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搜索文档
3.1亿银发群体引爆万亿市场!健康消费激增30%,资本疯狂涌入
搜狐财经· 2025-07-22 07:5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深化,银发消费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1031万人,占全国 人口的22.0%。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催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银发经济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广东省提出到2025年底,在智能照护机器人、智能助行器、助视器、助听器等方面形成一批"专精特新"适老化产品生产企 业,规上老年用品营业收入要达到6000亿元。天津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吉林推出"康复辅具进社区"专项行动。 银发消费需求持续升温 老年群体的消费模式正发生深刻变化,从基础生活需求向多元化、品质化消费转型。在旅游领域,银发族已成为重要的消费力量。春节期间银发群体的文旅 消费表现尤为突出,邮轮游订单同比增长357%,其中50岁以上人群订单增长近2倍。自驾游市场数据显示,银发族平均消费较其他年龄层高出7.2%。 健康养生领域同样呈现出旺盛的消费活力。随着生活水平提升,老年人对健康产品的投入意愿不断增强。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助行助听 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2%,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增长30.1% ...
财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722
财信证券· 2025-07-22 07:41
报告核心观点 8 月前市场处于新一轮做多窗口期,指数有上行动能,预计震荡偏强运行,投资容错率提升;可关注大基建、机器人概念、西部水电建设、反内卷、中报超预期标的、有色等方向投资机会;债市利率中枢中长期下行趋势不改;商品市场关注有色方向 [8][9][37] A股市场概览 - 给出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北证50、沪深300的总市值、流通市值、市盈率、市净率数据 [2] 市场层面 - 分市场:万得全A、上证指数、科创50、创业板指、北证50指数有不同涨幅,创新型中小企业风格跑赢,硬科技板块风格跑输 [6] - 分规模:上证50、中证A10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指数有不同涨幅,小微盘股板块风格跑赢,超大盘股板块风格跑输 [6] - 分行业:建筑材料、建筑装饰、钢铁涨幅居前,计算机、综合、银行跌幅居前 [7] 估值层面 - 给出上证指数、科创50、创业板指、万得全A、北证50指数市盈率(TTM)和市净率(LF)估值及历史分位 [7] 资金层面 - 万得全A指数4002家公司上涨,1291家下跌,130家涨停,6家跌停,全市场成交额17271.3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338.16亿元 [7] 市场策略 - 大基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大基建方向涨幅居前,可关注投资机会 [8] - 机器人概念: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上纬新材股份,机器人概念活跃,涨幅大,谨慎追高,关注回调低吸机会 [8] 基金研究 - 7月21日,LOF基金价格指数涨0.51%,ETF基金价格指数涨0.73%,部分ETF有不同涨跌表现,ETF总成交额约3857.01亿元,日内建材类品种表现突出 [11] 债券研究 - 7月21日,1年期和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期限利差持平,部分债券相关利率有变动,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跌,信用利差和等级利差有变动 [12] 重要财经资讯 - 宏观经济:6月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5.4%;7月21日央行开展170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单日净回笼555亿元;7月LPR维持不变 [13] - 财经要闻:截至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9.7%;1 - 6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8.5%;6月全国销售彩票同比下降2.6% [13][18][20] 行业及公司动态 - 行业动态:6月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5.4%,生活用电大幅增长;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10.3万亿千瓦时,新型基础设施用电高速增长 [22][23] - 公司跟踪:百奥泰BAT4406F注射液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新华医疗子公司一次性使用多通道单孔腹腔镜穿刺器获批;天赐材料与楚能新能源签订生产材料采购合作协议 [25][27][29] 湖南经济动态 - 湘股动态:金博股份终止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31] - 湖南省地方动态及政策:上半年湖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82元,同比增长5.3%,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低位运行 [33][34] 近期研究报告集锦 - 6月经济数据:政策持续发力和“抢出口”效应下,生产端维持较快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速亮眼;后续短期政策待观察,中长期经济有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空间;权益市场8月前震荡偏强,债市利率中枢中长期下行,商品关注有色方向 [36][37]
美中嘉和 :通过一般授权配售新 H 股募资约 2.7 亿港元 改善资本结构及储备资金
新浪财经· 2025-07-22 07:25
融资概况 - 公司通过一般授权以"配售新 H 股"方式融资 发行48,723,600股(约0.5亿股) 募集约2.7亿港元 扣除费用后净得约2.6亿港元 [1] - 本次融资由国泰君安国际担任独家整体协调人、配售代理及资本市场中介人 [1] 配售细节 - 配售价为5.54港元 较前一交易日(2025年7月21日)收市价6.67港元折让约16.9% 较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6.92港元折让约19.9% [1] - 配售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6.6% 完成后占扩大股本约6.2% [1] 资金用途 - 所得款项约2.6亿港元将用于上海泰和诚肿瘤医院建设、支持医疗AI业务资金需求、偿付金融机构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 [1] 公司背景 - 公司是中国一家肿瘤医疗服务提供商 为癌症患者及第三方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1] 时间安排 - 本次发行根据股东大会授予的一般授权实施 预计于获得上市批准日期后第二个营业日(无论如何不迟于2025年7月29日)完成 [1]
利好来了!中国资产,突传重磅!
券商中国· 2025-07-22 07:19
外资重新定价中国资产 - 约60%的中东主权财富基金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增加对中国资产的配置,特别是科技领域 [2][3] - 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正押注中国在数字技术、可再生能源和先进制造业方面的实力 [3] - 亚太和非洲地区主权基金中分别有88%和80%的机构表示将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北美地区也有约73%的主权基金持积极态度 [5] 外资增配中国资产的原因 - 推动因素包括中国市场具备良好回报(71%)、有助于投资组合多元化(63%)、外资市场准入提升(45%)等 [6] - 受访者普遍认可中国出台的多项支持性政策,认为中国市场有利于创新技术的发展 [7] - 中国在主要科技领域的创新领导力越来越令人信服,吸引投资者争相投资 [8] 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 - 数字科技与软件、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清洁能源与绿色科技以及医疗健康与生物科技等 [9] - 中东投资者认为中国在清洁能源与绿色科技领域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将在太阳能、风能、电动车和电池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10] - 机构对稳定币的兴趣日益浓厚,近50%的基金倾向于投资稳定币,但仍落后于比特币(75%) [10] 中国资产市场表现 - 7月21日A股市场沪指、创业板指双双创出年内新高,涨幅分别为0.72%、0.87%,沪深两市成交额1.7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89亿元 [11] - 港股市场恒生指数盘中一度站上25000点,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年内涨幅扩大至24.6%,恒生科技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超25% [13] 市场展望 - 广发证券指出当前市场"上行收益和下行风险不对等",下行风险被锁住,上行收益有较大潜在空间 [12] - 华泰证券认为港股科技板块兼具低估值与景气改善双重优势,恒生科技指数动态PE仅15.7倍,低于历史均值23.8倍 [14] - 港股科技板块是占整个港股市场接近1/3的大容量板块,投资者应重点关注科技重估驱动的第三轮中国资产重估行情 [15]
美中嘉和(02453.HK)拟配股总筹2.7亿港元 加速肿瘤医院建设及医疗AI布局
格隆汇· 2025-07-22 07:01
配售协议 - 公司与国泰君安国际订立配售协议 以每股5 54港元配售4872 36万股H股 [1] - 配售股份占现有已发行H股的18 38% 占现有已发行股份的6 63% [1] - 配售后将扩大已发行H股的15 52% 扩大已发行股份的6 22% [1] 资金规模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 70亿港元 净额约为2 59亿港元 [2] 资金用途 - 30%资金(约7763 4万港元)用于上海泰和诚肿瘤医院建设 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 [2] - 15%资金(约3881 7万港元)用于医疗AI业务 包括日常营运及研发开支 [2] - 25%资金(约6469 5万港元)用于偿还金融机构贷款 包括各类贷款本息 [2] - 30%资金(约7763 4万港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2]
深圳战新产业 创造“崭新”生活
深圳商报· 2025-07-22 06:53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动态 - 69家深圳企业展出174件创新产品 涵盖机器人、低空经济、医疗器械等领域 [1] - 重量40克AI耳机、翻译观影AI眼镜、全球首款智能抗流水下机器人等产品亮相 [1] - 深圳一季度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48.2% 工业机器人增长40.1% 3D打印设备增长38% [1] 机器人产业发展 - 优必选"天工Ultra"机器人获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事冠军 [2] - 深圳2024年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达2012亿元 同比增长12.58% [2] - 优必选在极氪5G工厂实现全球首例多台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 [2] 低空经济进展 - 前海蛇口区域形成低空经济全链条产业体系 [2] - 聚集丰翼科技、零重力飞机工业等头部企业 [2] 新能源汽车与医疗技术 - 比亚迪"深圳号"运输船搭载6817辆新能源车驶往欧洲 [3] - 0.01毫米超柔性薄膜电极首次应用于脑血管瘤手术 [3] - 深圳实现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全闭环 [3] 资本市场动态 - 优必选2023年12月29日登陆港股 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4] - 晶泰科技2024年6月13日港交所上市 首家通过18C特专科技规则 [4] - 越疆科技2024年12月23日成为港股"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 [4] - 云天励飞2023年4月4日登陆科创板 成为"深圳人工智能第一股" [4] 政策支持 - 深圳八部门发文加大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融资支持 [4] - 重点支持"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 [4]
前海制度创新指数连续四年全国居首
深圳商报· 2025-07-22 06:44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连续第四年位居全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榜首 [1] - 指数涵盖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改革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化环境5大维度 [1] - 指数连续10年成为衡量自贸试验区改革成效的权威标杆 [1]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发展成果 - 累计在全国复制推广104项制度创新成果 [1] - 外贸进出口总值从2015年712亿元增至2024年5379 8亿元 年均增长超25% [1] - 以"五自由一有序"为重点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 [1] 重点领域改革突破 - 实施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 符合条件的离岸贸易企业可享受税收免抵退 [2] - 实现干细胞与基因诊疗领域、外商独资医院项目落地 支持港澳台医生开设诊所 [2] - 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 业务规模超300亿元 [2] - 完善港区集疏运网络 实现大湾区主要内河码头全覆盖 [2] - 设立外国人一站式服务中心 建设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和前海可信数据空间见证服务平台 [2]
Medpace (MEDP) Q2 Earnings and Revenues Surpass Estimates
ZACKS· 2025-07-22 06:26
业绩表现 - 季度每股收益为3.1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的3美元 同比增长12.7%(从2.75美元增至3.1美元)[1] - 营收达6.033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11.48% 同比增长14.2%(从5.281亿美元增至6.033亿美元)[2] - 过去四个季度均超出每股收益预期 其中上一季度实际收益3.67美元 较预期3.06美元高出19.93%[1][2] 市场反应 - 年初至今股价下跌6.1% 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7.1%[3] - 当前Zacks评级为3级(持有) 预计短期表现与市场持平[6] 未来展望 - 下季度预期每股收益2.95美元 营收5.4191亿美元 本财年预期每股收益12.68美元 营收21.8亿美元[7] - 行业排名前37% 历史数据显示前50%行业表现优于后50%行业超2倍[8] 同业比较 - 同业公司Natera预计季度每股亏损0.6美元 同比恶化100% 营收预期4.7189亿美元 同比增长14.2%[9]
新华医疗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采样装置”
证券之星· 2025-07-22 05:07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新华医疗(600587)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采样装置",专利申请号为CN202422198530.3,授权日为2025年7月22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样装置,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包括弹性按压仓,弹性按压仓与采样管连通;按压机构,套设于弹性按压仓外侧,按压机构包括下固定架,下固定架用于支 今年以来新华医疗新获得专利授权149个,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49%。结合公司2024年年报财务数据,2024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4.36亿元,同比减1.64%。 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54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0268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207条,专利信息4334条,著作权信息360条;此外企业还 数据来源:天眼查APP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全面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7-22 04:16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联影医疗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及医疗数字化解决方案,2022年登陆科创板并获超百亿元融资[1][2] - 2024年国内影像产品(不含超声和DSA)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35%至22.66亿元,占总营收22%[1][6] - 累计专利申请突破9300项(发明专利占比超80%),140款产品获批上市,49款获FDA许可,46款获CE认证[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22.61亿元,占比21.95%,构建"整机系统-核心部件-底层元器件"三级技术攻坚体系[3][4] - 完成光子计数能谱CT关键技术突破及整机测试,布局无液氦磁共振、超声全系列等下一代产品[4] - AI赋能设备获批数量超20个(FDA清单行业领先),建成跨产品线数智化超级平台[4][5] 全球化战略与供应链布局 - 海外战略以自研高端设备+AI为核心,覆盖85国200城,设立18个区域服务中心及30+全球备件库[5][6] - 北美总部扩容、亚太生产中心筹建中,形成"中国总部+多级全球网络"供应链体系[6] - 海外本地化运营体系涵盖美国、荷兰等区域总部,推行"全球资源整合+本地化深耕"模式[5][6] 科创板赋能与产业链协同 - 科创板融资助力公司实现核心零部件(磁体、射频等)全自研体系,覆盖原材料至战略材料开发[2] - 培育近千家国产供应商(含近百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助推数十家生态链企业上市[2] - 科创成长层制度有望加速高成长性企业资本对接,提升全球产业链话语权[3]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AI与云平台、大数据融合,实现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智能管理[5] - 加速海外销售中心建设,强化服务网络覆盖与本地化团队[7] - 坚持"一核多翼"全球化战略,提升中国医疗器械海外影响力[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