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技术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商务部:“十四五”累计吸收外资超7000亿美元,提前半年完成目标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22:40
"截至6月底,'十四五'时期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商务发展规划提出的 7000亿美元引资目标。"7月18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表示,我国"十四五"引资预期目标已顺利完 成。 "十四五"期间,全球利用外资的外部环境持续趋紧,我国引资形势也出现较大波动,但总体来看,无论 在引资规模还是利用外资质量方面,均取得了亮眼成绩。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十四五"期间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期间增加了2.5万家。外资企 业贡献了全国约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和1/7的税收,创造了超过3000万个就业岗位,为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凌激介绍,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也显著提升。2024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4.6%,比2020年提升 6个百分点。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 在服务消费方面,"十四五"期间我国进入快速增长通道。2020至2024年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 长9.6%,增速超过商品消费。家政、健身、旅游、美容、教育、医疗等领 ...
中国市场新势能:“十四五”期间居民服务性消费年均增长9.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20:23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张旭 北京报道7月18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出席并介绍"十四五"商务高质量发展成就。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在消费方面,过去四年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 币。吸引外资方面,"十四五"以来累计吸收外资已超过7000亿美元,提前六个月完成预期目标。 回顾"十四五",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总结道:"商务发展顶住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经受住了历史考验, 消费、外贸、外资、对外投资合作等各领域主要目标指标进展符合预期,重大任务顺利推进,商务高质 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为'十四五'圆满收官作出了贡献。"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十四五'期间,商务部梳理出台多 项规划,为产业升级提供结构性支撑。在实践中,优化贸易结构、培育数字商务、服务型贸易增长以及 强化物流和供应链韧性等方面成效明显。面向未来,商务部强调继续深化开放型经济改革,推动数字经 济与传统商务融合,加快商务体制机制创新。通过系统'施工图'方式,商务工作将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 全局,支撑'十四五'圆满收官,为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 ...
6月和二季度经济数据点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对下半年稳经济很重要
中银国际· 2025-07-16 14:09
经济增长总体情况 - 上半年实际GDP累计同比增长5.3%,二季度实际同比增速5.2%,名义同比增速3.9%,给全年5.0%的增速目标打下较好基础[2][3][40] - 上半年平减指数累计同比下降1.0%,降幅较一季度扩大,扭转名义与实际GDP增速倒挂或成政策发力点[3] 产业贡献情况 - 上半年三产贡献率60.1%最高且较一季度上升1.0个百分点,二产贡献率36.5%,一产贡献率3.3%[5] 工业增加值情况 -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环比上升0.50%,1 - 6月采矿业、制造业、公用事业、高技术产业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6.0%、7.0%、1.9%、9.5%[2][11][13] 社零消费情况 - 6月社零同比增长4.8%,较5月下降1.6个百分点,服务消费累计同比增长5.3%,较1 - 5月上升0.1个百分点[2][17]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 1 - 6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2.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0.6%,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7.5%,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6%,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1.2%[2][24][27] 房地产市场情况 - 1 - 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销售额累计同比下降5.5%,6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降幅延续收窄趋势[2] 居民收支情况 - 上半年居民收入同比增长5.3%,人均消费支出累计同比增长5.3%,服务类消费增速较高,居住类消费占比上升[2] 下半年形势与政策建议 - 下半年外需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不确定性大,内需释放依赖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建议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及财政、货币政策调整和房地产政策宽松空间[2][41] 风险提示 - 全球通胀二次上行、欧美经济回落速度偏快、国际局势复杂化[2][42]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5.3%
搜狐财经· 2025-07-16 05:06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 同比增长5.3% 其中一季度增长5.4% 二季度增长5.2% 环比增长1.1%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31172亿元 同比增长3.7% 第二产业增加值239050亿元 增长5.3% 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14亿元 增长5.5% [1] - 调查失业率在5.0%至5.4%波动 基本平稳 6月CPI由负转正增长0.1% 核心CPI回升至0.7% [2] -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同期新高 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2] 经济运行特点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左右 [2] - 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8.8%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 货运周转量增长5.1% 旅客周转量增长4.9% [3] - 6月末M2同比增长8.3% 显示资金流改善 [3]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加快 服务消费提速 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 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 [4] - 绿色消费渐成新趋势 "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 新消费模式和业态不断涌现 [4] - 人均GDP连续两年稳定在1.3万美元以上 文化旅游 医疗健康 养老消费空间广阔 [5] 下半年经济展望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9.1% 增长贡献率超60% 服务业景气指数持续保持在50%以上扩张区间 [7] -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 有关部门加快推出下半年政策 政策工具箱丰富且加强储备 [7] - 消费政策继续加力 各地将出台刺激消费措施 包括稳就业 促增收 改善消费环境等 [4][5]
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 经济稳中向好
证券日报· 2025-07-16 00:56
经济运行态势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 [1] - 调查失业率总体平稳 月度调查失业率基本在5.0%至5.4%区间波动 [1] - 6月份CPI同比增长0.1% 核心CPI回升到0.7% [1] - 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同期新高 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1] 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2] - "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 [2] - 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 [2] - 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5.1% 旅客周转量增长4.9% [2] - 6月末M2同比增长8.3% [2]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5% [3] - 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4% 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3] - 人均GDP连续两年稳定在1.3万美元以上 [4] - 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养老消费空间广阔 [4] 政策与展望 - 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1][3] - 下半年消费、投资增速预计加快 [5] - 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领域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5] - 存量政策仍有较大空间 决策层将灵活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 [5]
8项指标进展超预期,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大幅跃升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58
经济发展成就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2024年预计达140万亿元,增量超35万亿元[2] - "十四五"前4年平均经济增速5.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30%左右[2] - 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连续15年保持制造业领先地位[2] 内需与消费 - 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86.4%,最终消费贡献率56.2%,较"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3]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持续多年快于整体投资增速[3] 能源与安全 - 能源自给率保持80%以上,建成全球最大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4] - 粮食生产实现"21连丰",2023年产量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4] 绿色转型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煤电,清洁发电占比达33.3%(每3千瓦时电含1千瓦时绿电)[5] - 钢材生产20%以上原料来自废钢循环利用[5] - 单位GDP能耗4年累计降低11.6%,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12] 科技创新 - 研发经费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50%,增量1.2万亿元,研发强度达2.68%[7] - 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26个(占比全球第一)[7] - 集成电路年产量较"十三五"末增长72.6%,增量约1900亿块[9] 基础设施与制造 - 建成全球最大高速公路网、高铁网、港口网、5G基站网络[2] - 大型LNG运输船、国产航母福建舰、C919大飞机等"大国重器"取得突破[7] 国际合作 - "一带一路"合作覆盖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12]
今年1月至5月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减税降费及退税达6361亿元
央广网· 2025-07-05 08:37
税收优惠政策 - 今年前5个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6361亿元 [1] - 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政策减税1407亿元 [1] - 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4158亿元 [1] - 税收优惠政策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发展 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优化调整 [1] 高技术产业表现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2% 明显快于全国总体增速 [2]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10% [2] - 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9.7% [2] 制造业发展 - 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 [2] - 计算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6% [2] - 智能设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4% [2] - 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释放创新发展动能 [2] 政策效果 - 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创造经济价值 [2] - 政策为税源持续培育筑牢根基 奠定未来税收收入和财政可持续性基础 [2]
三大产业2024年减税1.97万亿元 税收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中国经营报· 2025-07-02 23:21
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 税务部门落实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为数字经济、高技术产业、机器人产业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注入发展动能 [1] - 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数据显示,三大领域共减免企业所得税1.97万亿元 [1] - 三大领域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2% [1] 数字经济领域表现 - 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2024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2% [1] 高技术产业领域表现 - 高技术产业2024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5% [1] - 航空航天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3% [1] 机器人产业领域表现 - 近两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平均同比增长10.2% [2] - 特殊作业机器人2024年度同比增长28.4%,服务消费机器人同比增长12.4%,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7% [2] 税务部门未来政策方向 - 税务部门将持续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深化拓展"政策找人"机制 [2] - 依法打击违规享受、恶意骗取税费优惠等违法行为,保障政策红利精准落地 [2] - 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2]
2025年下半年宏观及政策展望:向阳而生,于不确定性中追寻确定性
大同证券· 2025-07-01 22:00
宏观经济展望 - 预计2025年二季度GDP增速达5.3%,全年增速达5.2%[4] - 预计全年CPI中枢达0.2%,PPI中枢达 -2%[5] - 预计规上工业企业全年增速达6.1%[5] - 截至2025年5月,社零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6.4%,1 - 5月累计203171亿元,同比增5.0%[44] - 预计2 - 4季度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速维持在8.7%左右[81] 政策展望 - 2025年财政赤字率4%,超10亿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及特别国债,下半年财政政策或维持强度,支出结构调整可期[70] - 预计年内降准空间最多50BP,上半年1年期和5年期LPR降10BP,下半年货币政策或与其他政策配合[85] 其他要点 - 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可控,美国降息节奏因关税政策停滞,稳定币或带来宽松新模式[16] - 出口关注东盟、欧盟需求,低附加值加工贸易占比降,“新三样”出口势头猛[59][62] - 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缓幅回升,民营企业动能回升需政策扶持[65]
共减免1.97万亿元,总营收同比增长7.1%
金融时报· 2025-07-01 20:37
数字经济 - 2024年数字经济、高技术产业、机器人产业共减免企业所得税1.97万亿元,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2% [1] - 2024年数据生产总量同比增长2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建成5G基站425.1万个 [2] - 2024年全球新公开生成式AI专利4.5万件,中国占比61.5% [2] - 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2024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5.9%、2.7%,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5%、13.2% [2] - 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等13家头部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1.9%、19.7% [2] - 5月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1-5月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2] 高技术产业 - 2024年医药制造、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8.9%、7.5% [3] - 2024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1.7%、7.5%,航空航天产业增长10.5%、26.3% [3] - 1-5月飞机制造、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0.7%、28.6%,带动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68.1% [3] - 1-5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5月3D打印设备、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40%和11.5% [3] 机器人产业 - 中国机器人产业稳居全球第一梯队,连续11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突破19万项,约占全球三分之二 [4] - 近两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平均同比增长10.2%,其中特殊作业机器人、服务消费机器人、工业机器人2024年同比分别增长28.4%、12.4%、7% [4] - 5月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5.9%、29.5%,机器人减速器、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倍和35.5% [4] - 1-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