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赛道Hyper | 中软联合硅基流动破局数智转型
华尔街见闻· 2025-07-08 20:11
数智化转型行业现状 - 全球企业正陷入数智化转型深水区,传统软件服务商缺乏AI底层技术与算力优化能力,新兴AI技术企业缺乏行业场景理解与落地经验 [2] - 中软国际与硅基流动的战略合作旨在解决行业痛点,提供"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标志数智化转型进入协同攻坚阶段 [1][2] 合作双方核心优势 - 中软国际拥有20年行业经验,覆盖金融、电信、制造等领域1000+大型项目,服务国有及股份制银行核心系统 [2] - 硅基流动专注AI算力基础设施,研发的推理加速引擎可提升昇腾芯片模型运行效率,在国产芯片适配领域成果显著 [2] - 硅基流动2024年完成5000万元天使轮融资和近亿元"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AI Infra技术研发及生态合作 [3] 技术合作成果 - 2025年联合华为云推出基于昇腾云服务的DeepSeek R1/V3推理服务,自研引擎使国产芯片部署效果媲美高端GPU [4] - 与昆仑技术推出DeepSeek一体机,性能表现优异,提供高效企业AI解决方案 [4] - 合作构建四大核心平台:高性能AI平台、模型服务平台、知识库管理平台、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形成完整生态链 [4][5][6][7] 平台应用场景 - 金融行业通过高性能AI平台分析市场数据辅助投资决策 [5] - 电商行业利用模型服务平台开发商品推荐模型优化用户体验 [6] - 制造业使用知识库管理平台整合产品设计及生产流程资料 [7] - 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支持电商大促期间处理百万级客户咨询,实现客服自动化 [8] 合作分工与行业影响 - 中软国际负责项目规划协调,硅基流动提供技术支持,联合提供定制化开发服务 [8] - 合作模式为行业提供可参考的转型思路,未来将重点布局能源、交通、教育领域 [10] - 能源领域开发智能电网调度系统,交通领域探索车路协同方案,教育领域构建个性化学习平台 [10] 战略意义 - 合作补充中软国际AI技术能力,扩展硅基流动市场渠道 [10] - 开创技术企业与服务企业协同范式,推动AI技术跨行业落地实践 [10][11]
并购整合提速 科创板助力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6-16 01:58
科创板集成电路并购热潮 - 自2024年6月19日"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加速产业整合,包括海光信息拟吸并中科曙光、杰华特收购天易合芯40 89%股权、晶丰明源拟32 83亿元收购易冲科技100%股权等案例 [1] - 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总数达119家,占A股同类上市公司50%,覆盖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封装测试全产业链 [1] - 思瑞浦收购创芯微100%股权为首单过审案例,采用差异化估值方案平衡投资者退出与上市公司利益,南芯科技收购昇生微100%股权也沿用此设计 [1][2] 并购特征与行业趋势 - 芯联集成58 97亿元收购芯联越州72 33%股权成为收购未盈利"硬科技"企业的风向标,沪硅产业70 4亿元收购三家子公司少数股权为同类典型案例 [2] - 半导体产业周期底部阶段,差异化估值方案成为加速整合的有效手段,为其他行业提供参考 [2] - 未盈利硬科技企业通过IPO或被收购获得科创板资本支持,尤其注重与上市公司产业协同性 [2] 技术研发与业绩表现 - 龙芯中科通用CPU和服务器芯片达市场主流水平,软件生态壁垒已破解 [3] - 思瑞浦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4 1%,信号链/电源管理/数模混合芯片新品推动销量同比增57 7% [3] - 佰维存储通过自研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先进封测技术覆盖AI手机/PC/眼镜等场景 [3] - 科创板110余家半导体公司Q1合计营收721 82亿元(同比+24%),归母净利润44 79亿元(同比+73%) [3] 市场复苏与全球化布局 - 思瑞浦在新加坡、德国、美国等建立海外团队,通过汽车/工业类头部客户稽核 [5] - 多家公司筹划港股上市以募集资金拓展海外市场,如纳芯微已启动海外业务布局 [5] - AI算力基建推动服务器存储需求,端侧AI应用爆发带动消费级存储回暖,NAND Flash价格Q2-Q3预计持续上涨 [5] - 佰维存储预计2025年AI眼镜产品收入同比增超500%,Q2起毛利率将随高价值产品交付回升 [6] 行业整体展望 - 自主可控推进叠加AI/物联网/消费电子需求恢复,行业收入利润延续2023Q4增势,芯片设计/设备/晶圆制造领域表现突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