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行情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调整多日,年底行情可期?|市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11-05 15:20
港股市场近期表现 - 10月以来港股走势疲弱,恒生科技指数一度累计跌幅超过1000点,11月5日早盘一度下跌近3%,触及5651点 [1] - 恒生指数一度跌破25500点关键支撑位,市场成交持续低迷,11月3日和4日成交额均低于2500亿港元 [1] - 11月5日港股开盘后快速下跌,但盘中跌幅显著收窄,恒生指数当日跌幅相对温和 [2] 市场调整原因分析 - 早盘下跌主要受亚太周边市场普跌拖累,日经指数与韩国综合指数过去一个月累计上涨约16%及20%,短线获利盘套现压力较大 [2] - 市场缺乏新的关注焦点,中美贸易会谈结束后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成交维持在偏低水平 [2] 技术面与资金面分析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均一度跌至接近100天移动平均线水平,历史数据显示该位置多次出现技术性反弹 [1] - 若市场情绪配合,恒生指数短线或可触及26000点,即多条中短期均线交汇区域 [1] - 今年以来多数机构仍持有可观浮动盈利,年底前提振仓位、锁定绩效动机较强,预计会继续买入主要成分股支撑指数 [1][2] 行业前景展望 - 业内人士认为港股调整已接近尾声,科技公司三季报陆续披露,部分投资者持谨慎态度,预计市场将继续震荡 [1] - 考虑到基金今年业绩较好,年底可能继续买入锁定年内投资业绩,预计年底行情可以看好 [1] - 11月上半月指数预计维持区间波动,高股息板块继续展现防御属性,投资者不会特别进取 [2] 潜在催化因素 - 11月中下旬市场能否延续回升取决于外部催化因素落地情况,包括中美贸易协定执行、中国稀土出口节奏、美方关税豁免进展以及港口服务费等争端是否全面缓解 [2] - 若上述事项有序推进,港股风险偏好有望继续修复 [2] - 多家大型科技股将公布三季报,如果多数公司业绩超越市场预期,可能带动市场重新向上 [2]
机构研判港股2026年前景:基本面“接棒”驱动行情
中国证券报· 2025-11-05 07:27
港股2026年行情展望 - 相比2025年由估值修复主导的行情,2026年基本面改善可能是驱动港股进一步行情的重要因素 [1][3] - 中期视角下,AI产业催化有望带动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港股相关板块净资产收益率(ROE)改善,继而带动市场估值抬升 [1][3] 市场表现与估值水平 - 截至11月4日收盘,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2025年以来分别上涨29.37%、30.22%、25.83% [2] - 当前港股整体估值仍不算高,尤其是科技板块的估值优势更为突出,具备修复空间 [3] - 港股宽基指数估值分位数显著偏低,估值抬升潜力大,回调后港股估值性价比进一步凸显 [3] 盈利基本面预测 - 预计2026年非金融境外中资股营收增速有望达到4%,营业利润增速有望达到13% [3] - 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得益于企业降本增效、反内卷和AI应用助力企业盈利能力改善 [3] - 龙头创新药企商业模式逐步成熟、半导体企业受益于国内AI产业资本开支增长等行业取得正面进展 [3] 资金面分析 - 截至11月4日收盘,南向资金2025年以来累计净流入规模已超过1.27万亿港元,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其中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8.76亿港元创单日净流入额历史新高 [4] - 2026年外资及南向资金有望继续流入港股市场,结构上有望更加均衡 [1][4] - 外资对中国权益资产已处于明显低配水平,叠加近期出现阶段性回流迹象,2026年外资持续流出港股的情况有望进一步边际改善 [4] - 中性假设下,预计2026年全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有望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 [5] - 主动偏股型公募继续增配港股空间有限,剩余空间主要来自险资、被动资金、新发产品和个人投资者 [5] 行业配置建议 - AI浪潮下,港股科技将是2026年的行情主线,港股科技龙头广泛分布于AI全产业链,将充分受益于产业变革红利 [6] - 政策端对于科技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大,聚焦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培育等领域 [6] - 港股创新药产业正从研发投入期逐渐步入成果兑现期,行情有望从出海叙事走向基本面驱动,叠加美联储或延续降息,宽松的海外流动性有望推动行业向上 [6] - 随着港股上涨格局延续,券商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在行业并购重组趋势延续下,券商核心竞争力也有望增强 [6] - 2026年上半年港股成长风格或仍有较高上涨斜率,后续需适时增配周期风格,建议左侧布局“真价值”个股 [6]
方正证券11月份港股行情展望:外部扰动难改慢牛行情
智通财经· 2025-11-04 16:49
10月港股行情回顾 - 10月份港股市场主要指数整体回调,主要受10月初中美关税再起波澜影响,市场在月初短暂调整后随即反弹回升 [1] - 主要宽基指数出现不同程度下跌,恒生科技指数累计跌8.6%,恒生指数累计跌3.5%,恒生综合指数累计跌3.9%,恒生国企指数累计跌4.0% [1] - 从行业表现看,公用事业、金融和材料行业表现相对亮眼,而医疗保健、信息技术和日常消费行业表现靠后 [1] AH股溢价指数表现 - 10月份AH股溢价指数小幅回升,截至10月31日录得120,相比9月底的117上升了2.2% [2] - 当前AH股溢价指数处于2016年以来自下而上9.7%分位数水平,表明处于历史较低位置 [2] 主要指数估值水平 - 10月份港股主要指数估值水平小幅回落,截至10月31日恒生指数PE为11.7,处于2016年以来自下而上75.0%分位数 [3] - 恒生国企指数PE为10.5,处于2016年以来自下而上87.4%分位数,恒生科技指数PE为22.9,处于2020年有数据以来自下而上28.6%分位数 [3] - 部分行业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公用事业指数PE为12.3(16.1%分位数),可选消费PE为22.8(34.3%分位数),日常消费PE为23.8(21.7%分位数) [3] 南下资金与外资流动 - 10月份港股市场外资流出669亿港元,相比上月有所放缓,但流出趋势未出现拐点 [4] - 南下资金10月份单月累计净流入规模为849亿元人民币,截至10月底年度累计流入规模已达11691亿元人民币,持续创近年来新高 [4] 市场前景与流动性 - 港股上涨行情仍未结束,经过此前调整再度迎来布局良机 [1] - 南下资金持续加速流入港股市场,叠加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港股流动性环境有望进一步受益 [1]
恒生指数涨1.21%,恒生科技指数涨1.1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2:1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午间收盘上涨1.21% [1] - 恒生科技指数午间收盘上涨1.18% [1] 广汽集团动态 - 公司股价上涨近7% [1] - 公司与京东及宁德时代联合推出新车 [1] - 新车将于11月9日发布 [1]
阿里港股创近4年新高,投行预测还能涨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3 18:03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3日香港恒生指数收跌0.54%,恒生科技指数收跌0.90% [1] - 港股汽车股集体下跌,比亚迪股份跌近4%,"蔚小理"均跌超2% [1] - 方正证券指出港股上涨行情仍未结束,建议关注恒生科技为代表的低估值品种补涨机会 [1] 阿里巴巴个股表现 - 阿里巴巴-W逆势上涨1.09%,股价创近四年来新高 [1] - 自8月底至10月3日,公司股价已上涨近60% [1] - 摩根大通将公司港股目标价上调近45%至240港元,意味着较10月3日收盘价仍有约30%上涨空间 [2] 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持续加速流入港股市场 [1] - 截至9月30日,阿里巴巴-W已连续26个交易日获得南向资金净买入,累计净买入金额约757.09亿港元,是第二名腾讯控股73.73亿港元的10倍 [1] - 2024年底以来,投资公司的主要是国际知名机构投资者、主权基金及科技领域对冲基金,知名投资人段永平等也参与增持 [1] - 方舟投资管理公司本周进一步增持了阿里巴巴股票 [2]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利好不断释放,A股、港股市场信心显著回升 [1]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港股流动性环境有望进一步受益 [1] - 历史经验显示港股市场10月份日历效应显著,红十月行情可期 [1] -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分析阿里巴巴近期大涨背后有四大核心原因 [2]
中芯国际再创历史新高,机构看好港股10月表现
中国证券报· 2025-10-03 17:45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3日港股三大股指集体调整,恒生指数跌0.54%至27140.92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0.68%至9658.3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90%至6622.85点 [1] - 12个恒生行业板块多数下跌,但公用事业和工业板块逆势上涨 [1][3] 个股表现 -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逾1%,站上90港元/股关口,盘中创下91.35港元/股的历史新高 [5]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上涨逾2%,盘中创下88.75港元/股的历史新高 [5] - 阿里巴巴-W股价上涨1.09%,盘中一度触及186.2港元/股,创四年多以来新高 [5] - 上海电气股价大涨逾14%,盘中一度触及5.04港元/股,创10年来新高 [3] 机构后市观点 - 机构认为港股上涨行情仍未结束,主要受益于基本面较强韧性,例如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上月同比下降1.5%转为上涨20.4% [7] - 南向资金持续加速流入,截至9月30日,2025年以来累计净流入规模已超过1万亿港元,是本轮港股行情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7] - 美联储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历史经验显示降息初期港股市场流动性有所改善 [7] - 历史经验显示港股市场10月份"日历效应"显著,主要宽基指数表现往往较好,"红十月"行情可期 [7] - 建议继续关注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低估值品种补涨机会 [1][7]
中芯国际,创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10-03 17:25
港股市场表现 - 10月3日港股三大股指集体调整,恒生指数跌0.54%至27140.92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0.68%至9658.3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90%至6622.85点 [1] - 12个恒生行业板块多数下跌,公用事业和工业板块逆势上涨 [1][3] - 个股方面,上海电气大涨逾14%,盘中触及5.04港元/股创10年新高;中广核新能源、大唐发电、大唐新能源、东风集团股份、正力新能等跟涨 [3] 科技股表现 - 中芯国际股价涨逾1%,站上90港元/股关口,盘中创91.35港元/股的历史新高 [5] - 华虹半导体涨逾2%,盘中创88.75港元/股的历史新高 [5] - 阿里巴巴-W涨1.09%,盘中触及186.2港元/股创四年多以来新高 [5] 机构后市展望 - 机构认为港股上涨行情未结束,主要受益于基本面较强韧性,例如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上月同比下降1.5%转为上涨20.4% [7] - 南向资金持续加速流入,截至9月30日2025年以来累计净流入规模已超过1万亿港元,是本轮港股行情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7] - 美联储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历史经验显示降息初期港股市场流动性有所改善 [7] - 历史经验显示港股市场10月份"日历效应"显著,主要宽基指数表现往往较好,建议关注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低估值品种补涨机会 [7]
港股今日全线走强,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等助力布局港股核心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21:41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市场全线走强,有色金属、半导体、电气设备、医药生物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上涨2.8%,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2%,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上涨2.1% [1]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上涨1.9%,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上涨1.1% [1] - 机构观点认为,进入9月后A股进入整理期,而内外部资金对港股的关注度正在提高,港股对A股的优势正在凸显 [1] 港股消费主题指数及ETF详情 - 港股消费ETF易方达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该指数由港股通范围内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50只消费主题股票组成 [3] - 指数中可选消费占比近60% [3] - 该指数今日上涨1.1%,滚动市盈率为22.6倍,自2020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数为27.0% [3]
港股科技30ETF(513160)盘初飘红,第一大权重股阿里巴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0:14
港股市场表现 - 9月19日恒生指数开盘上涨0.14% 恒生科技指数开盘上涨0.44% [1] - 港股科技30ETF早盘上涨0.51% 成交额超2600万元 溢折率0.25% [1] - 成分股东方甄选涨幅超5% 英诺赛科、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商汤-W、联想集团、中兴通讯等多股跟涨 [1] 资金流向情况 - 港股科技30ETF前一日单日净流入资金超3.2亿元 [1] - 近20个交易日该ETF累计资金净流入超14亿元 [1] - 9月18日港股通总成交763.71亿港元 净买入金额33.31亿港元 [2] 个股表现突出 - 阿里巴巴-W通过港股通单日成交210.72亿港元 净买入12.10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连续20日获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金额达561.02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为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第一大权重股 占比12.94% [3] 机构观点汇总 - 内外部资金对港股关注度提高 港股相对A股优势凸显 [3] - 港股业绩展望向好 预计2025年下半年业绩增速迎来拐点 [3] - 科技板块维持高景气且预期上修 原材料与医疗保健板块同样保持高景气 [3]
港股科技30ETF(513160)盘初飘红,第一大权重股阿里巴巴-W连续20日获南向资金净买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0:0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9月19日早盘高开0.14%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44% [1] - 港股科技30ETF盘初上涨0.51% 成交额超2600万元 溢折率0.25% [1] - 成分股东方甄选涨超5% 英诺赛科、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等多股跟涨 [1] ETF资金流向 - 港股科技30ETF昨日大幅净流入超3.2亿元 [1] - 近20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超14亿元 [1] - 该ETF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 覆盖经港股通买卖的香港上市内地科技公司 [1] 港股通交易情况 - 9月18日港股通成交总额763.71亿港元 净买入33.31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通过港股通成交210.72亿港元 净买入12.10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连续20日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金额达561.02亿港元 [2] 指数成分与权重 - 阿里巴巴-W是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第一大权重股 占比12.94% [2] - 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芯国际、快手-W、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等科技龙头 [1] 机构观点 - 内外部资金对港股关注度提高 港股对A股优势凸显 [2] - 港股业绩展望向好 预计2025年下半年业绩增速迎来拐点 [2] - 原材料、医疗保健与科技板块维持高景气且预期上修 [2] - 能源、必选消费等上半年低迷板块预计下半年迎来业绩反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