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量质齐升
经济日报· 2025-05-07 05:57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 数据生产量达41.06ZB 同比增长25% [1] - 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 累计建成5G基站4251万个 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656亿户 [1] - 八大枢纽节点地区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 [1] 人工智能应用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2] - 中国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比重超40% 体现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2] - 科大讯飞构建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 利川智算中心打造首个县域文旅大模型 [2] 工业智能化 - 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 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 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覆盖超80%制造业行业大类 [3] - 中国一汽发布基于阿里通义大模型的企业智能体OpenMind 具备业务处理、辅助决策等功能 [3] -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为线缆企业构建智缆大模型 工作效率提高20%以上 运维效率提高30% [3] 数据要素市场 - 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超1600亿元 同比增长30%以上 [5] - 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审核通过700项登记数据 [5] - 中国电子提出"数据元件"理论 数据元件加工交易中心已在郑州、温州等城市落地 [6] 数据基础设施 - 国家数据局组织18个城市开展可信数据空间等6种技术路线先行先试 [8] - 蚂蚁密算发布"密态可信数据空间"产品 支持PB级数据分钟级计算 [8] - 奇安信打造大模型安全空间 构建多维度防御体系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9]
逐新向高,城区经济多点开花
新华日报· 2025-05-07 05:24
经济发展概况 - 云龙区以1%的面积贡献徐州5%的GDP,投资强度连续5年居主城区首位,商品房销售面积、财税贡献度连续3年居主城区第一 [1] - 云龙区每年吸引人口净流入超5000人,城市向心力不断增强 [5] 消费与文旅产业 - 云龙区消费提质扩容和文旅融合是推动城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盒马鲜生区域首店为东部商圈引流超百万人次 [2] - 德基广场即将开业运营,预计150余个品牌首入徐州,带动中心商圈新增外来消费30%以上 [2] -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157.5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65.16%),旅游总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7.74%) [2] 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 - 检验检测产业园集聚33家机构(占徐州1/5),覆盖20个领域、293个产品类别、12489项检测参数 [3]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达73家,2023年营收140亿元(全市第一) [3]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2023年营收13.4亿元(历史新高),重点布局智能制造、生物科技等赛道 [3] 金融与区域协同 - 金融服务中心集聚195家金融类和总部型企业,推动小微企业贷款审批周期从5天压缩至24小时 [4] - AI算力服务平台为12家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效率40% [4] - 淮海国际博览中心"五一"车展接待观众15.75万人次,销售车辆5398辆(金额7.77亿元),40%订单来自周边城市 [5]
稳住就业基本盘 新一轮政策“组合拳”加速落地
上海证券报· 2025-05-07 02:40
◎白丽斐 记者 李苑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近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多部门推出新一轮稳就业政策"组合拳",包括扩容 就业空间、突出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等。 开栏语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近期,国新办就稳就业稳经济推 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多部门透露正在密集部署一系列增量政策。即日起, 上海证券报推出"稳经济增量政策"系列报道,从就业、外贸、投资、工业、消费等多维度跟踪解析政策 落地情况和实效。 市场人士表示,此次政策"组合拳"通过"短期纾困+长期转型"双轨并行,既解决企业现金流压力,又引 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有利于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促产业,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激发企业内 生动力提供有力支撑。 加大岗位释放力度 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消费新热点打造、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基本民生服务提供等重点领域,央地出台 激励政策,加大岗位释放力度。 ■"稳经济增量政策"系列报道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 加43万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 ...
发布新一轮惠企政策、签约18个产业项目 成都东部新区以招商引智促“立园满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6 22:20
成都东部新区五年发展成果 - 成都东部新区挂牌成立五年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22 6亿元 为成立之初的2 5倍 增速全省第一[3] - 过去五年实施重点项目1035个 产业化项目到位内资年均增长25% GDP年复合增长率达33 8%[3] - 2024年新签约市级认定重大产业化项目18个 总投资165 5亿元 已超过去年全年签约项目数[3] 2025年"立园满园"攻坚计划 - 提出到2025年底产业园区实现固投200亿元以上 培育营收亿元以上企业25家 高成长型企业70家 新招引重大产业化项目18个以上[1] - 四大产业园区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力争到2027年实现主攻产业产值等"五个翻番"[1] - 国际空港临空制造和物流片区将实施28项举措 完善天府机场对外开放空中通道 做大航空货运枢纽[1] - 简州智能制造片区2024年目标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 5%以上 建成全市领先装备制造特色园区[1] 首批惠企政策发布 - 发布首批10个惠企政策 构建"普适性+专项性"政策体系 其中6项已正式出台[2] - 政策涵盖人才聚集 科技创新 工业经济 航空经济 生命健康及检验检测等关键领域[2] - 检验检测产业支持政策最高可给予200万元资金支持 包括载体租金减免等9条措施[2] - 后续政策将聚焦先进制造业 科技创新 天府综保区 可持续航空燃料等行业领域[2] 二季度招商引资成果 - 与18家企业签署项目合作协议 涵盖航空航天 智能制造 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领域 总投资超110亿元[2] - 与民航二所共建可持续航空燃料中试基地项目 将建设四套SAF中试装置 填补成都SAF研发环节空白[3]
申银万国期货早间策略-20250506
申银万国期货· 2025-05-06 14: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股仍有韧性,后续主要关注我国出台的关于提振国内经济方面的有力政策,短期持续震荡后预计很快会再度选择方向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指期货市场 - IF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3752.00、3716.20、3663.20、3637.80,涨跌分别为 -6.40、 -9.60、 -7.00、 -6.00,涨跌幅分别为 -0.17、 -0.26、 -0.19、 -0.16,成交量分别为20059.00、42386.00、6879.00、2373.00,持仓量分别为48409.00、136357.00、55233.00、7044.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2138.00、2217.00、390.00、1225.00 [1] - IH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2627.20、2609.20、2578.00、2575.80,涨跌分别为 -12.80、 -14.00、 -12.80、 -10.40,涨跌幅分别为 -0.48、 -0.53、 -0.49、 -0.40,成交量分别为10889.00、26366.00、3669.00、774.00,持仓量分别为17334.00、44590.00、17493.00、1567.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40.00、1522.00、576.00、75.00 [1] - IC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5590.20、5497.00、5365.60、5273.00,涨跌分别为17.40、9.40、5.00、6.40,涨跌幅分别为0.31、0.17、0.09、0.12,成交量分别为21929.00、38409.00、8218.00、3883.00,持仓量分别为46587.00、94639.00、44900.00、11692.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 -1258.00、 -1230.00、 -57.00、1431.00 [1] - IM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5905.40、5801.40、5627.60、5500.60,涨跌分别为40.60、32.40、20.60、22.20,涨跌幅分别为0.69、0.56、0.37、0.41,成交量分别为36606.00、108819.00、20491.00、6528.00,持仓量分别为61187.00、153214.00、69465.00、18314.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 -2106.00、 -6247.00、 -513.00、694.00 [1] - IF下月 - IF当月、IH下月 - IH当月、IC下月 - IC当月、IM下月 - IM当月隔月价差现值分别为 -35.80、 -18.00、 -93.20、 -104.00,前值分别为 -33.00、 -17.80、 -86.60、 -94.40 [1] 股指现货市场 - 沪深300指数前值指数点数3770.57,成交量143.68亿手,总成交金额2448.20亿元,前两日值指数点数3775.08,成交量111.51亿手,总成交金额1974.63亿元 [1] - 上证50指数前值指数点数2633.16,成交量43.22亿手,总成交金额724.98亿元,前两日值指数点数2645.51,成交量28.04亿手,总成交金额538.94亿元,涨跌幅 -0.47 [1] - 中证500指数前值指数点数5631.82,成交量138.39亿手,总成交金额1816.17亿元,前两日值指数点数5604.91,成交量126.74亿手,总成交金额1580.33亿元,涨跌幅0.48 [1] - 中证1000指数前值指数点数5950.12,成交量195.46亿手,总成交金额2417.59亿元,前两日值指数点数5903.38,成交量186.02亿手,总成交金额2194.12亿元,涨跌幅0.79 [1] - 能源、原材料、工业、可选消费行业前值分别为2075.95、2434.94、2000.01、6326.87,前2日值分别为2080.22、2445.34、2003.97、6305.36,涨跌幅分别为 -0.21%、 -0.43%、 -0.20%、0.34% [1] - 主要消费、医药卫生、地产金融、信息技术行业前值分别为22704.05、7773.03、6002.97、2298.09,前2日值分别为22637.13、7694.19、6074.25、2277.33,涨跌幅分别为0.30%、1.02%、 -1.17%、0.91% [1] - 电信业务、公用事业行业前值分别为2712.24、2610.29,前2日值分别为2699.67、2619.69,涨跌幅分别为 -0.46%、 -0.36% [1] 期现基差 - 沪深300前值IF当月 - 沪深300、IF下月 - 沪深300、IF下季 - 沪深300、IF隔季 - 沪深300分别为 -18.57、 -54.37、 -107.37、 -132.77,前2日值分别为 -17.28、 -50.28、 -105.08、 -129.48 [1] - 上证50前值IH当月 - 上证50、IH下月 - 上证50、IH下季 - 上证50、IH隔季 - 上证50分别为 -5.96、 -23.96、 -55.16、 -57.36,前2日值分别为 -6.51、 -24.31、 -55.71、 -62.11 [1] - 中证500前值IC当月 - 中证500、IC下月 - 中证500、IC下季 - 中证500、IC隔季 - 中证500分别为 -41.62、 -134.82、 -266.22、 -358.82,前2日值分别为 -31.11、 -117.71、 -244.11、 -329.31 [1] - 中证1000前值IM当月 - 中证1000、IM下月 - 中证1000、IM下季 - 中证1000、IM隔季 - 中证1000分别为 -44.72、 -148.72、 -322.52、 -449.52,前2日值分别为 -35.38、 -129.78、 -293.38、 -425.18 [1] 其他国内主要指数和海外指数 -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未给出具体数据 [1] - 恒生指数、日经225、标准普尔、DAX指数前值分别为22504.68、36830.69、5650.38、23344.54,前2日值分别为22119.41、36452.30、5686.67、23086.65,涨跌幅分别为1.74%、1.04%、 -0.64%、1.12% [1] 宏观信息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所有在国外制作进入美国的电影征收100%关税,正在就贸易协议与许多国家进行会晤,本周可能达成一些协议 [2]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主持东盟与中日韩财长和央行行长会,通过在清迈倡议多边化下新设以人民币等可自由使用货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相关安排 [2] - 因港元汇价触及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周二卖出605.43亿港元,连续3日累计卖出1166.14亿港元,维持港元汇率稳定 [2] - “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6万份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家电销售119亿元,数码产品销售64亿元 [2] -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指出中美经贸合作总体平衡双赢,滥施关税损人害己 [2] 行业信息 - 国家将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建设数据基础设施项目,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快构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架构,研制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规划 [2]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闭幕,签约数字经济重点项目455个,总投资额2280亿元,比上届分别增长8%和12% [2] - 昆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调整,单缴存人家庭从50万元调至70万元,双缴存人家庭从80万元调至100万元 [2] - “五一”消费旺季多家银行推出大额信用卡、备用金等产品限时促销活动和消费贷利率优惠活动,当前利率优惠更克制理性 [2] 股指观点 - 五一长假期间海外市场偏暖,A50上涨,上一交易日股指涨跌分化,计算机板块领涨,银行板块领跌,全市成交额1.19万亿元,IH2505下跌0.48%,IF2505下跌0.17%,IC2505上涨0.31%,IM2505上涨0.69% [2] - 4月29日融资余额减少13.50亿元至17913.26亿元 [2] - 上证50和沪深300内需比重高,若中美争端持续受影响小、防御性高;中证500和中证1000成长型行业比重较大,出口较多的消费电子类受中美关税争端影响大 [2]
近九成省份经济同比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 今年一季度各地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经济增速 - 一季度近九成省份经济同比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全国共有20个省份GDP增速在全国整体水平(5.4%)及以上 [1] - 上海一季度GDP增速为5.1%,高于去年全年和去年一季度0.1个百分点 [1] - 广东一季度GDP增速为4.1%,经济总量达到33525.51亿元 [2] - 湖北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3%,创近12个季度最高增速 [2] - 浙江和山东一季度GDP增速均达到6.0% [2] 民营经济与工业表现 - 浙江民营经济总量达6.1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67.4% [2] - 浙江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贡献率达78.5% [2] - 浙江民营企业进出口1.05万亿元,增长8.4%,占全省外贸比重81.1% [2] - 山东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 [2] - 广东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0588.53亿元,占GDP比重65.3%,增速提升2.5个百分点至4.3% [3] 新兴产业与新质生产力 - 浙江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6] - 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5.3% [6] - 广东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9.9%、83.5%、31.3%、10.8% [6] - 湖南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1%,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5% [7] - 湖南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5.9% [7] 消费与内需 - 湖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6%,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 [4] - 湖南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5.7%,合计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 [4] - 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172.8亿元,同比增长5.6% [4] - 河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400.54亿元,同比增长7.0% [5] - 河南网上零售额为1194.5亿元,同比增长14.7% [5] - 上海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家具类和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0.6%、20%、10.7% [5] - 上海1级和2级能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74.3%,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90.6% [5]
抢抓科创机遇 产业与中心城区共生长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让基层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
解放日报· 2025-05-02 10:49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回归都市”成全球城市发展新趋势,上海中心城区积极打造科创集聚区,党员干部表示要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抢抓机遇激发发展新动能,为上海建设科创高地贡献力量 [1] 杨浦 - 杨浦区正从“工业杨浦”向“数字杨浦”蝶变,有数字经济企业超8000家,在线新经济营收突破3000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二,约占全市五分之一、中心城区三分之一 [2] - 杨浦区集聚7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分别占上海的50%和全国的5%,区内累计培育各类企业数量均位居上海中心城区首位 [2] - 杨浦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数字经济企业超2000家,含8家独角兽企业 [2] - 科创元素向杨浦区一带、一区、一圈产业地标加速集聚 [3] - 杨浦将做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打造三大场景服务头部企业,深化校企联动,建设环高校创新街区 [3] 黄浦 - 黄浦区将在世博园区浦西片区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央科创区,发挥金融、资本、人才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4] - 世博园区浦西片区面积约1.92平方公里,去年布局中央科创区,要实现四大核心功能,打造都市型科创引领区 [4][5] - 中央科创区已集聚相关领域龙头企业,将培育“1+N+1”产业体系,打造特色载体和创新中心 [5] 静安 - 静安市北高新园区是上海中心城区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将锚定“新质跃升”,激活“创新动能” [6] - 静安区聚焦云数智链一体化发展,布局区块链、超高清视听产业新赛道,打造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平台 [6] - 市北高新园区以“一谷一环一走廊”构建融合发展矩阵,未来将夯实顶层设计,营造创新生态,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7] 虹口 - 虹口区围绕新兴产业赛道,打造充满活力与竞争力的科创生态体系,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3.34%,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金额同比增长86.4%列各区第一 [8] - 虹口区“北外滩”和“北中环”双北联动,为科创发展提供引擎,北科创集团将聚焦生物医药产业打造孵化集聚地 [8][9] 长宁 - 长宁区将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聚焦特色主导产业,瞄准低空经济等新赛道,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0] - “上海硅巷”科创街区截至去年底集聚800余家科技创新生态企业,新产业、新赛道呈现蓬勃集聚态势 [10] - 西井科技业务覆盖多场景,产品和服务落地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黑湖科技将投入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10][11]
广东发布12条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突出培育发展前沿赛道产业 单个企业年度贴息最高2000万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01 08:46
政策支持措施 - 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新增银行贷款贴息,省财政按不超过贷款利率的35%进行贴息,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最高2000万元 [1][2] - 全省统筹组建超万亿元总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其中省级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 [1][3] - 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中心落户一次性给予最高600万元奖励 [1][4] 重点产业领域 -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商业航天、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点领域 [2] - 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实施针对性招商引资政策 [2] - 对特别重大产业招引项目制定更加精准的支持政策 [2] 融资支持体系 - 推动每年政府性担保融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 [2] - 鼓励各地市制定相应的贷款贴息和融资担保政策 [2] - 形成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并购投资、S基金等有效投资体系 [3] 外资企业支持 - 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支持政策新增设立能级奖励,最高800万元一次性奖励 [4] - 外资研发中心符合条件的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再叠加最高500万元奖励 [4] - 各市可制定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配套支持政策 [4] 人才引进计划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每年吸纳超过100万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 [4] - 有条件地市对来粤求职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交通补贴和住宿便利 [4] - 对高精尖缺和前沿赛道领域重点人才实行"一人申请,全家落户"政策 [4] 项目服务机制 - 对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立首谈首报机制 [5] - 对在粤企业实行"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有事必到"服务原则 [5] - 投资促进成效显著的地市、县(市、区)每季度给予500万元奖励 [5] 政策执行期限 - 政策执行年限为2025-2027年 [6] - 深圳市参照本政策自行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6]
广东发布12条干货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单个企业年度贴息最高2000万元
证券时报· 2025-04-30 22:04
广东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措施 核心观点 - 广东省出台12条措施聚焦前沿产业培育、融资成本降低、产业基金建设、应用场景开发等方向,旨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 前沿赛道产业培育 -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商业航天、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领域 [1] - 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实施针对性招商政策 [1] - 对特别重大项目制定精准支持政策 [1] 降低融资成本 - 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银行贷款(用于厂房建设、设备购买、技术改造、科技研发)提供不超过35%的财政贴息,单笔贷款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2] - 年度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上限2000万元 [2] - 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规模,目标每年超过1000亿元 [2] 产业基金体系 - 整合组建超万亿元总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其中省级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 [3] - 覆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并购投资、S基金等,重点投向早期、小型、硬科技项目 [3] - 每年促成100个以上海外主权基金和国际机构投资合作项目,导入1000个高成长项目 [3] 应用场景与要素保障 - 定期发布前沿产业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实施场景招商 [4] - 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允许预支建设用地指标,竞买保证金可低至底价10%并可分期缴纳 [4] - 优化环评管理,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 [4] 人才与招商机制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每年吸纳超100万高校毕业生及各类人才 [4] - 建立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首谈首报机制,防止招商"内卷" [4] 投资促进激励 - 对投资促进成效显著的地市/县区每季度给予500万元奖励,用于投资促进、企业服务等 [5]
广东:突出培育发展前沿赛道产业,降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成本
快讯· 2025-04-30 20:38
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措施 - 广东省政府出台《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1] - 重点培育前沿赛道产业包括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商业航天、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现代化海洋牧场[1] - 将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并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1] - 对特别重大产业招引项目制定精准支持政策[1] 产业支持政策 - 实施针对性招商引资政策吸引重点领域企业[1] - 结合产业特点依法依规制定专项支持措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