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

搜索文档
李红军在青山湖区调研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运营情况
搜狐财经· 2025-06-20 00:00
产业集群发展 - 青山湖区聚焦现代针纺、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壮大产业规模 [6] - 园区定位明确,针对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集聚产业要素、培育产业生态 [6] - 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增强产业聚集度和竞争力,加快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6] 企业运营与项目进展 - 鲁班智造高端数码产品制造、数字直播基地、江西科创产业园产教融合制造基地等项目正在推进 [3] - 卡拉多食品年产3000T烘焙食品科技产业园、江西万唐服饰技术及销售中心、江西盛源印花产业园等项目运营中 [3] - 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能效能,拓展发展空间,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3] 政府支持与要素保障 - 有关部门主动靠前服务企业,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织密交通路网,引进服务业业态,解决用水用电问题 [5] - 支持企业抢抓扩内需、促消费机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抢占市场份额 [5] - 助力企业出海抢订单,扩大优势产品出口,推动南昌制造走向世界 [5] 产业生态与人才培养 -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提供就业指导,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5] - 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环保投入,优化生产工艺 [5] - 盘活资源,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加大投资、扩大产能 [5]
珠三角粤东西北携手,超越帮扶迈向共赢
南方都市报· 2025-06-19 23:32
招商会成果 - 本次招商会共达成投资项目661个 投资总额3022亿元 涵盖电子信息 新能源 新材料 食品加工 低空经济等产业领域 [1] - 现场签约21个重点项目 投资金额409亿元 [1] - 前两届招商会共达成投资项目575个 投资总额4814亿元 本次招商会投资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5% 但投资总额同比下降37% [2] 产业转移分析 - 珠三角地区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和土地资源制约 部分产业需向粤东西北转移 [1] - 粤东西北地区拥有发展空间 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 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 [1] - 具体案例包括湛江引入绿色石化项目 梅州发展健康食品产业 清远布局无人机制造基地 [1] 区域合作模式 - 合作模式从帮扶转向多层次 网络化的区域创新共同体 [3] - 产业转移"输血"机制与自主发展"造血"功能形成良性互动 [3] - 避免了"虹吸效应" 实现互利共赢 对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具有示范意义 [2] 企业投资案例 - 中创新航江门项目从签约到动工仅用40天 50万平方米厂房一年内竣工投产 [3] - 永道控股计划投资20亿元建造广东环保制造基地 看好汕尾 韶关和河源的农业资源 [3] 营商环境优化 - 企业日益看重粤东西北地区的政务服务效率和产业配套能力 [2] - 12个地市负责人现场揭榜招商 展示资源禀赋和优惠政策 [3] - 政府高效服务成为吸引投资的关键因素 [3]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观察|挖掘AI潜力 数字化让就业服务更智能
新华网· 2025-06-19 21:09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海康威视合作开设"杭电—海康威视嵌入式特色课程班",深度融合产业需求与教学资源,涵盖计算机系统、Linux、嵌入式和计算机视觉等核心领域[1] - 课程班采用企业专家设计授课模式,三年来共招收148位学员,优秀学员可获得海康威视实习就业机会,近4年该校331名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进入海康威视关键岗位[2] - 合作模式扩展至华为、恒生科技等企业,形成产教融合矩阵,2019-2023年已有22个工科专业完成"互联网+、数字+"转型,2024年将覆盖所有专业包括人文社科类[3] 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 浙江大学上线AI视频模拟面试平台,提供100个固定岗位模拟场景,覆盖近20个行业头部企业题库,帮助学生提升面试准备效率[3] - 开发"AI生涯导师智能体",整合学校政策、职业指南、就业平台功能及校友经验,提供就业资讯、疑难解答和情绪支持服务[4][5] - 数字技术应用显著提升岗位信息匹配效率,改变传统低效的招聘网站搜索模式[4] 政府就业保障政策落地 - 杭州市西湖区青荷驿站为求职青年提供7天6晚免费住宿,累计服务5598人次,节省人均1400元求职成本,配套开展28场技能培训服务1045人[6] - 西湖区推出"技能照亮前程行动",开展重点产业培训超5000人次,带动岗位练兵8600余人次,建成2个技能型社区和3个"30分钟技能培训圈"[7] - 杭州"青荷计划"通过八大维度举措支持青年人才,截至4月已设立84个驿站、3500套房源,提供超19万人/天次安居保障[8]
前海将打造赴港上市培育基地 布局保税维修等新业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21:05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要求深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提升服务贸易 [1] - 前海作为核心区域,已落地17项改革举措,2024年GDP达3008.8亿元(同比+8.6%),进出口7066.5亿元(同比+42.4%),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占深圳全市60.4%) [1] - 重点部署四大改革任务: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金融技术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法治化治理模式 [2][3][4] 金融与科技领域举措 - 前海将聚焦新兴金融、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打造赴港上市培育基地 [1][3] - 已推出"科技初创通"信贷,落地深圳首家险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牌照,设立"专精特新"专板 [3] - 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前海将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服务香港大学等机构科研成果转化 [2] 贸易与开放政策 - 货物贸易领域首创"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模式,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业态 [3][4] - 服务贸易将实施跨境负面清单和CEPA开放清单,推动运输、金融、电信等优势行业,拓展游戏出海、软件外包等新业态 [3][4]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2024年进出口5367亿元(同比+52.3%),综保区进出口3752.5亿元(同比+49.9%) [5] 数字与数据产业布局 - 上线深港数据跨境验证平台,启动全国首个数据经纪人创新中心,建设国际数据产业园 [3] - 扩大增值电信开放,吸引外资落地全资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开展互联网接入服务 [6] - 支持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软件开发,搭建游戏出海服务平台,拓展文创数字贸易 [6] 人才与法治环境 - 已实施入境签证、永久居留等便利政策,将深化深港联合引才机制,便利港澳专业人士执业 [2] - 率先落地"港资港法""港资港仲裁",完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集聚商事调解机构 [4]
江西吉安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 去年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21:00
产业发展 - 吉安电子信息产业2024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 [1] - 新材料产业2024年营收930亿元 今年将突破千亿 [2] - 先进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加快向千亿迈进 [2] - 新能源 绿色食品产业持续扩量提质 [2] - 新签约投资或产值过百亿的"双优"项目19个 [1] 农业品牌建设 - "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位列中国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第7位 [4] - "井冈山"品牌产品年销售额超130亿元 增长61% [4] - 品牌平均溢价21.8% 带动50多万名农户增收 [4] - 组建"井冈山"品牌管理公司 农产品供应链公司 绿色农产品促进会 [2] 改革创新 - 提出319项改革任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路径 [1] - 30多项改革获评全国全省改革典型案例 [4] - 林权抵押融资等改革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典型经验 [4] - 生态产品GEP核算总值达3940亿元 位居江西省前列 [4] 基础设施建设 - 2024年全市港口吞吐量增长159% [4] - 中心城区累计改造闲置地块88宗 新增停车位5200多个 [4] - 新增口袋公园 健身公园 便民工坊等32个 [4] - 建成就业之家3100多个 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55个 "一老一小幸福院"147个 [4]
再论:中国人口往何处去?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2025-06-19 19:50
中国人口变化与趋势 - 2024年中国新生婴儿数量反弹至954万,低于此前预测的1000万以上 [5] - 总人口自2021年见顶后连续三年减少,预计2027年跌破14亿,2039年跌破13亿,2047年跌破12亿 [7] - 2025年新出生人口将下降到900万以下,2028年跌破800万,2035年可能跌破700万 [6] - 中国2021年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2032年达到超老龄化社会标准,2048年达到日本当前老龄化水平 [8] - 中国15-29岁年龄段生育率高于日本和英国,但30-49岁大龄育龄妇女生育率明显偏低 [15] - 性别比例失衡(2006-2010年出生人口男性比女性多20%)和学历错位(高学历女性多于男性)导致结婚率下降 [25][30] 人口流向与区域特征 - 城镇化率增速从年均1.4个百分点降至0.8个百分点,户籍城镇化率增速更低 [32] - 农民工平均年龄达43.1岁,50岁以上占比超30%,跨省流动比例下降 [39] - 人口向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都市圈集中,浙江常住人口净流入数量和增速全国第一 [45][46] - "双子星"现象显著:江苏59%净流入人口流向苏州和南京,广东65%流向深圳和广州,福建68%流向厦门和福州 [51] - 省会城市虹吸效应明显,经济欠发达省份的省会人口仍保持净流入 [48] 产业结构与就业趋势 - 2012年工业就业人口达2.32亿峰值后逐年减少,2024年降至2.13亿 [59] - 2024年中国第三产业GDP占比57%,就业占比49%,与美国(83.4%)差距显著 [64] - 日本和德国第三产业就业占比达70%,显示制造业强国服务业就业潜力 [70]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024年同比下降3.3%,工业拉动就业边际效应递减 [74] - 成都、合肥等新兴高技术制造业城市用电量增速显著,带动人口集聚 [77] 国际比较与政策启示 - 中国总和生育率约1.1,介于日本(1.2)和英国苏格兰(1.3)之间 [16] - 法国阶梯式生育补贴(多孩奖励)和瑞典强制男性陪产假政策效果显著 [23] - 丹麦0-6岁托育服务覆盖率超95%,政府承担80%费用,缓解女性职场压力 [24] - 移民政策对生育率影响关键,美国年轻移民高生育意愿拉升整体数据 [18] - 人口流动呈现"西向东、北向南、农村向城市、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特征 [79]
成都招商放大招:全球产业都坐不住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9:35
成都招商引资成果 - 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吸引近400名来自世界500强、跨国企业、行业头部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嘉宾参会[1] - 2025年1-5月成都市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497个、同比增长182%,1-4月到位外资6.56亿美元、同比增长58.89%[3] - 超30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国际友城达241座,年均新增5座友城[3] 产业链发展现状 - 培育2大万亿级集群、10条千亿级产业链[4] - 华为在成都深耕20年,鸿蒙电脑新品选择成都首发[4] - 空客选择成都因航空产业生态完备、双机场枢纽优势及人才资源[12] 创新招商模式 - 推出"链主基金招商"新模式,计划到2030年打造12只链主基金,总规模超600亿元[7] - 发布百亿级"链主基金行动计划",聚焦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7] - 构建"天使+科创+重产+并购+S"全生命周期基金投资体系[7] 产业政策支持 - 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覆盖"孵化—转化—成长"全流程基金体系[5] - 提供近1000万平方米各级孵化载体空间[5] - 对外资研发中心给予资金支持[5] 重点企业投资案例 - 新美星空拟投资150亿元建设全球微短剧总部基地,包括行业大模型及拍摄基地[11] - 国星宇航"星算"计划全球总部落地成都[11] - 丰田中国将在成都开展氢能产业链合作[11] 城市吸引力要素 - 拥有1500座公园、1万公里绿道、8000家咖啡馆及30万家餐饮店[10] - 连续10年获评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连续6年获最佳引才城市[10]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0%,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6.2%[9]
2025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共达成661个投资项目 投资总额超3000亿元
快讯· 2025-06-19 17:39
金十数据6月19日讯,今日,2025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在广州市举行。从现场获悉,本次 招商会共达成661个投资项目、投资总额3022亿元。据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介绍,本次招商会达成 的投资项目涵盖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低空经济等多个产业领域,现场签约的21个重 点项目总投资409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3个,10亿元至50亿元的项目有14个。 (上证报) 2025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共达成661个投资项目 投资总额超3000亿元 ...
5月VC/PE并购报告
投中网· 2025-06-19 11:34
中企并购市场数据分析 - 2025年5月宣布并购交易318笔,环比下降37.89%,同比下降34.57%,披露金额的192笔交易总金额116.02亿美元,环比下降42.38%,同比下降47.13%,创年内新低 [8] - 完成并购交易220笔,环比下降4.35%,同比下降6.38%,披露金额的137笔交易总金额114.10亿美元,环比下降13.03%,同比大幅上升122.58% [9] - 能源及矿业、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行业并购规模居前三,山东交易规模全国第一 [6][30] 私募基金并购退出概况 - 5月共32支私募基金通过并购退出,回笼资金56.07亿元,金额环比下滑 [13] - 典型案例包括:元素基金转让东阳光5%股权回笼12.55亿元,君联资本转让乖宝宠物0.92%股权回笼6.93亿元,民和资本通过镨芯电子股权转让回笼5.26亿元 [14][16][17] - 消费和电子信息行业成为基金退出主要领域,单笔金额最高达12.55亿元 [18] 重大并购案例 - 超1亿美元完成交易7笔,最大案例为伊泰煤炭16.1亿美元要约收购ST新潮50.1%股权 [20] - *ST松发11.11亿美元收购恒力重工100%股权,转型高端装备制造 [21] - 中航工业5.3亿美元收购中航西飞5.76%股权,电子信息领域正芯半导体3.4亿美元收购镨芯电子64.42%股权 [22][24] 行业地域分布 - 江苏并购案例数量第一(32起),山东交易规模居首(38.8亿美元) [25][30] - 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行业交易数量并列第一(各32起,占比14.5%),能源及矿业交易金额占比最高(34%,38.8亿美元) [30][32] - 传统制造(10.9%)、医疗健康(7.3%)、化学工业(5%)为次要活跃领域 [32]
湖南:1—5月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
快讯· 2025-06-19 10:53
湖南省规模工业增长情况 - 1—5月湖南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1%,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1 2个百分点 [1] - 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支撑作用显著,增加值增长12 9%,拉动规模工业增长4 1个百分点 [1] 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表现 - 金属制品业增长23 6%,增速领先 [1] -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6 2%,表现突出 [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 4%,保持较快增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