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等
icon
搜索文档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丨2024年天津承接上合组织国家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额超16亿美元
新华社· 2025-08-29 23:34
服务外包业务增长 - 天津市企业承接18个上合组织国家服务外包业务 执行额达16.5亿美元 同比增长3.3倍 占天津市离岸服务外包总额29.2% [1] 进出口贸易表现 - 2024年1至7月天津市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总额533.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2% [1] - 截至2024年天津在上合组织国家备案境外企业机构101家 中方投资额约24亿美元 [1] 绿色产业合作 - 天津新能源汽车和再制造印刷设备在上合组织国家投入使用 [1] -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和乌中明源丝路自由贸易特区等合作园区加快建设 [1] - 一批绿色产业合作项目落地实施 [1] 人文技术交流 - 在8个上合组织国家建设10个鲁班工坊 开设6大类21个合作专业 [2] - 累计实施学历教育1.5万人次 开展技能培训3000余人次 [2] 多领域合作深化 - 经贸、教育、文化、港口、体育等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 [2] - 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友城"朋友圈"持续扩大 [2] 峰会举办规模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 [2] - 预计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参会 系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峰会 [2]
收评: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电池板块走强
中国经济网· 2025-08-29 15:2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上证综指报3857.93点涨幅0.37% 深证成指报12696.15点涨幅0.99% 创业板指报2890.13点涨幅2.23% [1] - 市场总成交额达356.4百亿元 其中上证成交12216.92亿元 深证成交15766.05亿元 创业板成交7637.79亿元 [1] 领涨板块表现 - 电池板块涨幅4.09%居首 总成交额1110.77亿元 净流入资金103.38亿元 89只个股上涨11只下跌 [2] - 小金属板块涨幅3.13% 总成交额632.79亿元 净流入1.85亿元 20只个股上涨6只下跌 [2] - 白酒板块涨幅2.86% 总成交额291.30亿元 净流入42.22亿元 20只个股全部上涨 [2] - 能源金属板块涨幅2.16% 总成交额160.27亿元 净流入12.91亿元 12只个股上涨1只下跌 [2] - 医疗服务板块涨幅1.94% 总成交额360.45亿元 净流入35.71亿元 34只个股上涨19只下跌 [2] 下跌板块表现 - 半导体板块跌幅2.18%居首 总成交额2200.54亿元 净流出128.14亿元 23只个股上涨135只下跌 [2] - 环保设备板块跌幅1.96% 总成交额37.98亿元 净流出5.75亿元 2只个股上涨28只下跌 [2] - 教育板块跌幅1.87% 总成交额52.15亿元 净流出9.36亿元 3只个股上涨14只下跌 [2] - 通信设备板块跌幅1.49% 总成交额1474.84亿元 净流出75.79亿元 22只个股上涨66只下跌 [2] - 计算机设备板块跌幅1.26% 总成交额521.82亿元 净流出49.29亿元 22只个股下跌 [2]
倒计时14天!亮点抢先看
金融时报· 2025-08-27 15:30
2025年服贸会特色亮点 - 聚焦"数智领航,服贸焕新"年度主题 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等6类活动 [1] - 突出国际参与 主宾国澳大利亚携近60家企业机构深度参与 54个国家及21家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1] - 科技赋能展示特色 推出数字人解说 AI研发演示 机器人导览及赛事表演 实现服务可视化与互动化 [2] - 举办13场主题论坛及80余场专题论坛 邀请200余位重量级嘉宾 发布数字贸易等权威行业报告 [2] - 百余家企业首发190多项新产品 包括全球首款3D打印血管支架 8K超高清分发平台 千比特光量子计算机 [3] - 推出40余场配套活动 结合首钢园工业场景打造文商旅体融合新业态 设置10余条考察线路 [3]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上半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9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 其中出口1.7万亿元增长15% [4] - 服务出口占对外贸易总出口比重达11.5% 较去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 [4] - 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超1万亿元 增速达12.3% 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保持增长势头 [5] 行业发展机遇与政策支持 - WTO预计2025年全球服务出口增长4% 主要经济体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速 [5] - 全球国际游客总数一季度突破3亿人次 同比增长5% 较2019年同期增长3% [5]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落实高水平开放措施 近期将出台财税金融便利化等促服务出口政策 [5][6] - 全年服务贸易预计保持增长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7] 服务消费促进举措 - 服贸会汇集50多国及20多个国际组织 展示190余项最新成果 含91项全球全国首发服务 [8] - 加强政策促进 推出银发旅游专列 家政服务提质 健康绿色消费等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 [8] - 下月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新政 统筹财政金融手段优化服务供给能力 [8] - 推进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范围 [9] - 创新消费场景 开展"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等活动 发展入境消费及AI+消费等新模式 [9]
开评:三大指数小幅高开 AI智能体概念开盘活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9:43
市场指数表现 - 三大指数小幅高开 沪指高开0.03% 深证成指高开0.08% 创业板指高开0.2% [1] 活跃板块 - 软件开发板块开盘活跃 [1] - 能源金属板块开盘活跃 [1] - 文化传媒板块开盘活跃 [1] - 游戏板块开盘活跃 [1] - 教育板块开盘活跃 [1] - AI智能体概念板块开盘活跃 [1] 走低板块 - 酿酒板块开盘走低 [1] - 风电板块开盘走低 [1] - 房地产开发板块开盘走低 [1] - 商业百货板块开盘走低 [1] - 鸡肉概念板块开盘走低 [1]
金融支持提振扩大消费指导意见出台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20
核心观点 - 六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提出19项重点举措 通过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推动融资成本下降 并明确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三大重点支持领域 [1][2] - 政策旨在通过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优化消费环境等多维度措施 夯实宏观经济基础 稳定消费预期 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2][5][6] 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 - 实施好货币政策 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综合运用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保持流动性充裕 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1] - 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1] 重点支持领域 - 商品消费领域:围绕重点场景和重点人群创新优化消费信贷产品 继续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服务 强化金融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力度 完善内贸险服务 扩大外贸优品消费 [2] - 服务消费领域: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经营主体的融资支持 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 [3] - 新型消费领域:鼓励探索金融支持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的有效渠道和方式 加强金融创新 开发适合新型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3] 金融供给渠道 - 鼓励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架构和专业团队 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消费领域金融服务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创新优化信贷产品 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 [4] - 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企业发行债券 鼓励科创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募集资金 支持消费产业链上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 [4] - 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券 推动个人汽车、消费、信用卡等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增量扩面 促进盘活信贷存量 [4] 居民消费能力支持 - 深入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创新家庭财富管理金融产品 支持居民就业增收 优化养老、健康等保险保障体系 积极培育消费需求 [5][6] - 围绕适老改造、体育设施、充电装备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及交通、物流、供应链等商贸流通项目 探索创新适应资金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 合理设置贷款期限 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6] 消费环境优化 - 从优化消费支付服务、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三个维度助力优化消费环境 [6] - 加快推动各项政策实施落地 强化跟踪监测 指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6]
豫见毕业季 郑好远航时
郑州日报· 2025-08-05 08:58
招聘活动概况 - 郑东新区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祭城路街道办事处及河南123人才网于8月9日上午在郑东新区万达坊一楼大厅举办2025"豫见毕业季 郑好远航时"专场招聘会 [1] - 招聘会主要面向应往届毕业生、高层次人才、离校未就业青年及技能型青年人才等急需就业群体 [1] - 活动设立企业招聘区、企业展示区及手机端扫码投递简历服务以多元化服务求职者并进行岗位匹配和面对面推荐 [1] 参与企业行业分布 - 参会重点企业覆盖计算机、环保科技、教育、机械制造、智能数字化、旅游、传媒、金融、法律、酒店餐饮、汽车、物流、医疗、农牧、美容、软件、外贸及食品等多个行业 [1] 岗位提供情况 - 招聘岗位涵盖新媒体运营、项目经理、运营总监、管培生、电子商务、技术、行政人事、设计、会计、计算机、工程师、主管、主播、律师、店长及实习生等专业类别 [1] - 活动提供岗位总数超过9600个 [1]
香港商经局:金融、科技、文化协同发展 多措并举打造香港新经济增长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4:30
香港政府经济拓展措施 - 香港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拓展经济增长点 包括加强内联外通 招商引资 升级转型 推动创新等 并利用金融 贸易 专业服务 文化 旅游 体育 教育等优势发展有长远潜力范畴 打造产业多元化[1] 招商引资成效 - 香港在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整体排名全球前三 商业法规和税务政策排名全球第一 自2019年后首次重返全球三甲[2] - 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期间 投资推广署协助约1300家企业在港开设或扩展业务 带来直接投资额超过1600亿港元 创造超过19000个职位 超越2022年施政报告绩效指标[2] 内地市场深化 - 政府把握CEPA优惠措施 助力香港企业和专业人才为内地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3] - CEPA框架下《修订协议二》增加港资港法和港资港仲裁措施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试点城市注册的港资企业[3] - 大湾区市场以先行先试方式对香港作更大程度开放 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提供更多样化专业服务[3] 国际市场拓展 - 政府通过多元化措施开拓新兴市场 巩固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地位[4]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五次率领高级别商贸代表团两度出访中东和三度出访东盟 与东盟各国签署接近90份合作备忘录和协议[4] - 香港继续担当一带一路功能平台角色[4] 产业升级与创新 - 政府推出新型工业加速计划和新型工业化资助计划 支持策略性产业企业设立新智能生产设施[5] - 年内推出先导计划为本地制造业提供配对资助 鼓励引入智能生产升级转型生产线[5] - 设立创科产业引导基金 引导市场资金投资指定策略性新兴及未来产业[5] 太空经济发展 - InnoHK旗下香港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研究成果将应用于嫦娥八号探月任务 成为国际月球科研站组成部分[5] - 简化低轨卫星申请制度 吸引投资 人才和企业以香港为发展基地[5] 数字资产监管 - 政府就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和托管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咨询公众 咨询期至八月底 将秉持相同业务 相同风险 相同规则原则促进市场健康发展[6] 伊斯兰市场发展 - 香港金融市场有各种伊斯兰金融产品及服务 金管局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签署谅解备忘录 共同出资创设目标规模达10亿美元的新投资基金[8] - 政府继续推展伊斯兰市场有关金融 经贸及旅游发展工作[8] 专业认证服务 - 政府提升相关部门能力 向业界提供优质认可服务及推出新认可服务[8] - 善用香港检测认证业界专业服务 确认产品及服务符合相关标准 如中药或白酒等[8] 绿色产业发展 - 政府善用已修复堆填区及相关科研基金 协助企业推展绿色科技项目[9] - 协助两间本地绿色创科公司设立生产线 利用本地回收废料升级再造高价值无电制冷及创冷产品核心原料 以及声学超材料产品[9] - 拓宽绿色金融科技生态圈 通过资助计划推动绿色金融科技方案应用[9] 文创产业发展 - 政府落实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 完善产业生态圈[9] - 改革表演场地预订政策 将香港体育馆定位由体育优先改为演唱会优先[9] - 策略性发掘和支持具产业化潜力香港文创项目 推进与内地文创品牌合作[9] 体育产业发展 - 政府把握启德体育园机遇 香港足球盛会2025吸引世界级足球队作赛 带动消费[10] - 2024年11月至12月香港与广东澳门共同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及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 预计吸引超过10万人次旅客来港观赛 带动旅游 餐饮住宿和零售消费[10] 教育产业发展 - 政府举办国际教育会议及展览 突显香港作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地位[10] - 加强全球推广留学香港品牌 吸引优秀境外学生[10] - 推出新一轮批地计划及开办课程贷款计划 以象征式地价批出土地及提供免息贷款 支持自资院校扩容提质[10]
港大教授及企业家深度剖析,贸易战下为何香港是中国企业的“出海破局点”
36氪· 2025-07-23 12:14
中美贸易与全球化趋势 -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导致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1] - 企业出海成为大势所趋,需通过AI等创新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以提升全球竞争力[1] - 2024年企业出海投资较前一年增长10.5%,参与企业数量从2010年3100家激增至9400家[4] 企业出海面临的挑战 - 合规困局是首要壁垒,不同国家法律差异导致仲裁纠纷和运营成本攀升[6] - 供应链重构问题突出,全球产业链向"回岸""友岸"转移以提升效率[6] - 文化融合与品牌国际化成为关键瓶颈,需建立跨文化价值共鸣体系[6] 香港的战略价值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7] - 香港实施中英双语普通法,法律体系具有国际化、高信誉优势[7] - 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货运机场,港口为全球十大货柜港之一,供应链韧性显著[8] 香港的全球化枢纽作用 - 香港地理位置优越,5小时内可抵达亚洲大部分城市,对接新兴市场优势明显[8] - 香港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助力企业国际化资本运作[8] - 香港大学EMBA课程汇聚全球精英,提供国际化视野和商业资源[11][16] 企业家选择香港的原因 - 跨境企业家杨亚南看重香港的3小时飞行生活圈和事业生活规划优势[9] - 内地创业者夏明升通过港大EMBA获取国际化视野和商业可能性[11] - 资深企业家余顺辉通过港大EMBA拓展人脉并重新审视全球竞争格局[11][12] 香港大学EMBA课程优势 - 港大在QS全球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1,EMBA课程专为高级管理人员设计[16] - 师资覆盖19个国籍,90%具备海外背景,校友网络遍布全球28万人[17][19] - 课程涵盖出海战略、数字化、ESG等前沿领域,设置海外模块提升国际视角[27]
《2025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蓝皮书》正式发布 3000家上榜企业品牌价值总和超33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18:04
总体品牌价值表现 - 3000家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总计33.24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1][5] - 2020-2025年品牌价值总量从21.30万亿元增长至33.24万亿元 累计增长56.07% 年复合增长率9.31% [6] - 品牌价值门槛降至6.09亿元 较2024年减少0.18亿元 [5] 行业品牌价值分布 - 零售/金融/互联网行业品牌价值最高 分别达4.09/3.99/3.72万亿元 [1][8] - 餐饮/零售/教育行业增速领先 同比分别增长48.7%/35.9%/31.4% [10] - 房地产/酒店/包装行业降幅最大 同比分别下降17.7%/14.5%/8.6% [11] - 装备/电子/医药行业上榜数量最多 分别有417/260/258家企业 [13] 地区品牌价值分布 - 北京/广东/浙江品牌价值总量最高 分别达9.34/6.91/3.77万亿元 [1][14] - 上海/广东/浙江增速领先 品牌价值同比分别增长24.6%/19.8%/14.5% [17] - 新疆/辽宁/西藏降幅最大 品牌价值同比分别下降21.8%/21.5%/14.8% [17] - 广东/浙江/北京上榜企业数量最多 分别有494/370/329家企业 [18] 榜单结构特征 - 前100名企业品牌价值合计20.47万亿元 占总价值61.6% 较2024年提升3.3个百分点 [5] - 前1000名企业品牌价值合计30.18万亿元 占总价值90.8% 较2024年提升1个百分点 [5] - 237家企业新进入榜单 43家企业调整行业分类 1371家企业品牌价值增长 [5]
六部门联合出台指导意见 为提振和扩大消费注入金融动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8 07:56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旨在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满足消费领域多样化融资需求 [1] - 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金融服务,推动高质量消费供给并释放消费增长潜能 [1] - 提出19项重点举措,覆盖增强消费能力、扩大金融供给、挖掘消费潜力等六大方向 [1] 重点支持领域 商品消费 - 围绕重点场景和人群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满足差异化需求 [2] - 强化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服务,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并完善内贸险服务 [2] 服务消费 - 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的融资支持 [2] - 创新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等领域的融资模式 [2] 新型消费 - 探索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的金融支持渠道,开发适配金融产品 [2] 金融机构支持措施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对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及5家城商行按贷款本金100%提供再贷款 [3] - 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服务消费领域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 [3] 消费环境优化 - 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场景推进支付便利化,提升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等兼容性 [4] - 提升适老化支付服务,优化外卡受理环境,深化信用卡与场景合作 [4] - 鼓励试点地区在消费领域稳妥推行数字人民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