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半导体

搜索文档
股市必读:宏微科技(688711)7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42.04万元,占总成交额5.49%
搜狐财经· 2025-07-28 03:11
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25日收盘,宏微科技报收于22.53元,上涨2.78%,换手率5.12%,成交量10.89万手,成交额2.45亿元 [1] - 7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42.04万元,占总成交额5.49%,游资资金净流出614.6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727.4万元 [1][3] 公司治理结构调整 - 取消监事会,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董事会成员调整为8名(含3名独立董事和1名职工代表董事) [1][2][3] - 因"宏微转债"转股,注册资本由212,883,660元变更为212,884,185元 [1][2][3] - 修订《公司章程》并废止《监事会议事规则》,同步修订多项公司治理制度 [1][2] 资金管理计划 - 使用不超过1.60亿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产品 [1][2][5][6] - 使用不超过2.00亿元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 [1][6] - 募集资金总额43,000万元(净额42,327.69万元)主要用于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生产研发项目(一期),预计2027年6月30日达产 [5] 外汇及审计相关 - 开展额度不超过1.5亿元或等值外币的远期外汇交易业务,以美元、欧元为主,期限12个月 [1][3][6] - 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2025年审计费用预计68万元(财务报告审计50万元,内控审计18万元) [4] 股东大会安排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定于8月12日召开,审议取消监事会、变更注册资本、修订章程等议案 [2][3] - 股权登记日为8月5日,采用现场+网络投票方式,网络投票时间为9:15-15:00 [2]
中国功率半导体行业:中国终端市场需求趋势最新动态
智通财经· 2025-07-23 18:52
行业需求前景 - 电动汽车需求仍是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功率半导体企业关键增长驱动力 [1] - 工业需求在2025年第二季度复苏后,第三季度环比可能基本持平 [1] - 消费需求在2025年第三季度环比呈现不确定性,部分因家用电器购置补贴收紧 [1] - 汽车领域单位需求预计2025年同比增长20%以上,企业对下半年汽车业务增长保持乐观 [1] - 工业领域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环比多数实现两位数增长,但第三季度订单预计环比持平 [1] 行业盈利能力 - 中国领先硅基功率半导体企业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可能稳定或略有改善 [2] - 近期产能利用率稳健,但行业竞争阻碍晶圆价格直接上涨 [2] - 2025年IGBT组件价格压力较2024年缓解,但SiC材料和器件价格压力仍较大,可能2026年加剧 [2] 公司评级与表现 - 对斯达半导、芯联集成、天岳先进、新洁能维持中性评级 [1][2] - 斯达半导和芯联集成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可能稳定或改善,第三季度前景稳健 [1] - 行业基本面2025年第二至第三季度持续改善,但未出现价格上涨拐点 [2] 投资者关注点 - 行业未来是否会出现有意义的价格上涨或回升是主要关注点 [2]
315家杭州上市“预备军”名单公布
杭州日报· 2025-07-17 11:09
杭州市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更新 - 2025年7月版《杭州市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发布 包含315家公司 覆盖生物医药 数字经济 高端制造 现代服务等多个热门赛道 [1] - 名单中既有胡庆余堂 浙江省盐业等老字号 也有长龙航空 海康机器人等行业龙头 以及认养一头牛 babycare等新消费品牌 [1] - 群核信息 云深处科技等"杭州六小龙"新兴科技公司也入选名单 [1] 科技和医疗领域表现突出 - 科技领域聚集群核信息 云深处科技等"杭州六小龙"企业 以及海康机器人 海康智联科技等海康系公司 [2] - 医疗领域包含百年老字号胡庆余堂 数字健康独角兽微医 以及核力欣健 糖吉医疗 赛基生物等一批医疗企业 [2] 杭州资本市场发展情况 - 2018年推出"凤凰行动计划1 0" 2021年升级至2 0版 2023年提出组建三大千亿基金打造产业基金集群 [3] - 截至2024年6月底 杭州创新基金和科创基金累计批复规模1706亿元 投资项目1580个 投资企业2600家次 [3] - 98%以上项目和90%以上资金投向民营企业 [3] 杭州上市公司现状 - A股杭州上市公司共234家 滨江区占比19 7% 西湖区和余杭区各占12 0% [4] - 总市值超300亿元的上市公司有20家 [4] - 2025年已有中策橡胶等4家杭企登陆A股 中策橡胶市值一度接近500亿元 [4] 港股市场吸引力提升 - 截至7月15日 港股中杭州上市公司达63家 [6] - 6月圣贝拉登陆港交所成为"全球家庭品质护理第一股" 泰德医药也正式挂牌 [6] - 芯迈半导体 海拍客 微脉公司 乐欣户外 德适生物等杭企近期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6]
芯迈半导体港股IPO:收入逐年下滑三年累亏近14亿能否撑起200亿估值? 财务总监李晓蕾为前普华永道合伙人
新浪证券· 2025-07-15 17:06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日前,芯迈半导体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罗兵咸永道担任申报会计师。 据招股书披露,本次H股募集资金预计将用于:(1)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及扩大公司的产品供应;(2)潜在战略投资或收购交易;(3)提高销 售及运营效率;(4)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业绩层面,2022—2024年,芯迈半导体的收入逐年下滑,从16.88亿元降至15.74亿元,区间降幅6.75%;深陷持续亏损泥潭,净亏损额分别为1.72 亿元、5.06亿元及6.97亿元,呈现逐年扩大趋势,3年累计净亏损近14亿元。 芯迈半导体的客户集中度畸高,为业绩增长可持续性蒙上一层阴霾。2022—2024年,客户A虽为芯迈半导体的最大客户,贡献了逾六成收入,但 销售额却逐年下滑,从11.26亿元减少至9.66亿元,区间降幅达14.21%,超过收入降幅。 此外,芯迈半导体本次申报会计师为罗兵咸永道,而公司现任财务总监李晓蕾曾在普华永道任职长达19年,辞职前为普华永道合伙人,辞职次月 即加入公司担任行政总裁助理,今年6月升任财务总监。该层联系是否存在审计独立性风险,进而影响芯迈半导体本次IPO的进程? ...
爆了!延续一季度高增长态势,闻泰科技H1净利预增178%-317%!
格隆汇· 2025-07-14 18:2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3.9亿至5.85亿元 同比增长178%-317% [1][2] - 归母扣非净利润预计2.6亿至3.9亿元 [2] - 延续一季度高增长态势 [1] 战略转型进展 - 彻底告别增收不增利困局 聚焦高ASP赛道 [2] - 富余资金重点加码半导体领域 强化研发体系与供应链建设 [2] - 产品集成业务出售完成 业务结构发生重大转变 [3] 公司治理优化 - 引入半导体业务专家进入董事会 拟任董事杨沐深度参与安世半导体收购整合及管理 [3] - 拟任董事庄伟拥有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现任安世全球人力资源高级总监 [3] - 职工董事沈新佳具备15年以上外企及上市公司法律经验 现任安世半导体CEO办公室首席事务官 [3] AI算力领域布局 - 半导体产品切入数据中心和AI服务器电源核心领域 覆盖UPS/PSU/功率转换模块 [4] - MOSFET产品在AI服务器中的应用价值约为普通服务器的10倍 [4] - 前瞻布局GaN和SiC第三代半导体技术 应对AI服务器功率密度提升趋势 [4] 汽车电子市场优势 - 90%半导体产品符合车规标准 2024年汽车领域贡献62.03%半导体营收 [6] - 产品渗透汽车驱动/电源/电控及智能座舱系统 在电驱电控领域构筑差异化优势 [6] - 临港12英寸晶圆厂车规产能全面释放 强化汽车电子赛道扩张势能 [6] 行业背景 - 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0%大关 6月达53.3%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 [6] - 单台GB300功耗飙升至1400W 推高电源系统对功率器件的用量与性能要求 [4] - 英伟达市值登顶4万亿美元 GB300下半年陆续出货 [4]
浙大校友25亿吞并韩国公司,逆袭全球第一,要IPO了
创业邦· 2025-07-14 11:37
公司概况 - 芯迈半导体是一家功率半导体公司,通过自有工艺技术提供高效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下游应用于汽车电子、电信、消费电子、工业应用和数据中心等领域 [4] - 公司产品涵盖三大技术领域:移动技术、显示技术和功率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信设备、数据中心、工业场景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10] - 公司采用Fab-Lite IDM模式,通过战略性投资晶圆代工厂富芯半导体16.76%股权实现产业整合 [12][13] 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在电源管理IC领域,公司专注于移动和显示应用中的定制化电源管理IC(PMIC),按过去十年总出货量计算,在全球OLED显示PMIC市场排名第一 [5] - 在全球智能手机PMIC领域位列第三(市占率3.6%)、显示PMIC市场排名第五(市占率6.9%),在OLED显示PMIC细分市场以12.7%市占率位居次席 [25] - 2022-2024年电源管理IC产品收入占比均超过90%,分别为16.55亿元、15.97亿元、14.28亿元 [2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88亿元、16.40亿元和15.74亿元,呈现下滑趋势 [20]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72亿元、5.06亿元和6.9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达13.75亿元 [20] - 毛利率呈下行态势,依次为37.4%、33.4%和29.4% [20] - 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68.1%,大中华区收入占比31.9% [20] - 研发开支逐年上升,2022-2024年分别为2.46亿元、3.36亿元、4.06亿元,研发费用率从14.6%增至25.8% [22] 客户与供应链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87.8%、84.6%和77.6%,最大单一客户收入占比高达66.7%、65.7%和61.4% [21] - 最大客户A是一家跨国大型家电及消费电子企业,合作已超10年 [22]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从86.8%降至63.7%,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从31.5%降至16.3% [22] 融资与估值 - 成立仅3年估值就达到200亿元,背后有宁德时代、小米集团、红杉中国、广汽资本等30余家知名机构投资 [5][15] - 2020年9月Pre-A轮融资估值50亿元,2022年5月估值108亿元,7月升至140亿元,8月B轮融资后达200亿元 [16][17] - IPO前股权结构显示,创始人任远程博士通过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3.29%,为单一最大股东 [18] 行业前景 - 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从2020年4115亿元增至2024年5953亿元,预计2029年突破802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7.1% [23] - 汽车电子被视为核心增长引擎,AI服务器、工业机器人等新兴场景蕴含显著机遇 [24] - 行业周期性特征叠加消费电子市场波动导致业绩承压 [25]
新股前瞻|欲以功率器件产品打造新增长点,芯迈半导体利润端能否重回增长轨道?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11:35
功率半导体行业概况 - 功率半导体能最大限度降低能耗,提升汽车、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和工业设备的性能,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应用和汽车等领域 [1] - 随着设备和系统电气化趋势加速,功率半导体的作用日益凸显,士兰微、华润微、斯达半导等企业引领行业发展 [1] - 芯迈半导体在全球OLED显示PMIC市场按过去十年总出货量排名第1位,按2024年收入排名第2位,在全球智能手机PMIC市场排名第3位 [1] 芯迈半导体业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6.88亿、16.40亿、15.74亿元,呈小幅下滑趋势 [2]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38亿、7692.3万、-5333.4万元,连续大幅下滑且由盈转亏 [2] - 电源管理IC产品收入占比达90.7%(2024年),其中移动占比48.5%,显示占比42.2%,功率器件产品收入占比仅9.3% [3] - 境外收入占比近七成,2022-2024年分别为12.31亿、12.16亿、10.72亿元 [4][5] 客户集中度与毛利率 - 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高达77.6%,其中客户A占比61.4% [6][7] - 电源管理IC产品毛利率从2022年38.1%降至2024年32.9%,功率器件产品2024年毛利率为-4.6% [8][9] - 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37.4%降至2024年29.4%,两年下滑8个百分点 [8] 研发投入与战略调整 - 研发费用占比从2022年14.6%提升至2024年25.8%,三费开支占比从27.2%增至45.1% [10][11] - 公司通过功率器件产品开拓国内新增长曲线,2024年该业务收入占比9.3%,毛利率较2023年改善但仍为负值 [12]
英诺赛科称年底将扩产8英寸GaN至2万片/月
第一财经· 2025-07-08 21:19
公司扩产计划 - 英诺赛科将提升8英寸氮化镓产能,预计年底从1.3万片/月扩至2万片/月 [1] - 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内将产能提升到7万片/月 [1] - 英诺赛科是目前实现大规模量产8英寸晶圆的氮化镓集成器件制造商(IDM) [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产品覆盖晶圆制造、分立器件、智能氮化镓IC、驱动控制芯片和氮化镓功率模块 [1] - 氮化镓在充电器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占比越来越高 [1] - 氮化镓凭借高效能和小体积,在电池双向电能转换、光伏光储互补、数据中心功率密度提升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内通过产能提升和产品迭代,能在性能和成本上对传统硅功率半导体形成显著优势,为客户带来高达40%的性能提升和30%的收益 [2]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英诺赛科扩产时间点恰逢台积电退出氮化镓代工业务 [1] - 英飞凌宣布在300mm晶圆上的可扩展GaN生产已步入正轨,首批样品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向客户提供 [1] - 根据Yole Group预测,到2030年GaN在功率应用领域的收入将以每年36%的速度增长,达到约25亿美元 [2] 技术路线与商业化进程 - 相较于8英寸晶圆,12英寸晶圆的芯片产出数增加2.3倍,但要维持稳定良率并不容易 [2] - 公司强调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可以量产12寸MOCVD设备,将聚焦8英寸产线工程化成熟度 [2] - 英诺赛科预计12英寸技术到2030年才能实现商业化 [2] - 公司表示需要陪伴客户3-5年时间才能看到成果 [2]
扬杰科技(300373) - 300373扬杰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8
2025-07-08 17:44
收购相关 - 收购原因:战略上,贝特电子与公司有终端应用场景协同效应,是未来战略发展方向之一;市场上,下游领域与公司高度重合,有市场协同性;产品上,与公司产品同属保护器件大类,有产品品类横向协同效应 [3] - 支付方式: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改以现金方式收购全部或部分股权;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40.28亿,后续将综合多方面考虑支付方式 [4][14][19][23] - 收购价格:将以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为基础,由双方协商确定,目前审计和评估工作未完成,价格未确定 [9][13][14][15][22] - 收购进度:正在与交易对手方洽谈,希望年内完成,但协议未达成一致,时间不确定 [8][20][21][22][30] - 收购风险:将对贝特电子进行尽职调查,确保无风险才会收购;计划设置保护条款和业绩承诺,具体在谈判中 [13][17] 业绩与股价 - 业绩情况:公司目前经营状况良好,贝特电子2025年上半年业绩保持增长,具体以公告为准 [5][25] - 股价影响:股价短期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重视市值管理,将专注主业、延伸产业链、加强与投资者沟通 [5][10][11][24] - 分红情况:公司自上市后持续现金分红,每年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20%,近年来加大比例和次数 [14] 公司发展 - 业务布局:2025年继续完善外延式增长路径,与优质公司合作;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针对特定产品和细分市场;强化双利润中心机制,升级运营体系 [26] - 全球战略:推进国际化布局,加大国际市场资源投入,加强双向联动;2025年加大全球研发布局,在日本、台湾等地设研发办公室 [26] - 可持续发展:坚持创新、制度、核心竞争力可持续战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响应国家号召,建立能源管理系统,降低碳排放 [27] 其他 - 投资者建议:对以低于20元/股每10股配售3股的建议,公司将审慎考虑资金筹集方式;会考虑中报发预告的建议 [2] - 市场反应:公司重视市场反应,将加强沟通、提高透明度、调整策略应对负面反应 [15][16]
产业观察:【数字经济资本市场周概览】信通电子深交所挂牌上市,芯迈半导体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07 23:03
融资概况 - 2025年6月28日 - 7月4日,国内外科技产业共12起融资事件,国内9起、国外3起[1][9] - 国内先进制造、人工智能、企业服务行业融资事件数分别为6、2、1件,位列前三[1][9] 上市与招股 - 7月1日,信通电子在深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价每股16.42元[12] - 6月30日,亿纬锂能、镁佳股份、芯迈半导体、翼菲智能、瑞为技术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主板上市[17][19][22][26][29] 二级市场表现 - 上周大盘指数上涨,上证指数涨1.40%报3472点,深证成指涨1.25%报10509点,创业板指涨1.50%报2156点[4][33] - 汽车电子指数/元宇宙指数涨幅为0.25%/1.59%,半导体指数/人工智能指数跌幅为0.89%/1.68%[4][33] - 半导体指数/汽车电子指数/人工智能指数/元宇宙指数换手率13.0%/9.6%/8.8%/7.6%[4][34] 估值情况 - 截至7月4日,半导体/汽车电子/人工智能/元宇宙指数PE估值为112.2/35.3/61.2/42.1倍,较前一周-0.9%/+0.4%/-1.5%/+2.1%[38] - 截至7月4日,半导体/汽车电子/人工智能/元宇宙指数PB估值为4.7/3.2/5.4/3.8倍,较前一周-0.9%/+0.5%/-1.8%/+2.2%[40] 风险提示 - 存在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41][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