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国际商界人士:中国市场具有多重投资吸引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22:49
中新社北京6月11日电 (吕少威迟瀚宇)2025北京CBD论坛年会11日在北京开幕,多位前来参会的国际商 界人士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具有多重投资吸引力,"开放""活力""创新""增长"等是 其魅力所在。 据他观察,中国在电动汽车、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都拥有先进技术,并且正以惊人的速度向 前发展。"因此,如果你是一个全球化的国家,或者是一个跨国企业,那么就必须真正地参与中国市 场。" 赛德思集团董事长王雷用"全球化""创新"和"勤奋"来概括他对中国及中国民众的印象。他认为,中国有 很多东西是其它国家难以模仿的,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人的勤奋精神,其次是中国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政府的支持政策也非常重要。"得益于政府支持政策,更多国际企业来到中国像中国本土企业一样 开展业务。中国的营商环境正加速开放,创新和政策支持等因素助力企业在全球开展业务。"他说。 安永法国合伙人马克·勒米特说:"对于我们众多客户来说,中国是投资首选地之一。对于众多跨国企业 而言,中国也是全球最具创新和增长活力的地区之一。" 他认为,未来十年,全球贸易将更加开放,尤其是欧洲与中国之间,希望欧洲与中国的企业能进行更多 的相 ...
“与山东合作,我们充满信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1 06:50
鲁港合作高质量发展推介会 - 山东省人民政府和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主办"2025港澳山东周开幕式暨鲁港合作高质量发展推介会",活动涵盖经贸、文旅、科技、金融、教育、人才、医药、农业等多领域 [4] - 活动期间签约27个重点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达29.8亿美元,涵盖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医养健康、智能制造、现代农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8] - 2025鲁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大会同期举办,揭牌3个重点合作平台,签约14项合作项目,涉及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 [8] 鲁港经贸合作数据 - 2024年山东与香港进出口贸易总额885亿元,同比增长35.1%,与澳门进出口贸易额达4.5亿元 [5] - 2024年前4个月山东对香港、澳门实现进出口285.3亿元,同比增长2.2% [5] - 截至2024年底,在香港上市的山东企业达56家,总市值接近5600亿港元 [5] - 2024年山东省新设香港投资企业739家,实际使用港资85.9亿美元,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的72.7% [7] 产业合作方向 - 跨境电商领域合作潜力大,计划推动大湾区电商平台与山东电商平台数据互通,助力山东特色产品上架大湾区电商平台 [4] - 香港将发挥国际贸易中心和跨国供应链枢纽优势,与山东在创新科技、工业、农业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对接 [5] - 双方将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金融、贸易、航运等领域加强合作,利用香港专业服务和平台助力鲁企"走出去" [8] 文化交流活动 - "好味山东·香飘澳门"活动展示150多种"好品山东"特色美食及齐鲁文创产品,现场烹制经典鲁菜 [9] - 活动旨在宣传山东好品和鲁菜文化,促进鲁澳文化交流,推动澳门"美食之都"多元化发展 [9]
从“特区试验”到“范例贡献”,深圳创新再次发出质变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23:11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升级 - 深圳综改从技术性突破转向系统性创新,从要素开放迈向规则型开放,从城市试验走向国家范例 [1] - 改革重点从"单点突破"升级为"体系化重构",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置于首位 [1] - 探索科研项目经理人制度赋予创新主体技术路线自主选择权 [1] - 试行长周期考核机制以支持技术成果转化 [1] - 推动高职院校与应用型大学学分互认,培养复合型工科人才 [1] 制度型开放与规则构建 - 深圳从要素流动便利化升级为规则体系深度构建,探索数据可信流通与收益分配制度 [2] - 推动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测试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增强国际金融话语权 [2] - 改革目标包括创造可复制的国家范例,如盐田港燃料加注结算创新提升港口效率 [3] 城市治理与产业升级 - 探索国土空间三维确权、低空经济监管等共性难题解决方案 [3] - 人工智能医疗设备准入机制为医疗领域积累创新经验 [3] - 改革事项超越城市自身需求,对标东京湾区成为国家现代化范本 [4] 全球对标与战略定位 - 深圳改革进入2.0阶段,特征为体系集成、制度型开放和范例贡献 [4] - 对标新加坡知识产权证券化体系与纽约"硅巷"产学研模式 [4] - 45周年节点发布的《意见》标志着政策空间与系统性改革达到新高度 [4][5]
刚刚,同安这家企业港股上市!同安区招商团赴港开展经贸合作!
搜狐财经· 2025-06-10 20:34
厦门同安区赴港经贸洽谈 - 厦门同安区招商团赴香港开展经贸洽谈 聚焦产业项目攻坚与招商引资 [1] - 重点参与同安区制造业企业容大合众(厦门)科技集团股份公司香港上市系列活动 [1] - 深化两地经贸合作 推动优质资源集聚同安 [1] 容大科技上市活动 - 容大科技上市是企业发展里程碑 也是同安区培育创新主体、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成果 [2] - 同安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 助力企业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2] 产业链资源对接 - 招商团与容大科技高管及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对接交流 推介同安区产业空间布局与政策优势 [4] - 同安区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依托同安新城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定制化生产空间 [4] - 区级"专精特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及供应链本地化奖励等政策可提供全周期支持 [4] 招商成果与后续计划 - 通过容大科技上市活动 以"龙头企业+产业链+资本"为纽带实现资源对接与区域推介 [6] - 同安区将持续跟进意向合作项目 推动产业链精准招商 [6] - 进一步深化与香港在金融服务、消费贸易等领域的合作 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6]
A股午后回调,数字经济ETF(560800)回调近2%,成交额超20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6-10 13:56
指数表现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下跌1 99% 成分股中深信服领跌7 14% 用友网络下跌6 22% 金山办公下跌5 22% 龙芯中科下跌4 98% 拓荆科技下跌4 59%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下跌1 98% 最新报价0 74元 盘中换手率2 74% 成交额2143 73万元 [1] 市场观点 - 申万宏源认为A股结构牛行情需等待科技产业催化 重点关注AI、具身智能、国防军工领域 [1] - 下半年关键产品包括DeepSeekR2、GPT5和特斯拉Optimus量产版本 建议把握高性价比区域反弹机会 [1] - 新经济一二级联动行情正在形成 重点关注软件信息、硬件技术、AI数据中心、自动驾驶及机器人领域 [1] ETF数据 - 数字经济ETF规模达7 88亿元(近1月新高) 份额10 42亿份(近3月新高) 均位居可比基金首位 [2] - 最新单日资金净流入1359 94万元 近5日合计净流入1211 77万元 [2] - 杠杆资金连续6日净买入 最高单日净买入347 92万元 融资余额达2455 16万元 [2] 指数成分 - 中证数字经济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 98% 包括东方财富(8 12%)、中芯国际(6 58%)、汇川技术(5 49%)等 [3] - 权重股表现分化:海光信息上涨2 86% 中科曙光涨停(10%) 而北方华创下跌2 8% 澜起科技下跌2 55% [5]
输球的镇江,其实很争气
投资界· 2025-06-09 14:57
城市产业竞争格局 - 镇江被南京、常州、无锡三座"万亿俱乐部"城市环绕,产业优势不突出但正奋起直追[2] - 城市口号"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体现竞争反差感,赛场内外产业较劲明显[2] - 2024年镇江发生8起融资事件,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疗等领域[5][6] 产业集群与战略布局 - 镇江聚焦"四群八链"主导产业体系,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数字经济4大集群及8条重点产业链[2][3] - 目标推动产业产值迈向万亿元大关,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3] - 参与共建长三角大飞机集群,C919约90%舱内饰件、50%铝材及复合材料构件来自镇江企业[7][8] 企业融资与技术创新 - 慧创医疗半年内完成两笔亿级融资(B+轮近亿元),估值突破50亿元,研发全球首台100通道近红外脑成像设备[6][7] - 镇江30多家企业参与C919、运20等国家重大工程配套,11家跻身中国商飞供应商,形成百亿级航空航天集群[8] - 新材料企业江苏天工科技登陆北交所,为钛合金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0] 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 天奈科技为全球首家将碳纳米管大规模应用于锂电池的企业,客户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10] - 恒神股份是中国首家碳纤维全产业链企业,获航天用碳纤维"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11] - 鼎胜新材铝箔产销量国内领先,电池箔供应宁德时代等;鱼跃医疗为家用器械龙头,恒顺醋业为"食醋第一股"[11] 政策支持与人才战略 - 镇江发布《制造强市行动方案》,实施链群升级等六大行动,培育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13] - 出台"1+2+3+N"人才政策体系,组建12家市级人才攻关联合体,绘制产业链人才地图[13][14] - 推动产业链龙头联合高校、金融机构,打造"长三角产才城教融合发展福地"[13]
计算机产业趋势利好积聚,数字经济ETF(560800)上涨0.53%,成交额超千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6-09 11:20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上涨0.47%,成分股用友网络上涨6.42%,东方财富上涨2.97%,金山办公上涨2.79%,同花顺上涨2.55%,润泽科技上涨2.24%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上涨0.53%,最新价报0.76元,成交1371.90万元 [1]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98%,东方财富权重最高达8.12%,中芯国际权重6.58%,汇川技术权重5.49% [2][4] ETF规模与资金动向 - 数字经济ETF近2周规模增长2240.82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1] - 数字经济ETF近2周份额增长18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1] - 数字经济ETF最新资金净流入150.61万元,近9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1170.86万元 [1] - 数字经济ETF连续5天获杠杆资金净买入,最高单日净买入347.92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2226.05万元 [2] 行业与政策动态 - 兴业证券指出计算机板块6月胜率较高,政策在数据要素、网联汽车方向持续发力,人工智能大会、陆家嘴论坛等事件催化产业趋势 [2]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覆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应用领域,反映相关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2] 成分股涨跌与权重 - 东方财富涨2.97%权重8.12%,中芯国际涨0.19%权重6.58%,汇川技术涨0.20%权重5.49% [4] - 北方华创跌1.12%权重4.95%,寒武纪跌0.21%权重4.84%,海康威视跌0.14%权重4.23% [4]
我市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发布
南京日报· 2025-06-09 09:42
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 支持紫金山实验室承担更多重大科技任务,推动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基地 [1] - 积极参与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城市联盟,支持与上海、苏州、合肥等城市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 [1]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 与上海、杭州、合肥等城市开展重点产业对接,探索集群跨区域协同培育发展机制 [1] - 协同构建"数字长三角",深化"智改数转网联"行动 [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续建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铁路、宁芜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 [1] - 加快建设南京北站综合枢纽及其集疏运体系 [1] 区域协调融合发展 - 推动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加快编制南京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和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 [2] - 有序推进宁滁结对合作帮扶,建设宁滁皖北省际合作园区 [2] - 支持栖霞、溧水、高淳、六合等地区因地制宜开展跨界合作 [2] 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开放 - 强化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合作,利用"宁企航"等数字化信息平台挖掘培育优质科创企业 [2] - 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深度挖掘开放应用场景 [2]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开发长三角一体化人力资源智能招聘专区,联通上海市数据端口实现沪苏浙皖求职者简历直投 [2] - 拓展长三角"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场景,持续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工作 [2] - 打造长三角特色体育品牌 [2]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 纵深推进长江大保护,联合沿岸城市加强长江江豚保护 [2] - 协同开展长三角土方区域平衡合作,打通区域平衡路径 [2] - 推动宁杭生态经济带发展,加快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宁锡常接合片区建设 [2] 战略实施与目标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推动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 [3] - 加强服务对接上海龙头,深化与省内及沪浙皖城市战略协作 [3]
宜宾:促进大学生就业 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四川日报· 2025-06-08 10:12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 宜宾2025届高校毕业生数量超过2.8万人 [7] - 3年来在宜高校大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宜宾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均居全省前列 [8] - 宜宾学院新增3个本科专业: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 [10] 产业与专业对接 - 宜宾引导在宜高校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新增专业23个,围绕重点产业设置核心关联专业138个 [11] - 宜宾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瞄准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及水电行业人才需求 [11] - 宜宾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首批拟开设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为动力电池、光伏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11] 校企合作与实训 - 宜宾推动86家规上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授牌认定市级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80个 [11] - 促成校企共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7个,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 [11] - 宜宾首期"AI人才工厂"项目进入实战阶段,27名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启3个月技能实训 [12] 岗位拓展与招聘 - 宜宾高铁南片区提供2000余个岗位,远期可提供近万个岗位 [13][14] - 近3年宜宾四大现代化产业集群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 [14] - 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累计吸纳高校毕业生超5000人,和光同程光伏科技2024年吸纳超700人 [14] 就业服务与政策 - 宜宾举办13场"三长"进高校活动,引导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 [19] - 实施三年万名大学生就业见习提能计划,按每人每月3000元标准给予见习单位补贴 [19] - 开展"四季送岗、百日攻坚"等活动,开设60个"宜就业"驿站和15个零工市场 [19] 未来计划 - 宜宾将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攻坚行动 [20] - 建立高校与产业集聚区产才对接机制,完善就业促进政策 [20] - 推动产才对接、产教融合,实现高校资源服务地方发展 [20]
宜宾市翠屏区:向绿而行 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四川日报· 2025-06-08 07:26
俯瞰四川长江工业园区。 杨晓川 摄 □柘文 初夏时节,万物竞荣。从宜宾城区向北远眺,岷江以北城市发展势头正猛——酒都大道两侧,交 通路网、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在这里,翠屏区元水产业园正加速从规划蓝图变为城市图景, 宜宾北向新门户、宜宾未来产业示范园正加快孕育。 作为宜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翠屏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六个新翠屏"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自2020年首次入围全国百强区、排名第68位,到2024年跃升至第55位,翠屏区连续4年实现跃升进 位。站在新的起点,翠屏区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锚定优质白酒、动力电池千亿级优势产业, 加力布局数字经济、未来产业,推动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全力推进以元水产业园为 重要支撑的翠屏省级经开区创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生态向绿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时值汛期,在长江岸线,翠屏区河道巡护队伍正在开展拉练,参加拉练的还有无人机"飞手"。科 技赋能,当地构建起"水陆空"立体化监测网络,全面精准掌握河道动态,河道管理质效大幅提 升。 宜宾市翠屏区合江门风貌。 王宇 摄 近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