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管理

搜索文档
*ST椰岛: 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有关问题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7-04 00:26
核心观点 - 海南椰岛2024年营业收入1.75亿元,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79.17%,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83.47%,显示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较高[1] - 公司与糊涂酒业存在合作纠纷,导致6,448.44万元预付款项和1,722.96万元存货存在回收风险,但公司仅计提407.45万元坏账准备[27][30][31] - 公司内控存在重大缺陷,包括经销商管理不规范和总经理身兼多职等问题,但已启动整改措施[13][20] 业务板块分析 酒类业务 - 2024年酒类前五大客户销售额10,471.11万元,占酒类收入79.17%,主要采用区域经销商模式[1][9] - 白酒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56%下滑至2024年20%,主要因与糊涂酒业合作分歧和管理层变动[4] - 酒类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5,694.19万元,长期合作关系保障生产连续性[5][11] 饮料业务 - 2024年饮料前五大客户销售额4,501.17万元,采用独家经销商模式[2][7] - 饮料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4,417.31万元,与海南省椰园实业合作超过8年[6][12] 财务与内控 - 收入确认时点为商品控制权转移时点,酒类在签收单时确认,饮料在发货时确认[18][19] - 经销商管理存在缺陷,缺少准入标准和过程管理,但未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13][25] - 总经理曾兼任财务总监等职,对内部控制规范性产生重大影响,但已整改[20][26] 风险事项 - 与糊涂酒业纠纷导致审计范围受限,无法评估预付款和存货减值充分性[27][33] - 存放糊涂酒业的1,722.96万元存货未计提跌价准备,公司称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31][32] - 正通过协商方式解决与糊涂酒业纠纷,拟采取债务抵消等方式保全资产[31][32]
经销商是什么?如何有效管理?
搜狐财经· 2025-06-20 16:08
经销商的价值与作用 - 经销商是品牌拓展全国市场的关键角色,帮助产品从工厂输送到全国各地,如家电品牌在东北的总代理或化妆品在连锁超市的供货商 [3] - 经销商为品牌节省直营店的高额房租和人力成本,利用本地资源快速铺货 [3] - 经销商提供本地化服务,如东北经销商更懂如何销售暖气片,云南经销商擅长将茶叶卖进景区 [3] - 经销商通过提前打款进货分担厂家的库存压力 [3] 厂家与经销商的合作痛点 - 数据不透明导致库存管理困难,如某食品企业因无法监控经销商库存导致华南地区积压3个月货量的辣条 [5] - 经销商执行打折扣,促销政策可能变成"买一送一送临期产品",销售数据上报不规范 [7] - 渠道冲突频发,如北京经销商偷偷将货卖到上海,线上线下价格混乱 [7] 数字化解决方案 - 智能系统实时抓取销售数据,如某快消品牌通过经销商管理系统监控乡镇小卖部的酱油销售,缺货率降低30% [8] - 标准化流程减少错单漏单,某建材企业上线系统后经销商订单错误投诉减少80%,财务对账时间从3天缩短到2小时 [10] - 数据驱动决策,如系统发现广东经销商因忽视直播导致销量下滑,定制培训方案后销量翻倍 [12] - 利益绑定机制,某母婴品牌对前20%经销商给予额外返点,推动经销商主动拓展300多家新渠道 [14] 数字化管理的实际效果 - 某家电企业通过智能系统锁定物流信息,跨区销售自动冻结账号,渠道冲突投诉减少90% [14] - 系统支持手机查看实时库存,业务员可精准补货(如提醒店主上周销售50箱牛奶需补货) [14] - 自动识别低价倾销行为,15分钟内预警总部 [14] - 促销政策一键下发,经销商扫码即可领取活动物料 [14] 数字化工具的核心价值 - 重建厂家与经销商信任关系,实现数据透明与规则协同 [17] - 经销商从"被监控"转变为主动合作,共同提升盈利 [17]
比亚迪山东核心经销商乾城集团停摆:20多家4S店人去楼空,千名车主预付款无法兑现,厂、商对责任各执一词
搜狐财经· 2025-05-29 09:05
经销商运营危机 - 山东乾城控股有限公司及其旗下至少二十余家4S店出现人去楼空、暂停营业的情况,涉及济南、潍坊、泰安、德州等地[1] - 济南乾盛店曾号称"大中华区NO.1旗舰店",如今店内仅两名工作人员留守[1] - 风波直接影响上千名消费者,预付的"三年联保"保险费、保养套餐等服务无法兑现[1] 消费者权益受损 - "三年联保"是消费者反映最集中的问题,金额多在10000元至15000元之间[4] - 大量车主在垫付第二年或第三年保费后未收到返款,部分车主未收到承诺的赠品[6] - 仅济南、潍坊地区受影响的车主或已超千人,他们自发组织维权群[6] 经销商集团背景 - 乾城集团自2014年创立,曾是比亚迪在山东区域的核心战略伙伴,业务覆盖多个城市[7] - 旗下拥有超过20家比亚迪4S店及展厅,曾宣称年营业额达30亿元,员工超1200人[7] - 乾城集团董事长魏绪明2009年首次接触比亚迪品牌,2014年创立第一家门店[7] 经销商经营策略 - 乾城集团始终坚持"只做比亚迪品牌,但不只是做比亚迪汽车"的经营方向[8] - 业务涵盖乘用车零售、对公销售、高新技术、互联网共享经济四大产业群[8] - 比亚迪叉车业务2022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预计2023年将突破5亿元[8] 资金链断裂迹象 - 2024年已出现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部分员工被拖欠数月乃至半年[8] - 山东乾城控股有限公司大股东魏绪明的420万元人民币股权被冻结[9] - 旗下多家公司因数千元的执行标的成为被执行人[9] 责任归属争议 - 比亚迪否认经销商政策调整对危机的影响,归因于经销商盲目极速扩张并加杠杆运营[10] - 乾城集团将危机主因指向比亚迪的政策调整,称对其现金流管理带来巨大压力[10] - 乾城集团还提及外部环境恶化,山东地区多个汽车经销商行业爆雷[11] 后续处理措施 - 比亚迪表示部分4S店已被当地其他经销商收购,公司正在进行纾困支持[12] - 多数消费者不认同比亚迪的说法,认为没有给出实质性解决方案[12] - 比亚迪作为品牌授权方,其对经销商网络的监管责任成为舆论焦点[12]
悍高集团深主板IPO注册申请获批,然隐忧重重能否“悍”卫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5-09 16:46
IPO进展 - 悍高集团IPO注册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同意 将登陆深交所主板 [1] - 2025年4月11日通过深交所主板上市委会议 4月25日提交注册申请 [1] - 拟发行不超过4001万股 占发行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 拟募集资金4.2亿元 [3] 募资用途 - 资金主要用于悍高智慧家居五金自动化制造基地、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 [3] 主营业务 - 主要从事家居五金及户外家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1] - 核心产品包括功能五金、基础五金、厨卫五金、柜类照明、智能厨电及户外家具 [3] - 创立于2004年 以家居五金为核心业务 [3] 户外家具业务下滑 - 2021-2023年户外家具销量分别为30万件、26.49万件、17.34万件 2022-2023年同比减少11.71%和34.54% [4] - 同期户外家具销售收入分别为2.38亿元、2.19亿元、1.88亿元 2022-2023年同比下降8.23%和14.15% [4] - 收入占比从2021年16.36%降至2023年8.58% [4] - 下滑主因外销市场受全球经济放缓及中美贸易博弈影响 [4] 境外收入表现 - 2021-2023年境外收入分别为3.73亿元、3.04亿元、2.70亿元 营收占比从25.64%降至12.35% [5] 产品质量问题 - 2024年4月智能晾衣架因内部布线设计缺陷被江苏省消保委点名 [6] - 2019年厨房抽拉龙头因"管螺纹精度"不达标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 [6] - 2020年台上盘产品因"排水机构管壁厚度"不合格被陕西省市场监管局通报 [6] - 2020-2021年连续两年登上中国家居十大质量黑榜 [6] 退换货数据 - 电商模式退换货金额:2021年905.70万元、2022年668.71万元、2023年829.41万元、2024年887.88万元 [7] - 其他模式退换货金额:2021年289.16万元、2022年384.42万元、2023年787万元 [8] - 电商退换主因无理由退货 其他模式退换主因质量问题和经销商终止合作 [7][8] 经销商管理 - 2022-2024年线下经销收入占比分别为49.81%、58.20%、57.44% [9] - 同期新增经销商80个、66个、89个 退出经销商49个、52个、71个 [9] - 存在经销商未完成业绩目标或违规经营的风险 [9][10] 品牌风险 - 中小企业仿冒产品可能损害品牌形象和经济利益 [9]
金健米业(600127) - 金健米业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04-28 18:05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765,454,374.04元,同比减15.15%[2][4][5] - 2025年第一季度粮油食品营收646,355,324.72元,同比减3.76%[2] - 2025年第一季度农产品贸易营收55,973,459.62元,同比减67.47%[2] - 2025年第一季度休闲食品营收42,574,462.11元,同比增426.70%[2] 销售模式与地区营收 - 2025年第一季度经销商销售模式营收571,834,359.43元,同比增4.73%[4] - 2025年第一季度KA卖场销售模式营收10,348,917.78元,同比增48.41%[4]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南地区营收604,310,317.73元,同比减10.28%[5] 用户数据(经销商) - 2025年一季度末经销商总数1414个,较2024年末减105个[6] - 2025年第一季度中部地区经销商期末1018个,增61个减131个[6] - 2025年第一季度西南地区经销商期末181个,增6个减37个[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