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

搜索文档
上半年我国前装标配5G的乘用车新车230.5万辆 同比增72.6%
新华财经· 2025-08-27 13:38
新华财经西安8月27日电 8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孙姬在"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 行"陕西站座谈会上介绍,智能网联汽车5G应用快速增长,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前装标配5G的乘用 车新车达816.7万辆,其中2025年1—6月达230.5万辆,同比增长72.6%。 她表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化。 主要表现在三个"进一步"上。 一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研发设计环 节,推动工业领域创新范式变革、研发效率提升和创新体系重塑。如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 等重点领域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研制周期平均缩短近30%。 二是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信息基础设施深入渗透到生产领域,打通工业等实体经济生产要素流通、产 业链高效协同的信息"大动脉"。截至目前,我国已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6.4万个,新型工业5G终端设备 相继涌现,5G工业网关、5G工业路由器等数量超百款;已建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 家,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总量超6900亿个,服务企业超51万家,二级节点达到383个,涵盖4 ...
每经热评︱“史上最严”智驾新规征言 监管升级倒逼产业生态重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2:43
事实上,自今年4月底起,多部门已陆续就智驾管理发声或出台文件,监管举措密集落地,形成了一套 覆盖标准设定、伦理规范、责任界定的"监管组合拳"。其不仅有效填补了智能网联汽车在缺陷管理、生 产一致性把控及宣传行为规范等领域的制度空白,更清晰预示着智驾行业正从过去的"事后追责"模式, 向"事前预防+全周期管控"的强监管时代转型。 从行业发展态势来看,今年我国智驾汽车普及速度显著加快。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L2级组合辅助驾 驶新车渗透率已达57.3%,预计到2025年年底这一比例将突破65%。在技术持续迭代、用户需求不断升 级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多重驱动下,智驾平权——即让更广泛用户享受到智驾技术红利,已成为行业 发展的大趋势。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起草《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 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笔者注意到,意见稿中"不得"一词 出现了6次,措辞较以往更为严厉,明确要求不得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推送给用户,不得通 过OTA(远程在线升级)方式隐瞒缺陷等。这份意见稿也因此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智驾新规。 然而,行业快速发展背后也 ...
“筑”路三千 联云聚车 ——“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进展与未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6 09:30
场景探索方面,在规模化场景和城市级示范方面都做出有益探索。例如,交通信号灯灯态信息与交通事 件信息支持量产车型应用,正在逐步成为主管部门、试点城市、车企的共识。此外,智慧出租、智慧公 交、自主代客泊车(AVP)、干线物流、城市物流、低速无人车、封闭场景(园区、矿山、港口)等L4 自动驾驶示范场景示范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参与者正积极推动商业化应用探索。 迎来更广泛城市的互联互通 《中国汽车报》: 两位专家能否具体谈谈应用试点城市发展的异同,帮助外界了解现阶段 " 车路云一体 化 " 建设的侧重点与方向? 近日,《中国汽车报》记者就"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一年来的工作,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 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车路云一体化"首席专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 称"创新联盟")基础数据平台工作组组长杜孝平,创新中心战略与标准事业部总经理、创新联盟副秘书 长李晓龙进行了专访。两位专家(以下简称"创新联盟专家")解答了试点城市推进"车路云一体化"一年 来的进展、成果、未来趋势等广受行业瞩目的问题。 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中国汽车报》: 近一年来,北京、重庆、上海、广州等地针对 " 车 ...
新华全媒头条|勇立潮头再出发——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
新华社· 2025-08-25 23:41
新华社深圳8月25日电题:勇立潮头再出发——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周科、陈宇轩 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将迎来建立45周年。从"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到"半小时落户"的深圳效 率,再到"日均数百项专利"的深圳质量,这座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45年来始终勇 立潮头。 2020年10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形成全 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率先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南海之滨,风劲潮涌。 深圳湾云帆高张,远处一艘艘巨轮"犁"开深蓝色的航道,与岸边摩天楼宇闪烁的霓虹交相辉映,勾勒出 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蓬勃脉动。 翻开深圳这5年的"成绩单",一个个数据引人注目。 2020年至2024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站上3.68万亿元新台阶,平均每平方公里产出高达 18.4亿元。这是一个由县域大小面积创造出来的省级经济体量。 与此同时,万元GDP能耗、碳排放量、用水量分别 ...
勇立潮头再出发——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
新华社· 2025-08-25 21:55
新华社深圳8月25日电 题:勇立潮头再出发——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周科、陈宇轩 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将迎来建立45周年。从"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到"半小时落户"的深圳 效率,再到"日均数百项专利"的深圳质量,这座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45年来始终 勇立潮头。 2020年10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形 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率 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5年来,深圳牢记嘱托,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推动改革开放再深化、发展能 级再跃升、民生福祉再增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继续先行示范、谱写新篇。 改革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 南海之滨,风劲潮涌。 深圳湾云帆高张,远处一艘艘巨轮"犁"开深蓝色的航道,与岸边摩天楼宇闪烁的霓虹交相辉映,勾 勒出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蓬勃脉动。 翻开深圳这5年的"成绩单",一个个数据引人注目。 2020年至2024年 ...
共筑“空天地”产业新生态 ——记首届“低空飞行器-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协同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5 17:31
政策规划与产业定位 - 低空飞行器 智能网联汽车和人形机器人被定位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核心载体 需通过技术驱动场景牵引政策规划和资本助力推进产业化 [3] - 低空经济于2023年12月被明确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多部门协同推动制造 基建 运营全链条发展 2025年定义为低空经济元年 实施从场景切入到系统建设再到整体迭代的三步走策略 [3] - 人形机器人政策重心由技术攻关转向产业化 2023年《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其成为科技竞争新高点 目标2027年实现规模化发展并融入实体经济 [4] 市场规模与发展阶段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 计划2027年成为重要经济增长新引擎 [4] - 低空经济预计2031-2035年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 其中中国eVTOL市场占全球70%份额 [6] - 智能网联汽车经过10余年发展进入商业化临界点 成为第三代移动智能终端和数字空间载体 [5] 技术协同与产业链整合 - 智能网联汽车70%核心部件与技术可迁移至飞行汽车 车载芯片 激光雷达 控制算法等供应链40%-50%与机器人重合 [5][6] - 感知决策 车路协同 高精定位等技术为低空飞行器和人形机器人提供模块化方案 汽车工厂成为人形机器人率先商业化落地场景 [5][6] - 数字孪生仿真为三大产业提供统一研发测试基座 涵盖交通博弈 空域调度和环境交互的虚拟验证 [9] 基础设施与共性技术 - 需共建智能网联基础设施 包括低空智联网 车路云一体化和机器人操作系统 实现感知芯片 能源系统 通信协议和安全标准的通用化 [10] - 高精度定位与数字地图通过PPPRTK技术与三维地图结合 为飞行器提供厘米级定位 为汽车提供车道级导航 为机器人提供空间理解能力 [10] - 传感器技术 人工智能算法和通信技术存在共性需求 智能驾驶的模块化可扩展架构适用于低空飞行器和人形机器人 [10]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路径 - 低空飞行器从航拍工具转向运输平台和城市空中交通载体 具体场景包括无人机物流 载人飞行器和应急救援 [6] - 人形机器人2025年可能成为量产元年 但需聚焦特定工业或服务场景定制化开发 目前主要客户集中于科研与二次开发领域 [7] - 三大产业依赖大场景驱动 智能网联汽车在矿山港口示范运营 无人机在农业植保和城市物流规模应用 体现以用促研以用兴业特征 [8] 生态协同与创新机制 - 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协同机制 包括产业引导基金 测试示范区和人才培养体系 实现政策 资本与科研机构深度耦合 [11] - 发布协同创新发展白皮书编制和十大倡议 突破共性技术瓶颈 共建标准法规 深化场景融合并拓展国际合作 [12] - 三大产业视为具身智能载体 形成生态共生 技术共生和产业共生关系 通过数据驱动和AI赋能实现共建共融 [9]
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实施方案印发 广州将建设城市生命体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5 15:59
近日,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印发《广州市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实施方案》(下称《方 案》)。 在数字经济领域高质量发展方面,以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牵引,围绕数字经济核心领域,打 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区,建立健全自动驾驶政策体系,推 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营模式。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广州将激发数据开发利用活力,探索开展数据资产创新应用,充分发 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推动数据资产化,探索建立数据资产管理机制,建设从数据资源管理到资产管理 及审计等全流程工作指引体系。 在数据底座和共性能力建设方面,推进5G规模化部署和业务应用,推进千兆光网城市建设,加强政务 区块链建设,大力推动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建设,支持发挥广州人工智能算力及应用创新联盟作 用,构建统一政务大模型基础支撑底座。 《方案》提出建设以数字基础设施为基础骨架、以数据要素为神经脉络、以城市大脑为核心中枢,以城 市治理、民生服务、经济发展为活力细胞的城市生命体。2025年,城市生命体雏形建立,到2026年,城 市生命体正式运转,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 ...
叫好不叫座?上海无人驾驶出租车仍需“时间沉淀”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15:10
然而,仍处于起步阶段的智能网联出租车(即无人驾驶出租车)在上海市区正式投入运营尚不足一个月。 其后续发展如何优化运营体验,随之而生的新业态能否颠覆传统行业模式等问题尚未可知。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8家企业在上海获得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证,可在试点区域运营"主 驾无人"汽车。小马智行就是首批获准企业之一,以上海浦东金桥和花木核心区域为起点,逐步开放自 动驾驶出行服务。不少乘客体验后表示车辆行驶很"丝滑",相关词条一度在中国社交媒体火爆。 坐进智能网联出租车后座,记者发现有一块透明塑料板将主驾区域隔开,后座装有两个电子屏,轻点屏 幕就能选择终止行程和联系客服,还可以操控车内温度和音乐。 虽然车辆行驶体验并无不适,但目前智能网联出租车只能在固定站点间运行,无法随时上下车,灵活性 较"有人驾驶"汽车差。此外,由于该出租车有运行时空限制且价格与上海市出租车定价持平,加上乘客 对其安全性的认知存在差异,这一新鲜出行方式在市场中暂未广泛流行。 小马智行副总裁黄俊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相较于网约车或传统出租车,智能网联汽车在后台调度方 面更具优势,"在特定区域和时间等普通出租车服务有限的情况下,短期内我们能在市 ...
四维图新(002405):新型TIER1聚焦智能化赛道 转型稳步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8-25 08:38
事件概述:2025 年8 月21 日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总收入17.61 亿元,同比增长5.62%,归 母净利润-3.11 亿,亏损同比缩小。 投资建议:四维图新在智能网联与车路云一体化领域持续深耕,受益于汽车智能化渗透加速及车规级 MCU 芯片国产化趋势,旗下杰发科技车规级MCU 芯片业务快速拓展,成长潜力逐步释放。公司在智 驾、智舱、智芯、智云等领域实现全栈式技术布局,生态优势日益凸显,预计将持续夯实行业地位,并 推动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79/61.38/78.94亿元,对应PS 分 别为5 倍、4 倍、3 倍,维持"推荐"评级。 新型 Tier1 聚焦智能化赛道,全栈式解决方案助力公司转型。作为新型Tier1,聚焦汽车智能化核心赛 道,构建"底层地图数据-车载芯片-中高阶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应用"完整技术生态,形成以地图为底座、 覆盖"智云、智驾、智舱、智芯"的全栈式解决方案,实现从单一产品提供商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 型。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成果转化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通过降本增效,2025 年第一、二季度均实现营收增长 ...
前七月经济总体平稳,工业拉动功不可没
大众日报· 2025-08-22 09:05
山东面向市场、面向未来推进制造业从传统到先进的转型:对准产业需求抓创新,芳纶纤维、环保装 备、新能源电池等融链固链对接活动举办,通过做优生态圈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等相融互促, 让科研者指尖的"技术密码"能更快转化为驱动生产的"智慧齿轮";数字赋能提速,通过深入实施"人工 智能+"行动,开展优秀行业模型、场景模型遴选,带动头部企业与数字服务商核心能力共用、应用服 务共创,所沉淀的智能化转型经验加快向中小企业普及;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成果转化堵点和痛点,深 化"揭榜挂帅"行动,布局建设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由此,山东实现前七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 长10.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2.7个百分点。 激发新需求新场景,构筑增长新空间。 前七个月山东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 长6.0%,较上半年又提高0.5个百分点。小成本的技改,在企业如何"挖"出大效益?山东鲁康陶瓷科技 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继存现身说法:"今年鲁康盘活闲置车间,将原90米辊道窑改造成速烧窑,新增自动 化压锅机等设备140余台套,技改后,公司可年产400万件陶瓷耐热烧锅,市场占有率将提升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