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等

搜索文档
W110市场观察:低贝塔、低估值等防御型风格占优
长江证券· 2025-05-26 13:16
机构赚钱效应 - 北向重仓 50 领涨,北向重合 50 指数本周收益 0.68%,跑赢基金重仓系列,如基金重合指数本周收益 -0.43%[13] 市场动速 - 风格、行业轮动速度仍在较高位,但行业轮动速度有所下滑[19][20] 行业板块 - 医疗板块领涨行业,超额全 A 逾 2%,超额比例为 2.59%[22] - 能源龙头显著超额行业基准,能源板块龙头超额比例为 1.08%[22] 风格跟踪 - 低贝塔、低估值等防御型风格占优,长江低贝塔指数当周收益 0.86%,长江高贝塔指数当周收益 -3.23%;长江低估值指数当周收益 0.33%,长江高估值指数当周收益 -2.24%[27] 主题热点 - 乡村振兴 100、医美指数领涨主题,长江乡村振兴 100 指数本周收益 2.11%,长江医美指数本周收益 1.80%[29]
政策再松绑 并购重组掀新热潮
搜狐财经· 2025-05-23 04:51
政策优化 - 重大资产重组新政落地 全面松绑成为主基调 包括首设简易审核程序 创新支付方式可"分期付款" 提升监管包容度 [1] -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配套规则 大幅简化审核流程 缩短审核时限 提高重组效率 [3] - 新政有望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 加速产业整合与资源优化 提升私募基金参与积极性 [3] 市场反应 - 多家上市公司密集披露重组公告 掀起新一轮并购重组热潮 A股市场活跃度有望提升 [1] - 5月21日一晚有3家A股公司披露重组公告 包括鸿铭股份拟1.51亿元收购深圳驰速83%股权 国科微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迈普医学收购易介医疗不低于51%股权 [2] - 本周以来另有5家上市公司披露并购公告 其中4家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3] 数据表现 -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 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单 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 [4] -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已披露资产重组超600单 是去年同期1.4倍 重大资产重组约90单 是去年同期3.3倍 [4] 行业影响 - 并购重组是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市场工具 有助于上市公司资源整合与转型升级 [4]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并购可实现供应链优化整合 降低采购成本和交易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 - 传统行业通过跨界并购切入新兴科技赛道 可获得快速转型路径 [5]
证监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在投本金超4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2 17:13
近日,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国务院国资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 政策举措》(后简称《政策举措》)。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金 融政策有关情况。 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在发布会上介绍,"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 技"这样的市场生态正逐步形成。 其次,新上市公司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已接近 2700家,市值占比超过4成。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当中,超过9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 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都形成上市公司集群,一批关键核心技 术攻关领域的代表性"硬科技"企业实现上市融资。 再次,科技企业并购重组更加活跃。目前,沪深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的有1400余单,同比增长超过40%,其 中重大资产重组170余单,同比增长超过220%。在这当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约650 单,重大资产重组超过80单。 再就是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支持科技创新持续 ...
A股有望开启结构性牛市新周期,沪深300ETF(159919)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
新浪财经· 2025-05-20 10:26
沪深300ETF市场表现 - 沪深300ETF盘中成交5892 03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12 70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前3 [3] - 近半年规模增长98 91亿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前3 [3] - 近半年份额增长39 87亿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前3 [3] 杠杆资金动向 - 连续4天获杠杆资金净买入 最高单日净买入431 30万元 [3] - 最新融资余额达11 02亿元 [3] 沪深300指数估值 - 最新市净率PB为1 3倍 低于指数成立以来81 5%以上的时间 [3] - 沪深300市盈率12 6 明显低于境外市场主要指数 [3][4]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2 85% 包括贵州茅台 宁德时代等 [3] 市场展望 - 基本面 产业与资金面三维共振 A股有望开启结构性牛市新周期 [4] - 宏微观流动性共振与产业升级有望驱动市场上涨 [4] - 中长期资金或成为重要增量资金 市场或呈结构性牛市特征 [4]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沪深300ETF联接基金(160724)布局A股核心资产 [4]
并购重组概念活跃!国企共赢ETF(159719)盘中上涨,机构:央国企有望成为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的主导力量
新浪财经· 2025-05-19 10:05
国企共赢ETF表现及政策背景 - 国企共赢ETF(159719)最新价报1.5元,单日上涨0.13%,近3年净值上涨44.15%,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4.05% [1] - 该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14.61%,最长连涨7个月累计涨幅24.70% [1] - 中国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推动并购重组市场改革,船舶、能源、资源等领域央企重组加速 [1] - 中金公司认为国企市值管理意愿提升,并购重组将成为重要方向 [1] 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构成 - 指数覆盖100只成分股,包含80只A股和20只港股上市国企,聚焦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 [4]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国石油(15.58%)、中国石化(12.33%)、中国建筑(8.89%)等能源基建龙头 [6] 大湾区ETF市场表现 - 大湾区ETF(512970)最新报价1.19元,单日下跌0.83%,近1周累计上涨1.44% [3] - 近5年净值上涨15.63%,历史最高单月回报21.99%,最长连涨4个月涨幅17.05% [3] - 中证粤港澳大湾区指数成分股涨跌分化,海格通信领涨9.96%,珠海冠宇领跌3.62% [3] 中证粤港澳大湾区指数构成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26%,包括比亚迪(9.53%)、中国平安(7.81%)、招商银行(7.53%)等 [6][8] - 权重股表现分化,美的集团上涨0.52%,立讯精密下跌2.18% [8]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 首次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
搜狐财经· 2025-05-17 08:36
政策修订 - 中国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1] - 新规首次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1][3] 私募基金政策优化 - 私募基金投资期限满48个月时第三方交易锁定期由12个月缩短至6个月重组上市中小股东锁定期由24个月缩短至12个月 [3] - 该制度安排缓解私募基金"退出难"问题促进基金募集投融管理退出良性循环 [3] 市场活跃度 - "并购六条"发布8个月以来沪深两市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 [6] -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超600单同比增长1.4倍重大资产重组约90单同比增长3.3倍 [6] - 已实施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11.6倍 [6] 行业转型趋势 - 近20家传统制造业公司开展跨行业并购70%标的为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行业 [8] - 科创板今年新增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数量已超过2024年全年 [8] 经济影响 - 并购重组推动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促进"独角兽"企业培育 [5] - 并购重组引导资源聚焦产业整合与转型升级助力上市公司在新兴产业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10]
麦高证券策略周报-20250512
麦高证券· 2025-05-12 22:53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05月05日至2025年05月09日市场流动性进行分析,涵盖货币、资本、主板市场,还对行业和风格板块流动性跟踪,展示各板块表现及资金流向情况 各类市场流动性概况 货币市场流动性 - R007由1.8396%降至1.5805%,减少25.91个bp;DR007由1.7986%降至1.5409%,减少25.77个bp;R007与DR007利差减少0.14个bp;中美利差本周增加19.24个bp [2][16] 资本市场流动性 - 本周资金净流入-148.20亿元,较上周增加174.36亿元,资金供给315.53亿元,需求463.73亿元;资金供给增加240.64亿元,需求增加66.28亿元 [2][21] 主板市场成交数据与流动性追踪 - 本周各宽基指数流动性回暖,除沪深300融资余额稍降,其余宽基指数两融余额上升;中证500、中证1000和其他股票融资净买入和融券净卖出达八周最高 [26] 行业板块流动性跟踪 本周中信一级行业涨跌幅跟踪 - 本周所有行业收益上涨,国防军工和通信涨幅大,分别为6.44%和5.43%,消费者服务涨幅最小为0.30% [4][29] 行业间资金流向跟踪 - 本周行业杠杆资金净买入为正的行业较多,电子行业资金净买入最多为41.57亿元,银行行业资金净卖出最多为21.58亿元 [31] - 本周陆股通重仓股主力净流入行业多,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资金净流入最多为19.39亿元,电子行业净流出最多为22.12亿元 [35] 行业热度纵向对比 - 本周食品饮料行业两融余额占比相对前16周处较高水平,非银行金融、建筑、商贸零售和传媒相对较低 [38] - 本周银行杠杆资金处16周低位,国防军工和房地产处16周高位;电子行业杠杆资金净买入增加最多,银行行业减少最多 [38] 行业拥挤度情况 - 截止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综合行业综合拥挤度最高;纺织服装行业综合拥挤度低,量价相关性拥挤度极低,上涨趋势大概率延续 [4][46] 风格板块流动性跟踪 - 本周周期和成长风格日均成交额占比增加,分别为0.06%和3.89%,消费风格下降幅度最大为2.14% [48] - 本周陆股通重仓股主力资金对消费风格减持2.17亿元,对金融风格增持最多为13.28亿元 [53] - 本周各风格指数均上涨,金融风格涨幅最大为2.79%;周期风格日均成交额占比相比过去一个月、三个月和六个月处高位;稳定和消费风格日均换手率相比过去一个月、三个月和六个月处低位 [5][54]
浙江持续打造品牌强省
搜狐财经· 2025-05-11 10:20
全琳珉 5月10日,正值第九个"中国品牌日",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湖州德清开幕。记者从大会举办的"品 字标·浙十年"品牌分享推介活动现场获悉,自浙江制造公共品牌"品字标"诞生至今,浙江已累计培 育"品字标"企业5328家,颁发"浙江制造"认证证书7268张,持续推动浙江从"制造大省"向"品牌强省"转 型。 浙江是全国最早提出打造"品牌大省"的省份之一。10年前,浙江正式出台意见,打造"浙江制造"品牌, 在全国创新构建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的"品字标"品牌建设体系。"品 字标"由此诞生。 品牌建设的核心是质量,质量提升的关键在标准。为此,浙江构建了"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品牌标准 体系,从一颗螺丝钉到整机制造,全流程"斤斤计较"。截至目前,全省已相继研制"浙江制造"标准3923 项,并以全产业链视角先后研制发布数字安防、光伏能源等重点产业标准体系框架指南30项。 有了高标准,还要做严认证。浙江构建"市场认证+自我声明"的品牌认定体系,广泛吸纳瑞士SGS、德 国TUV等14家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成立"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推行"一个标准、一次检测、一次认 证、多国证书"认证模式 ...
江苏一千四百多家外贸企业参展广交会以变应变,促成交拓市场优服务
新华日报· 2025-05-11 07:28
多元化市场布局 - 江苏外贸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摆脱对单一市场依赖,以广交会为窗口接触中东、中亚、南美洲等地区客户 [2] - 江苏苏变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与中东采购商达成100台智能箱式变电站合作意向,金额超500万美元 [2] - 金城集团调整全球市场开发方向,获得巴拉圭、安哥拉、尼日利亚等国近300万美元意向订单 [2] - 南京可特玩具有限公司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服务环球影城、迪士尼等大客户,广交会首日收获单笔20万美元订单 [3] 产品创新与技术升级 - 南京腾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展示智能割草机器人和泳池清洁机器人,具备视觉识别和精准清洁功能,吸引南美、东南亚客户 [4] - 江苏金彭集团新能源车型吸引30多位采购商洽谈,中东客户当场签下100台锂电代步车订单,技术平台涵盖操控、动力和座舱系统 [4] - 南京博尔迈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每年结合最新技术推出新品,通过展会收获200万美元订单 [4] - 南京可特玩具有限公司研发投入占产值5%至10%,凭借专利优势和质量拿下大客户 [3] 数字化与供应链优化 - 南京普利迪橡塑制品有限公司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直连海外消费者,并计划海外设厂规避贸易风险 [6] - 江苏交易团采用"双线作战"模式,线下举办产业专场推介会,线上推动虚拟展馆和多语种直播 [6] - 沭阳赛迪工艺品公司通过3D直播吸引超百家海外采购商在线洽谈 [6] - 南京市商务局联合中国制造网打造"南京优品线上专区",签约金额达5000万美元 [6] 行业参展与订单表现 - 江苏交易团组织1419家外贸企业参展广交会,覆盖家纺、文具、健康休闲等行业 [1] - 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获中东和欧盟客户当场下单,加紧生产并拓展市场 [3] - 中国制造网携20多国采购商与江苏供应商对接,提供实地考察服务 [6]
浙江十年来培育“品字标”企业5328家
搜狐财经· 2025-05-11 01:24
品牌建设成果 - 浙江累计培育"品字标"企业5328家,颁发"浙江制造"认证证书7268张 [1] - "品字标"品牌推动浙江从"制造大省"向"品牌强省"转型 [1] - 浙江制造曾面临国际市场"廉价"和"低端"标签问题 [1] - 浙江十年前出台《关于打造"浙江制造"品牌的意见》,构建"品字标"品牌建设体系 [1] 标准与认证体系 - 浙江构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品牌标准体系,已研制"浙江制造"标准3923项 [2] - 以全产业链视角发布数字安防、光伏能源等重点产业标准体系框架指南30项 [2] - 浙江构建"市场认证+自我声明"品牌认定体系,成立"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 [2] - 推行"一个标准、一次检测、一次认证、多国证书"认证模式 [2] - 颁发"品字标"国际证书649张,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带动出口近1500亿美元 [2] 未来发展方向 - 浙江将继续深入实施质量提升强企行动,提升品牌建设的质量支撑力和标准引领力 [3] - 进一步提升"品字标"的"文化+创新"属性,推进"品牌出海" [3] - 构建以信用为内核的"浙江精品"培育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