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
icon
搜索文档
从阿里北美到用AI革新全球供应链,一个95后华人女性的“捕鲸”之旅
虎嗅· 2025-06-24 16:01
中美贸易战对Wayo的影响及策略 - 当前125%关税对出口业务有影响但非致命 因服务具备刚需属性[18][19] - 美国本土供应链存在价格高、款式少、交付慢等劣势 中国供应链在小单快返模式上仍具不可替代性[20][21][22] - 短期策略是强化平台服务优势 长期将布局欧洲加拿大市场并推动供应链全球化[26][27] Wayo创立背景及市场机会 - 创始人在阿里任职期间发现海外企业采购定制产品存在沟通障碍、质量不确定等痛点[31][35] - 现有美国定制平台选择少、价格高、款式陈旧 无法满足中小企业个性化需求[37][38] - 全球定制制造市场规模2024年达9397亿美元 预计2031年将增长至13569亿美元[4][5] 低成本高效率的供应链管理 - 筛选50件起订、两周交付的中小型工厂 通过实地考察谈判降低起订量[53][55][57] - 建立国内运营团队标准化流程 实现订单自动生成与工厂直连[59][65] - 产品电子化系统支持实时报价与设计预览 减少人工沟通环节[60][82] AI技术应用现状与规划 - AI采购Agent已处理80%全定制询盘 支持需求自动汇总与项目提交[69][79] - 开发多功能智能体系统 整合品牌数据自动生成周边设计方案[70][72] - 订单信息自动翻译为中文 未来将接入语音模型提升工厂对接效率[78] 平台发展阶段与演进路径 - 当前聚焦科技公司周边产品轻定制 验证垂直领域可行性[95][96] - 中期计划拓展网红、婚礼等细分场景 后期开放全品类定制[96][98] - 终极目标是构建全球化供应链对接平台 通过AI工具实现供需直接匹配[28][98] 创始人职场经历与创业基因 - 麦肯锡/迪士尼/阿里经历积累战略规划与跨境运营能力[134][139] - 独立咨询阶段服务超100家企业 识别供应链数字化机遇[145][153] - Multitasky电商品牌运营经验为Wayo奠定供应链基础[144][157]
聚焦多元健康诉求,ADM携多款科学营养健康解决方案亮相HNC 2025
中国食品网· 2025-06-24 15:52
公司参展动态 - 公司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健康产品展览会暨2025亚洲天然及营养保健品展(HNC 2025),展位位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3号馆3F10,主题为"未来健康,科学赋能" [1] - 公司集中展示在代谢、肠道、情绪、皮肤健康等多个领域的临床支持菌株、创新交付平台与一站式解决方案 [1] - 公司发布两款新品复配益生菌组合——Balance与Restore,进一步丰富科学营养产品组合 [1][7] 行业趋势与战略 - 消费者对功能性营养的需求愈发明确,集中在体重管理、情绪平衡、免疫支持及肠道健康等方面 [3] - 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聚焦"精准营养+生活方式干预"的综合管理路径,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指引 [3] - 公司构建"科学配方+高效递送+本地化支持"的综合能力体系,为功能性营养品开发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3] 产品与技术展示 - 代谢健康解决方案:以益生菌及后生元BPL1®CECT8145、枯草芽孢杆菌DE111和Fibersol-2善倍素®为代表,助力控制内脏脂肪、血糖水平与体重管理 [4] - 肠道健康解决方案:如益生菌及后生元长双歧杆菌长亚种 CECT 7347(ES1)、枯草芽孢杆菌DE111和Fibersol-2善倍素®等核心原料,具有丰富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及消化健康等功效 [4] - 情绪健康解决方案:展示格氏乳杆菌CP2305在压力管理、情绪调节和改善睡眠质量的潜力 [4] - 皮肤健康解决方案:结合益生菌及后生元BPL1®CECT8145、长双歧杆菌长亚种 CECT 7347(ES1)与嗜酸乳杆菌CECT 9104菌株,构建"由内而外"的美肤机制 [5] - 创新交付技术Flashmelt闪溶益生菌直饮粉制备技术实现"入口秒溶"的卓越口感体验,兼顾便携性与益生菌稳定性 [8] 本地化布局与创新 - 公司在中国打造一站式解决方案平台(Turnkey Services),涵盖从目标定义到商业化落地的全过程 [10] - 公司位于上海的膳食补充剂创新中心具备从产品研发到样品生产与包装的全流程高效整合能力 [10] - 2025年是公司进入中国的第30周年,已构建覆盖研发、创新与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布局 [12] - 公司在中国拥有天津甜味配料综合制造工厂、北京食品饮料配料加工制造基地、浙江平湖香精生产工厂等多个关键设施 [12] - 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北京技术创新中心、上海技术创新中心、江苏无锡中国研发中心等多个重要设施 [12] 全球创新引入 - 公司成为中国首个获批食品用枯草芽孢杆菌DE111的国际企业,该菌株在肠道、免疫与代谢健康等领域展现出扎实的科学支持 [12] - 公司持续将全球创新成果与中国市场发展需求深度对接 [12]
厦门信达“瘦身”聚焦主业,向控股股东国贸控股转让非核心资产信达投资
深圳商报· 2025-06-24 15:09
交易概述 - 厦门信达拟以8666 55万元向控股股东国贸控股转让全资子公司信达投资100%股权 [1]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未达重大资产重组标准 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即可实施 [1] - 交易完成后信达投资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交易背景 - 国贸控股持有厦门信达39 93%股权 为公司控股股东 [1] - 近12个月公司与国贸控股累计发生未披露关联交易金额100万元 本次交易后累计金额将超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0 5% [2] - 国贸控股近三年经营良好 2024年末总资产3449 15亿元 净资产1047 07亿元 2024年营收4765 04亿元 净利润4667 83万元 [3] 交易细节 - 信达投资100%股权账面价值8740 35万元 评估值8666 55万元 [3] - 交易预计影响公司本年度利润总额约360 45万元 [4] 交易目的与影响 - 交易旨在优化资源配置 推动公司主业发展 符合发展战略 [3] - 出售所得款项将用于主营业务发展 [3]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电子信息 汽车经销和供应链三大板块 2025年一季度营收70 11亿元 净利润806万元 [4] 交易性质 - 本次交易属于国资体系内资产划转 国贸控股为厦门市属国有独资企业 [4]
入主飞马国际三年半后 刘永好旗下新希望投资集团酝酿撤离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12:17
控制权变更 - 新希望投资集团筹划转让飞马国际控制权 若交易完成 控股股东及/或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漳州市国资公司 [1] - 交易方式包括协议转让5.32亿股(占总股本20%)或转让新增鼎股权并增资 最终投资方持股新增鼎不少于66.89% [2] - 漳州高新区高鑫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财政局旗下企业 总持股比例93.33% [2] 交易进展 - 交易尚在谈判中 价格及主要条款未确定 尚未签署正式协议 需尽职调查及监管部门合规审核 [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新增鼎持有飞马国际7.96亿股 占总股本29.9% [4] 业绩承诺补偿 - 新增鼎曾承诺2022-2024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7亿元 实际仅实现1.33亿元 需补足4.37亿元差额 [4] - 补偿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24日 剩余时间不足一个月 [5] - 《关于业绩承诺实现情况的议案》未获股东大会通过 同意票占43.8559% 反对票占55.9120% 新增鼎回避表决 [5] 公司经营与市场表现 - 飞马国际主营"供应链服务+环保新能源"双主业 2021年末完成重整 新增鼎成为控股股东 [4] - 截至6月23日收盘 股价2.43元/股 市值64.7亿元 6月24日上午涨停至2.67元/股 [6]
盛阅春调研硚口区、黄陂区、新洲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 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长江日报· 2025-06-24 08:30
硚口区发展重点 - 以汉江两岸联动发展和老汉口地区转型发展为契机推进城市更新 加快汉正街传统商贸市场转型升级 打造现代商贸服务业集聚区 [1] -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做强生命健康 科技服务等优势产业 培育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1] - 高标准谋划"汉江湾"建设 探索中心城区转型发展新路径 [1] 黄陂区发展重点 - 推进新型工业化 深化省级开发区创新发展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2] - 加快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 深化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 [2] - 推进后湖流域综合治理和片区开发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农文旅融合 [2] 新洲区发展重点 - 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抓牢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 [2] - 推进省级开发区建设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做大商业航天产业 打造"中国星谷" [2] -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推动农村三产融合 加强项目谋划和产业招商 [2] 全市工作部署 - 统筹推进稳增长 促转型 推改革等重点任务 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和大财政体系建设 [3] - 推进城中村改造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3]
90天“窗口期”外贸企业抢跑全球新赛道|抢出口!从退运返港到重新启航
央视网· 2025-06-24 01:26
中美经贸窗口期 - 美国政府单边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贸秩序 中国外贸在复杂环境中稳健前行 [1]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 两国企业迎来90天外贸窗口期 [1] - 广州万宝集团冰箱有限公司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大批冰箱曾被迫滞留仓库 窗口期内重新装船出海 [1][3] 企业应对策略 - 广州万宝集团冰箱有限公司2021至2024年年均对美出口额达6亿元人民币 占出口总额50% [3] - 美国客户因关税调整取消发货 后因窗口期重启订单 但面临海运运价暴涨问题 [3] - 美国采购商承担翻倍运输成本 要求尽快出货 企业仍需观望90天后市场走势 [3] 产品创新突破 - 广州万宝集团冰箱有限公司推出全球首台台上式球冰机 攻克球冰制作技术难题 [4][6] - 该企业从生产国内首台家用电冰箱到出口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成为逆境突围关键 [4] 物流供应链调整 - 物流供应链企业帮助加工贸易企业应对双重关税 部分企业转向国内供应商替代美国进口 [9] - 物流公司提供保税仓服务 企业可先完成出口退税 后期灵活发货 [9] - 中小企业采用集拼方式降低物流费用 [9] 外贸数据表现 - 2024年1至5月广州南沙口岸进出货运量达2872万吨 同比增长19.6% [10] - 外贸集装箱322万箱次 同比增长37.2% 港口作业繁忙赶船期 [10][11]
一周港股IPO:新奥股份等20家递表;富卫集团等6家通过聆讯
财经网· 2025-06-23 19:36
港股IPO市场概况 - 上周(6月16日至6月22日)共有20家公司递表,6家公司通过聆讯,12家公司招股,1家新股上市 [1] - 2025年以来港股IPO融资额达779.88亿港元,同比增长565.48%,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41] - 港股打新市场表现强劲,今年已上市新股破发率仅26%,较去年同期32%明显改善 [43] - 前三大超额认购IPO为布鲁可6000倍、蜜雪冰城5258倍、沪上阿姨3617倍,远超2024年同期 [44] 递表公司分析 能源与公用事业 - 新奥股份是中国最大民营天然气企业,2024年市场份额6.1%,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500.20亿元、1411.15亿元、1349.46亿元 [2] 科技与制造业 - 沃尔核材是全球第二大高速铜缆制造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24.9%,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3.37亿元、57.19亿元、69.20亿元 [3] - 极智嘉科技是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2021-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45%,达24.1亿元 [6][30] - 视源股份MAXHUB品牌会议平板中国市场份额25.0%,全球9.9%,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09.90亿元、201.73亿元、224.01亿元 [6][7] - 兆易创新NOR Flash业务全球第二、中国第一,2024年市场份额18.5%,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1.30亿元、57.61亿元、73.56亿元 [18] 消费与服务业 - 巴奴国际是中国最大品质火锅品牌,2024年市场份额3.1%,门店数量145家较2021年增长74.7%,2024年收入23.07亿元 [4] - 极易电商是中国第二大数字零售综合运营服务商,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17亿元、13.56亿元、14亿元 [9][10] 金融与专业服务 - 滴灌通累计投资超40亿人民币,采用投资公司方式申请上市 [11][12] - 宇信科技在中国金融科技多个细分市场排名第一,包括网络银行解决方案市场份额35.7% [15] 通过聆讯公司 - 富卫集团是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2024年净保险及投资业绩9.11亿美元 [24] - 峰岹科技在中国BLDC电机主控芯片市场排名第六,2024年收入6.00亿元 [25] - 蓝思科技在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领域市场份额分别为13.0%和20.9%,2024年收入698.97亿元 [29] 招股公司情况 - 海天味业募资101亿港元,为2025年内第二大港股IPO,获5.95亿美元基石投资 [31] - 三花智能香港公开发售获747.92倍认购,国际发售获23.57倍认购 [31][32] - 曹操出行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9.52亿港元 [34] - 云知声引入商汤等基石投资者,每股发售价165-205港元 [37] 新股上市表现 - 海天味业上市首日收盘价36.5港元,较发行价36.3港元上涨0.55% [40]
消费领域投融资周报(6月16日-6月22日):华之杰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6-23 16:45
全球投融资概况 - 上周全球共披露192起投融资事件,涉及143家国内企业和49家国外企业,融资总额约2327.76亿元人民币 [2] - 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数量居首,低碳领域融资金额最高 [2] 国内消费领域投融资 - 国内消费领域共24起投融资事件,涉及21家国内企业,融资总额122.22亿元人民币 [2] - 细分动态: - 1家企业上市:华之杰(电动工具及零配件供应商,江苏) [2] - 3家企业被并购:百植萃(医用护肤品牌,上海)、宇顺(液晶显示器研发商,湖南)、上海森彩贸易(箱包贸易商,上海) [2] - 17家企业获投,重点案例: - 杭州贝康国际(母婴护理服务商)与贝康国际(高端月子护理品牌)均完成5.75亿人民币Pre-IPO融资,位列年度同类型前5% [2] - 周六福珠宝(珠宝连锁品牌)完成5.24亿人民币Pre-IPO融资,年度排名前20% [2] - 灵心巧手(具身智能平台)完成数亿人民币A轮融资,年度排名前50% [3] - 脂代科技(健康食品供应商)完成数亿人民币A轮融资 [3] 国外消费领域投融资 - 国外消费领域共3起事件,融资总额93.28亿元人民币 [4] - 重点案例: - Livensa Living(西班牙学生住房服务商)被加拿大养老基金并购 [5] - IFBH(泰国即饮饮料食品商)完成3950万美元Pre-IPO融资,年度排名前50% [5] - Knowunity(德国数字学习平台)完成2.2亿人民币B轮融资,年度排名前50% [5][6] 其他细分领域亮点 - 天使轮融资活跃:思麦尔(连锁奶茶品牌)获3000万人民币融资(年度前20%),红颜范(美容科技公司)获1000万人民币融资(年度前50%) [3] - 种子轮案例:花是花FLOURIS(高端鲜花品牌)获数百万人民币融资 [3] 注:消费领域涵盖消费生活、电商零售、教育、旅游、体育健身五大行业 [7]
2025中餐供应链出海必看!这场重磅大会解码最新动向
南方农村报· 2025-06-23 12:31
中餐供应链出海大会核心观点 - 中餐出海正迎来黄金时代,供应链是根基与灵魂 [9][29][36] - 2024年海外中餐市场规模达3万亿元人民币,过去三年年均增长11% [18] - 预计2025年海外中餐门店新增超6000家,全球中式餐饮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美元 [19] - 国家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政策支持中餐"走出去" [26] 行业发展现状 - 全球中餐市场规模从2020年2275.48亿元增长至2024年3593.85亿元,预计2030年达5776.82亿美元 [74][75] - 海外中餐门店约70万家,印尼等市场通过口味创新和本土化策略成功吸引食客 [19][22] - 预制菜等预包装食品出海是食品工业革命成果,广东作为产业策源地率先推进立法 [33][35] 供应链出海挑战 - 面临食材标准化不足、供应链韧性差、文化适配困难"三座大山" [40] - 跨境物流成本高企导致供应不畅,部分传统食材工艺未达出海标准 [41] - 不同国家食品标准差异大,如禁用动物成分添加剂等问题突出 [59][60] 解决方案与创新实践 - 百珍堂通过机器化生产制定工信部高汤行业标准,解决标准化难题 [45][46][47] - 熊猫出海采用本地化采购+数字化管理双轨体系提升供应链韧性 [51][52][53] - 恒兴水产通过无刺鱼片等产品改良实现文化适配 [63][64][65] - 百果园运用数字化实现全链条高效运营,损耗率降低30% [101][102] 未来四大趋势 - 本地化融入:通过海外建厂、食材替代等方式解决供应链瓶颈 [80][81][82] - 标准化管理:恒兴在埃及项目通过技术参数标准化实现产业输出 [85][86][87] - 国际化营销:AI工具助力品牌出海,新媒体渠道强化本土传播 [91][92][97][98] - 数字化管理:大数据驱动从销售到采摘的全流程闭环 [103][104]
怡亚通股东质押升至1.81亿股,背后富豪周国辉近年财富大缩水
搜狐财经· 2025-06-22 22:24
股东质押与股权变动 - 怡亚通控股累计质押股份上升至1.81亿股,其中最新质押1亿股 [2] - 2018年怡亚通控股向深圳投控转让13.3%股份,并放弃10%表决权,导致实控人变更为深圳市国资委(持股18.3%) [5] - 周国辉持股比例从17.85%下降,目前通过怡亚通控股持股99.01% [2][5] 创始人周国辉背景与财富变动 - 周国辉为怡亚通创始人,1965年出生,拥有深圳大学电子与计算机专业本科及英国威尔士大学MBA学位 [4] - 2015年以290亿元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53名,2024年降至70亿元(第754位),2025年未进入全球富豪榜(门槛10亿美金) [5][6] - 2024年辞去总经理职务,保留董事长职位,系公司改制以来首次总经理换人 [7] 公司财务与市值表现 - 2022-2024年净利润连续下滑,同比降幅分别为49.44%、44.95%、24.92% [8] - 2024年末货币资金132.66亿元,短期借款226.24亿元,应付票据及账款172.23亿元,债务压力显著 [8] - 市值从2015年峰值922.19亿元(股价35.51元)跌至117.1亿元(股价4.51元),蒸发805.09亿元 [8] 公司基本情况 - 曾用名深圳市怡亚通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25.97亿元,超过100%广东同行 [3] - 2007年深交所上市,被称为"国内供应链第一股" [4] - 2021年完成定向增发,现为深圳投控网成员企业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