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械
搜索文档
科技回调或迎布局机会,科创板50ETF(588080)连续4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8:23
市场整体表现 - 科技题材震荡调整,机器人板块跌幅居前,算力硬件和创新药械概念股集体下挫 [1] - 科创板50指数下跌1.0%,科创成长指数下跌1.4%,科创综指下跌1.6%,科创100指数下跌1.9% [1] - 科创板50ETF连续4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合计超5亿元 [1] 科创板50指数及ETF - 科创板50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组成,硬科技龙头特征显著 [3] - 指数成分股中半导体行业占比超65%,与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光伏设备行业合计占比近80% [3] - 该指数今日下跌1.0%,滚动市盈率为159.3倍,自2020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为96.5% [3] 科创板100指数及ETF - 科创板100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股票组成,聚焦中小科创企业 [3] - 指数成分股中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计算机行业合计占比超80%,其中电子和医药生物占比较高 [3] - 该指数今日下跌1.9%,滚动市盈率为243.9倍,于2023年8月7日发布 [3] 科创板综合指数及ETF - 科创板综合指数由科创板全市场证券组成,全面覆盖大、中、小盘风格 [3] - 指数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创新药等核心前沿产业,覆盖科创板全部17个一级行业 [3] - 该指数今日下跌1.6%,滚动市盈率为222.0倍,于2025年1月20日发布 [3] 科创板成长指数及ETF - 科创板成长指数由科创板中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等业绩指标增长率较高的50只股票组成,成长风格突出 [3] - 该指数今日下跌1.4% [1]
从“十五五”规划看医药行业未来发展机会: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加快健康中国建设
中银国际· 2025-10-29 18:13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基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分析医药行业未来发展机会 [1] - 报告认为医药相关产业有望在未来迎来关键发展机遇期 [1] - 国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趋势有望持续甚至进一步加大 [5] - 商业医保的逐步推广有望增加创新药费用支付来源 促进支付端良性循环 [5] - 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积极应对老龄化将利好疫苗、儿童用药及医疗服务等相关产业 [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创新药械相关公司 如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 [3] - 疫苗方面建议关注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康希诺等标的 [3] - 其他方面建议关注医疗服务如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标的 [3] 政策支持与行业机遇 - 《建议》再次提出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 [5] - 国家已推出系列支持政策 新药从获批上市到纳入医保目录的时间已从约5年降至1年左右 [5] - 约80%的创新药可以在上市2年内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5] - 2024年新纳入医保目录的91个药品中 有33个实现了"当年获批、当年纳入" [5] - 《建议》指出进一步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发挥各类商业保险补充保障作用 [5] - 《建议》提出优化生育支持政策 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5] - 《建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发展医育、医养结合服务 推行长期护理保险 [5]
重磅BD落地,持续推荐创新药械产业链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7 14:1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持续推荐创新药械及产业链 [1][3][6] 核心观点 -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重磅合作,有望催化创新药行情 [3][29] - 合作涉及IBI363(PD-1/IL-2α-bias)、IBI343(CLDN18.2 ADC)及早期项目IBI3001(EGFR/B7H3 ADC)的选择权 [3][29] - 信达生物将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含1亿美元战略投资),潜在里程碑付款可达102亿美元,合作总金额最高达114亿美元,并享有销售分成 [3][29] - 创新药行业维持高景气度,部分制药企业价值有望迎来重估 [3][6] 细分领域与公司推荐 - 推荐价值有望重估的大型制药企业(Pharma),维持恒瑞医药、翰森制药、三生制药、恩华药业增持评级,相关标的为石药集团 [3][6] - 推荐创新管线逐步兑现、业绩进入放量期的生物制药/生物科技公司(Biopharma/Biotech),维持科伦博泰生物、百利天恒、映恩生物、京新药业、特宝生物、我武生物、艾力斯增持评级,相关标的为信达生物 [3][6] - 推荐受益于创新、景气度修复的CXO及制药上游公司,维持皓元医药、百普赛斯、药明康德、药明合联、泰格医药增持评级 [3][6] - 推荐有望迎来复苏的医疗器械龙头公司,维持微创医疗、联影医疗、乐普医疗、惠泰医疗增持评级 [3][6] 市场表现总结 - 2025年10月第四周(2025/10/20-2025/10/24)A股医药板块表现弱于大盘,上证综指上涨2.9%,SW医药生物指数上涨0.6%,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1位 [3][8] - A股医药板块内表现较好的细分领域为医疗服务(+3.9%)、医药商业(+2.3%)、医疗器械(+0.9%) [3][10] - A股医药个股涨幅前三为特一药业(+22.3%)、毕得医药(+18.9%)、金石亚药(+16.2%);跌幅前三为透景生命(-18.6%)、新诺威(-17.5%)、舒泰神(-14.9%) [3][14] - 同期港股医药板块表现弱于大盘,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0.8%,港股生物科技指数下跌1.4%,恒生指数上涨3.6% [3][18] - 同期美股医药板块表现与大盘相当,标普医疗保健精选行业指数上涨1.9%,标普500指数上涨1.9% [3][19]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医药板块相对于全部A股的溢价率为71.0%,处于正常水平 [3][14]
BD密集落地,持续关注创新药械产业链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1 20:3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持续关注创新药械及产业链,整体观点积极 [1][3] 核心观点 - 近期多起BD(业务发展)交易密集落地,有望催化创新药行情 [3] - 创新药领域维持高景气度,建议关注价值有望重估的大型药企、创新管线逐步兑现的生物科技公司、受益于创新的CXO及制药上游、以及有望复苏的医疗器械龙头 [3][5] 细分领域与重点标的 - **价值重估大型药企 (Pharma)**:重点标的包括恒瑞医药、翰森制药、三生制药、长春高新、华东医药、恩华药业,相关标的为石药集团 [3][5] - **创新生物科技 (Biopharma/Biotech)**:重点标的包括科伦博泰生物、新诺威、百利天恒、映恩生物、京新药业、特宝生物、我武生物、艾力斯,相关标的为信达生物 [3][5] - **CXO及制药上游**:重点标的包括皓元医药、百普赛斯、药明康德、药明合联、泰格医药 [3][5] - **医疗器械龙头**:重点标的包括微创医疗、联影医疗、乐普医疗、惠泰医疗 [3][5] 近期BD交易案例 - 普瑞金与Kite达成协议,首付款1.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5.20亿美元 [3] - 维立志博与Dianthus达成协议,首付款2000万美元,总金额最高可达10亿美元 [3] - 翰森制药与罗氏、奥赛康与Visara也分别于10月17日宣布达成交易 [3] 近期市场表现 - **A股市场**:2025年10月第三周(10/13-10/17),上证综指下跌1.5%,SW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5%,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5位 [3][7] - **A股细分板块**:中药板块表现相对较好,上涨0.4%,医药商业下跌0.9%,化学制剂下跌1.7% [3][11] - **A股个股表现**:涨幅前三为亚太药业(+36.7%)、多瑞医药(+28.8%)、广生堂(+26.1%);跌幅前三为贝达药业(-17.0%)、华兰股份(-15.7%)、金城医药(-11.8%) [3][14] - **港股市场**:同期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5.8%,港股生物科技指数下跌6.1%,恒生指数下跌4.0% [3][18] - **港股个股表现**:涨幅前三为康宁杰瑞制药-B(+10%)、中国中药(+8%)、先声药业(+5%);跌幅前三为永泰生物-B(-30%)、三叶草生物-B(-20%)、宜明昂科-B(-17%) [3][18] - **美股市场**:同期标普医疗保健精选行业指数上涨0.7%,标普500指数上涨1.7% [3][18] - **美股个股表现**:涨幅前三为捷迈邦美(+8%)、查尔斯河(+7%)、梅特勒-托利多(+6%);跌幅前三为KENVUE(-8%)、礼来(-4%)、MODERNA(-3%) [3][18] 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医药板块相对于全部A股的溢价率为74.5%,报告认为处于正常水平 [3][14]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报告提供了多家重点公司的盈利预测与估值数据,例如恒瑞医药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1.12元,对应市盈率58倍;药明康德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3.93元,对应市盈率25倍 [6]
做全球创新药械的首发“福地”,上海为企业提供哪些加速包
第一财经· 2025-10-16 14:52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成果 - 2021至2025年9月上海获批上市国产1类创新药合计30个 [1] - 同期获批上市境内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数量达45个 [1] - 张江药谷累计获批30款1类国产新药和37款创新器械产品 [9] 产业发展战略与资本支持 - 上海规划推动“基础研究、孵化转化、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落地生产、推广应用”全链条加速 [1] - 生物医药行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特征对耐心资本有强依赖性 [2] - 2024年成立总规模225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构建“耐心资本+全周期赋能”模式 [3] - 2025年成立总规模150亿元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定位为逆周期耐心资本锚定科创“核爆点” [3] - 上海国投公司通过直投及子基金投资上海市生物医药企业近200家早期投资占比超70%已有超10家被投企业成功上市 [3] - 截至2025年10月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未来产业基金及国资母基金合计已投决生物医药子基金约66亿元放大倍数约5.5倍 [4] 产业集群与生态建设 - 张江科学城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引入超过50%的资本助力企业研发、临床研究和商业化 [9] - 浦东新区发布《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并揭牌张江药谷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全流程支撑 [10]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扮演桥梁角色衔接源头创新和应用落地推动原始创新产品走向临床试验和上市 [9] - 未来5-10年最重要发展方向是将原始创新能力转化为药物形态实现全链条为王 [10]
国泰海通医药2025年10月月报:景气延续,继续推荐创新药械产业链-20251009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09 14:3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3] 核心观点 - 相关赛道高景气延续,继续推荐创新药械及产业链 [2] - 维持对A股和H股一系列标的的增持评级 [4] 月度组合表现 - 国泰海通医药2025年9月月度组合在9月平均上涨1.1%,同期全指医药上涨0.7%,组合跑赢医药指数0.3个百分点 [12] - 月度组合中表现最好的个股为惠泰医疗(+11.4%)、京新药业(+9.9%)和药明康德(+8.8%) [13]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A股医药板块表现弱于大盘,上证综指上涨0.6%,而SW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7%,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0位 [4][16] - 生物医药板块内表现较好的细分板块为医疗服务(+1.8%)、医疗器械(-0.2%)和化学制剂(-1.3%) [4][22] - A股医药板块个股涨幅前三为振德医疗(+92.0%)、向日葵(+65.9%)和奥精医疗(+33.6%);跌幅前三为博瑞医药(-38.0%)、舒泰神(-34.4%)和海特生物(-30.4%) [4][25] - 截至2025年9月底,医药板块相对于全部A股的市盈率溢价率为77.5%,处于正常水平 [4][26][28] - 2025年9月港股医药板块表现弱于大盘,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5.2%,港股生物科技指数上涨5.0%,同期恒生指数上涨7.1% [4][29] - 2025年9月美股医药板块表现弱于大盘,标普医疗保健精选行业指数上涨1.6%,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3.5% [4][29] 推荐标的盈利预测 - 报告维持对多只A股和H股标的的增持评级,并提供了详细的盈利预测和估值数据 [7][8][9][10] - A股推荐标的包括恒瑞医药、科伦药业、华东医药等,H股推荐标的包括翰森制药、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生物等 [7][9]
内卷缓解改善行业利润,DRG落地重塑行业生态
青侨阳光投资交流· 2025-09-14 10:49
文章核心观点 - 港股医药行业呈现营收增速超预期下滑但利润增速强劲的分化现象 核心驱动因素是DRG支付制度改革 该制度通过重塑行业价值分配机制 推动行业从"砸钱抢空间"转向"控费攒利润" 同时加速创新药械崛起[1][4][5][6][10][12][15][24][25][36] 国产创新药械企业业绩表现 - 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2025上半年可持续业务营收从2024上半年272亿元增至376亿元 增幅38% 预计全年营收达780-800亿元[2] - 合计净利从2024上半年亏损112亿元改善至2025上半年亏损25亿元 预计2026年实现板块整体盈利[2] - 头部企业表现突出:百济神州2025H1营收增46% 管理费用几乎0增长 从亏损26.4亿元转为盈利6.8亿元;信达生物营收增46% 研发费用下降 从亏损3.9亿元转为盈利8.3亿元[8] 港股医药全板块营收与利润分化 - 港股主要医药股(市值≥20亿港元)合计营收增速从2024年5.7%大幅下滑至2025上半年2.1%[4][5] - 同期合计净利呈现强劲增长 2025上半年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5][6] - 2024年营收增速下滑源于经济困难导致医保停缴及反腐专项整治 但2025年经济企稳背景下营收进一步下滑反直觉[5] 利润增长加速原因分析 - 行业经营策略集体转向"控费攒利润" 创新药械企业普遍加大控费力度[8] - 内卷压力显著缓解 行业进入"旧病正康复而新病尚无迹"的利润率上行期[9][10] - 微观企业控费决策汇集形成宏观层面利润率持续改善[8][9] DRG改革对行业的重塑作用 - 2021年11月医保局发布《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 2022-2024年全国推广 2025年全面执行[15] - DRG核心是按病种付费 引入诊疗服务"同效化竞争机制" 带来强降价动力和提效诉求[15] - 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增速2021年降至0%附近 2022年降幅2-3% 2023-2024年降幅扩大至6-7%[14][15] - 2025年出现住院人次量价齐跌:华润医疗住院人次降3.9% 次均费用降5.8%;环球医疗住院人次增2.4%但次均费用降5.8%;国际医学住院人次降4.0%[22] DRG改革的国际经验印证 - 美国1983年DRG改革后40年间 老龄人口增1倍 门诊人次增2倍多 但住院人次几乎零增长[18][21] - 平均住院日从1975年11.4天降至2015年6.1天 病床使用率从76.7%降至65.5% 医院床位数减少38%[21] - 美国创新药市场从100多亿美元飙升至2000多亿美元 处方药支出占比翻倍 医院和医生服务支出占比大幅下滑[25] DRG对不同细分领域的影响 - 创新药总体利好:临床价值取代处方权成为价值分配中心 加速创新药崛起进程[24][25][36] - 医疗器械影响分化:创新医械享受政策红利 普通医械随需求向日间/门诊迁移而承压[32][36] - 医疗机构总体利空:同效化竞争加剧 除高效医院外多数普通医院生存艰难[23][36] - 辅助性治疗需求萎缩 相关药械营收受抑制[23] 行业长期展望 - 住院人次增长停滞可能长期化 但医药行业营收增速不会持续低迷[20] - 存量压力缓解和增量动力释放后 医保支出增速将向收入增速靠拢 行业回归内生稳态增速[20] - 国产器械创新水平迅速提升 有望迈入孕育全球最优产品的阶段[33]
AI硬件方向集体调整,关注科创板50ETF(588080)、科创综指ETF易方达(589800)等产品后续动向
搜狐财经· 2025-09-04 21:36
科创板指数表现 - 科创100指数下跌5.1% [1] - 科创综指下跌5.2% [1] -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下跌6.1% [1] - 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下跌7.9% [1] 行业板块表现 - CPO、半导体、PCB等AI硬件方向集体下挫 [1] - 创新药械题材表现弱势 [1] - 电池、光伏设备等新能源方向逆势活跃 [1] 科创板50指数特征 - 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组成 [3] - 半导体行业占比超60% [3] - 与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光伏设备行业合计占比超75% [3] 科创板100指数特征 - 由科创板中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股票组成 [3] - 聚焦中小科创企业 [3] - 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计算机行业合计占比超80% [4] - 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占比较高 [4] 科创板综合指数特征 - 由科创板全市场证券组成 [6] - 全面覆盖大、中、小盘风格 [6] - 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创新药等核心前沿产业 [6] - 覆盖科创板上市的全部17个一级行业 [6] - 兼具高成长性与风险分散特征 [6] 科创板成长指数特征 - 由科创板中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等业绩指标增长率较高的50只股票组成 [6] - 成长风格突出 [6] - 业绩高增长行业占比高 [6] - 电子、医药生物行业占比较高 [6]
百亿基金经理隐形重仓股曝光!张坤、葛兰、傅鹏博这样操作
证券时报· 2025-09-01 19:40
核心观点 - 2025年基金半年报披露显示 百亿级明星基金经理调仓动向聚焦内需修复和高景气成长行业 张坤减持美团加仓贝壳 葛兰增持创新药械产业链 傅鹏博加码科技和制造龙头[1] - 三位基金经理管理的百亿规模基金年内均实现正收益 易方达蓝筹精选收益率12.85% 中欧医疗健康收益率28.82% 睿远成长价值收益率48.50%[1][3][6][8] 张坤投资策略 - 易方达蓝筹精选规模349.43亿元 隐形重仓股包括分众传媒持仓增长13.76% 美团持仓减少46.43% 反映对外卖行业竞争加剧和盈利预期承压的重新审视[3] - 新进标的集中在信息科技板块 包括贝壳、钧崴电子、汉朔科技 其中贝壳作为数字化房地产科技平台首次进入重仓名单[3] - 港交所和新恒汇股价表现亮眼 上半年分别上涨44.08%和40.55%[3] - 认为内需循环正反馈将再次形成 居民收入预期提升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将推动消费信心恢复 当前组合重点配置内需相关资产[4] 葛兰投资策略 - 中欧医疗健康隐形重仓股包括华东医药、海思科、泽璟制药 其中艾力斯持仓较去年年末增长2627.32% 诺诚健华新进入重点持仓名单[6] - 诺诚健华上半年股价上涨98.94% 基金整体加大对创新药产业链配置[6] - 创新升级、消费复苏及国产替代是医药行业核心驱动力 下半年主要依靠创新突破、消费回暖及国产替代维持增长[6] - 重点布局创新药械产业链、OTC及消费医疗领域 依据企业盈利周期和估值吸引力动态评估[6] 傅鹏博投资策略 - 睿远成长价值隐形重仓股包括博迁新材、舜宇光学科技、广汇能源 其中阿里巴巴持仓增长161.10% 比亚迪持仓增长184.78%[8] - 显著加仓科技和制造等高景气行业个股 特别是人工智能、半导体、通信设备相关公司 信达生物上半年股价上涨114.21%[8] - 配置重点集中在电子、互联网科技、精密制造和医药板块 延续2024年稳定现金流高分红和热点主题投资风格[8] - 认为流动性充裕叠加险资加大权益配置 红利资产继续受青睐 市场将持续关注高景气和高增长行业[9]
重点增持艾力斯 葛兰:继续聚焦创新药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 2025-09-01 17:20
核心观点 - 中欧医疗健康基金年内收益率达28.82% 在百亿规模基金中表现突出 [1] - 基金经理葛兰持续加码创新药械产业链 重点增持艾力斯并大幅调仓 [1][3] - 基金隐形重仓股(第11-20名)包括华东医药、海思科、泽璟制药等 持仓比例介于3.20%至1.03% [1][2] - 基金对创新药械、消费医疗及国产替代领域保持长期投资策略 [4][5] 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8月29日 中欧医疗健康基金年内收益率为28.82% [1] - 该基金为百亿规模基金中表现突出产品 [1] 持仓结构分析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持仓占比50.57% 以药明康德(10.39%)、恒瑞医药(9.69%)为首 [2] - 药明康德持仓46,029,135股 公允价值32.01亿元 [2] - 恒瑞医药持仓57,485,934股 公允价值29.84亿元 [2] - 隐形重仓股(第11-20名)包括华东医药(3.20%)、海思科(2.92%)、泽璟制药(2.85%)等 [1][2] 调仓操作动向 - 艾力斯获显著增持 较去年末增长2627.32% [3] - 诺诚健华持股由906.70万股增至1304.78万股 [3] - 恒瑞医药持股由6717.39万股减至5748.56万股 [3] - 康龙化成持股由7229.50万股减至6339.95万股 [3] - 泰格医药持股由3095.31万股减至2763.39万股 [3] - 迈瑞医疗、爱尔眼科减仓幅度超50% 滑落至隐形重仓股行列 [3] - 东阿阿胶、华润三九退出前二十大重仓股 [3] 重点卖出操作 - 迈瑞医疗累计卖出17.71亿元 占期初净值5.52% [4] - 华润三九累计卖出14.37亿元 占期初净值4.48% [4] - 东阿阿胶累计卖出11.00亿元 占期初净值3.43% [4] - 药明康德累计卖出9.90亿元 占期初净值3.08% [4] 行业展望与投资策略 - 创新升级、消费复苏及国产替代被视为医药行业核心驱动力 [4] - 下半年行业增长主要依靠创新突破、消费回暖及国产替代 [4] - 继续重点布局创新药械产业链、OTC及消费医疗等核心领域 [5] - 坚持长期价值投资框架 依据企业盈利周期、估值吸引力和经营趋势动态评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