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
搜索文档
刚刚,利好来了!深圳,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10-22 18:50
核心观点 - 深圳市发布《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通过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国有企业整合及金融机构发展,推动并购重组市场量质齐升,构建完备的产业链并购生态圈 [1][3] 政策目标与量化指标 - 到2027年底,目标使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培育形成20家千亿级市值企业 [3] - 累计完成并购项目超过200单,交易总额超过1000亿元 [3] - 带动社会资本形成万亿级“20+8”产业基金群 [3] 重点支持产业领域 - 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链主”企业和龙头上市公司开展上下游并购重组 [1][3] - 鼓励企业在合成生物、智能机器人、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赛道开展并购重组 [4] -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收购优质资产或作为并购标的参与重组 [4]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策略 - 加快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并购的估值包容度 [1][4] - 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基于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并购重组 [4] 项目库与推进机制 - 建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标的项目库,形成覆盖重点产业领域的项目储备资源 [4] - 建立“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市场推荐”项目推优机制,进行项目梳理、征集、遴选和入库申报 [4] - 形成“后备一批、意向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实施机制 [4] 融资与金融支持工具 - 鼓励企业运用现金、股份、定向可转债、科创债券等方式实施并购重组 [5] - 鼓励银行机构通过并购贷款、银团贷款、投贷联动等方式提供信贷支持 [5] - 探索开展非居民并购贷款、科技型企业并购贷款创新试点 [6] - 发挥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增信功能,为并购重组提供担保服务 [6] - 支持保险机构通过共保体等形式提供综合性保险解决方案 [6] - 鼓励有条件的区对运用并购重组贷款、债券融资的企业给予贴息补助 [6] 金融机构与人才发展 - 支持证券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 [2][7] - 鼓励全球性投资银行在深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 [7] - 建立并购重组人才滚动培养计划,纳入“深圳市百千万金融人才培养工程” [7] - 引进具有“产业+金融”复合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并落实住房、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 [7] 社会资本与基金参与 - 支持企业风险投资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并购重组 [7] - 推动私募股权基金通过直接投资、并购基金等方式参与并购整合 [7] - 开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份额转让试点,支持S基金提供接续型融资 [8] - 支持股权创投基金通过并购重组实现“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8] - 支持耐心资本及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QFLP等方式参与并购重组 [8] 跨境合作与市场互联互通 - 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或再融资,提升跨区域并购效率 [8] - 创新运用跨境资产转让、跨境双向股权投资等工具,促进境内外企业双向并购 [8] - 引导深港合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投入产业并购项目 [8] - 支持深交所与港交所加强合作,探索并购重组及股债融资机制互联互通 [8] - 支持深交所构建适配并购重组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并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9] - 支持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建设“专精特新”专板,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整合资源 [9]
刚刚!深圳,重大利好!
中国基金报· 2025-10-22 18:38
【导读】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布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大家好啊,深圳来利好了。 10月22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印发《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泰勒整理了其中的重要内容,供大家投资参考。 1.目标。 力争到2027年底,辖区上市公司质量全面提升, 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培育形成千亿级市值企业20家。 并购重组市场量 质齐升,累计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 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 ,落地一批行业示范案例。 2. 聚焦新质生产力开展并购重组。 在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上市公司等开展上下游并购重组,收购有助于 强链补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推动重点产业集群能级提升。 5. 构建支持并购重组的耐心资本体系。 支持市天使母基金、科技创新种子基金积极挖掘科技中小企业、创业团队技术优势,参与并购标的培育,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各级政 府投资基金和国资平台与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险资等金融机构,以及"链主"企业、龙头上市公司等产业资本开展产业基 ...
深圳:聚焦新质生产力开展并购重组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17:52
人民财讯10月22日电,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印发《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 —2027年)》,其中提出,聚焦新质生产力开展并购重组。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上市公司等开展上下游并购重组,收购有助于强链补链 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推动重点产业集群能级提升。鼓励企业在合成生物、智能机器 人、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赛道上积极开展并购重组,快速提升产业规模和实现关键技术突 破。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基于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并购重组,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收购优质资产或作为并 购标的积极参与并购重组。加快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升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 轻资产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标的估值包容度,加快国资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 ...
深圳: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上市公司等开展上下游并购重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7:52
每经AI快讯,10月22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多部门印发《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 方案(2025—2027年)》。方案指出,聚焦新质生产力开展并购重组。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 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上市公司等开展上下游并购重组,收购有助于 强链补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推动重点产业集群能级提升。鼓励企业在合成生物、 智能机器人、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赛道上积极开展并购重组,快速提升产业规模和实现关 键技术突破。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基于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并购重组,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收购优质资产 或作为并购标的积极参与并购重组。加快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升地方国有控股上 市公司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标的估值包容度,加快国资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 ...
工信部发布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 广东新增691家 创历史新高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2 17:08
专精特新企业是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根据本次公示的名单 看,入选的粤企主要分布在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瞄准细分领域, 广东的"小巨人"企业不断深挖、疏通堵点,推动新兴产业集优集强,未来成形成势。 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的雷鸟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CEO李宏伟介绍,该公司作为 广东本土培育的科技企业,成立仅3年便实现了消费级AR眼镜市场占有率35%的突破。他注意到,当前 广东已集聚人工智能与AR领域企业超千家,相关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形成"硬件研发+算法创新+场景应 用"的全链条生态。 放眼全国,广东的"小巨人"整体走在前列。"更值得留意的是它们的分布和走向。在大湾区,越来越多 企业开始嵌入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有的在细分市场做到领先,有的在关键材料和零部件上实现突破,不 少企业已经把产品卖到了海外。"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说。 以中小为形,以精尖为魂,广东"小巨人"企业上新了。 近日,工信部发布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广东共有691家企业入围,数量位居全国前 列,创历史新高。此前,广东已有专精特新"小巨人" ...
美团吹响机器人号角:集结宇树科技、自变量等 具身智能加速从实验室冲向商业战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3:41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战略升级为“零售+科技”,零售作为业务舞台,科技作为提升舞台规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工具[1] - 零售业务产生的收入为前沿科技的长期投入提供了资金支持[1] - 公司正通过“资本+技术+场景”的生态化布局抢占具身智能赛道先机[1] 技术研发与突破 - 公司积极推进以自动化为核心的多层次服务网络,包括无人机空中运输和无人驾驶配送车覆盖地面场景[3] - 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联合研发的无人机智能避障系统取得突破,对复杂空中目标的识别召回率提升近30个百分点,误检率下降至0.68%[4] - 与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开展仿人灵巧手研究,多项研究成果获IROS等顶级国际会议收录,并有望应用于本地生活服务场景[5] 商业化落地进展 - 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无人机配送商业订单超过67万单,已超过谷歌旗下无人机配送公司Wing Aviation的订单量[5] - 无人车配送在深圳实现全无人运营并突破500万单[5] - 推出的“小黄蜂”机器人已在深圳宝安机场投入运营无人配送服务[3] 投资布局与生态构建 - 公司通过美团龙珠和美团战投在具身智能领域频繁投资,今年已投资星迈创新、星海图、自变量机器人、妙动科技、康诺思腾等公司[5] - 以领投方身份投资它石智航和星海图,其中它石智航累计融资达2.42亿美元,创下中国具身智能行业天使轮融资纪录[6] - 在机器人领域形成涵盖宇树科技(机器人本体)、银河通用(通用机器人平台)、自变量机器人(特定场景应用)等企业在内的完整投资矩阵[6] 行业竞争格局 - 具身智能赛道呈现群雄逐鹿之势,阿里、京东在机器人领域深度布局,京东今年5月以来实现具身智能领域“六连投”[6] - 字节跳动通过投资清洁机器人等细分领域积极卡位[6] - 极智嘉、快仓等专业机器人公司在特定领域已建立起相当的技术壁垒[6] 未来展望与机遇 - 公司预判2030年将是具身智能的时代,目前正站在新时代的开启点[3] - 分析认为投资先进领域既能补充现有业务,也看中这些赛道作为独立市场的巨大空间[6] - 通过投资进行全球化布局和探索,可能在新产业中找到建立第二增长曲线的机会[7]
广东新增691家“小巨人”企业
南方都市报· 2025-10-22 07:15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群体智能"在极氪5G智慧工厂开展协同实训。 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通讯员 罗艳 摄 以中小为形,以精尖为魂,广东"小巨人"企业上新了。 近日,工信部发布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广东共有691家企业入围,数量居全国前 列,创历史新高。此前,广东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2000家,居全国前列;在人工智能领 域,广东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深圳新增347家数量全国第一 入选粤企分布在人工智能等领域 专精特新企业是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根据本次公示的名单 看,入选的粤企主要分布在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瞄准细分领域, 广东的"小巨人"企业不断深挖、疏通堵点,推动新兴产业集优集强,未来成型成势。 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的雷鸟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CEO李宏伟介绍,该公司作为广 东本土培育的科技企业,成立仅3年便实现了消费级AR眼镜市场占有率35%的突破。他注意到,当前广 东已集聚人工智能与AR领域企业超千家,相关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形成"硬件研发+算法创新+场景应 用"的全链条生态 ...
美团机器人研究院学术年会在杭举行发布无人机避障、灵巧手等多项技术突破
搜狐财经· 2025-10-22 00:42
新浪科技讯 10月20日晚间消息,在全球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大会(IROS)时隔19年重返中国内地之际, 美团于大会期间举办了"机致生活Robotics for Better Life 2025美团机器人研究院学术年会"。现场,美团 副总裁、美团机器人研究院理事长毛一年、香港大学教授席宁、禾赛科技创始人李一帆、自变量机器人 CEO王潜等发表主题演讲,围绕"具身智能商业化""机器人感知、规划和控制"等议题展开探讨;来自宇 树科技、星海图等企业的负责人共同参与圆桌论坛,探究具身智能发展的"第一性原理"。 据悉,本届赛事吸引全球120支高校队伍参赛,覆盖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加州 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普渡大学等海内外近100所高校,并首次迎来全海外队伍,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 的5位中东学子组队参赛,体现出中国低空经济产业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全球影响力。 责任编辑:何俊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 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 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 ...
2025年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会议在杭州开幕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22:45
人民财讯10月21日电,据杭州发布消息,21日,2025年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会议在杭开幕,来自全球 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7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杭州,围绕"人机协作前沿"主题,聚焦人机共 融、智能决策、具身智能等前沿议题,开展交流、共话合作。 ...
禾赛科技与广和通达成战略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21:57
合作概述 - 禾赛科技与广和通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发布机器人多模态融合感知与控制解决方案 [1] - 合作方案结合了激光雷达、双目视觉和RTK技术 [1] - 合作聚焦于具身智能、四足机器狗及割草机器人等领域 [1] 技术核心与应用 - 合作以3D激光雷达技术及AI视觉算法为核心 [1] - 方案旨在助力机器人实现精准定位、环境感知与避障、路径规划与导航等关键功能 [1] - 该方案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国内某头部具身智能公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