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
搜索文档
奥乐齐南京连开4家店,为发力全国市场准备?
搜狐财经· 2025-10-26 09:51
封面图来源:小红书@魔都干饭人 奥乐齐又有新动作。 10月21日,奥乐齐与金鹰国际集团在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奥乐齐将入驻金鹰旗下五家购物中心,其中,奥乐齐昆山金鹰店已于2025年5月 率先投入运营,而南京仙林金鹰店将于2026年1月与另外三家南京新店同步开业。 这是奥乐齐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首次与大型商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意义颇为重大。 此次合作揭示了这家德国精选平价超市在中国市场的区域扩张野心。从2019年首店落户上海,到2025年首次走出上海入驻江苏,再到如今加速布局南京, 奥乐齐正试图在中国市场跑出加速度。 1 从南京支点到华东纵深的战略蓝图 在城市深耕层面,奥乐齐展现出高密度覆盖的决心。首批4家门店均匀分布于南京几大主要区域:仙林店依托金鹰高校商圈辐射年轻家庭,河西巧刻广场 店瞄准高端住宅人群,江北店承接新区产业人口需求,形成"全域渗透"的网络格局。 这种布局密度远超其初期在上海的扩张节奏,折射出对南京市场的高度期待——参考昆山金鹰店开业"盛况空前"的表现,奥乐齐显然希望通过密集布局快 速形成品牌认知,复制甚至超越其在上海的71家门店规模效应。 在区域辐射层面,南京的战略支点价值被寄予 ...
3小时交流收费50万元,于东来“办学”怎么越来越贵了
36氪· 2025-10-24 19:47
"你们对胖东来的理解,可能只有20%左右,但(仅凭)这20%,你们已经慢慢走出'死亡区'了。" 在刚刚落幕的2025中国超市调改大会上,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谈及对零售企业帮扶时表示。 具体来看,胖东来收费课程分为种子班、总裁班和超市周。其中,种子班课程为企业设置,第一年至第三年的收费分别为50万元、30万元和30万元。此 外,胖东来针对个人推出总裁班和超市周,总裁班2024年学费10万元/人;超市周根据论坛不同,收费由1680元/人-6980元/人不等,课程内容包括企业文 化理念、人才培养、实地参观、打造自有品牌等。 这份近乎"真理在握"的姿态,与其近期紧锣密鼓推进的"办学"计划形成强烈呼应。 10月21日,于东来在社交平台接连抛出两项高价方案:企业家交流收费2天100万元;于东来个人分享交流3小时收费50万元。从胖东来的营收增速看,于 东来的经营之道确有可取之处,但他的经验能成为零售企业的"通用模板"吗? "师者"于东来 于东来似乎越来越适应自己的"师者"定位。 在近期的社媒发文中,他提及胖东来像一所学校,并密集推进各类"办学"计划。 10月21日,于东来称,计划明年由联商学院组织收10个以内的企业家到胖东 ...
中国超市,开到宇宙尽头
创业邦· 2025-10-24 18:13
全球中国超市行业概况 - 华人超市在全球分布极广,从发达国家到新兴市场乃至偏远地区均有覆盖,例如在阿根廷有10788家华人超市,在其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每两三个街区就有一家[5] - 行业扩张模式高度依赖亲缘网络,通常由早期移民通过“投亲靠友”的方式带动,形成“A在B的超市打工,攒钱后自立门户”的线性扩散模式[6] - 在发达市场已孕育出如99大华超市的连锁巨头,而在新兴市场则以家庭或夫妻经营的小型超市为主,构成了更为草莽和粗砺的出海生态[6] 新兴市场经营挑战 - 治安问题构成主要运营风险,例如在牙买加,偷窃行为普遍且不分年龄性别,超市需应对员工监守自盗和顾客行窃[8];在阿根廷拉普拉塔的超市,位于贫民区的分店每周都会遭遇偷盗,甚至发生持枪抢劫事件[10] - 宏观经济恶化加剧经营风险,阿根廷2023年通胀率高达211.4%,导致商品价格成倍上涨,例如一件商品周一价格400比索,次日即涨至800比索,系统性混乱进一步推高了暴力事件频率[12] - 部分地区的监管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有华商反映当地相关部门会以各种理由上门罚款或索要钱财,形成隐性成本[13] 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 - 超市行业门槛相对较低,无需特定技能,主要依赖原始启动资金和勤勉运营,被形容为“把门打开做生意”的典型模式[17] - 货源组织依托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和跨境贸易便利,例如柬埔寨的华商可从同乡处便捷拿货,早上下单下午送达,或通过陆运从中国一周内收货[20] - 该模式利润稳定但非暴利,例如牙买加的超市月平均利润约为十万元人民币,其核心价值在于为海外华人提供稳定的生计和体面生活[20] 目标客群与商品策略 - 客群定位因区域而异:在东南亚如柬埔寨金边,主要服务当地华人社群,售卖耳熟能详的国货并注重人情维系[19];在拉美如牙买加和阿根廷,则主要面向当地人,凭借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打开市场[19] - 商品选品紧跟当地需求,例如牙买加圣诞季对色彩鲜艳的家居布纺(四件套、窗帘等)需求旺盛,而阿根廷市场则对印有球星梅西头像的马克杯等周边产品需求强劲[19] 华商生存状态与社群网络 - 华商生活高度封闭单调,社交圈局限于当地华人社群,日常是超市与住处两点一线,缺乏与当地社会的深度融合,普遍抱有“落叶归根”的最终目标[23] - 以同乡会为基础的社群网络(如阿根廷的福建同乡群)在信息共享(如批发商报价)、员工背景调查以及新店选址协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合作通常仅限于有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25] - 新兴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信任缺失和风险上升,例如柬埔寨出现针对华商的诈骗甚至绑架案件,使得华商在交友和业务往来上极为谨慎[26][27] 行业竞争格局与未来演变 - 传统超市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例如柬埔寨金边某超市周边200米内的中国超市数量从四五家增至十几家,连锁巨头凭借更优的批发价和更全的货品进一步挤压小超市生存空间[29] - 部分经营者开始寻求转型,例如转向游戏机厅、儿童乐园等业态,或向更偏远地区(如亚马逊雨林)转移以规避竞争[29] - 尽管以产品输出为主的“出海2.0”模式在主流叙事中被边缘化,但这些遍布全球的中国超市作为“最小单元的出海”,为品牌出海奠定了广泛的草根全球化基础[30]
中百集团跌2.00%,成交额1.9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57.0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3:3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24日盘中下跌2.00%,报7.34元/股,成交1.94亿元,换手率3.99%,总市值48.6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57.04万元,特大单卖出632.33万元占比3.26%,大单买入2490.63万元占比12.85%卖出3015.34万元占比15.56% [1]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43.88%,近5个交易日上涨3.67%,近20日下跌5.53%,近60日下跌5.05% [1] - 今年以来18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4月14日龙虎榜净买入5337.76万元,买入总计2.49亿元占比10.51%卖出总计1.95亿元占比8.25%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成立于1990年1月9日,1997年5月1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商业零售的大型连锁企业,主营连锁超市、综合百货,涉足医药、物流配送、物业管理、进出口贸易等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商品销售收入91.07%,其他收入8.9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一般零售-超市,概念板块包括湖北国资、社区团购、新零售、预制菜、跨境电商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9.03万,较上期减少9.51%,人均流通股7258股较上期增加10.51%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6.18亿元,同比减少19.13%,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减少79.50%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19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逆势坚守 正大集团重整在华零售业务
北京商报· 2025-10-24 00:21
卜蜂莲花通州店升级回归 - 卜蜂莲花通州店经历两年多空窗期后以社区Mall形式重新开业 项目由莲花荟与卜蜂莲花两部分组成 临街门店已开业 内部仍处于装修阶段[1] - 该店从传统超市转型为综合性社区Mall 位于社区Mall的二层 其他楼层引入家居卖场、餐厅等 拓展消费场景并增强与消费者互动[1][2] - 卜蜂莲花通州店自2004年进入北京市场 经过20年运营后于2023年7月底启动闭店改造 原计划工期三个月 开业时间曾延迟[2] 卜蜂莲花及正大集团背景 - 卜蜂莲花为正大集团旗下零售品牌 于1997年6月在上海开设国内首家门店 曾使用“易初莲花”名称 2007年起陆续更名为卜蜂莲花[3] - 卜蜂莲花在全国开设超百家门店 其在北京的门店数量一度达到8家 但近些年部分门店已陆续关停 例如五道口店于2021年暂停营业[3] - 公司得益于母公司正大集团的多元化业务支持与本地化运营经验 拥有深厚的农业与食品供应链基础 供应链优势明显[5] 传统超市行业转型趋势 - 沃尔玛、家乐福等老牌国际零售巨头也频频关店 反映传统超市黄金时代落幕及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共同挑战[4] - 消费习惯改变导致国内部分传统超市开始大规模调整甚至关停亏损门店 本土品牌如胖东来以独特服务模式吸引消费者[4] - 行业专家指出大卖场必须做出改变 包括缩小门店面积以降低运营成本 增加餐饮娱乐等体验式服务 强化生鲜和自有品牌产品 并利用数据技术优化库存与促销策略[4] 社区零售与未来发展方向 - 正大集团开设新的零售业态“正大优鲜”生活超市 均选址于居民社区附近 销售生鲜肉禽蛋等日常生活必需品 定义为集团从生产导向转型升级为市场导向的新事业载体[6] - 社区店如正大优鲜是未来商超零售重点方向之一 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便捷高频购物体验的需求 减少出行时间[6] - 未来零售将更注重线上线下融合、数字化服务与个性化体验 社区店应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以更密集覆盖居民区并增强客户黏性[6]
卜蜂莲花通州店“即将回归”背后: 外资超市升级应对国内竞争
北京商报· 2025-10-23 20:45
通州莲花荟的外立面已完成更新,卜蜂莲花的招牌张贴在楼体东侧墙面上。这意味着,随着莲花荟入市,卜蜂莲花通州店也将重新开业,位于该社区Mall的 二层,其他楼层还将引入家居卖场、餐厅等业态。 卜蜂莲花自2004年进入北京市场以来,通州店经过20年运营,已成为周边居民购物休闲的重要场所。此次升级改造,使其从传统零售超市转型为综合性社区 Mall,不仅拓展了消费场景,也增强了与消费者的互动。目前,零售行业转型已成必然趋势,企业纷纷进行改造,以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满足其日益多元 化的消费需求。 早在2023年7月底,卜蜂莲花通州店启动全面闭店改造,原计划工期为三个月。随着开业时间延迟,曾一度传出其彻底闭店的消息。外界这一猜测源于卜蜂 莲花此前已陆续关停多家超市卖场。 据了解,卜蜂莲花是正大集团旗下的零售品牌,于1997年6月在上海开设国内首家门店。该品牌曾使用"易初莲花"名称,自2007年起,全国各地的易初莲花 超市陆续更名为"卜蜂莲花"。正大集团官网显示,20余年来,卜蜂莲花已在全国开设超过100家门店。其在北京的门店数量一度达到8家,但部分门店已在近 些年陆续关停。其中,卜蜂莲花五道口店于2021年暂停营业。当时有 ...
配送员电动车“堆积如山,摇摇晃晃”,山姆回应
凤凰网财经· 2025-10-23 20:43
公司战略与运营调整 - 公司发展战略出现调整,从过去主打"有车中产"、多布局远郊,转向进驻闹市区,并不断向地级市、县级市拓展以抢滩下沉市场 [6] - 公司计划加速扩张,有消息称2025年后计划每年新增8至10家门店,过去12个月已增加8家新店(含2025财年第二季度新增2家)[13][16] - 公司正大力发展线上业务,截至2025年7月31日,沃尔玛中国超过50%的销售额来自线上,电商业务净销售额增长39% [12] 配送服务与物流挑战 - 公司配送员因电动车超载问题引发公众对安全风险的担忧,公司回应称正与合作平台加速落地安全举措,在部分区域根据货物匹配三轮或四轮车,并计划近期推广至全国 [2][6][8] - 公司配送服务包括极速达(最快1小时达)、全城配(隔日达)等,合作平台包括顺丰、达达等 [8][9] - 有分析指出,在高速扩张下,公司配送体系与商业模式出现失衡,依赖第三方骑手的极速达服务难以承载大体积、大重量家庭用品,导致末端配送环节发展滞后 [11] 市场竞争与品牌定位 - 公司陷入日益激烈的红海竞争,近两个月美团、阿里、京东三家大厂已有超过20家线下硬折扣门店在江浙沪落地,奥乐齐也与金鹰国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 [20] - 公司选品策略引发争议,例如货架出现普通商超常见品牌引发会员不满,公司回应称已将会员意见纳入后续选品策略考量 [14] - 有分析认为,公司近期争议与会员数量扩大有关,付费会员对服务有更高要求,品牌信任对公司至关重要 [17][18] 财务业绩与增长势头 - 沃尔玛中国2026财年第二季度(截至2025年7月31日)实现净销售额58亿美元,同比增长30.1%,可比销售额增长21.5% [12] - 公司旗下品牌在2025财年第二季度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交易单量实现双位数增长 [13]
【活动】全国商超核心玩家齐聚上海,打通与供应链的最后一公里!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10-23 16:37
近两年的中国烘焙行业,有一个新的风向词:"商超烘焙"。 它不再是附属在生鲜区角落的小档口, 而是各大零售品牌重仓的"第二增长引擎" 。 山姆用麻薯和榴莲千层打开了业绩天花板,盒马用现烤区撑起品牌新鲜感,永辉、物美、APIO们也 都在悄悄试水"烘焙自营化"与"工厂联动"。 风口之上,问题也在叩门:新零售品牌的烘焙供应链如何变革?谁来为超市提供足够稳定、标准 化、又不失创新与风味的产品? 这就是"2025生鲜大课"要交出的新答案。 零售经营的"工匠精神" 张 欣 Apio超市董事长 美特好开心大集模式解读 储思遥 美特好执行总裁 洞察华东社区生鲜市场盈利密码 马振凯 钱大妈华东区总 超市冻品发展趋势及机会点 李文彪 Iceland Lab基地副总经理 盒马烘焙,始于爆品 凡得 盒马烘焙总经理 奥乐齐爆火背后的营销密码 艾 纶 超纶咨询创始人 拆解生鲜供应链,从源头做好品控 武德银 叮咚买菜品控中心负责人 超市大调改,生鲜怎么调? 贾纪发 一家亲超市营采总监 另 论坛 超市肉品经营分论坛 肉品精细化经营带来的增长机会 陈兴根"肉匠"三修 天虹肉品经营突破实战 王思涵 City'Super超市食品部采购高级经理 超市 ...
零售周报|LVMH三季度亚洲增2%;遇见小面、自然堂等拟港股上市
搜狐财经· 2025-10-23 10:03
1.11月起调整海南离岛免税政策 图源:财政部官网截图 10月17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公告,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并定于11月1日起实施。 具体包括,一是扩大离岛免税商品范围,增加宠物用品、可随身携带的乐器、微型无人机、小家电等商品。优化后的离岛免税商品由45大类提高至47大类。 二是允许服装服饰、鞋帽、陶瓷制品、丝巾、咖啡、茶等国内商品,进入离岛免税店销售,退(免)增值税、消费税。三是将离岛旅客免税购物年龄由年满 16周岁调整为年满18周岁。四是允许离境旅客享受离岛免税政策,离岛且离境旅客购买离岛免税商品金额计入其每年10万元人民币免税购物额度,不限次 数。五是对一个自然年度内有离岛记录的岛内居民,在本自然年度内可按"即购即提"提货方式有关要求,不限次数购买离岛免税商品。 2.米其林指南将首度收录深圳和宁德 10月13日,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其公众号官宣,米其林指南将新增福建宁德和广东深圳两个目的地。这也意味着这个风靡世界的美食指南将首次 收录深圳,据了解,米其林指南将于2026年首次收录深圳,并将与广州指南合并共同发布《2026广州和深圳米其林指南》。同时,继福州、厦门、 ...
中国超市,开到宇宙尽头
36氪· 2025-10-23 07:59
华人超市全球分布特征 - 华人超市遍布全球,从美国旧金山湾区到柬埔寨金边,甚至牙买加犯罪频发的滨海萨凡纳也有分布[5] - 在阿根廷,截至2023年共有10788家华人超市,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每两三个街区就有一家[6] - 分布模式以亲缘网络驱动,通过"投亲靠友"方式从点状分布发展为线状散射,甚至在亚马逊雨林也有华商经营超市[6] 经营模式与商业形态 - 在发达市场形成连锁巨头(如99大华超市),而在新兴市场多为家庭/夫妻店形式,构成"草根全球化"的出海单元[6] - 超市经营门槛低,无需特殊技能,主要依靠启动资金和勤勉运营,属于传统但稳健的商业模式[18] - 单店盈利能力稳定,例如牙买加超市月利润约10万元人民币,虽无法暴富但能保障体面生活[22] 供应链与商品策略 - 充分利用中国供应链优势,从浙江丽水等"商超之乡"采购商品,跨境物流便捷(陆运最快一周达)[22] - 商品策略本地化:东南亚主要服务华人群体销售国货[20],拉美市场则针对当地人需求,圣诞季家居纺品和球星周边(如梅西马克杯)热销[21] - 货源组织高度依赖同乡网络,福建移民在阿根廷通过同乡群共享批发商报价和员工背景信息[25] 运营挑战与风险管理 - 治安问题突出:牙买加偷窃事件频发(员工监守自盗、顾客随机行窃)[8],阿根廷贫民区店铺每周遭遇偷盗,甚至发生持枪抢劫[11] - 系统性风险:阿根廷2023年通胀率达211.4%,商品价格日波动剧烈(400比索次日变800比索),经济动荡加剧安全风险[12] - 应对策略强调低调经营和"花钱平事",形成"千金难买安心"的行业共识[14] 竞争格局演变 - 市场饱和度提升:柬埔寨金边某区域中国超市从4-5家增至十余家,同质化竞争加剧[30] - 竞争方式包括价格战("你卖一块,我卖五毛")甚至黑帮斗争,华商之间合作有限且多限于亲缘关系[26] - 连锁巨头挤压下,小超市寻求转型(如游戏厅、儿童乐园)或向偏远地区转移[30] 行业发展趋势 - 传统超市模式被归为"出海2.0",在主流话语中被跨境电商等新形态边缘化[30] - 但华商建立的草根全球化网络为品牌出海奠定基础,通过货架实现中国产品与文化输出[31] - 个体经营者多持"落叶归根"心态,盈利目标是为国内家人置业,而非长期扎根当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