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电子
icon
搜索文档
AI赋能、汽车电子业务增长 消费电子上市公司中期业绩普遍向好
证券日报· 2025-07-16 00:44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A股共23家消费电子板块上市公司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 告。其中,共有11家净利润预喜(包括预增、略增、扭亏),占比47%。 汽车电子业务高速发展 除了AI驱动外,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电子业务逐渐成为了消费电子板块上市 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具体来看,按净利润增速上限排序,上述23家消费电子板块上市公司中,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 长幅度超过100%的共有6家。其中,惠州硕贝德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硕贝德")预计报告 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0万元至3500万元,同比增长867.27%至1028.49%,增幅上限 暂列第一。 硕贝德方面表示,业绩变动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深化与客户合作,天线、线束及连接 件、散热模组、智能传感模组发展持续向好,推动公司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显著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AI正在深度赋能消费电子产业,从智能手机、AI PC到可穿戴设备等,AI不断驱动终端 产品创新。 不少消费电子上市公司在公告中提及了AI对自身业绩的影响。例如,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 ...
恭喜!福田跑出6家全球独角兽!| 湾区福财讯
搜狐财经· 2025-07-15 23:23
胡润研究院近日发布 喜报!喜报! 福田区再次传来好消息~ 《2025全球独角兽榜》 深圳福田6家企业上榜、2家进入百强 什么是"全球独角兽榜"? 具体有哪几家福田企业上榜? 一起来看看 揭秘"全球独角兽"榜单 很多人都听过"独角兽"这个词。广义上,独角兽企业一般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且具备独有核心技术、独特竞争优势 和市场潜力的未上市公司。 2013年,这个概念由风险投资家艾琳·李(Aileen Lee)最早提出,很快便在硅谷流行并风靡全世界。2015年,《财富》杂志首家以"独角兽时代"的封面报 道,梳理了全球80多家独角兽公司。 胡润最新发布的这份全球独角兽榜单(Global Unicorn Index 2025),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2017年以来,胡 润研究院便开始对独角兽企业开展追踪记录,今年是其第七次发布全球独角兽榜。 这份新鲜出炉的榜单,传达了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信息? 截至2025年1月1日,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1523家,刷新了世界纪录。当中,共有203家为新独角兽企业,也就是说,平均每2天就有一家新独角兽出 现 ...
深康佳A上半年度预亏最高5亿,华润入主能否力挽狂澜?
国际金融报· 2025-07-15 23:2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3 6亿至5亿元 同比收窄54 03%至66 90% 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9 5亿至11亿元 [1] - 2024年营业收入111 15亿元 同比骤降37 73% 归母净利润亏损32 96亿元 同比扩大52 31% 扣非后净亏损32 06亿元 [2] - 2024年消费电子业务营收101 37亿元 占比91 2% 同比微降0 67% 半导体业务营收1 7亿元 同比暴跌94 99%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5 44亿元 同比增长3 32% 归母净利润9481 07万元 同比增长118 59% 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4 4亿元 [4] 业务经营状况 - 消费电子业务因行业竞争加剧 新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 产品结构未匹配国补政策 清理非一级能效产品导致毛利损失 仍处亏损状态 [1] - 半导体业务虽技术研发取得突破 但处于产业化初期 未实现规模化及效益化产出 整体经营亏损 [1] - 半导体业务营收占比从3 4亿元骤降至1 7亿元 仅占总收入1 53% 规模效益未形成 [3] 财务与资本结构 - 截至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达92 65% 创近十年新高 流动负债190 33亿元 在手货币资金41 16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盈利主要源于对武汉天源股权会计核算方式变更 产生6 56亿元非经常性损益 [4] - 计划出售武汉天源3%股份 对应市值约2 94亿元 旨在盘活存量资产 [4] 股权变动与战略转型 - 第一大股东华侨城集团将30%股份无偿划转至中国华润旗下子公司 实际控制权变更为中国华润 最终控制权仍属国务院国资委 [4] -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华润接手后面临消费电子行业竞争和半导体转型长期投入的双重挑战 [5] 历史经营轨迹 - 营收规模从2019年峰值551 19亿元断崖式下滑至2024年不足120亿元 [2] - 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扣非净利润长达14年未扭亏 累计亏损近200亿元 [2] - 近五年营收从超550亿元大幅下滑至不足200亿元 2022-2024年累计净亏损近70亿元 [2]
突发!闻泰科技董事长、董秘等四人离职!
是说芯语· 2025-07-15 20:11
截至7月15日收盘,闻泰科技股价上涨1.67%至34.71元,成交额8.59亿元,市场对战略聚焦半导体的调 整给予积极反馈。公司表示将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新任董事长选举及总裁聘任进展将适时公告。 加入"中国IC独角兽联盟",请点击进入 投稿 、 商务合作 请微信 dolphinjetta 7月14日晚间,闻泰科技(600745.SH)公告称,董事长兼总裁张秋红、职工代表董事兼副总裁董波 涛、董事谢国声、董事会秘书高雨因"工作变动原因"提交辞任报告。此次人事变动正值公司重大资产出 售交割完成、战略重心全面转向半导体业务的关键节点。 随着产品集成业务相关资产出售给立讯精密的交易完成,闻泰科技已彻底退出消费电子ODM领域。为 匹配半导体主业发展需求,公司同步启动董事会"换血":提名安世半导体战略高级总监杨沐、全球人力 资源高级总监庄伟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并选举安世半导体CEO办公室首席事务官沈新佳为职工代表董 事兼代理总裁。新管理团队核心成员均拥有安世半导体十年以上任职经历,深度参与过安世半导体从恩 智浦分拆后的整合与发展。 同日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9亿-5.85亿元,同比激增17 ...
一季度末在手现金不够支付4亿元回购款 春兴精工:正在协商,力争妥善解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9:52
公司回购事项 - 控股子公司元生智汇需以8 06亿元回购土地使用权及建筑物 但截至7月13日未完成回购且未收到3 99亿元保证金 [1] - 2021年鼎盛投资以8 06亿元购买资产并回租给元生智汇 月租金180万元 约定2025年7月13日前回购 [3] - 仙游国财提供回购增信 公司及仙游得润提供反担保并支付3 99亿元保证金 回购时保证金转回支付回购款 [1][3] 债务及资金压力 - 元生智汇欠付鼎盛投资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645万元 租金3535 48万元 合计金额超公司2024年净资产50% [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仅3 66亿元 不足以覆盖8 06亿元回购款 [1] - 若仙游国财代履行回购 公司可能需承担4 07亿元回购本金及应付租金(剔除3 99亿元保证金) [6] 子公司经营状况 - 元生智汇因消费电子行业竞争激烈持续亏损 2019年关停原业务后新业务未顺利开展 收入依赖厂房设备租赁 [5] - 部分厂房设备闲置导致租赁收入不理想 [5] 协商进展与潜在影响 - 公司成立专项工作组与仙游县政府等协商 请求延期回购 减免租金及协调税款处理 [6] - 若协商未果可能引发诉讼仲裁 需支付违约金 影响生产经营并加大资金压力 对年度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6]
充电宝将迎新国标
中国基金报· 2025-07-15 18:45
来源:央视新闻 近期,充电宝质量安全成热点话题。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更严格的移动电源(充电宝)强 制性国家标准,目前正公开征集意见。新国标将设置更严格的技术标准。在现有基础上,增 加或提升过度充电、针刺、挤压、热滥用等试验要求;增加对电池电压、温度等安全信息监 测功能,并考虑新增容量、电压智能调节、设备间交互通信等功能;还将考虑对充电宝、锂 离子电池、电池组的关键生产过程工艺和影响电池安全的关键材料提出要求,并评估移动电 源老化使用后的安全性。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中心电池研究室主任耿振峰 : 针对移动电源拟提出智能监测 要求,增加对电池电压、温度等安全信息的监测功能,并考虑新增容量、电压智能调节、设 备间交互通信等功能。 耿振峰表示,目前移动电源行业暴露出的问题除了 产品质量 以外,还存在 部分企业的自身 生产管理不严 和 送检与量产产品不一致 等情况。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600多家移动电源企 业,是全球最大的充电宝生产和消费国。 刷屏了!刚刚宣布,下调! ...
出海速递 | 欧洲电动车,进退两难/中餐出海,为啥有人抓住了万亿商机,有人只得到教训
36氪· 2025-07-15 18:45
中餐出海 - 中餐出海存在巨大商机但部分企业仅获得教训 需通过产能调整实现良性发展 [2] 欧洲电动车行业 - 欧盟电动化转型陷入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 [2] AI情感陪伴赛道 - AI情感陪伴被质疑为"伪需求" 用户更倾向发展真实关系 [3] - 该赛道存在夸大营收现象 部分企业宣称"年营收千万美金"与实际不符 [3] 泡泡玛特业绩 - 预计2025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 [3] - 预计同期溢利同比增长不低于350%(不含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 [3] 去哪儿旅行国际化 - 上线英文版页面 支持酒店/机票/火车/度假产品英文预订 [4] - 安卓和IOS用户可通过设置切换语言 [4] 小鹏汇天融资进展 - 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 加速飞行汽车研发及量产 [4] - 全球首个飞行汽车工厂已封顶 计划2024Q4竣工 [4] - "陆地航母"车型计划2026年量产交付 [4] 消费电子产业链出海 - 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等加速赴港上市布局全球化 [4] - 行业趋势要求企业建立海外本地化生产/销售/供应链体系 [4] Meta人工智能战略 - 计划在AI领域投资数千亿美元 [5] - 可能成为首个部署1GW+超级AI集群的实验室 股价上涨1.5% [5] 中美贸易政策 - 特朗普威胁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限期50天内解决俄乌冲突 [5] 中东市场布局 - 迪拜IFZA自由区提供低成本快速注册 支持中企本地化战略 [5] 企业全球化传播 - KrASIA英文媒体60%读者为东南亚商业人群 [7] - 通过彭博终端/Factiva等平台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品牌影响力 [7] 出海社群资源 - 36氪出海社群已聚集超17,000名行业从业者 [9] - 提供跨境资讯整理及生态圈资源对接服务 [9]
首款折叠屏iPhone要来了?定价1800美元起
华尔街见闻· 2025-07-15 18:16
苹果折叠屏iPhone发布时间与定价 - 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预计2026年下半年发布 定价1800美元起 [1] - 物料成本(BOM)预计759美元 较三星Z Fold SE低4% 最终定价可能在1800-2000美元区间 [2] - 初期产量限制在1000-1500万台 反映技术复杂性和高价格定位对大规模采用的制约 [3] 供应链格局变化 - 苹果采用三星显示器(SDC)的无折痕设计方案 而非自家方案 [1] - Fine M-Tec作为SDC显示器金属板供应商成为最大受益者 预计2026年出货量1300-1500万个 占据80%以上供应比重 [2][5] - 显示器金属板单价约30-35美元 远超传统产品的约20美元 [5] - 三星显示器将成为7英寸可折叠OLED面板主要供应商 年产能1500万片 LG显示器可能作为备选供应商 [5] - 苹果可能采用钛金属外壳和液态金属铰链 蓝思科技、安费诺和鸿海等供应商将受益 [5] - 鸿海预计负责初步组装 立讯精密作为次要合作伙伴 [5] 资本市场反应 - Fine M-Tec股价在韩国KOSDAQ市场大涨29.97%至9280韩元 [6] - 美林证券给予Fine M-Tec"买入"评级 目标价8200韩元 [7] - 苹果折叠iPhone推出预计对整个供应链产生积极连锁反应 包括安费诺、广濑、TDK、欣兴电子和三星SDI等公司 [8] 全球折叠屏市场现状 - 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 2025年预计出现下滑 [9] - 高价格和对耐用性、易用性的担忧仍限制主流市场接受度 [9] - 三星在该细分市场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拥有最全面的折叠产品线 [9] - OPPO、一加、谷歌、摩托罗拉、荣耀和vivo等品牌各自推出独特的可折叠设计 [9] - 更多品牌正推出"Fan Edition"和入门级折叠屏产品以扩大市场覆盖 [9]
国际数据公司(IDC):苹果(AAPL.O)第二季度的中国市场份额为13.9%,华为18.1%。
快讯· 2025-07-15 18:09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 - 苹果第二季度中国市场份额为13.9% [1] - 华为同期市场份额为18.1%,领先苹果4.2个百分点 [1]
达瑞电子:消费电子老兵的“内卷宿命”
市值风云· 2025-07-15 18:02
公司概况 - 达瑞电子成立于2003年,2021年上市,长期深耕消费电子领域,主要产品包括功能性器件、结构性器件及3C自动化设备 [3][4] - 功能性器件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结构性器件主要用于头戴式耳机、VR眼镜等可穿戴设备 [5][7] - 客户资源丰富,直接客户包括三星视界、鹏鼎控股、安费诺等,终端品牌覆盖苹果、华为、OPPO、Sony等 [10][11] 业务布局与战略 - 2025年5月拟收购维斯德80%股权,布局碳纤维材料领域,合作开发新型AI硬件产品 [12] - 2022年通过并购进入新能源领域,收购上海嘉瑞和山东誉正,切入宁德时代、瑞浦等客户供应链 [19] - 2023年变更募投资金用途,投入8.9亿元建设电池结构与功能性组件项目 [20][2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83.6%至25.66亿元,新能源业务收入8.78亿元,占比提升至34% [23][2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4.1% [24][34] - 综合毛利率持续下滑,从2019年48%降至2025年一季度22.2%,净利率降至个位数 [27][30] 客户与市场 - 客户集中度高,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51%,三星视界长期为第一大客户,历史销售占比最高达41.43% [13][14] - 终端品牌收入集中,苹果、华为、Jabra贡献超60%收入 [17] - 外销占比约40%,以转厂出口为主,直接出口比重较小 [16][18] 现金流与资金状况 - 自由现金流持续净流出,主要因产能建设资本支出较高 [35][38] - 上市以来累计股权融资21.9亿元,分红3.7亿元,分红率38.5% [4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11.9亿元,无有息负债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