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

搜索文档
港美股看台丨年内港股表现领先全球,还能涨吗?
证券时报· 2025-07-30 20:45
还有上涨空间吗? 港股市场在年内表现领先全球后,近几个交易日波动开始加大。其中7月30日,恒生指数收盘下跌 1.36%,创出近一个多月来最大单日跌幅。 在波动加大后,港股市场后续还有机会吗? 年内港股表现领先全球 与此同时,2025年以来,南向港股通资金的交投也进一步趋向活跃。2025年以来,南向港股通资金累计 成交额已超过15万亿港元,也已超过2024年全年11.23万亿港元的累计成交额。 在2024年触底回升后,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再接再厉,总体强劲上行,并领先于全球主要股市。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恒生指数年内累计上涨超过25%,明显超过同期美、日、欧等主要市场股市表 现。数据显示,当地时间年初至7月29日,美股市场道琼斯工业指数累计上涨4.91%,纳斯达克综合指 数累计上涨9.26%,标准普尔500指数累计上涨8.32%。此外,日本股市中,日经225指数2025年以来累 计上涨1.91%。 另外,港股市场主要指数年内表现也优于同期A股市场主要指数表现。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上证指 数累计涨幅为7.88%。 不过,在经历连续上涨后,港股市场近几个交易日上行遇阻,波动也明显加大。其中7月30日 , ...
中国创新药出海新范式:闪电审批,硬核疗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0:38
创新药审批加速 - 2025年上半年我国共批准创新药43个,同比增长59%,接近2024年全年48个的总量,其中40个由中国企业研发制造 [1] - 抗肿瘤药物占比约40%(18款),内分泌代谢领域信达玛仕度肽成为全球首个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减重药物,恒瑞医药硫酸艾玛昔替尼片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JAK1抑制剂 [5]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审批均速达8.8个月,接近FDA的7.9个月,5月29日单日批准11款国产创新药创纪录 [6] - 国家药监局计划将临床试验审评时限从60日缩短至30日,正在修订附条件批准程序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7][8] 治疗领域突破 - 麻醉、心血管、感染性疾病及罕见病领域取得进展:江西科睿药业玛舒拉沙韦片获批治疗流感,上海信致医药波哌达可基注射液成为首个血友病B基因治疗药物 [5] - 北海康成注射用维拉苷酶β完全替代进口产品,惠及约3000名戈谢病患者,从NDA到获批仅用6个月 [5][6] - 多联疫苗、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研发获政策鼓励,实验数据保护管理规定已完成起草 [7][8] 国际化进程 - 中国拥有1775种FIC药物占全球19%,2025年ASCO会议中国LBA研究达11个占比20% [10] - 中国企业开展临床试验数量占全球肿瘤试验总数39%,远超2009年的2% [10] - 2025年上半年License-out总金额达66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12.5亿美元首付款创纪录 [11] - 百济神州建立2000人全球临床团队,恒瑞医药在瑞士设研发中心实现24小时全球研发接力 [12] 本土生态建设 - 国家医保局首次设立商业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为高价值创新药支付开辟新渠道 [16] - 证监会扩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更多前沿科技企业上市 [16] - 行业需解决研发资金不足、临床转化动力不足、医保支付机制完善等问题 [15][16]
独家专访映恩生物创始人朱忠远:用5年打造一个“现象级IPO”,上海是创业的风水宝地
第一财经· 2025-07-30 20:29
中国创新药产业现状 - 2025年中国创新药产业四大关键词为爆款、上市、融资、出海,这些是行业历经资本寒潮和周期波动后自我突破的结果[1] -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2024年达9800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万亿大关[1] - 行业正迎来拐点,上海药企作为产业高地代表正在寻求突破[1] 映恩生物案例 - 映恩生物是上海浦东走出的ADC药物明星企业,2025年4月港股上市[1] - 该公司创下2022年以来港股18A最大融资规模[1] - 创始人具有资深投资背景,曾孵化过多家上市公司[1] 行业报道计划 - 将推出"上海药圈新拐点"系列报道,聚焦全球创新药行业进入"中国时间"[1] - 首集将深度访谈映恩生物创始人,探讨其选择上海的原因及发展策略[1]
全球“超级72小时”来袭!沪指冲击前高!动能是否充沛?金融科技ETF(159851)获资金净申购4.38亿份!
新浪基金· 2025-07-30 20:00
连续两日上涨后,今日(7月30日)市场盘整,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但沪指盘中再创年内新高 (3636.17点),或仍有机会冲击前期高点(去年10月8日3674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84万亿元,较 昨日放量411亿元。 盘面上,"反内卷"政策推动化工板块估值修复,反映板块整体走势的化工ETF(516020)场内涨幅一度 上探2.27%,收涨1.21%。育儿补贴正式落地,乳业股迎政策东风,标的指数囊括伊利股份、光明乳 业、妙可蓝多等多只乳制品龙头的食品ETF(515710)场内价格收涨0.98%。 近日表现"一枝独秀"的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或受买盘资金积极进场影响,场内价格盘中飙涨 近9%,基金管理人紧急发布溢价风险提示性公告,提示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溢价风险。若投资者以高 溢价买入,将承担额外的溢价成本以及未来溢价波动带来的价格风险。 或由于香港稳定币牌照落地*暂时不及预期,金融科技方向深度回调,规模、流动性同类断层第一*的金 融科技ETF(159851)场内价格一度下挫近4%,资金迎来回调布局机会,该ETF全天获资金净申购4.38 亿份。 聚焦国内,今日重磅会议召开,市场密切关注中国即将释放 ...
一天新增12只翻倍基!单日大涨后回调,创业药业绩还有变数?
第一财经· 2025-07-30 19:50
"昙花"or"长红"?创新药业绩"狂欢"能走多远? 向来是投资者焦点的"翻倍基",正在上演爆发式增长。一天时间,年内收益翻倍的基金数量,就从4只 猛增至16只。 创新药板块的强势行情推动下,相关基金业绩爆发。截至7月29日,全市场年内收益翻倍的基金产品达 到16只,其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138.9%的收益率领跑。此外,ETF市场单日产生7只翻倍产品, 且复权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 然而,行情炽热与脆弱并存。7月30日,创新药冲高回落,两大指数当日分别收跌1.84%和2%,相关主 题基金也同步下跌,翻倍表现是否只是"昙花一现",还有待时间检验。 而机构的判断也出现分歧。乐观派认为板块上升动能充沛,行情仅是开端,长期逻辑未改;谨慎派则提 示短期交易过热,涨幅积累后波动不可避免。与往年业绩向好时借势营销不同,多家基金公司人士告诉 第一财经,本轮行情选择审慎克制的推广节奏,避免高位营销诱导投资者追涨。 站在当前时点,平安医疗健康基金经理周思聪对第一财经说,预计从今年中报开始,市场将看到创新药 企业收入的集体改善,这将吸引更广泛的资金关注,创新药行情的波动性将显著降低。长期来看,今年 或成为中国创新药估值系统性提升的 ...
“牛市氛围”渐浓?本轮行情,究竟走到哪儿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7-30 19:30
市场行情回顾 - 自2025年4月7日阶段性低点以来,创业板指涨幅超16.5%,上证指数站上3600点,17个申万一级行业年内涨幅超10% [2] - 上证指数自2024年9月18日启动的本轮行情累计涨幅达33%,超过2019年结构性牛市(29%),但低于2005-2007年(465%)和2014-2015年(155%)的全面牛市涨幅 [8][10] - 历史上5轮牛市平均涨幅为170%,当前行情处于中位水平,其中第2轮(2005-2007年)涨幅最高达465%,第5轮(2019年)涨幅最低仅29% [8] 交易活跃度分析 - 沪市成交额从2024年9月18日的2131亿元增至7936亿元(增长3.72倍),阶段性高点达1.51万亿元(较起点翻7倍) [12] - 换手率较行情起点增长2.41倍,最高换手率增长5.3倍,接近2014-2015年牛市特征 [14] - 成交额持续突破万亿级别可能预示行情从局部转向全面扩散,高换手率反映资金从观望转向积极参与 [16] 杠杆资金动向 - 两融余额从1.4万亿上升至2万亿,增幅42%,接近2014-2015年牛市水平 [18] - 杠杆资金快速攀升可能催化指数加速上涨,是牛市深化的重要风向标 [20] 风险偏好指标 - 沪深300股权风险溢价(ERP)为7.5%,与行情启动初期(7.2%)基本持平,显示股票资产尚未过热 [21] - ERP若下行至0%以下可能构成牛市孕育期标志,当前水平仍高于2019-2020年牛市初期 [23] 行业表现特征 - AI、创新药、低估值周期品等板块表现亮眼,结构性行情突出 [25] - 历史牛市初期呈现普涨特征,后期行业分化明显,例如2009年有色金属(283%)、2014年非银金融(82%)、2019年计算机(50%)等板块领涨 [26] - 当前行业主线清晰度接近2014年和2019年牛市初期,资金聚焦特定板块可能推动行情转向趋势性上涨 [24] 市场阶段判断 - 当前市场同时具备震荡市特征(估值低、盈利弱)和牛市初期特征(资金流入活跃) [27] - 交易活跃度、杠杆资金、风险偏好改善三大指标与历史牛市初期相似,但行业分化程度尚未达到全面牛市水平 [27]
最高涨超560%!年内42只医药股翻倍
天天基金网· 2025-07-30 19:30
医药板块表现 - 截至7月29日,医药板块涌现42只翻倍牛股,其中创新药舒泰神以560%累计涨幅居首 [1] - 赛分科技、一品红、塞力医疗等8只医药股年内涨幅超200%,广生堂、三生国健等30多只涨幅超100% [1] - 医药主题基金净值大涨,多只基金近一年收益翻番 [2] 创新药行业分析 - 创新药企业进入产品放量期,报表端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 [2] - 中国创新药进入黄金发展阶段:短期有研发成果支撑,中期有全球市场空间,长期受益人口老龄化与健康需求升级 [2] - 创新药爆发三大原因:海外MNC专利悬崖推动BD需求、Biotech公司未来三到五年进入盈亏平衡拐点、政策端全方位支持 [2]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创新药产业处于政策面与基本面双重驱动期,板块迎来价值重估 [3] - 光大证券指出创新药板块估值具吸引力,宽基和外资配置空间仍大 [3] - 中泰证券认为创新药是医药板块明确成长主线,建议关注CRO&CDMO、GLP-1、原料药等细分领域 [3] - 爱建证券看好创新药出海趋势,重点跟踪ADC、双抗等优势赛道 [3]
北水成交净买入117.14亿 理想i8上市后股价重挫 北水逢低抢筹理想(02015)超20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7-30 19:01
港股通资金流向 - 7月30日北水成交净买入117.14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64.27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52.87亿港元 [2] - 北水净买入前三名:理想汽车-W(02015)、石药集团(01093)、美团-W(03690) [2] - 北水净卖出前三名:中芯国际(00981)、信达生物(01801)、国泰君安国际(01788) [2] 个股资金明细 - 腾讯控股(00700)获净买入4.36亿港元,买卖总额36.08亿港元 [3] - 理想汽车-W(02015)获净买入18.06亿港元,买卖总额32.83亿港元 [3] - 中芯国际(00981)遭净卖出1.65亿港元,买卖总额31.72亿港元 [3] - 信达生物(01801)遭净卖出4.85亿港元,买卖总额30.80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W(09988)获净买入1.76亿港元,买卖总额28.49亿港元 [3] 港股通(沪)活跃股 - 小米集团-W(01810)获净买入3.13亿港元,买卖总额15.86亿港元 [5] - 石药集团(01093)获净买入3.43亿港元,买卖总额13.20亿港元 [5] - 药明生物(02269)获净买入1.72亿港元,买卖总额11.45亿港元 [5] - 美团-W(03690)获净买入1.72亿港元,买卖总额9.35亿港元 [5] - 康方生物(09926)获净买入3084.87万港元,买卖总额9.32亿港元 [5] 行业动态 - 理想汽车-W(02015)推出首款纯电动SUV车型i8,售价32.18万元人民币起,花旗预计月销量约6,000辆 [7] - 创新药概念分化,石药集团(01093)和康方生物(09926)获净买入,信达生物(01801)遭净卖出 [7] - 汇丰研报看好创新药领域,预计2026至2029年将有多款新药推出 [7] - 诺和诺德下调2025年业绩指引,预计销售额与利润增速大幅下降 [7] 科技与半导体 - 中芯国际(00981)遭净卖出2.05亿港元,因IC设计大厂砍单成熟制程投片量2-3成 [8] - 摩根大通表示H20解禁对AI数据中心托管企业利好,但对中芯国际市场情绪构成负面影响 [9] - 药明生物(02269)和小米集团-W(01810)分别获净买入1.71亿和1.48亿港元 [9] 其他个股 - 巨星传奇(06683)获净买入1.75亿港元,与宇树科技合作开发消费级机械人产品 [8]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遭净卖出7355万港元 [9]
“减肥神药”神话破灭
虎嗅· 2025-07-30 18:44
核心观点 - 诺和诺德因盈利预警和竞争压力导致股价暴跌24% 市值蒸发超600亿欧元 并更换CEO [3][4][5] - 公司2025年增长预期下调 销售增速从13%-21%降至8%-14% 利润增速从16%-24%降至10%-16% [6][7] - 礼来通过产品优势和商业策略实现反超 美国处方量超越诺和诺德 [12][16] 财务表现 - 2025年营收和利润预期双双下调 受汇率不利影响(销售-4% 利润-7%) [6] - 股价单日暴跌24% 过去一年累计下跌58% [4][8] - 市场需对2025年销售和利润下修7%-10% [7] 市场竞争 - 礼来Mounjaro美国处方量超过Ozempic Zepbound迅速赶超Wegovy [16] - 美国市场竞争加剧 医保进展不顺 复合制剂替代率上升 [15] - 礼来产品减重效果更好 副作用更少 [16] 战略失误 - 产能预测失误 多次出现断供 导致用户转向竞争对手 [18][19] - 商业化节奏缓慢 直销平台上线晚于礼来三个月 [20] - 推广方式保守 缺乏消费化营销手段 [21] - 资源分散 多线扩张削弱美国主战场投入 [22][23] 研发管线 - 新一代注射药CagriSema减重率23% 低于预期的25% [24][25] - 口服药进展落后 礼来口服GLP-1药物预计2026年上市 [26] - 下一代减肥药管线不明朗 [33] 管理层变动 - 国际业务主管Mike Doustdar接任CEO 8月7日生效 [27] - 新任CEO面临三大优先任务:修复美国市场 提高渠道效率 加速管线布局 [28][33] 机构观点 - 高盛维持"买入"评级 给予12个月目标价745丹麦克朗 较当前有65%上涨空间 [30] - 公司仍具制造能力 研发管线和全球渠道竞争力 [29] - 市场进入重新定价时刻 规则转向速度 用户体验和商业策略比拼 [31][32]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117.14亿 理想i8上市后股价重挫 北水逢低抢筹理想(02015)超20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8:06
北水资金整体流向 - 7月30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117.14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64.27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52.87亿港元 [1] 个股资金流向 - 理想汽车-W(02015)获北水净买入18.06亿港元 当日股价暴跌近13% 北水逢低抢筹20.93亿港元 [2][4] - 石药集团(01093)获净买入5.30亿港元 [2] - 美团-W(03690)获净买入4.47亿港元 [6] - 腾讯控股(00700)获净买入4.36亿港元 买卖总额36.08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09988)获净买入1.76亿港元 买卖总额28.49亿港元 [2] - 药明生物(02269)获净买入1.71亿港元 [7] - 小米集团-W(01810)获净买入1.48亿港元 [7] - 巨星传奇(06683)获净买入1.75亿港元 [6] - 中芯国际(00981)遭净卖出1.65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01801)遭净卖出4.85亿港元 [2]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遭净卖出7355万港元 [2][7] 行业动态与事件驱动 - 理想汽车推出首款纯电动SUV车型i8 售价从32.18万元人民币起 花旗预期该车型成熟后月销量约6000辆 麦格理指出其定价与混能款L8入门价格相当 [4] - 创新药概念出现分化 汇丰研报指出内地医药股跑赢大市 预计2026-2029年将有多款新药推出 下半年临床数据有望推动对外授权合作 诺和诺德第二次下调2025年业绩指引 [5] - 英伟达因中国市场需求强劲 向台积电下单30万块H20芯片 开源证券认为此举消除国产互联网厂商Capex不确定性 行业有望重回上行通道 [6] - 多家一线IC设计大厂下半年砍单台湾晶圆代工厂成熟制程投片量2-3成 导致联电、世界先进、力积电产能利用率从70%降至60% 摩根大通称H20解禁对中芯国际市场情绪构成负面影响 [7] - 巨星传奇与宇树科技达成全球战略合作 计划开发具有IP属性的消费级四足机械狗或机械人产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