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

搜索文档
以AI驱动保险和医疗健康发展 水滴公司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库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15:49
借助互联网和AI科技能力,每53秒就有一个家庭在水滴筹发起筹款,累计4.75 亿人通过水滴筹帮助超 过347万大病患者。水滴筹于2024年12月成为首批民政部指定的个人求助网络平台;水滴保用科技推动 产品供给侧创新,上线千余款带病人群、老年人群、母婴人群也能买得到、买得起的普惠保险产品,为 3.8万个家庭提供了深度的保险规划服务,用户满意度超过95%。AI赋能下,翼帆医药经营效率大幅提 升,优质项目量增长超30%,与全球TOP10药企中的80%建立合作,受试者招募人效提升45%,为医疗 健康领域贡献了水滴的科技力量。水滴金融在香港形成了有竞争力的保险产品供给和服务体系,借助完 备的销售体系实现了规模的快速突破。 近日,水滴公司的商业创新案例《水滴公司:AI驱动的保险和医疗健康平台》,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 库,获得国际顶级学术机构认可。该案例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李琦教授主持开发,深入探 讨了在人工智能时代保险与健康服务行业面临深刻变革大背景下,水滴公司如何通过深度应用AI技术 进行系统性创新与战略升级,推动多元化健康保障生态的构建与效率跃升,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 统一,为全球保险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借 ...
报告:中国企业供应链正从“中国+1”转向“中国+N”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3:5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郭聪聪 北京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开拓北美、北亚其他地区及欧洲等高潜力市场,通过多点布局构建更 具韧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这种多元化布局不仅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开辟了新路径。 从数字转型到可持续实践 在中国企业破局发展的进程中,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成为增强经营韧性的两大核心驱动力。 报告显示,数字化应用正在持续深化并取得显著成效:90%的国内受访企业已实施数字化方案,其中中 型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从技术投入方向来看,企业在科技赋能方面的投入主要集中在人 工智能、自动化、云计算及生成式AI等前沿技术领域。同时,尽管过半数的企业认为实施数字化成本 较高,但近八成企业依然计划在今年增加10%以上的数字化投入。 2025年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下称"链博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大华银 行(UOB)发布了《企业展望调查报告2025》(下称报告)。 该报告对600位中国大中型企业决策者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调研,报告显示,尽管近八成的被调研企 业2024年业绩提升,但成本压力仍是企业面临的最大痛点。多数调研企业表示 ...
链链相系 共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链
证券日报· 2025-07-18 00:41
同样首次参展的美敦力展示了"医创融合链、本土智造链、价值共创链、智能服务链、协同供赢链"五大 支柱。在本届链博会上,"Lantern左束支起搏(LBBP)心脏导管"作为美敦力"医工结合,本土创新,反 哺全球"的代表性成果亮相。 "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市场和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并将在全球医疗产业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公司将携手更多的行业伙伴,推动医疗科技行业供应链的稳定与长远发展。"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 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上,健康生活链展区以医疗健康、品质生 活、中华精品等核心板块,生动展现了大健康产业各关键环节的前沿产品与技术。 在链博会的舞台上,多家大健康产业企业纷纷亮相。从出生到养老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链条在此交 织,数字科技与生物科技的融合创新成为焦点,一场关于"链链相系、共筑健康未来"的产业实践正徐徐 展开。 "公司希望把自身的案例,包括公司在全球区域和本土的协同效应,都带到链博会上来。链博会为公司 提供了与多个行业的伙伴交流的绝佳平台,希望产业链上企业互动、合作、共创,将全球与本土的协同 效应转化为服 ...
大华银行最新报告:多数中国企业对商业前景较为乐观
中证网· 2025-07-17 20:10
此外,有57%的受访企业表示,将加快落实可持续发展。超半数受访企业表示已开始在一个或多个领域 实施可持续实践。在可持续实践的细分赛道中,油气、医疗健康和制造业处于领先地位。 责任编辑:何俊熹 7月17日,大华银行发布报告称,中国多数企业认为商业前景较为乐观,预计2026年起市场将进一步改 善,并表示会将供应链重构、海外扩张、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和劳动力管理融入未来三年的核心战 略中。 报告显示,有超过50%的受访企业认为商业前景较为乐观。超过80%的企业在未来3年内有拓展海外业 务的意向。 在供应链方面,供应成本上升、采购挑战和营运资金管理困难是受访企业公认的三大挑战。中国企业主 要通过推进供应链本地化、多元化与数字化来强化供应链韧性。值得一提的是,已有三分之一的受访企 业实现了供应商来源多元化。 报告显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坚持长期主义导向,通过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 发展战略增强韧性。根据报告,逾九成受访企业已实施数字化方案,中型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表现尤为 突出。人工智能、自动化、云计算及生成式AI等前沿技术被广范布局,近八成企业计划在2025年增加 10%以上的数字化投入。另外,供应 ...
6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716个,环比增长13%;IPO井喷,26家企业上市;AI赛道狂飙丨投融资月报
创业邦· 2025-07-17 07:55
中国一级市场投融资概况 - 2025年06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716个,环比增加13%,同比增加4%;已披露融资总额332.74亿元人民币,环比增加68%,同比减少15% [3][10] - 热门融资行业为智能制造(179个)、人工智能(120个)、医疗健康(68个),其中人工智能行业环比上升48% [4] - 融资事件地区集中度前五为广东(133个)、江苏(116个)、北京(94个)、上海(93个)、浙江(83个) [5][19] - 阶段分布显示早期项目占比77.51%(555个),成长期18.85%(135个),后期3.64%(26个);早期项目融资金额占比51.18%(166.25亿元) [6][23] 行业与赛道分析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行业占总数65%(466个),包括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材料、企业服务;金额前五行业占总额78%(260.53亿元),包括汽车交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消费、硬件 [12][14] - 智能制造细分赛道中,高端制造设备以82个事件成为最热赛道 [16] 全球大额融资与独角兽动态 - 全球新增44个大额融资事件(总金额1042.18亿元),中国占9个(157.13亿元,占比15%) [7][28] - 海外大额融资集中在人工智能领域,如Anduril Industries(25亿美元)、Thinking Machines(20亿美元)、Grammarly(10亿美元) [32][33] - 全球新增10家独角兽企业,中国占1家;中国当前独角兽总数504家,占全球27% [35][37] 投资机构与IPO市场 - 活跃VC/PE机构前五为顺禧基金(11个)、麓山投资(10个)、京国瑞基金(8个)、合肥国耀资本(8个)、深创投(7个) [8][46] - 26家中国企业完成IPO(环比增53%),募资总额339.42亿元(同比增340%),港股占比最高(14家);智能制造为最热IPO赛道(5家) [8][49][52] - IPO企业地区集中于浙江(5家)、广东(4家)、江苏(3家);VC/PE渗透率77%(20家),CVC渗透率42%(11家) [57][49] 并购市场表现 - 中国企业并购事件21个(环比增50%),披露金额33.41亿元(环比增97%);境内并购占81%(17个),上海、广东各3个 [59][63] - 并购金额前五行业为体育(20.79亿元)、能源电力(9.50亿元)、传统行业(1.70亿元) [61]
Why Cigna (CI) is a Top Dividend Stock for Your Portfolio
ZACKS· 2025-07-17 00:45
Whether it's through stocks, bonds, ETFs, or other types of securities, all investors love seeing their portfolios score big returns. But for income investors, generating consistent cash flow from each of your liquid investments is your primary focus.While cash flow can come from bond interest or interest from other types of investments, income investors hone in on dividends. A dividend is the distribution of a company's earnings paid out to shareholders; it's often viewed by its dividend yield, a metric th ...
2025年中期宏观策略展望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涉及中美两国经济、金融、消费、投资、房地产、制造业、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公用事业、医疗健康等行业,未提及具体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关税战演变及影响 - **演变**:特朗普上台后关税政策引发全球震荡,4月2日对等关税政策远超预期,后暂缓中国以外对等关税实施,与中国达成90天修正协议,但关税不确定性仍困扰市场[1] - **对美国影响** - **经济**:长期维持关税或导致美国经济衰退和再通胀,拉高美国加权平均利率,影响通胀率和GDP。目前软数据已体现影响,硬数据尚未反映,劳动力市场、消费和投资后续可能受影响[3][4][12] - **市场信心**:关税政策引发美国资本市场暴跌,打击市场信心[8] - **对中国影响**:此前高关税税率阻绝双方贸易往来,影响上限约1.5 - 2个百分点,暂时休战减少关税对出口和GDP冲击。线性模型估算20%关税拉低1.2%的GDP,10%对等关税影响约0.9%的GDP[9] 经济预测 - **美国** - **基准假设**:90天暂缓期结束后可能继续暂缓个性化对等关税执行,中美暂时关税休战可能延长,特定行业如药品和半导体有特别加征关税可能性(60%)。预计今年经济增速1.3%,核心PCE通胀率从2.7%升至3%,可能有两次25个基点降息[5] - **其他情景**:20%可能性宣布立即落实个性化关税,经济陷入高通胀和衰退,增速0%,通胀率3.8%,加大降息力度;20%可能性谈判顺利,部分国家关税下调,甚至取消20%芬太尼关税,通胀和经济增长影响缩小,至多降息一次[6] - **中国** - **基准假设**:关税维持现状,维持4.5%全年经济增速预测。预计内需在政策支持下改善,净出口拖累作用逐渐体现。二季度增速同比或小幅下滑至4.8%,下半年关税影响逐渐体现[30] - **其他情景**:关税升级,经济增速下滑到4%,采取更大力度降息和更多财政资金支持;关税降级,取消20%芬太尼关税,经济增速可达4.7%,可能仅降息10个基点[10] 市场表现及趋势 - **美国** - **通胀**:4月通胀数据显示剔除关税影响后通胀基本面温和向下,关税对通胀影响可能7 - 8月开始体现,预计二季度核心PCE先下滑后升高[11] - **劳动力市场**:到4月就业数据未体现多少关税影响,周度失业金领取人数4月下旬中枢上升,关税影响可能5月数据开始体现,运输和仓储业受影响更明显,劳动力市场可能恶化触发美联储降息[12] - **消费和投资**:目前较强,4月数据下滑主要是季节性波动,预计五六月份开始体现加征关税负面影响[13] - **资本市场**:标普500指数基本回到冲击前水平,债市投资者信心未完全恢复,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向4.5%靠近。下调美国经济衰退概率至25%,预计经济增速[13][16] - **汇率**:下半年美元指数可能小幅贬值至98[17] - **中国** - **经济表现**:前四个月经济表现大部分好于预期,一季度GDP受美国关税担忧影响,4月数据受中美关税爆发影响。房地产表现改善动能4月走弱,通胀低迷,消费复苏动能可持续性存疑[18][19] - **政策走向**:财政政策短期加快落实已制定政策,中期资金取决于中美贸易战进展和政策成效,可能拿出0.5 - 1万亿元额外财政资金支持,用于促销费和稳投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中期可能降准降息[20][22][24] - **市场表现**:港股流动性持续改善,行业分布变化,AI受益龙头和新消费公司市值占比提升,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关税影响下半年在盈利上体现,A股公司盈利下调趋势难扭转,港股上市公司盈利预期下调压力较小[40][43] - **汇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5月休战后升值,但不认为会显著升值[31] 投资策略 - **中国市场**:行业配置看好可选和医疗板块,市场风格预计大盘成长风格占优,投资主题可采用杠铃策略,筛选出相关概念股供参考[40][47][48] - **美国市场**:行业配置看好公用事业和科技板块,市场风格大盘成长风格占优,投资主题杠铃策略有效,梳理出美股人工智能产业链公司供参考[54][5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在AI相关专利申请上已超过美国,中美在AI发展中形成差异化路径,中国依靠优化算法、国产芯片适配场景提升效率[37] - 全球贸易战背景下,科技自主化和全球产业链重构是趋势,中国相关行业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AI技术进步带来资本市场投资机会;人民币国际化是趋势[38][39] - 港股市场中,南向资金成交额占比有望从上半年前5个月的22%提升到下半年的25%[46] - 美股市场中,公用事业行业有较强防御性,AI是投资主线,大型科技股为主的大盘成长风格占优[54]
97年亿万富翁:热爱不是目的,而是玩出来的结果
虎嗅· 2025-07-15 21:44
前段时间,我和"搞钱狂魔"徐皓天展开了一场直播连麦对话。23岁、年入过亿,这个名字和这些标签,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在我的印象里,皓天观点犀利直接、思维极其理性,仿佛"热爱"这种感性的词 汇,天然与他绝缘。 但正是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我对这次对话格外期待。比如,他会怎样理解"热爱"?他在选项目的时候会 考虑哪些标准?对于渴望开启第二曲线的30~40岁人群,他会给出什么样的建议? 带着这些好奇和疑问,我邀请徐皓天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我们把这次与"皓式犀利"的对话精华整理成文章,分享给你。不论你是在探索热爱,还是在事业转型中 寻求突破,相信皓天的视角都能给你带来启发。 一、把热爱变成事业是有前提的 凯莉彭:请皓天先介绍一下自己吧。 徐皓天:我的介绍很简单。基本上各位在网上搜索"徐皓天",就能看到很多视频,大多是别人采访我, 我自己账号发布的并不多。 我和凯莉是上次在硅谷由李尚龙介绍认识的。跟凯莉拍了条采访视频,结果干出那么大的播放量。 当时初衷很简单,因为初到硅谷,就想让当地的华人朋友认识认识我。没想到一下子出圈了,感觉隔壁 楼下老太太都认识我了。 我是19岁开始创业,目前从事医疗健康消费领域。 之前创过很多次业 ...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消费动力足 下半年消费政策还将继续加力
搜狐财经· 2025-07-15 21:08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二季度增长5.4%,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3] 消费结构变化 - 服务消费占比提升,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 [3] - "春节""五一"和"端午"三个节日外出人数创新高,文体休闲、交通出行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体育用品类、金银珠宝类等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 [3] 政策驱动的消费增长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智能家电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3] - 免签"朋友圈"扩围,适用免签政策入境的外国人次同比增长72.7%,带动"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 [5] 新兴消费模式 - 悦己消费、情绪消费、个性化、多元化消费方兴未艾 [5] - 下半年消费政策将继续加力,刺激消费补贴政策陆续出台 [9] 消费发展前景 - 中国处在消费结构升级关键阶段,人均GDP连续两年稳定在1.3万美元以上 [7] - 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养老消费发展空间广阔 [7] - 消费成长性良好,市场空间广阔,对下半年消费保持乐观预期 [9]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第3天,医疗大健康重磅论坛亮相!
第一财经· 2025-07-15 16:06
文 /盼达 AI,"第五次工业革命"的主引擎,当前各领域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医疗健康,个人幸福与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 以下文章来源于健闻咨询 ,作者健闻商业 健闻咨询 . 医疗行业跨界洞察 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提出的全球发展目标(今年刚好是目标提出的第十年),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 理念。 AI+医疗健康+可持续发展,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7月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第三天,由大会战略合作媒体第一财经与旗下医疗健康官方账号健闻 咨询联合举办的"AI+医健产业可持续创新论坛",将于当天下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中心518会议厅举 行。 "AI+医健产业可持续创新论坛"将在AI蓬勃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之下,探讨中国医疗大健康产 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论坛将邀请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研究机构的代表,一线内外资医疗健康企 业及互联网医疗企业的高管,医疗健康投 资和咨询机构高管,高校智库专家学者等共同参会。 本次论坛将重磅发布《2025医健可持续创新案例推荐榜》。 《推荐榜》由第一财经、健闻咨询和上海 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医疗服务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邀约多方专家,设立"医健可持续创新案例提名委员 会",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