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
搜索文档
揭秘涨停丨封单超5亿元,重组热门股6连板!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20:42
20股封单资金均超过1亿元。 涨停战场: 6连板股封单资金在5亿元以上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10月30日,从收盘涨停板封单量看,和展能源居首,高达52.3万手;瑞尔特(002790)紧随其后,为40.14万手;康盛股份 (002418)、兰石重装(603169)、南山控股(002314)随后,封单量均在20万手以上。 从连续涨停天数看,ST中迪斩获10连板;时空科技实现6连板;亚士创能(603378)完成5连板;*ST宝鹰、ST新华锦(600735)收获4连板;瑞尔特、合富 中国均实现3个连续涨停。 以封单金额计算,20股封单资金均超过1亿元。其中,时空科技、瑞尔特、福龙马、鹏辉能源(300438)4股封单金额均在2亿元以上。 时空科技日前披露,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深圳市嘉合劲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宫殿海发行股份 募集配套资金。标的公司主要从事内存条、固态硬盘等存储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与公司主营业务属于不同行业,本次交易前公司无存储行业 经验。本次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纳入公司管理及合并范围,公司面临一定的收购整合风险。 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7100 ...
创投铁幕之后,再筑新墙
36氪· 2025-10-31 01:21
政策核心内容 - 特朗普签署《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核心主题为美国投资者应投资美国的未来,而非其他国家[1] - 政策旨在限制美国对华投资,并加严中国赴美投资的安全审查,将中国列为"外国对手"[1] - 中方回应称该政策严重打击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信心,破坏美国营商环境,并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1] 受限行业与投资类型 - 限制范围从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三个敏感行业大幅扩张至生物技术、高超音速技术、航空航天、先进制造、定向能源及其他受中国"军民融合"战略影响的领域[1][3] - "先进制造"代表的范围很大,基本囊括中国目前已具优势或寻求突破的所有"硬科技"领域[3] - 受限投资类型包括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绿地投资、企业扩张及公开证券交易[1][15] - 限制资金来源包括养老基金、大学捐赠基金和其他有限合伙投资者,此前Reverse CFIUS对于LP投资的豁免可能收缩[1][3] 对中概股的影响 - 上市过程中的中概股可能面临更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导致上市时间更久、审核更长、不确定性更大[10] - 若PCAOB再次认为无法检查中概股审计底稿,上市后可能面临强制退市风险[10][13] - 政策明确将重点关注可变利益实体结构,中概股需对VIE架构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10][14] - 政策要求审查所有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可审计性、公司监管及是否存在刑事或民事欺诈行为[14] 对并购交易的影响 - 美国资方并购中国敏感行业企业会落入Reverse CFIUS制度范围,但收购100%股权本身有豁免[9] - 中国资方并购美国受限行业企业难度将上升,对行为性承诺措施接受可能性下降[9] - 中国也可能加强对美国企业收购中国受限企业交易的审查[9] 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 政策可能限制美国人投资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敏感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15] - 美元资本将大概率不会参与中概股的基石投资,寒蝉效应可能导致其主动选择不再投资A股或港股市场[15] - 对于不负有控制权、数据访问权的纯被动投资,政策仍表示欢迎态度[8] 历史背景与政策逻辑 - 政策变化的大背景是美国近年来对中国持续性扼制,试图阻碍中国尖端技术、战略行业发展[4] - 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对华遏制措施,如加收关税、启动301调查、增强CFIUS审查等,在本次政策中得到体现[4] - "美国优先"具体表现为:美国人的钱投资于美国、吸引盟友投资美国尖端技术、不允许美国资本发展"对手"国家技术[6] 潜在长期影响 - 政策提及审查是否暂停或终止1984年中美税收协定,若暂停或取消将显著增加两国经济往来的税收成本[2][17] - 暂停税收协定将对两国之间的资本、人力、贸易和技术交流带来沉重打击[17] - 政策暂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带来的信号意义已足以对创投市场未来产生巨浪[2]
【每日收评】创业板指放量跌近2%,全市场4100股收绿,量子科技概念逆势活跃
新浪财经· 2025-10-30 16:44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震荡调整,沪指跌0.73%失守4000点,深成指跌1.16%,创业板指跌1.84%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42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656亿元 [1] - 全市场4100只个股下跌,市场热点较为杂乱 [1] 量子科技板块 - 量子科技板块涨幅居前,受英伟达推出NVQLink及中国“十五五”规划推动 [2] - 英伟达NVQLink为17家量子计算公司和9家科研实验室连接量子与GPU计算,旨在构建加速的量子超级计算机 [2] - 格尔软件实现6天4板,神州信息实现2连板 [1][5] 锂电及新能源板块 - 锂电产业链持续走强,六氟磷酸锂价格快速上行,截至10月27日现货均价报97500元/吨,单日上涨4500元/吨 [2] - 锂矿概念快速走强,天齐锂业触及涨停,江特电机、永兴材料等个股涨停 [1][5] - 电池板块震荡走强,石大胜华、天际股份双双涨停 [1] - 锂电、储能等新能源方向涌现基本面复苏信号,资金从高位科技股回流 [3] 算力硬件与游戏板块 - 算力硬件股集体走弱,天孚通信跌超10%,新易盛跌近7%,主要受第三季度业绩环比增速放缓影响 [1][5] - 游戏板块重挫,巨人网络一度逼近跌停 [1] 政策要闻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鼓励试点理财公司发行10年期以上或最短持有期5年以上的长期限养老理财产品 [9] - 财政部等五部门通知自2025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扩大经营品类至手机、微型无人机等,并下放审批权限 [10]
10月30日主题复盘 | 指数失守4000点,锂电池爆发,量子科技持续活跃,航运板块异动
选股宝· 2025-10-30 16:25
行情回顾 -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沪指失守4000点关口,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均下跌超过1% [1] - 个股跌多涨少,沪深京三市超过4000只股票下跌,全天成交金额为2.46万亿元 [1] - 锂电池板块逆势走强,天齐锂业和西藏城投等多只股票涨停,量子科技概念持续活跃,格尔软件和神州信息涨停,超硬材料概念午后拉升,沃尔德涨停 [1] - CPO概念股集体调整,天孚通信下跌超过10%,新易盛下跌超过7% [1] 锂电池 - 锂电池概念板块当日上涨1.06%,大中矿业和振华股份连续两天涨停,鹏辉能源、石大胜华和天际股份等多只股票涨停 [4][5] - 核心催化因素是碳酸锂期货价格连续8天上涨,六氟磷酸锂平均价格在10月30日达到10.3万元/吨,单日上涨2.49% [4][5] - 券商观点认为六氟磷酸锂市场现货供应紧张,下游企业拿货情绪急切,对高价订单接受度较高,行业虽满产但提量缓慢,供应持续紧张 [6] - 碳酸锂市场自三季度以来出现供应扰动和需求超预期增长,导致连续数月的供需缺口,供需双旺格局可能延续至11月份 [6] - 相关公司方面,大中矿业的孙公司取得锂矿开采权,振华股份的子公司涉及电池材料,鹏辉能源主营储能锂离子电池,石大胜华实现锂电池材料全产业链布局,天际股份拥有六氟磷酸锂产能 [5] 量子计算 - 量子计算概念板块再度活跃,格尔软件和神州信息涨停,国盾量子和禾信仪器等股票涨幅超过10% [7][8] - 券商分析指出,量子技术正从前沿科学走向国家战略与产业实践,被视为未来十年最具潜力的高技术增长引擎 [8] - 产业链上游聚焦量子芯片、低温制冷系统等核心硬件,中游是关键整机系统和软件平台,下游核心是量子云服务与行业应用场景落地 [8] - 产业规模方面,2024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规模为50.37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111.75亿美元,2030年将陡增至2199.78亿美元,2027至2029年是关键发展节点 [9] - 相关公司中,格尔软件投资量子技术研究,神州信息是国家量子通信重要服务商,国盾量子是量子通信领域龙头 [8] 航运 - 航运板块大涨,招商轮船涨停,中远海特触及涨停板,招商南油和中远海特等股票跟涨 [10][11] - 催化因素包括欧线集运指数单日大涨近5%,创7月以来新高,BDI指数在10月维持在2000点左右的相对高位,四季度即将进入干散货航运旺季 [10] - 多家主要船公司如MSK、MSC和达飞已发布涨价通知,计划自11月1日起上调多条重要航线的运费 [10] - 券商观点认为,需求侧受益于OPEC+持续增产,供给端因待交付运力有限及对俄伊船队制裁导致整体船队供给偏紧,四季度旺季供需关系紧张将推动运价上涨,本轮运价高点有望突破 [11] - 行业景气度在2022至2024年上半年上升,2024年下半年经历压力测试后,2025年以来受益于油价回落与伊朗制裁升级,运价中枢已显著回升,未来两年油运供需关系继续向好 [12] 其他活跃板块 - 光伏、机器人、福建自贸区等板块局部活跃 [12][14] - AI产业链跌幅居前 [12] - 市场进入三季报披露高峰期,业绩增长受到关注 [13][14] - 十五五规划提及推动脑机接口和具身智能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14]
全球科技竞争路线图:胜任者有力,自胜者强
西部证券· 2025-10-30 16:03
全球科技竞争情景 - 全球科技竞争基准情景为达成战略均势,中国在制造业保持领先但复杂技术领域面临挑战[1] - 乐观情景为中国成为创新领导者,全球创新生产中心地理转移[1] - 悲观情景为中国产业升级不及预期[1] 关键技术领域 - 美国对AI、先进计算、生物科技关注度上升,对硬基建如先进网络、机器人关注度下降[8] - 2024年美国机构开发40个标志性AI模型,中国为15个,欧洲为3个[42] - 中美AI模型性能差距在MMLU等基准中已收窄至0.3至8.1个百分点[42] - 量子技术距商业化应用还有5-10年,美国2008-2023年总投资约94亿美元[54] 人工智能产业 - 达到GPT-3.5水平的AI模型查询成本从2022年11月每百万词元20美元降至2024年10月0.07美元,18个月降幅超280倍[42] - 2024年北美、大中华区、欧洲企业AI应用率分别为82%、75%、80%,大中华区同比增速27%为最高[42] - 领先开源与闭源AI模型性能差距从2024年1月初8%缩小至2025年2月1.7%[42] 半导体与生物医药 - 举国体制促进光刻机领域国产替代,后摩尔定律时代新技术创新涌现[52] - 2023年美国FDA批准55个新药,其中3个来自中国开发者;中国NMPA批准87种药品,含5种国内首创药物[59] - 中国生物制药公司临床试验份额从2013年3%上升至2023年28%,试验成本比美国低25%-40%[62] 先进制造趋势 - 先进制造趋势为数字技术在物理世界应用及基础工艺创新降低成本曲线[63] - 美国利用AI和软件优势结合大规模产能投资抵消成本劣势[65] - 中国在机器人技术部署和传统芯片等数字化制造生产领域确立主导地位[65]
封面新闻专访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尔·莫基尔:中国对教育和基建投资将有丰厚回报
搜狐财经· 2025-10-30 15:44
获奖信息 - 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被授予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理论的阐释[1] - 莫基尔因"揭示了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获得一半奖金,阿吉翁和豪伊特因"提出了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理论"共同获得另一半奖金[1] 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 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前提是"有用的知识",由指令型知识和命题型知识两部分组成[4] - 指令型知识是指导实践的"说明书",告诉人们如何操作技术;命题型知识是关于规律的系统认识,解释技术为何有效的科学原理[4] - 工业革命的突破源于首次在这两种知识间建立了强大的正反馈循环,为现代经济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5] - 理解原理能使创新更可持续,例如19世纪土壤化学的掌握彻底改变了农业,使世界能够养活80多亿人口[6][7] 当前技术变革与测量 - 当前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突破标志着剧烈变革时期,未来技术变革的速度很可能会越来越快[8] - 当前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放缓可能源于生产率测量方法有误,现有标准是为生产钢铁、小麦的经济体设计的,无法体现疫苗等创新对福祉的影响[9] - 需要制定新的方法来衡量信息、先进医学等非市场交易的商品和服务对生产率的贡献[9] 创新环境与政策建议 - 经济体要想繁荣就必须保持开放,不仅要在贸易上开放,更要在人才与知识的交流上开放[10] - 创新最有效的方式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平衡点取决于行业特点,如核能需要政府支持,而某些行业更适合交给市场[10] - 美国政府对H-1B签证收取10万美元费用的做法不明智,应该用更开放的姿态吸引各国优秀人才[10] - 中国鼓励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发展的做法是明智的,知识和人才流动得越自由对所有国家越有利[10] 对中国经济的观察 - 中国人民的活力与雄心以及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投入令人印象深刻[3][11] - 中国对教育和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不仅体现在硬件上,也包括软件高等教育,这种投入最终会为中国经济带来丰厚回报[3][11] - 中国面临的挑战是需要重新调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创新需要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形成微妙的合作关系[11] - 中国拥有无数充满激情的企业家和创新者,只要方向调整得当,完全有能力解决当前挑战[11] 经济史研究价值 - 经济史提醒我们已取得了巨大进步,按物质标准看,如今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人均寿命从30岁大幅提升,生活水平是几个世纪前无法想象的[14][15] - 经济学家需要懂历史,就像生物学家必须了解古生物学,研究已消失的经济制度能帮助真正理解现代世界[14] 对年轻一代的建议 - 年轻人不要只满足于掌握现有知识,而要保持开放、灵活和好奇的心态,不断更新知识[16] - 世界变化越来越快,今天学到的东西可能两三年后就会过时,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16] - 只要保持好奇心和适应力,就能在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17]
复创共赢,安启未来|2025复星全球投资峰会成功举行
投中网· 2025-10-30 15:22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上海市嘉定区委书记肖文高 介绍嘉定"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汽车城、科学卫星城、现代化新城"四重定位,及在汽车"新四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 大千亿级产业的布局成果,明确将与复星深化合作,共同培育新质生产力。 展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前沿趋势,携手生态伙伴谋划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来源丨 投中网 2025年10月28日,由复星创富主办,上海安亭实业、上海国际汽车城经济发展中心承办的"上海嘉定新质生产力高峰论坛暨2025复星全球投资峰 会"于上海嘉定安亭成功举行。本次峰会以"复创共赢,安启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科创力量、产业精英与资本代表,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 展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前沿趋势,携手生态伙伴谋划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本次峰会吸引超400位嘉宾参与,涵盖政府领导、院士专家、企业家、基金合伙人等。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韩大东,上海嘉定区委书 记肖文高,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复星国际联席董事长汪群斌,复星国际执行总裁、首席投资官唐斌等出席峰会并致辞。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俞大鹏,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
科技巨头动作频频 量子计算商用变近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08:37
英伟达量子计算技术突破 - 发布NVQLink开放系统互联架构,用于连接GPU与量子处理器,构建加速型量子超级计算机 [1] - NVQLink提供低延迟小于4.0微秒、高吞吐高达400 Gb/s的计算动脉,提高量子比特误差校正效率 [1] - 该技术已获得17家量子计算公司和9个国家实验室支持 [2] 谷歌量子计算进展 - 谷歌量子团队通过量子回声算法在威洛芯片上实现可验证的量子优势,运行速度比前沿超级计算机快约1.3万倍 [5] - 该算法首次证明量子计算机可在硬件上成功运行可验证算法,是迈向实际应用的重要一步 [5][6] - 算法演示了量子计算在分子结构研究中的潜力,预测分子特征并通过核磁共振验证结果 [5] 其他科技巨头量子布局 - 微软提出量子就绪战略,以Azure云平台为中心打造量子模拟、算法开发与混合计算一体化服务 [6] - 亚马逊Braket平台扩展云端量子硬件接口,支持IonQ、Rigetti等厂商,提供即插即用量子实验环境 [6] - 英伟达与量子硬件初创公司、国家实验室合作,推出量子模拟软件cuQuantum [4] 量子计算产业化生态 - 量子计算公司估值攀升,D-Wave Quantum股价涨超7%,Rigetti Computing涨超6% [2] - QuEra Computing完成2.3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Google与软银集团,并与英伟达联合成立加速量子研究中心 [12] - 中国科研团队取得进展,九章四号量子计算机升级,本源悟空完成药物分子性质预测真机验证,将HIV抗病毒药物筛选准确率从73%提升至97% [12] 量子计算技术挑战与材料突破 - 量子比特易受环境噪声干扰,导致量子退相干,是实用化的最大瓶颈之一 [10] - 拓扑超导体如碲化铀被证实具备内在拓扑超导性,可为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机提供核心材料 [12] - 量子计算需要从软件和硬件层面做好融合,技术路线和时间推进仍充满不确定性 [13] 行业领导观点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强调未来每台GPU超级计算机都将与量子处理器深度耦合 [1] - 英伟达人工智能技术中心全球主管施忠伟表示量子与AI融合将相互促进,有助于开发新型绿色能源 [4] -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指出量子硬件水平尚不足以体现真正的量子优势,大部分技术仍处于实验室阶段 [13]
我国量子科技领域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多应用场景逐步落地
搜狐财经· 2025-10-29 23:40
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 量子科技产业正快速从理论研究向应用场景过渡 [1] - 中国量子信息领域发展整体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产业培育处于起步阶段 [15] - 在“十五五”时期将通过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前沿技术攻关与工程研发 [15] 光量子计算技术突破 - 最新光量子计算机模型在精准算法推荐任务中,对1000名用户进行标签分类仅需1.9毫秒,计算能力相比经典计算提升百倍以上 [3] - 技术原理是让光量子排队进入特殊计算空间高速转圈,通过测量在毫秒级完成单次计算,每天可运行数万次 [5] - 最新一代产品计算能力达到1000个量子比特,能真正开始解决部分现实问题 [9] 公司研发与生产进展 - 公司已完全掌握光电融合芯片等多项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并与国内多家重点实验室、高校及科研院所达成合作 [5] - 下个月将在深圳建成国内首个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正式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9] - 公司目标是在2026年完成光量子计算机年产超过30台 [11] 应用场景拓展 - 技术应用在人工智能、金融行业风控、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快速拓展 [5] - 在人工智能领域可小样本渲染出符合自然演化规律的模型,生成数以万计新数据用于预测蛋白质和疫苗设计 [7] - 业内对专用型量子计算机的期待在“十五五”时期进入实用化 [11] 其他量子技术领域进展 - 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今年发布,关键性能指标大幅提升 [13] - 量子通信方面,三大运营商持续加强布局,在光通信领域长距离高速传输中取得重要进展 [13]
美股量子计算类股票盘前上涨
格隆汇APP· 2025-10-29 17:17
行业市场表现 - 量子计算类股票盘前普遍上涨,IONQ上涨2.7%,RIGETTI COMPUTING上涨2.4%,D-WAVE QUANTUM上涨2.3%,QUANTUM COMPUTING上涨1.5% [1] 行业驱动因素 - 股价上涨受英伟达将为美国政府建造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的消息提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