业 高技术制造业不会因产能出海而失去优势 国内投资仍在持续扩张[12]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面临贸易顺差过高的问题 自2021年以来积累了大量贸易顺差 但从可持续性角度看 这种高水平贸易顺差是不可持续的[2] * 产业转移的历史背景:经历了从英国到欧美 再到日本、亚洲四小龙 最后集中到中国的多次转移 第五次产业转移是从中国向东南亚的初步苗头[7] * 产能出海对人员派驻的要求更高 需要更多长期定居人员以应对当地业务需求 这与仅需少量贸易代表的产品出海不同[15] * 中国目前外国人在华创造价值多于中国人在国外创造价值 表明中国仍有广阔的产能出海空间[11]
水泥行业并购活跃 下半年景气度有望企稳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2:19
行业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水泥行业业绩亮眼 得益于水泥售价回升与煤炭成本下行 多家企业净利润同比逆势增长 行业利润得到修复 [1] - 预计下半年水泥需求较上半年小幅好转 但供给侧缺乏强约束力 水泥价格修复力度较为有限 [1] - 如若行业反内卷超预期 产能管理政策执行较好 价格回升明显 则行业利润或有小幅改善可能 [1] 海外市场拓展 - 海外市场成为水泥企业战略布局重要方向 2025年上半年国内水泥龙头企业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已成为重要业绩增长极 [2] - 华新水泥海外水泥业务收入41.28亿元 同比增长15.37% 海外业务净利润总额约6.55亿元 占公司归母净利润近六成 [2] - 海螺水泥海外市场收入24.62亿元 同比增长7.06% 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45.23% 同比提升5.24个百分点 [2] 华新水泥海外并购 - 完成对尼日利亚拉法基非洲83.81%股权收购 交易对价7.7386亿美元 [1][2] - 拉法基非洲在尼日利亚拥有四家大型水泥工厂 年产能达1060万吨 [2] - 此次收购将大幅增强公司在非洲业务覆盖面和品牌影响力 海外水泥年产能将突破4000万吨 成为中国水泥行业海外产能最大企业 [2][3] 境外业务分拆上市 - 华新水泥拟将下属全部境外资产整合至境外子公司 并申请分拆至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 [3] - 分拆上市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 提升新子公司在境外资本市场融资和并购交易中的竞争力 [3] - 对增强公司在全球水泥行业影响力和践行建设全球领先跨国建材企业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 国内区域整合 - 海螺水泥拟以16.5亿元收购西部水泥在新疆的五家公司及相关资产项目 已通过反垄断审查并获得无条件批准 [1][5] - 西部水泥出售新疆资产旨在重新调配财务及管理资源 以集中发展增长较快的海外市场 [5] - 海螺水泥将在行业集中度低、空白市场等区域择机推进优质并购项目 构筑企业长期竞争力 [5] 市场份额与产能布局 - 海螺水泥2025年上半年市场份额达到14%左右 较2024年继续提升 [6] - 西部水泥对刚果CILA水泥厂收购已完成 公司境外总水泥产能将增至1350万吨 [5] - 随着收购西部水泥新疆资产完成及并购印尼西巴布亚海螺、柬埔寨新线投产 海螺水泥产品销量将继续增加 [6] 行业供需展望 - 每年进入9月份及第四季度传统旺季后 供需关系有望改善 水泥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7] - 基建领域将继续支撑水泥需求 西部超级工程建设将拉动行业景气度恢复上行 [6] - 各地通过错峰生产、产能减量置换、超低排放改造等措施严控新增产能 推动产能优化 [7] 行业竞争格局 - 龙头企业加速并购旨在通过产能整合与市场重构提升行业集中度 应对需求走弱、竞争加剧挑战 [1] - 行业自律和错峰生产仍是供给管控重要措施 政府对内卷式竞争的综合治理持续深化 [7] - 建议中小企业紧抓窗口期积极与大企业接洽合作 共同推动行业整合进程 优化市场竞争格局 [6]
孙加滢:把握资源品利润爆发期 布局制造业出海大趋势
新浪基金· 2025-08-27 17:59
核心观点 - 康波周期新起点为2020年 上游资源品将持续利润爆发至2026-2027年 [1] - 追赶国制造业企业将于2027-2028年后产生超额收益 中国企业数量将从100家提升至300家 [2] - 产能出海与金融资本出海将催生史诗级牛市 指数型股票成为普通人主要参与方式 [2] 行业机会分析 - 上游资源品如紫金矿业、中石油、中石化及煤炭行业在2021-2024年间表现最佳 [1] - 制造业出海将成为重要主题 优秀企业经过2-3年海外资本建设即将进入收获期 [2] - 银行股近期表现优异源于金融资本输出预期 工农中建等银行或迎来第二次扩表机会 [2] 时间框架与周期特征 - 康波周期2022年被拉长至6-7年 上游资源品利润爆发性持续至2026-2027年 [1] - 制造业需3-5年完成海外产能与营销体系布局 2020年后未配置因萧条期前3-5年行业特别内卷 [2] - 金融周期下行持续近10年 未来可能出现类似美国马歇尔计划的金融扩表 [2] 市场预期与资产配置 - AI算力等主题商业模式仍需观察 更倾向投资清晰可见利润爆发性领域 [1] - 离岸金融市场将伴随产能出海催生 大型企业与金融集团为主要受益者 [2] - 指数型股票成为普通人参与追赶国优质资产的核心渠道 [2]
山东赫达(002810):纤维素醚+植物胶囊双轮驱动 产能出海看好公司长期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8-27 14:4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9.72亿元,同比增长4%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9%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5.05亿元,同比增长1%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下降3% [1]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 [1] 业务布局与产能 - 公司是全球纤维素醚行业领军者,产品应用于建材、医药、食品、航天航空及新能源电池等领域 [2] - 2014年成立子公司赫尔希进军植物胶囊行业,实现纤维素醚-植物胶囊一体化产业链 [2] - 截至2024年底纤维素醚产能达7.4万吨,植物胶囊产能达350亿粒(另有150亿粒在建) [2] - 2025年5月与Univar Solutions签署独家代理协议,医药级纤维素醚代理范围扩大至欧洲 [2] 海外市场拓展 - 2025年上半年出口营收6.3亿元,同比增长9%,占总营收比重65% [2] - 出口业务毛利率显著高于内销业务 [2] - 2025年5月美国商务部对中国等国产硬质空心胶囊初裁倾销率5.40%-172.24% [3] - 公司计划在美国投资建设200亿粒/年植物胶囊项目,投资额不超过5亿元 [3]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植物胶囊项目在建工程进度达31.9% [3] 成长前景 - 植物胶囊主要下游为保健品行业,主要消费市场为美国、英国和欧盟国家 [3] - 美国工厂落地后可直接供应主要消费市场,具备区位优势 [3] - 纤维素醚-植物胶囊一体化布局带来显著成本优势 [2][3] - 公司通过产能出海应对贸易壁垒,中长期第二成长曲线可期 [3]
中报营收创新高、综合能力持续进化,子不语(02420)财报透露强烈价值信号
智通财经· 2025-08-27 12:08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收19.6亿元 同比增长34.1% [1] - 归母净利润达1.1亿元 同比增长15.9% [1] - 十大核心品牌收入合计超10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首次突破50% [2] 品牌战略升级 - 成立品牌事业部 通过组织架构 视觉体系 产品设计和营销等多维度全面升级品牌力 [2] - 联动海外头部KOL开展社媒营销 推动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型 [2] - 荣获亚马逊"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奖项 [2] 渠道多元化进展 - 战略性加大TikTok和Temu等非亚马逊渠道资源投入 [2] - 非亚马逊渠道收入占比提升至7.4% [2] - 独立站收入贡献增长 九大亚马逊品牌独立站初步落地 [2] 全球化产能布局 - 海外供应链率先落地越南 并拓展缅甸 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 [3] - 计划下半年战略布局土耳其市场 加速全球化产能部署 [3] - 实施集中采购策略 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并缩短生产周期 [3] 战略转型成效 - 公司通过自上而下的全方位自我革新进入变革"深水区" [1] - 组织力建设强化 提升执行力和运营效率 [3] - 中期收入创历史新高 利润指标接近挑战新高 [3]
中报营收创新高、综合能力持续进化,子不语财报透露强烈价值信号
智通财经· 2025-08-27 12:0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6亿元 同比增长34.1% [1] - 归母净利润达1.1亿元 同比增长15.9% [1] - 中期收入创历史新高 利润指标接近挑战新高 [3] 品牌战略升级 - 成立品牌事业部 全面升级组织架构/视觉体系/产品设计/品牌营销 [2] - 十大核心品牌收入合计超10亿元 占比首次突破50% [2] - 荣获亚马逊"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奖项 [2] - 联动海外头部KOL开展社媒营销 实现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跃迁 [2] 渠道建设 - 战略性加大TikTok和Temu非亚马逊渠道资源投入 [2] - 非亚马逊渠道收入占比提升至7.4% [2] - RQ品牌发力高端市场带动独立站收入增长 [2] - 九大亚马逊品牌独立站初步落地 推动站外收入扩张 [2] 供应链优化 - 启动产能出海战略 越南供应链率先落地 [3] - 开拓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供应链 [3] - 下半年战略布局土耳其市场 加速全球化产能布局 [3] - 实施集中采购策略 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并缩短生产周期 [3] 战略转型成效 - 自上而下的全方位自我革新进入深水区 [1] - 通过强化组织力建设提升执行力和运营效率 [3] - 在外部关税风暴等不确定环境下实现逆势增长 [1] - 完成战略蜕变后增长可见度和持续性有望迎来质变 [3]
奥瑞金(002701):拟发行可交债缓解债务压力,期待二片罐国内、海外齐头并进
长江证券· 2025-08-10 21:12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奥瑞金(002701 SZ)"买入"评级 [9] 核心观点 - 拟发行可交换债券:奥瑞金计划以持有的1 36亿股永新股份(占永新股份总股本22 2%)为标的,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2 5亿元可交换公司债券,债券期限不超过3年,票面金额100元/张,平价发行,初始换股价不低于发行前1日及前20日标的股票均价 [2][6] - 海外产能扩张:2025年8月公告投建泰国(年产能7亿罐/投资4 42亿元)和哈萨克斯坦(年产能9亿罐/投资6 47亿元)二片罐生产线,预计2026-2027年投产,部分设备从国内搬迁以降低投入成本 [11] - 债务压力缓解:发行可交债预计降低融资成本,补充流动资金,优化有息债务结构 [11] 业务分析 三片罐业务 - 深度绑定中国红牛客户,订单保持正增长,单罐价格和盈利稳定,构成利润基本盘 [11] 二片罐业务 - 国内格局优化:奥瑞金与中粮包装合并后产能市占率近40%(合计超250亿罐),通过转移富余产线至海外促进国内供需平衡,下半年提价预期强烈 [11] - 盈利弹性显著:若单罐净利提升1分钱,可增厚业绩约3亿元;国内净利率有望从2024年低个位数恢复至大个位数(海外对标净利率约10%) [11] 财务预测 - 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 6/13 7/16 0亿元,对应PE 10/10/9X [11] - 毛利率改善:二片罐毛利率回升带动整体毛利率从2025年15%提升至2027年17% [16] - 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预计从2025年64 5%降至2027年56 2% [16] 增长驱动因素 1) 二片罐毛利率回升 2) 东南亚及中亚海外业务拓展 3) 国内消费需求复苏 4) 啤酒罐化率提升 5) 高毛利创新产品占比提高 [11]
浙江永强下属公司拟在印尼设立子公司 推进东南亚地区产能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8-07 21:12
公司海外投资与产能布局 - 公司通过新加坡永强和德国永强在印尼设立子公司PT JJD OUTDOOR PRODUCTS INDONESIA 注册资本2300亿印尼盾 新加坡永强持股99% 德国永强持股1% 新公司主要开展海外产能投资建设及国际贸易业务 经营情况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1] - 公司全资子公司香港永强与新加坡永强在泰国投资设立子公司JJD金属家具(泰国)有限公司 初始注册资本500万泰铢 后增资至2.52亿泰铢 [2] - 公司董事会通过对香港永强增资议案 拟追加投资不超过1亿美元 以增强其投资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支持东南亚产能布局 [2] 东南亚战略布局意义 - 印尼作为东盟最大经济体之一 拥有良好地理位置和庞大市场潜力 设立公司便于向周边国家辐射影响力 优化东南亚生产能力配置 构建稳固多元的生产基地网络 [1] - 东南亚投资建厂可降低生产成本 多元化生产基地能有效分散外部不确定性风险 减少单一市场依赖 构建更安全稳定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3] - 东南亚生产基地作为全球供应链重要环节 可与欧美销售网络和中国研发中心形成紧密联系 提高全球供应链效率和灵活性 推动全球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3] 公司业务与市场概况 - 公司专注于户外休闲家具及用品制造 产品包括户外休闲家具 遮阳伞 帐篷三大系列 在北美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建立完善销售网络 覆盖国际主要大型超市客户群 [1] - 公司产品主要市场在欧洲及北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部分新兴市场逐步增加 当前积极推进产能布局调整 逐步增加东南亚产能安排 越南工厂已投产 泰国工厂正在筹备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