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等
搜索文档
达成合作意向60.48亿元!第四届大湾区服贸会闭幕
南方都市报· 2025-11-06 19:44
大会概况与规模 - 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珠海举行 主题为"服务外包新引擎 数字贸易加速度" [1] - 大会共吸引约1.4万人次入场 296家企业参展 参与国家和地区增至38个 较去年增长三分之一 [1] 机制创新与市场成果 - 大会构建"政府引导 需求导向 市场运作"的新型运作模式 推动服务贸易从"展示交流"向"务实成交"转变 [2] - 主会场共设置35场主题路演 吸引58家知名投资机构深度参与 [2] - 11个国际合作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涵盖新加坡无人机设备采购 加纳全国道路监控系统改造等领域 签约总额达11.05亿元 [2] - 主会场发包项目中 境外项目占比高达99.5% 发包项目总金额达240.27亿元 较去年增长118.4% 共达成合作意向60.48亿元 [2] 科技赋能与前沿应用 - 大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实体场景 实现从"技术展示"到"商业落地" 现场应用多语种机器人 AI同声传译 智能导览机器人等 [3] - "AI出海营销"专场演示数字人直播 智能客服等出海工具 [3] - 珠海互通微电子公司与加纳达成AI夜视监控系统战略合作 [3] - 具身智能展区展示"硬件—软件—算法—场景"全链条解决方案 智元机器人的系列产品成为焦点 [3] - 大会更加注重技术的场景化应用 为科技成果跨境落地提供支撑 [4] 市场开拓与区域联动 - 大会着力构建"港澳联动 拉美直达"的立体化渠道网络 推动与拉美等新兴市场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 [6] - 依托香港分会场对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资源 借助澳门MIF展会平台链接葡语系 西语系等境外国家市场 [6] - 创新设置"珠海—拉美经贸交流体验区" 29家拉美相关企业参展 [6] - 深化"一会三地"联动机制 香港分会场发包金额创下历史新高 澳门分会场成功举办116场精准洽谈 [7] - 大会通过"展+会+谈"三位一体的平台机制 构建辐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连接全球创新资源的立体合作网络 [7]
“投资海南 共赢未来”海南自贸港招商推介会在厦门举行
搜狐财经· 2025-10-21 15:16
招商活动概况 - 10月18日在厦门举办“投资海南 共赢未来”海南自由贸易港招商推介会 [2] - 活动同期举行厦门市海南商会成立十周年庆典 [2] - 推介会由海南省贸促会、厦门市贸促会、厦门市海南商会联合举办 [4] 政策与产业解读 - 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发展研究院专家系统阐释自贸港政策体系、重点产业布局与发展规划 [2] - 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琼海市、定安县、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代表进行区域产业推介 [2] - 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代表针对自贸港金融支持政策进行专业解读 [2] 现场对接与成果 - 会场外设置展示洽谈区,通过宣传海报、招商手册与多媒体资料进行一对一深入交流 [2] - 推介会促成5个项目签约,涉及琼海市人民政府、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路易科技(海南)集团有限公司等主体 [4] - 厦门市海南商会向海南省国兴中学公益捐赠20万元,向海南师范大学公益捐赠35万元 [4]
共绘发展蓝图,共谱合作新篇!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举行
第一财经· 2025-10-12 22:32
会议概况 - 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于10月12日举行,主题为“开放、创新、包容——迈向2030的上海发展战略” [1] - 会议汇聚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45位顶尖国际企业家,旨在为上海谋划城市发展战略提供国际视野 [1] - 会议包含特邀主旨演讲及科技赋能、战略优势、开放前沿、绿色实践四场专题讨论 [6] 上海发展战略核心 - 上海的城市发展定位是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1][2][4] - 上海明确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 [5] - 上海将秉承“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以开放拥抱全球,以创新追求卓越,以包容共谋发展 [5]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上海将深化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加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布局 [3]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3] - 未来五年将聚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 [5] 对外开放与营商环境 - 上海将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3] - 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 [3] - 将深入推进企业走出去发展,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3] 城市功能建设与治理 - 上海将聚力加快“五个中心”建设,强化其核心功能,并深化“五个中心”联动发展 [5] - 将推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打造宜居安居的品质生活、绿色低碳的美丽上海、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和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5] - 坚持把最好资源留给人民,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均衡优质水平,推动城市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 国际企业参与与评价 - 国际企业家认为上海产业雄厚、创新活跃、运转高效,正以开放姿态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7] - 国际企业愿进一步深化与上海的全方位合作,深度融入上海城市发展和产业变革 [7] - 与会企业包括罗氏集团、施耐德电气、雅培公司、ABB集团、西门子股份公司等45家全球知名企业 [1][7]
机构:AI与降息预期重燃投资热情,美股吸引力再度回归
格隆汇APP· 2025-09-25 15:21
投资策略转向 - 大型资管机构暂时抛弃“远离美国、转向其他市场”的交易策略 [1] - 此前资金从美国大规模涌向欧亚市场的趋势已经逆转 [1]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在过去一季度涨幅达7% [1] - 华尔街的市场主导地位回归 [1] - 投资者下一季度很可能继续青睐美国资产 [1] 市场驱动因素 - 交易员定价美联储到2026年底将降息110个基点 [1] - AI巨头推动分析师上调股市目标及美国经济增长预期 [1] - 富达国际看好通常受益于降息的小盘股 [1] 机构观点变化 - 富达国际对美国市场转为不持悲观态度 [1] - 对欧洲和日本市场转为中性立场 [1]
支持服务出口 九部门发布13项具体措施
证券日报网· 2025-09-24 21:10
政策核心目标 -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并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1] - 更大力度促进服务出口并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1] 金融与保险支持措施 - 深化与保险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并加强对服务出口认定的业务指导 [1] - 加大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并提升保险服务便利化水平 [1] - 提升承保和理赔服务质效并鼓励银行拓展保单融资增信功能 [1] - 有序推进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以便利集团内资金调配 [2] - 指导银行优化诚信合规企业的跨境资金收付手续 [2] - 鼓励银行优化小额高频服务贸易业务的审核方式以提升资金结算效率 [2] 国际数据服务与基础设施 - 支持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有条件地区开展国际数据服务业务 [2] - 支持在自贸试验区等地区建立国际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以提供数据处理服务 [2] 市场开拓与法律支持 - 发挥服务贸易中介组织作用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及法律咨询等支持 [2] - 制订并定期更新《国际服务贸易知名展会名录》 [2] - 加大对服务贸易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的支持力度并培育境外自主办展品牌 [2]
购物避坑指南:消费前必做3件事帮你提前识风险
新浪财经· 2025-09-23 14:40
消费前风险识别策略 - 消费前查询公开投诉信息可帮助消费者提前识别风险,例如培训机构退费难、网店货不对板、金融服务霸王条款等[1][3] - 黑猫投诉平台提供商家投诉记录,问题类型、处理状态和企业回应态度均公开展示,信息比单纯好评率更具参考意义[3][5] - 将查询投诉记录作为消费前的风险雷达,尤其适用于大额支出,可帮助决策[5][6] 消费凭证与合同管理 - 购物小票、电子发票、聊天记录、订单详情和支付凭证是维权的重要证据[2] - 涉及长期服务如健身、教育培训时,合同文本和转账记录需妥善保留[2] - 签约前需特别关注合同中的退换条件、售后服务、违约责任等细节,避免口头承诺无法兑现的陷阱[4][6] 商家口碑评估方法 - 评估商家不应只看销量和评分,需结合负面案例综合判断[3] - 通过黑猫投诉平台输入商家名称可直接查看真实维权经历,了解企业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态度[3] - 公开投诉信息能反映企业是否积极回应和解决问题,例如退费难、货不对板等普遍性问题[3]
消费前查黑猫投诉,让你的每一分钱都花得明白
新浪财经· 2025-09-23 13:44
黑猫投诉平台的功能与定位 - 平台定位为消费前哨,通过汇聚海量真实消费者投诉案例来守护消费者权益 [1] - 平台完整记录并公示投诉原因、过程及商家回应,帮助打破信息壁垒 [1] - 覆盖消费领域极为广泛,从几十元生活用品到数万元的家电、装修、旅游出行及金融服务等 [2] 平台的应用场景与价值 - 应用场景包括购买网红美容仪等产品,可查看关于产品故障、功效不符及虚假宣传等投诉 [2] - 应用于选择教育培训机构,可发现如虚假宣传师资、课程变更拒退费等风险 [2] - 平台数据实时更新,投诉量激增且回应率低可能预示商家服务质量下滑,反之则更值得信赖 [2] 平台的使用方法 - 用户可通过官网或APP搜索品牌、产品名称或具体问题以快速获取投诉信息 [3] - 查看投诉时应重点关注投诉类型、商家回应及最终解决结果,以全面了解商家信誉 [3]
购物避坑秘籍:下单前先查投诉记录
新浪财经· 2025-09-18 17:12
消费决策中的风险规避 - 消费者在购物决策中普遍依赖销量和用户评价,但往往忽略商家被反复投诉的隐形风险,如虚假宣传、拒绝退换和售后失踪等[2] - 事后维权成本高昂,在消费前查询商家投诉记录可将隐形风险降至最低[2] - 在培训、家电、金融服务等高价值或高风险消费中,提前几分钟检索投诉可能避免上千元的经济损失[6] 现有信息渠道的局限性 - 电商平台提供的商家评分和用户评价信息较为笼统,缺乏细节[3] - 社交媒体上的“避坑分享”内容虽然丰富,但存在真假难辨的问题[3] - 平台公示的仲裁案例信息有限,难以全面反映商家的真实服务质量和处理态度[3] 专业投诉平台的价值 - 黑猫投诉平台提供直接且详细的数据,消费者可查询特定商家的投诉量、投诉类型及企业回应态度[4] - 平台展示完整的纠纷细节和处理结果,比单纯的好评率更具参考价值,能反映真实矛盾解决情况[4] - 每条投诉记录包含时间、金额、问题类型和处理状态,企业积极回应可在平台上留下正面印象,大量投诉长期未解决则表明商家存在明显风险[5] 消费行为习惯的演变 - 查询投诉记录正成为一种“消费保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其视为与查看评价同等重要的购物前习惯[6] - 将他人维权经历作为自身风险预警,可使消费选择更有底气,省去日后麻烦[7] - 这种“先看到底子”的透明感,比事后争议解决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