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 卫星策略
搜索文档
【盛·学堂】双十一“剁手”前,先看看你的“投资购物车”装对了吗?
搜狐财经· 2025-11-06 03:51
文章核心观点 - 将基金投资组合比作双十一购物车,强调需要以严谨、理性的态度进行构建、优化和管理,以实现长期投资目标 [1][2][14] 基金筛选流程 - 第一步是明确投资目标,根据投资规划、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来挑选产品 [3] - 第二步是考察基金历史业绩和基金经理,长期稳健的业绩排名是基金经理实力与稳定性的重要佐证 [3] - 第三步是评估风险调整后收益,使用夏普比率比较同一类别基金,该比率大于1表示表现良好,大于2则堪称优秀 [3] - 第四步是分析基金持仓,重点关注行业分布、前十大重仓股及股票仓位等核心信息,确保投资符合初衷 [4] 投资行为管理 - 应避免情绪化申购,不要因行业短期火爆而盲目跟风,需保持冷静并坚持既定投资计划 [6] - 切忌频繁申赎,短期频繁操作不仅产生高昂赎回费用,更会打乱长期布局,易陷入追涨杀跌的恶性循环 [7] 投资组合构建策略 - 可引入核心-卫星策略进行资产配置,核心资产占60%-80%,作为组合稳定器,配置长期业绩稳健的全市场型基金或宽基指数基金 [10] - 卫星资产占20%-40%,作为组合进攻点,灵活配置看好的行业基金或主题基金以争取更高收益 [11] 投资组合维护 - 投资组合需要定期维护,建议每隔半年或一年检查一次 [9][13] - 通过再平衡操作,卖出部分涨幅过大资产,补入涨幅较小或被低估资产,使组合恢复至最初设定的配置比例 [13]
跟踪ETF规模超1.2万亿,如何玩转沪深300指数
搜狐财经· 2025-10-29 15:06
文章核心观点 - 沪深300指数作为A股市场的核心宽基指数,是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跟踪其的ETF总规模已达12,503亿元 [1][2] - 文章重点介绍了四种基于沪深300指数的投资策略,旨在帮助投资者把握市场机会并优化风险收益 [3][7][14][20] 沪深300指数概况与估值策略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全市场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总规模达到12,503亿元 [2] - 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多为成熟行业的优质蓝筹企业,经营相对稳定,指数涨跌趋势与估值变化趋势一致,适合使用市盈率、股息率等指标判断估值水平以辅助低位布局 [3] - 可采用逢低布局策略,当指数估值位于历史较低分位时,将一次性投入改为分批定投,以淡化择时 [6] - 定投策略可结合止盈与暂停定投等方式增强收益,例如在市盈率分位数高于80%时分批止盈 [6] 大小盘轮动策略 - A股市场的大盘股和小盘股受经济周期、资金流向偏好、流动性及市场风格切换等因素影响,存在明显的市值风格轮动,两类资产相关性较低 [7][10] - 沪深300指数是大小盘轮动策略中大盘股的较优选择,可搭配代表小盘股的中证1000指数或中证2000指数,通过科学配置和动态切换来增强组合收益 [11] 哑铃策略 - 哑铃策略强调在组合两端集中配置风险收益特征差异显著、相关性较低的资产,形成“两头重、中间轻”的结构,以平衡组合风险与收益 [15] - 对于保守风格投资者,沪深300指数可作为进攻端,搭配波动更低的防守型资产 [17] - 对于进取风格投资者,沪深300指数可作为防守端,搭配高弹性、高成长的科技成长板块,以构建进攻性更足的组合 [19] 核心-卫星策略 - 核心-卫星策略将大部分资金作为“核心”部分进行战略性持有,以把握市场整体贝塔,小部分资金作为“卫星”部分进行灵活的战术性配置 [20] - 核心部分可投资于沪深300指数,卫星部分可根据市场变化投资于风格、策略、行业、跨境主题指数等其他类型资产,以丰富收益来源并力争降低组合波动 [20][23] - 该策略要求投资者具备一定的研究与分析能力,以便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及时调整卫星部分的组合结构 [24]
帮主郑重:未来5年,你的钱和时间该投向哪里?
搜狐财经· 2025-10-28 01:01
文章核心观点 - 未来5年普通人的投资应结合资金与时间,重点关注科技自立、健康产业和绿色能源三大赛道 [4] - 采用“核心-卫星”资产配置策略,将大部分资金配置于稳健资产,部分配置于成长赛道 [5] - 投资自身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方向 [6] 未来重点投资赛道 - 科技自立赛道包括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AI将重塑各行各业,相关指数基金是投资方向,学习相关技能可带来薪资增长,例如有案例显示学习AI应用开发后年薪翻番 [4] - 健康产业赛道源于中国快速老龄化,涵盖养老、医疗、健康管理、养老社区、康复医疗等细分领域,有案例显示居家养老服务业务已扩展至三个城市 [4] - 绿色能源赛道围绕碳中和主题,涵盖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具有长期成长空间,适合投资、就业和创业 [4] 投资策略建议 - 资金配置建议采用“核心-卫星”策略:60%资金配置于稳健指数基金,20%配置于科技、健康、绿色能源等成长赛道,20%保持现金 [5] - 投资应注重分散化,避免将所有资金集中于单一方向 [6] - 时间应优先投入于提升自身技能,而非短期市场波动 [6]
存款利率走低,买黄金养老靠谱吗?
搜狐财经· 2025-10-10 18:10
文章核心观点 - 黄金在养老投资中应作为分散风险、对冲市场波动的战术性配置资产,而非提供现金流的核心资产 [1][2][6] - 养老投资的关键在于构建多元化的资产组合,以平衡收益性、安全性与流动性,而非依赖单一资产 [7][8][11] 黄金在养老投资中的角色 - 黄金具有“反脆弱性”,与股票、债券等传统资产相关性较低,能在市场剧烈波动时对冲风险,例如2023年沪深300指数下跌11%而内盘金价逆势上涨16% [2][3] - 黄金本身不生息、不分红,无法提供稳定现金流,而红利类指数基金股息率可达4.5%,十年期国债票息为1.8% [4] - 黄金波动性较高,南华黄金指数近二十年年化波动率达16%,远超中证全债指数的1.6%,且最大回撤达到48% [5][6] - 建议在养老配置中将黄金作为战术仓位,占比控制在5%-10%,主要作用是分散组合风险 [6] 更适合养老的资产配置策略 - 养老投资应构建“核心-卫星”资产组合,兼顾稳健打底与长期成长 [7][8] - 核心资产侧重稳健,包括红利类指数基金、低波类养老FOF以及沪深300、中证A500等核心宽基指数,以提供基础收益和现金流 [8] - 卫星资产用于提升组合收益潜力并对冲风险,包括科技类指数基金(如科创50)和黄金ETF [8] - 加入黄金的组合其夏普比率高于原始股债组合,表明多元化配置能增强抗风险能力 [9]
普通人理财秘诀!构建终身投资组合,靠复利悄悄变富
搜狐财经· 2025-10-02 08:32
文章核心观点 - 投资ETF是一种比个股投资更简单有效的策略,能解决散户选股难、心态不稳、时间不足的痛点 [1] - ETF通过一篮子股票组合分散单一资产风险,具有成本低、透明度高的优势 [1] - 长期定投宽基ETF并利用复利效应,可以积累财富 [2] 沪深300ETF分析 - 沪深300ETF覆盖沪深两市300家龙头企业,如前十大重仓股权重低于30%,结构均衡 [1][2] - 指数过去15年年化收益率达8.2%,长期持有者即使在市场回调中也能获得正向回报 [2] - 成分股代表中国经济整体走势,经济向好时率先受益,下行时抗风险能力更强 [2] - 建议作为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占比控制在50%左右 [2][6] 纳斯达克100ETF分析 - 纳斯达克100ETF聚焦100家非金融科技巨头,如苹果、微软、英伟达,掌握全球核心技术 [3] - 指数过去20年年化收益率达12%,长期复合收益显著 [3] - 与A股的低相关性具备风险分散价值,例如2022年A股下跌15%时其表现不同,2023年反弹40% [3] - 配置比例建议不超过30%,作为组合的进攻性部分 [5] 中证红利ETF分析 - 中证红利ETF成分股业务稳定、现金流充沛,市场下跌时提供持续分红,防御性强 [6] - 2022年A股大幅回调时,中证红利指数跌幅仅8%,显著低于沪深300的15% [6] - 指数市净率常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例如当前PB约0.8倍,而沪深300为1.3倍,提供更高安全边际 [6] - 分红再投资是关键,选择红利再投资模式10年累计收益可比现金分红高出62% [6] - 建议作为组合稳定器,占比设定在20% [6] 投资策略与执行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策略:50%沪深300ETF、30%纳斯达克100ETF、20%中证红利ETF,兼顾成长性、防御性和地域风险分散 [6] - 定投是降低波动影响的有效方法,历史回测显示定投沪深300ETF10年以上年化收益率可接近8% [7] - 对于闲置资金可结合网格策略,在设定价格区间内跌4%加仓、涨4%减持,以在震荡市中获取超额收益 [7] - 高估值阶段需谨慎,当指数市盈率处于历史80%分位以上时应暂停大规模投入 [7] - 应避免选择日成交额低于5000万元的ETF,以防流动性风险;行业ETF波动剧烈,不适合作为长期持有核心 [7] - 长期持有应选A类份额以降低费率,并每季度检查基金规模,若持续低于5亿元可能存在清盘风险 [7]
鹏华基金|基金科普:行业VS宽基 怎么选?核心-卫星说我都要
新浪基金· 2025-09-23 13:47
投资策略模式对比 - 重仓单一行业需要非常专业且深入的研究才能不惧市场波动 [6] - 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仓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属于困难模式 [7] -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资产配置可能是更简单的模式,包括股、债、黄金等大类资产及指数基金配置 [9] 核心-卫星资产配置策略 - 核心资产通常占比较大,是投资组合的稳定器,旨在提供相对稳定收益,在市场整体下跌时对抗损失 [12] - 卫星资产占比较小,用于增加组合收益弹性和多元化,在市场出现局部热点机会时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14] - 核心资产与卫星资产的配置比例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关 [19] 核心资产配置建议 - 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且希望获取稳健收益的投资者可适当提高核心资产配置比例 [20][21] - 核心资产的构成通常为宽基指数基金,用于追踪整个市场的表现 [17] 卫星资产配置建议 - 风险承受能力较高且希望获取更高收益的投资者可适度提高卫星资产比例 [22] - 卫星资产可由行业或主题基金构成,旨在增加组合收益 [18] 策略配置实例与调整 - 核心资产配置比例建议为60%-90%,卫星资产为10%-40% [24] - 核心资产可配置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卫星资产可配置中证1000、科创50、创业板指或信创/AI/数字经济等行业主题指数 [24] - 核心与卫星资产之间及内部应尽量配置相关性较低的产品以分散风险 [25] - 核心-卫星策略构建的组合并非固定不变,需根据市场环境及风险偏好及时动态调整 [25]
现在到底是现金为王还是资产为王?告诉大家答案,早了解早受益
搜狐财经· 2025-09-15 07:41
现金优势 - 现金具有卓越流动性 可迅速变现[5] - 2024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43.8万亿元 年增长率7.8%[5] - 百万现金按银行三年期定存3.2%年利率计算 年利息收入3.2万元[5] 现金风险 - 2024年CPI涨幅2.4% 现金实际购买力持续缩水[6] - 银行三年期定存利率从年初3.5%降至年底3.2% 收益前景不乐观[6] - 83%家庭曾遭遇需要大笔资金的紧急情况[5] 资产配置优势 - 股票房产黄金等资产年化平均收益率跑赢通货膨胀率[7] - 近二十年全国房价平均年涨幅达8.7% 显著高于通胀率[8] - 2024年国际金价从每盎司2000美元涨至2180美元 涨幅9%[8] 资产类别表现 - 2024年A股市场个股表现分化 优质公司股价创新高[8] - 2024年黄金消费量同比增长12.3%[8] - 公募基金总规模达28.7万亿元 指数基金和主动管理型基金回报不俗[10] 配置策略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策略 核心部分配置6-12个月生活费用的现金[12] - 可参考100减去年龄法则 30岁人群可配置70%风险资产[12] - 需评估风险承受能力 包括应对20%亏损和30%市场下跌的承受力[12] 影响因素 - 不同年龄段风险偏好差异显著 年轻人倾向高风险资产[11] - 高收入人群资产配置更多元化 低收入家庭倾向保留现金[11] - 投资期限短于三年的资金不建议投入高风险资产[14] 市场时机把握 - 市场低迷期增加资产配置 市场狂热时增加现金比例能获得更优回报[13] - 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及税收政策变化会影响资产价格[15] - 通胀预期上升时应增加资产配置比例[14] 长期投资理念 - 成功投资者具备清晰财务目标和长期投资视野[16] - 移动支付、数字货币和人工智能投顾等技术正改变财富管理面貌[16] - 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的长期回报可能超越金融资产[17]
玩转“核心-卫星”策略,QFII二季度持仓市值环比增长超16%,猛加TMT行业!
市值风云· 2025-09-12 18:08
QFII整体持仓情况 - QFII进入113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总持仓1382亿元 环比一季度末1186亿元增长超16% 期间上证指数仅涨3.25% 北证50和中证2000指数涨幅不足16% [3] - 持仓增长显示QFII在享受行情上涨同时积极加仓 [4] 行业配置特点 - 银行板块持仓657.9亿元 占总持仓47.6% 体现大资金稳健偏好 [5] - 电子板块持仓175.6亿元 机械设备/有色金属/汽车板块紧随其后 前五大行业合计持仓1002亿元 占比72.5% [5] - 通信板块持仓从一季度末3.37亿元增至13.3亿元 加仓后三季度涨超50% [7] - 国防军工板块持仓从4.79亿元增至9.04亿元 该行业二季度大涨20.3% [7] - 传媒板块增持明显但总持仓不足6亿元 [7] - 食品饮料持仓从近20亿元降至14.1亿元 家用电器和钢铁板块遭减持 [7] 重点个股持仓变动 - 前二十大持仓股合计市值894.8亿元 占总仓位64.8% 年内平均涨幅25.1% [7] - 新进江淮汽车 增持紫金矿业/京东方A/豪威集团/金诚信/巨星科技/宝丰能源/华润三九共7只个股 [8] - 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最受青睐 合计持仓超580亿元 [9] - 生益科技年内大涨103% QFII减持31676.13万股 恒立液压涨67%同样遭减持 [10] - 北新建材/思源电气/柏楚电子/安琪酵母/海大集团均被减持 [10] 加仓重点领域 - 电子和计算机板块获大幅加仓 新恒汇年内暴涨600% QFII持股306.7万股 [11] - 绿联科技和联动科技年内涨幅超50% 获重点加仓 [11] - 机械设备板块5只个股获加仓 包括宏英智能/中力股份/北方股份/凯格精机/浙江华业 [12] - 化工股利民股份年内涨153% QFII持股1552万股 [12] 持仓策略特征 - 采用核心卫星策略 以银行板块为核心持仓 [16] - 卫星策略同时布局科技行情及稳定币/军工/基础化工等短线题材 [16] - 大仓位追求稳健 小仓位博取收益 [16]
面对波动,怎么缓解焦虑情绪?
天天基金网· 2025-09-05 19:11
市场波动特征分析 - 上证指数在3500点、3600点、3700点、3800点等整数关口突破后市场波动显著加大 日均振幅明显提升[3][4] - 整数关口附近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 加剧短期行情震荡 属于市场情绪自我修复和回归冷静的正常现象[5] 长期投资价值 - 万得全A指数过去20年累计上涨807.99% 历史年化收益达12.01% 表现优于黄金和债券等资产[8][9] - 长期收益源于优秀上市公司持续成长 不依赖复杂择时或频繁交易 需保持投资定力并坚持长期持有[10] 资产配置策略 - 通过配置相关性较低的不同资产平滑投资组合波动 推荐采用核心-卫星策略[11] - 核心资产配置覆盖范围广、市场表征性强的宽基指数(如中证A500、沪深300) 卫星资产配置高弹性品种捕捉结构性机会(如行业主题指数)[12]
红利投资热潮兴起:详解市场波动的应对之道
搜狐财经· 2025-09-02 16:52
红利投资策略市场关注度提升 -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红利投资策略因注重高股息回报被视为穿越市场周期的潜在工具 [1] - A股和港股市场高位震荡促使投资者追求确定性导致市场对红利指数相关产品关注度大幅回升 [1] 红利策略表现及驱动因素 - 自2021年以来A股红利相关指数在震荡环境中显著跑赢沪深300等基准指数 [2] - 宏观环境变化包括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叠加国内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动高股息资产因稳定现金流和防御特性受资金青睐 [2] - 新"国九条"政策鼓励上市公司提升分红水平央国企市值管理考核强调股东回报 [2] - 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差距持续扩大形成明显"剪刀差"凸显红利资产相对吸引力 [2] 博时基金红利产品体系 - 公司构建以红利ETF博时(515890)红利低波100ETF(159307)和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为核心的产品体系覆盖不同市场和策略维度 [4] - 红利ETF博时跟踪中证红利指数选取100只现金股息率高分红稳定规模流动性较好的上市公司证券持仓集中于金融能源工业等行业 [5] - 红利低波100ETF采用"红利+低波"双因子策略在高股息基础上筛选低波动股票避免价值陷阱综合费率0.2%处于同类较低水平 [5] - 港股红利ETF博时跟踪指数选取50只股息率高的港股通股票采用股息率加权持仓覆盖金融能源地产建筑等行业股息率约7% [15] 港股红利投资机会 - 港股高股息板块估值相对全球主流指数较低而股息率较高提供潜在安全边际 [10]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估值处于相对低位股息率达5.82% [11] - AH股溢价现象增强吸引力多只股票港股价格低于A股溢价率超过40%其中1只成份股AH溢价率达50%以上 [13] - 具体成份股溢价表现:突矿能源权重4.70%溢价率55.31%甲国海洋石油权重2.09%溢价率49.66%农业银行权重1.50%溢价率47.21% [14] 产品配置策略 - 博时基金红利产品体系体现从A股到港球的全球视野从经典到进阶的策略深度 [16] - 公司指数与量化团队成立于2009年拥有近20名专业人才管理规模超千亿元实行投研一体化管理 [16] - 采用"核心-卫星"配置策略:红利ETF博时适合风险偏好低投资者提供稳定底仓和现金流红利低波100ETF适合追求风险调整收益者实现攻守兼备港股红利ETF博时帮助跨市场分散风险捕捉港股估值洼地和AH股折价提升整体收益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