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
搜索文档
产城融合无界共生——第九届华夏城市产业链发展大会 · 2025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论坛即将启幕
华夏时报· 2025-11-05 00:18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贝贝 北京报道 2025年11月7日,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主办的华夏时报社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属单位中国建筑文 化中心主办的"第九届华夏城市产业链发展大会"与"2025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论坛——城市更新与无障 碍适老化改造主题活动",将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拉开帷幕。 本届大会以"产城融合 无界共生"为主题,由中国电梯协会、建经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绿色智 慧能源创新联合体、航天科幻创新产业联合体协办,并获得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组委会的鼎力支 持,华夏城市发展研究院、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住房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将提供专业学术指导。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攀升至67%,较1949年的11%提升56个 百分点,缔造了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城镇化发展奇迹。 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的逻辑也随之发生深刻转变:从过去大规模的增量扩张 全面转向以存量提质增效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城市建设的核心诉求也从"规模扩张"的上半场,迈 入"品质提升"的下半场。 在这一背景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楼宇高度、 ...
基础建设强筋骨 智慧监测通脉络——“城”长记系列报道之二
河南日报· 2025-10-31 07:15
10月27日,郑州七里河商都路桥正式通车。这条连接郑东新区与中牟县的重要通道,不仅便利了市民出 行,更将七里河防洪能力提升至1021立方米每秒的设计过流能力,对提升郑州城市安全韧性具有重要意 义。 省委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聚焦风险防控,增强城市设施韧性、建筑韧性、空间韧性、管理韧性,着力 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安全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有效防范和抵御各种重大冲击,从冲击中迅速恢复机能、保持城市核心功能 正常运行,并在应对冲击中通过学习创新提升城市安全整体功能的城市范式。 简而言之,就是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城市不仅要"扛得住"还得"恢复快"。雨季发生的"城市内涝",就是 建设安全韧性城市需要面对的一道考题。 防汛抗涝绝非一时之事,不仅要在紧急应对上下功夫,更要把基础打牢固。今年以来,郑州城管结合老 旧排水管网现状和管网运行实际情况,按照"先急后缓、先干后支"原则,以"雨污分流、各行其道、污 水入厂、雨水进河"为目标,制定了《郑州市排水管网能力提升工作专案》,先后对80多公里的排水管 网进行提升改造。 不仅如此,郑州市数字化城市运行中心在原有防汛"技防"基础上持续发力,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构 建智慧调度体系等创 ...
全球共议绿色低碳与韧性城市、全球可持续发展灯塔倡议知识分享计划再起航
第一财经· 2025-10-28 14:59
会议核心观点 - 全球超大城市绿色转型与韧性建设是关乎未来人类聚居模式的世界性命题,会议旨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与合作方向 [1] - 绿色低碳被视为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和新的增长机遇,而非负担,与韧性建设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 - 会议汇聚全球智慧,发布多项具备全球参考价值的技术导则、建设解决方案与国际标准,推动理念共识迈向标准化、系统化落地 [1] 绿色转型的战略定位 - 绿色低碳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 [2] - 绿色转型与韧性建设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是城市文明模式的深刻变革 [2] - 城市是全球70%以上温室气体排放的来源地,同时也是推动变革性解决方案的关键力量 [6] 技术赋能与创新路径 - 人工智能(AI)以指数级速度成为驱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可优化交通、能源、建筑及应急系统,提升资源效率并降低碳足迹 [11] - 倡导利用“数字孪生”等技术模拟城市发展路径,并将文化、艺术与设计纳入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激发社会创新 [11] - 应重视以自然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将湿地、森林等生态体系视为城市核心基础设施,以提升气候韧性与适应能力 [15] - 下一代气候解决方案需融合人工智能、生物材料等绿色技术与包容性治理 [17] 上海实践与标杆案例 - 上海通过“两旧一村”改造、“一江一河”滨水空间建设、环城生态公园带构建及能源交通转型系统推进可持续发展 [4] - 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历经30年建设,从“以绿锁城”隔离带转型为“以绿兴城”的综合性绿色基础设施,绿地面积达5538公顷,累计投资870亿元 [19][21] - 该生态公园带推动周边房产增值15%,年商业带动价值达170亿元,2024年接待游客超4000万人次,94%市民认可其生活品质提升作用 [21] - 上海在城市多灾种预警与人工智能气象服务方面的实践为全球城市提供重要借鉴 [6] 全球多元实践与解决方案 - 巴西巴拉那州利用100万公顷可持续林业资源,推广工程木材等低碳建筑材料,并建立政府、私营部门、学术界与社区组织共同参与的“LUCK”协作模式 [23] - 肯尼亚布西亚区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全面融入五年发展规划,通过升级排水系统、建设韧性住房及建立数字健康管理系统提升韧性 [25] - 智利圣地亚哥克拉罗竞技场作为南美可持续体育场馆标杆,采用光伏供电、中水回用、环保建材,并打造可持续商业平台 [35] 重要成果与工具包发布 - 会议集中发布五项重要成果: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景观设计导则、超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方案、超大城市迈向碳中和的零碳建筑解决方案、中国城市家具系列重点国家标准、韧性示范城市建设导则 [27] - 由同济大学团队领衔研发的“上海指数”已发展为全球试点应用的国际公共知识产品,其2025年应用报告在大会发布 [8] - 全球可持续发展灯塔倡议知识分享计划2025年度优秀案例揭晓,包括中国浙江安吉余村、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中国香港企业碳中和实践及智利圣地亚哥克拉罗竞技场 [30][34][35]
上海向存量要功能,向集约要空间,向更新要效益 以人民为中心,书写城市发展新篇章
人民日报· 2025-10-27 06:20
核心理念与实践 - 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建设核心理念 [1] - 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融入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思考 [1] - 通过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和公共产品为全球城市治理提供智慧 [1] 城市公共空间与生态建设 - 苏州河两岸42公里公共空间实现全线贯通 [1] - 上海第1000座公园西岸自然艺术公园建成 迈入“千园之城” [2] - 规划强调城市生境、全龄友好与自然学堂的有机融合 [2] 城市更新与空间优化 - 采取向存量要功能、向集约要空间、向更新要效益的内涵式发展路径 [2] - 启动以平方公里为单位的商务楼宇大规模更新 涉及6个商务单元 [2] - 社区微更新实现家门口的蝶变 [2] 滨水区功能提升 - “一江一河”滨水空间人流攀升 将结合“十五五”规划研究实施新一轮品质提升 [2] - 重点聚焦100余座滨水空间驿站启动品质提升 [2]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 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 [2] - 截至报告期累计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间) 累计供应39.5万套(间) [2] - 新增筹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6.9万张 [2] - 具体案例显示为城市建设者提供设施齐全的居住空间 [1] 城市治理与社区参与 - 在公共空间管理中注重居民参与 如讨论垂钓需求与防汛安全 [1] - 探索青年社区治理模式 助力青年人从“住有所居”迈向“心有所属” [2]
中国能源建设(03996) - 自愿公告2025年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10-24 19:31
3996 自願公告 2025年第三季度主要經營數據公告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 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 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 1. 傳統能源業務包括火電、水電、輸變電、核電等業務。 2. 新能源及綜合智慧能源業務包括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綜合智慧能源、各類 儲能(包括抽水蓄能)、氫能、地熱及其他新能源。 3. 城市建設業務包括市政、房建、房地產開發等。 4. 綜合交通業務包括公路、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機場、港口與航道等。 5. 表中分項數據加總之和與合計數間的差異系四捨五入原因所致。 二、按地區分佈統計 本公告乃由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自願作出。 現將本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主要經營情況公佈如下,供投資者參閱。 一、按業務類型統計 單位:億元 幣種:人民幣 | | | 2025年7-9月 新簽項目 | | 年度累計 新簽項目 | | | | --- | -- ...
从“养老”到“享老”!“十四五”城市人居升级:24万老旧小区改造 1.8万口袋公园落地
央视网· 2025-10-22 11:55
城市体检与更新进展 - 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50多个县级市已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 [1] -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 [8] -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包括加装电梯12.9万部,增设停车位340多万个,新增社区服务设施6.4万个 [8]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升 - 沈阳市已建成3198个口袋公园,数量居全国前列 [3] - 全国范围内打造“口袋公园”1.8万多个,建设城市绿道2.5万公里 [8] - 厦门市已完成2000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30万户,形成“厦门模式” [6] 养老服务设施发展 - 通过城市社区食堂和农村老年食堂布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推动银发经济新场景 [4] - 老旧小区改造中增设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6.4万个 [8]
求解全球工程挑战 上海书写“世界级答案”
环球网· 2025-10-22 10:15
文章核心观点 - 上海通过在城市更新、轨道交通、资源再生、绿色能源、智能建造、航空制造、海洋装备七大工程领域的创新实践,展示了其解决世界级工程难题的能力,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上海方案” [1][4][17] 城市更新 -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内建成国内首座高度超40米的空腔人工山体,采用空腔结构解决软土地基沉降问题,山体内含展厅及1500多个停车位,并利用建筑渣土变废为宝 [1] - 公园内温室花园在百年钢厂旧址上建成,运用多边形铝合金网格混合结构实现无梁无柱设计,并配备复杂的地下通风沟、顶部排气窗等系统,容纳近20万株植物 [3] 轨道交通 - 上海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城市轨交网络,针对中心城区复杂环境攻关“饱和软土敏感环境暗挖地铁车站建造技术”,采用机械掘进法或超长、特大断面管幕法,应用于14号线静安寺站等站点 [4] - 开发“数智盾构2.0”,配备智能大脑实现掘进压力实时调节、同步注浆自动控制,智能机器人实现管片毫米级精准拼装,并配备无人驾驶电机车,实现全流程自主运行 [5] 资源再生 - 上海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是垃圾分类后首座干湿垃圾协同处理项目,日处理干垃圾3000吨、湿垃圾800吨,年发电约8亿度,将填埋垃圾量压降至原先的2% [6] - 项目采用世界顶尖焚烧工艺,每吨垃圾发电量比同类项目高40%,烟气排放优于欧盟标准 [6] 绿色能源 - 上海电气在光热、氢能、碳捕集等领域布局,其上海锅炉厂光储研发试验中心采用前沿聚光集热无线控制技术,已应用于迪拜100兆瓦塔式光热电站,使清洁电价有望与传统火电相当 [9] - 公司在重型燃气轮机领域取得突破,包括清洁燃烧、掺氢技术等,掺氢燃烧技术已在真实机组完成验证,推动能源装备从“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输出”升级 [10] 智能建造 - 浦东机场四期T3航站区工程实现空铁一体化,投入37款智能建筑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将效率提升70%,劳动力节约40%,工期缩短20% [12] - 上海大歌剧院主体建筑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强度为一般混凝土的3至5倍,并首次作为主要承重结构,通过数字建造技术解决复杂曲面施工难题,节约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 [12][13] 航空制造 - 中国商飞浦东基地承担C919总装任务,C919采用先进气动设计和材料,碳排放更低、燃油效率更高,基地应用人机共融柔性装配线等创新实践 [14][15] - 大飞机项目促进航空企业和资源在沪集聚,为上海经济结构转型作出贡献 [15] 海洋装备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港机设备覆盖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约70%的自动化码头建设,为适应船舶大型化研发大刚度门框,将设备晃动变形量减少20% [16] - 全球首创岸桥半圆形截面大梁降风阻30%以上,并开发智能运维平台支持超100用户同时在线,已在宁波、南沙等港口上线,公司研发团队超1700人,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16][17]
构建一座美国版“新城”,到底有多难?
虎嗅· 2025-10-21 09:21
项目概述 - 项目名为“加州永久”,旨在从零开始建设一座全新城市,位于加州索拉诺县,距离圣何塞约120公里 [1][2] - 项目由硅谷顶级投资人出资支持,包括Marc Andreessen和Laurene Powell Jobs等 [2] - 近期提交的“苏逊东扩专项规划”方案超过250页,计划在40至50年内容纳40万居民,并创造数万个高薪制造业岗位 [3] 项目背景与战略 - 项目方自2017年起通过空壳公司Flannery Associates在索拉诺县东部秘密收购农田,累计投入超过8亿美元,购入60,000英亩土地 [5][6] - 由于索拉诺县自1984年起实施的《有序增长条例》,农地转城市开发需经全县公投,而2024年4月民调显示70%选民计划投反对票 [7][9] - 项目方调整策略,选择与人口约3万、面临财政赤字的苏逊镇合作,通过土地“并入”方式获得开发许可,此方式仅需市议会和地方机构组建委员会批准,规避了全县公投 [10][11][13][14][15] 城市规划核心理念 - 规划颠覆二战后美国郊区蔓延模式,采用“新都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理念,重新定义街道与地块 [17][18] - 采用“窄面宽、深进深”地块划分模式,鼓励建造联排别墅、叠拼公寓等高密度住宅,形成连续街道界面 [19][20] - 实行“前人后车”分离设计,车辆停放与通行引导至住宅后方巷道,将街道空间归还给社区活动 [21] 创新政策与设计 - 彻底取消住宅项目的最低停车位配建要求,以降低建设成本,为提供更多元、更可负担的住房选择创造可能 [23][24] - 除重工业区外,允许在城市任何角落开设零售、咖啡馆和小型办公室,培育广泛的混合用地,构建“15分钟生活圈” [25] - 规划密集、网格化的BRT系统,承诺在城市建成区内每隔半英里设一条高频BRT线路,确保几乎所有居民在步行5分钟内到达公交站点,打造真正的TOD模式 [30][35] 经济发展与产业规划 - 规划包括索拉诺铸造厂大型先进制造业园区,旨在吸引半导体、清洁能源等高附加值产业,响应美国制造业回流趋势 [42] - 利用临水优势规划索拉诺造船厂,复兴海事制造业,创造大量蓝领就业机会 [46] - 规划特别划设“特拉维斯保护区”,为特拉维斯空军基地提供安全缓冲,并为军事人员及家属提供住房和就业,体现军民融合的务实政治策略 [46] 项目挑战 - 面临“鸡生蛋”难题:高密度城市形态需要完善公交和商业配套,但这些设施又需要足够人口密度才能维持运营,初期恐难吸引足够居民和企业 [44][45] - 一个40万人口的新区将如何与仅有3万人口的苏逊“老城”共存,涉及未来税收分配、居民政治诉求表达等复杂治理问题 [46] - 项目需面对《加州环境质量法案》可能引发的连绵诉讼,以及水、电、交通等巨大基础设施需求所涉及的跨区域、跨部门漫长协调 [47][48]
中国电建前三季度 新签合同破9000亿元
证券时报· 2025-10-21 01:23
整体经营业绩 - 公司2025年1月至9月累计新签合同总额达9045.27亿元,同比增长5.04% [1] - 新签境外合同2137.54亿元,同比增长21.45%,占总合同额的23.63% [1][3] 能源电力业务 - 能源电力板块新签合同金额5852.28亿元,同比增长12.89%,占总合同额的64.7% [1] - 水电业务新签合同额1494.38亿元,同比激增68.82% [1] - 抽水蓄能业务贡献653.87亿元合同额,同比增长15.26% [1] - 风电业务新签合同额1828.74亿元,同比增幅达54.67% [2] - 太阳能发电业务新签合同为1379.18亿元,同比下降33.36% [2] - 火电业务新签合同为338.29亿元,同比下降46.25% [2] - 新型储能业务成为新增长点,新签合同达366.98亿元 [2] - 其他能源类项目(如氢能、地热能等)合同金额444.7亿元 [2] 水资源与环境业务 - 水资源与环境领域新签合同843.91亿元,同比下降24.86% [2] - 水利项目新签546.33亿元,同比下降18.93% [2] - 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项目新签56.42亿元,同比下滑72.57% [2] 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业务 - 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板块新签合同1881.06亿元,同比微降5.07% [2] - 数字化业务作为细分领域新签123.33亿元 [2] 区域市场表现 - 境内新签合同6907.73亿元,同比增长0.83% [3] - 境外新签合同2137.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45% [3] - 海外业务覆盖东南亚、中亚、非洲、拉美等多个区域 [3] 重大单月项目 - 2025年9月单月签约金额超过5亿元的重点项目共37个,合计金额超800亿元 [3] - 代表性项目包括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EPC总承包项目(57.52亿元)、江西赣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46.77亿元)、越南薄辽省东海300MW风电项目(29.91亿元)等 [3]
地铁首通15周年,广佛同城呼唤新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1:36
广佛同城化发展历程与成就 - 全国首条跨城地铁广佛线于2010年11月3日首段通车,至今已运营15年,将广佛连为一体 [1] - 15年间广佛经济总量不断跃升,跨城地铁已不止一条,日均跨城通勤人口达到37.5万人 [1] - 通过规划对接、政务互通与环境共治,万亿级城市间的高水平合作为两市集聚大量优质要素,在大湾区中占据"极点"地位 [1]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提升空间 - 相比广佛地铁等"全国首创"举措,近些年广佛同城化中引发全国瞩目的首创式举措有所减少 [2] - 此前制定的《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年)》和《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不少涉及改革"深水区"的设想尚未完全落地 [2] 未来发展机遇与政策导向 - 2024年8月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发展壮大现代化都市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同城化发展 [2] - 未来交通网络的再升级、区域融合的再深入、产业合作的再升级将为同城化提供新机遇 [2] - 广佛同城的新篇章不仅关乎通勤便捷或经济增量,更是对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回应,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探索路径 [2] 战略方向与预期价值 - 两地需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动真格,以更大格局打破无形壁垒,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配置与战略联动 [2] - 当"双城记"向"一盘棋"演进,广佛同城的价值将超越地域限制,其成功探索将为中国特色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提供"广佛范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