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搜索文档
“夜经济”,我们在消费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0-28 03:12
夜间经济的定义与重要性 - 夜间经济指从下午6点到第二天凌晨的消费活动,是城市活力的重要体现 [7] - 全球范围内超过60%的消费活动发生在晚上6点之后 [7] - 夜间经济支持零售商、酒吧和餐厅等业态,是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7] 成都夜间经济的活力与表现 -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消费中心,其夜间经济活力闻名遐迩,拥有火锅店、酒吧街、24小时书店和深夜剧场等多种业态 [8] - 夜游锦江项目是成都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约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285万元 [9] - 夜游锦江项目串联起多座桥梁和江边古风市集,融合非遗糖画、竹编艺人和盖碗茶等传统文化元素,满足市民和游客多样化消费需求 [9] 夜间消费习惯的演变与业态创新 - 中国消费者的夜间习惯正从“日落而息”向“越夜越精彩”转变,夜晚成为社交、娱乐和文化体验的重要场景 [10] - 夜市内容日益丰富,涵盖非遗专场、戏剧舞蹈、传统民乐以及哈利·波特主题等创意主题 [10] - 夜间经济的成功关键在于放大线下独有优势,通过“氛围感经济”模式将消费与城市空间绑定,为城市街区带来活力 [10] 夜间经济的典型案例 - 2019年故宫首次夜间开放,推出“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 [10] - 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馆举办了100场“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展示了夜间经济业态的创新 [10]
文化赋能:中国古都在赓续文脉中传承发展
新华社· 2025-10-25 21:18
新华社郑州10月25日电 题:文化赋能:中国古都在赓续文脉中传承发展 新华社记者任卓如、袁月明 "中国在协调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方面的做法让我非常钦佩。"登上距今约3600年的商代城墙, 眺望远处充满现代感的城市天际线,第一次来到河南省郑州市的保加利亚舒门市副市长尼古拉·科列夫 由衷感叹道。 10月24日,在"世界市长对话·郑州暨2025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现场,与会嘉宾参加高端对 话。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10月22日至25日,"世界市长对话·郑州"活动举行。来自意大利、西班牙、保加利亚、新西兰等国 的市长、城市代表以及海内外专家学者、国际旅行商代表等共计约300名嘉宾齐聚中原,围绕"赓续古都 文脉 赋能城市更新"主题, 就 文旅融合发展、城市治理、城市更新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经验分享。 紧邻商代城墙遗址的阜民里街区,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写照。这里曾是郑州最大规模的连片棚户 区,房屋老旧、基础设施落后。如今通过"留改拆建""绣花针"式的微改造,老街巷的肌理得以保留,古 韵与新潮在此交织。 漫步阜民里街区,融入了艺术展演、特色餐饮、创意集市的新业态让沉睡的历史空间"活"了起来, 成为连接古今的文旅新地标 ...
保利集团声明:与保利集团无关
上海证券报· 2025-10-25 14:17
公司声明澄清 - 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严正声明,澄清其及下属公司未组织或参与任何涉及“香港保利稳定币”或“保利稳定币基金”的业务及活动 [1] - 香港注册的“保利數字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与保利集团无任何股权、隶属、投资、合作或业务关系 [1] - 保利集团提醒社会各界提高警惕,注意甄别,谨慎开展投资合作 [1] 公司背景与业务 - 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已形成“优化贸易、升级地产、做强文化、创新科技、做特工程、金融支撑”的“5+1”业务体系 [4] -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衣食住行用和精神文化生活,业务遍布国内100多个城市及全球近百个国家 [4] - 保利集团位列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第173位,并拥有10家主要子公司,职工9万人,境内外控股上市公司5家 [4]
特稿|以团结与担当谋划亚太发展新篇章——写在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
新华网· 2025-10-25 14:08
访问背景与核心目标 -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1] - 此访旨在共商区域繁荣发展大计,凝聚各方团结合作共识,共同谋划亚太发展新篇章 [3] 亚太地区经济地位与合作成果 - 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 [5] - 中国对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2%,规模达到19.41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57.8% [7] - 中国已成为区域一体化的关键驱动力,是众多亚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7] 中国对亚太合作的理念与主张 - 强调亚太发展靠的是开放包容、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而非对立对抗、以邻为壑 [8] - 提出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主张 [7] - 通过坚持高质量实施RCEP、积极推动加入CPTPP和DEPA等举措,为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注入力量 [8] 中韩双边关系与经贸合作 - 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3280.8亿美元,增长5.6% [14] - 中国连续21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14] - 两国在经贸、人文、旅游等领域合作密切,中国对韩试行免签政策进一步激发赴华旅游热情 [14] 中国经济发展与区域贡献 - 2021年至2024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5.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9] - 中国经济稳定前行为亚太和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19] - 中国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在印尼雅万高铁、东南亚新能源车投资、湄公河国家电网互通等领域推动区域绿色转型 [21] 中国对外开放与全球合作 - 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设有22个自贸试验区,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22] - 通过制度型开放和中国大市场有力促进亚太区域一体化,为全球共同发展注入动能 [22] - 作为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中国将与各方一道推进世界共同繁荣 [24]
“十五五”期间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大机遇 持续擦亮“投资中国”品牌
央视网· 2025-10-24 16:36
开放与引资战略 - 开放引资战略强调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不搞损人利己和零和博弈 [3] - 下一步将从充分发挥中国大市场优势和让中国市场成为全球大机遇两个方面发力 [3] 市场优势与消费潜力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未来十多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市场潜力巨大 [3] - 将大力提振消费,打造'购在中国'品牌,促进商品和服务消费 [3] - 以汽车以旧换新为例,外资品牌销量占汽车以旧换新总量的三分之一 [3] 产业发展与创新应用 - 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产业发展 [3] - 目标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和利润场 [1][3] 市场环境与营商环境 - 将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 [3] - 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跨国公司视投资中国为必选项 [3] 市场准入与服务业开放 - 将按照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要求,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3] - 服务业是接下来开放重点,将扩大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等开放试点 [3] - 将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的自主开放 [3] 外资服务与合作机制 - 将持续优化服务,办好外企圆桌会,将企业需求清单变为服务清单 [3] - 将擦亮'投资中国'品牌,让外资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1][3] - 中美经贸关系方面,强调对话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反对脱钩断链 [3]
中国文旅集体“向前一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3 15:09
服务升级 - 官方发布各类“保姆级”攻略,内容涵盖目的地公共服务、游览线路、美食体验和购物指南,相关攻略数量大幅增长[1] - 现场保障全面升级,覆盖迎宾、游程和安全环节,致力于全程、全天候提升服务体验[1] 内容创新 - 互动参与成为新亮点,带妆巡游和场景NPC已成为景区、街区、旅游区的标准配置[1] - 文旅项目从静态的“看”发展为动态的“玩”,形式包括手作、快闪合唱及全域主题式沉浸体验,项目方结合自身资源不断创造新玩法[1] 产业融合 - 文商旅体全方位协同发展,“旅游+”、“文+旅”、“体+旅”、“商+旅”等模式成为热点[2] - 具体融合形式多样,包括跟着演唱会的City Walk、公园品牌集市、旅行社服务体育赛事、商业空间变身旅游景区等,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市场活力[2] 非遗传承 - 非遗项目如打铁花、舞龙、民俗表演常驻景区,游客可亲身体验剪纸、吹糖人、捏面塑等技艺[2] - 经营主体、非遗传承人及行业组织三方协作,将非遗展示融入博物馆、展览馆和集市,助力非遗走近消费者并激发新需求[2] 场景体验 - 通过灯会光影、街区风情、复古场景再现及VR技术打造多元沉浸式体验空间[3] - 升级的场景衍生出旅拍、角色扮演、带妆旅游、参与微短剧拍摄等新消费内容[3] 营销推广 - 营销推广覆盖假期前后,从政府发言人推介到媒体传播,再到经营者资讯供给和新媒体助攻,全景呈现文旅消费“菜单”[3] - 线上咨询、购票、预约出游成为重要消费形式,售票和咨询等环节无缝承接市场需求[3]
打造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保亭健康产业蓬勃兴起
海南日报· 2025-10-23 09:25
产业发展战略 -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正全力推进中欧(保亭)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建设 [1] - 当地着力打造“健康+旅游+文化+农业”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1] - 健康产业被定位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中的主导性产业且正在蓬勃兴起 [1] 核心景区与产品 - 神玉岛文化旅游度假区作为国家4A级景区和“节气名景”正全力打造康养文化旅游区 [1] - 神玉岛景区打造了黎医疗愈和饮食疗愈等六大疗愈体系 [1] - 景区推动海南省凌锋神经医学中心神玉岛康复基地及保亭县中医医院黎苗非遗中医项目落地 [1] - 其他康养胜地包括以雨林愈疗和温泉养生为核心的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 [1] - 茶溪谷以“茶文化+雨林奇观”为特点 槟榔谷以“黎族苗族文化+雨林风情”著称 [1] 基础设施与品牌建设 - 海南自由贸易港健康医学研究院已实体化运营 保亭县中医医院挂牌开诊并成立运营全省首家黎医医院 [1] - 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保亭段)建成通车使旅游出行更便捷且产业联动更紧密 [1] - “保亭—海棠”一体化先行区加快打造 推动民族风情与海洋风光相结合 [1] - 通过“三月三”和嬉水节及红毛丹文化节等活动持续提升影响力 [1] - “保亭柒鲜”和“保亭沉香”等品牌持续发力 扩大绿色低碳产业知名度 [1]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 常州金坛在上海举行文化产业推介会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18:48
区域定位与发展战略 - 金坛位于长三角地理几何中心,是上海、南京、苏锡常三大都市圈交汇处 [1] - 金坛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扬子江城市群等区域重大战略,持续加快常金同城化步伐 [1] - 金坛位列市辖区高质量发展全国百强区第30位、投资潜力百强区第62位、综合实力百强区第79位 [1] 产业发展与结构 - 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布局文商体旅融合,聚焦“赛旅联动”“宠物经济”“露营经济”等新赛道,拥抱“数字文旅”“数字视听”等新业态 [1] - 加快构建以新能源、新基建、新材料、新医药、新智能装备为主导的“五新产业”体系 [2] - “五新产业”规上企业数量达669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比重超85%,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129.1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90% [2] 资本市场与企业培育 - 当地已培育上市企业8家,数量较10年前翻了两番,占全市比重大幅增加 [2] - 目前有5家在辅导企业、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2家常州“龙腾行动”计划重点后备企业,资本市场“金坛板块”正加速崛起 [2] 近期项目与合作 - 多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包括农旅结合的小红村项目、阿布扎比职业柔术巡回赛项目、长荡湖1915音乐岛运营项目、金常园艺养护平台项目和米其林文化餐厅项目等 [2] - 金坛区领导带队考察上海多家文化产业领域重点企业,深入学习上海先进做法和经验,思考通过差异化布局实现两城文化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2]
继续跑好“十五五”基础坚实底气足
经济日报· 2025-10-21 08:38
经济总量与全球影响力 - 国内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103.5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4.9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5.5%,远高于同期世界3.9%的年均增速 [1] - 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人均GDP从10632美元提升至13445美元 [1] 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 -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2.69%,研发人员总量超700万人年,稳居全球首位 [2] - 2025年创新指数跻身全球前十,比2020年上升4位,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01%,比20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 [2]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2024年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比2020年末提高2.5个百分点 [3] - 2021年至2024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2%和9.2% [3] - 2021年至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9%,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60.6% [3]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202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00%,比2020年末提高3.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56降至2.34 [3] 改革开放与内需市场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123项缩减至106项,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1% [4] - 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59.9%,比“十三五”时期提高11.1个百分点 [4] - 货物贸易规模从2020年的32.2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43.8万亿元,年均增长8.0% [4] 绿色转型与生态环境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由2020年的16.0%提升至2024年的19.8% [5] - 202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7.2%,比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超过25% [5] 社会民生与文化产业 - 2021年至2024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年末值稳定在5.1%至5.5%之间 [5] -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比2020年增长37.7%,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 [5] 安全发展与产业基础 - 粮食总产量2024年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 [6] - 2021年至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4%,占全球比重接近30%,规模连续15年居全球首位 [6]
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联合招聘会举行
西安日报· 2025-10-20 11:45
招聘活动概况 - 活动于10月17日由西安市人社局与咸阳市人社局联合主办,在西京学院举办 [1] - 共吸引219家重点企业和优质民营企业参与,涵盖软件信息技术、文化艺术、高端制造业、建筑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1] - 累计为求职者提供7335个就业岗位,包括市场运营、业务主管、设计师、教师等 [1] 招聘会参与及效果 - 现场共吸引3100名毕业生入场求职,累计接收简历2200份 [1] - 例如陕西省商贸技工学校提供6个岗位,一小时内已收取多名符合要求的大学生简历 [1] - 招聘会现场设置"人社服务专区",为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及就业指导一站式服务 [1] 区域合作与未来规划 - 西安、咸阳两地将持续加强密切交流,提供更多优质的工作岗位资源 [2] - 计划在人力资源供需、人才引进等方面高效对接合作,推动西安-咸阳公共就业服务一体化发展 [2] - 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