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材料

搜索文档
万润新能跌3.67% 2022上市见顶超募49亿东海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17:04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万润新能今日收盘价39.40元,跌幅3.67%,处于破发状态 [1] - 公司于2022年9月29日科创板上市,发行价299.88元/股,发行数量2130.3795万股,保荐机构为东海证券 [1] - 上市首日最高价259.99元,为历史最高价 [1] 募集资金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63.89亿元,净额61.46亿元,超募48.84亿元 [1] - 原计划募集资金12.62亿元,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正极材料研发中心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发行费用2.43亿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2.12亿元 [1] 2022年度权益分派 - 以总股本8521.5178万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3.52元(含税),合计派发2.9996亿元 [2] -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股0.48股,合计转增4090.3285万股,分配后总股本增至1.2612亿股 [2] - 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5月30日,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5月31日 [2]
天赐材料: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4 01:18
公司评级与财务表现 - 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稳定,天赐转债评级AA [3] - 2024年营业收入125.18亿元,同比下降18.74%,净利润4.78亿元,同比下降74.03% [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EBITDA利润率15.52%,较2023年下降6.04个百分点 [3][4] - 总债务规模66.45亿元,同比增长9.5%,资产负债率44.37%,较2023年上升1.01个百分点 [3][25] 锂电材料业务 - 电解液销量同比增长26%,正极材料出货量增长109%,但产品价格下滑导致收入下降22.19% [3][4] - 电解液市场份额保持行业第一,2024年全球市占率37.9%,但较2023年有所下降 [10] - 锂电材料产能124.16万吨,同比增长37.1%,但产能利用率仅39%-60% [16][17] - 对第一大客户宁德时代销售收入占比降至39.96%,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降至56.24% [18] 行业环境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24.4%至1823.6万辆,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21.5%至1051.2GWh [10] - 电解液价格中枢下移,六氟磷酸锂价格全年低位运行,行业盈利空间有限 [10][11]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246万吨,同比增长49%,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74% [12] - 磷酸铁行业竞争激烈,2024年开工率仅58.84%,天赐材料市占率约5% [13] 财务与债务 - 2024年末应收款项55.25亿元,占总资产23.07%,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23亿元 [6][22] - 受限资产账面价值10.67亿元,占总资产4.45%,货币资金16.20亿元 [22][25] - 2025年3月末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24.45亿元,现金短期债务比1.86 [26][28] - 在建项目仍需投入14.25亿元,重要项目计划总投资27.16亿元 [17] 业务布局与竞争力 - 实现电解质、添加剂等核心原材料自产,2024年回收碳酸锂2000吨,占使用量10.29% [19] - 日化材料业务收入11.61亿元,同比增长9%,毛利率30.04% [15][20] - 持续推进海外布局,包括德州20万吨电解液项目和摩洛哥一体化项目 [17] - 研发投入占比保持高位,通过碳酸锂期货套保实现公允价值收益6925.83万元 [19]
ST新亚(002388) - 002388ST新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3
2025-05-23 22:18
公司业务布局 - 关注固态电池研发与行业动态,已在半固态电池电解液等细分市场提前进行技术储备 [2][4] - 关注与主营业务协同性较强的优质标的,谨慎选择同行业或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并购或合作,以延伸产业链、扩大规模、提升研发能力 [3][4] 控股股东增持 - 控股股东保信央地及其一致行动人于2024年7月10日至2024年8月5日及2025年4月11日至2025年5月12日期间分别累计增持公司股份5,130,400股、5,197,404股,占公司当时总股本比例分别为1.00%及1.02% [3][7]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1.18万元,同比增长210.40%,净利润扭亏为盈 [4] - 2023年度及2024年度,华为体系内相关公司作为第一大客户,分别贡献销售额7.53亿元、8.19亿元,分别占当年度销售总额的比例为35.06%及37.30% [4] - 2024年度,化工材料 - 胶粘剂产品产销量创历史新高,产品营业收入为2.6亿元,营收同比增长8.55%,毛利率同比提升10.17%至48.32% [4] 公司客户资源 - 与华为、OPPO、比亚迪、富士康、伟创力等重点客户建立深度合作 [5] 公司财务费用 - 2023年、2024年财务费用较2022年增幅较大,主要系合并报表范围及对应融资体量增加所致,后续将优化融资结构等降低融资成本 [5] 公司诉讼情况 - 基于新亚杉杉股权转让合同纠纷的相关诉讼已合并至浙江省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处于审理阶段,判决结果不确定 [3][5] 公司摘帽计划 - 公司股票自2024年11月1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相关事项已整改完成,将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2024年12月31日)起满十二个月后及时申请撤销 [3] 胶粘剂业务毛利率提升原因 - 公司深耕化工材料 - 胶粘剂行业二十余年,以创新研发为核心驱动力,加强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提升产品性能,加大高毛利产品市场应用,强化市场竞争力 [6][7]
万润新能跌5.16% 2022上市见顶超募49亿东海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09 16:26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今日收盘价为35.84元,跌幅5.16%,总市值45.20亿元,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1] - 公司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为259.99元,为上市以来最高价 [1] 公司IPO情况 - 公司于2022年9月29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2130.3795万股,发行价格299.88元/股 [1] - 保荐机构为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盛玉照、江成祺 [1]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638858.2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614562.26万元 [1] - 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48.84亿元 [1] - 发行费用总计24295.94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21200.00万元 [1] 募集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126208.83万元,用于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湖北万润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补充流动资金 [1] 2022年度权益分派 - 以总股本85215178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3.52元(含税),共计派发299957426.56元 [2] - 以资本公积金每股转增0.48股,共计转增40903285股 [2] - 分配后总股本增至126118463股 [2] - 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5月30日,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5月31日 [2]
德方纳米(300769)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21:51
生产基地与市场拓展 - 西班牙生产基地已完成 ODI 备案及经营者集中审核,正按计划推进后续工作,公司将建立海外销售体系,推进海外基地建设,拓展海外市场 [2] - 公司密切关注国际贸易环境,发挥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海外基地建设,加强风险管理,推动可持续发展 [5] 营收与利润改善措施 - 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新型号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增强剂等新产品应用 [2] - 强化运营管理,围绕“降成本、压费用、提周转、细管理、控风险”开展工作,降本增效已取得显著效果 [2] - 加速全球产能布局,推进西班牙生产基地建设,拓展国内外市场 [2] - 坚持创新路线,聚焦研发资源,围绕“一核、多元”布局研发新产品,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升级 [2] 产能情况 - 已建成磷酸铁锂产能 26.5 万吨/年,磷酸锰铁锂产能 11 万吨/年,补锂增强剂产能 5000 吨/年,还有调试中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能 8 万吨/年 [3] 原材料与价格战应对 - 碳酸锂价格波动幅度收窄,公司通过拓展锂源供应渠道、加强采购和库存管理、加快存货周转及开展套期保值等措施应对 [3] - 行业价格战短期使企业盈利承压,长期推动技术迭代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将提升技术和管理能力应对 [3] 风险评估与应对 - 公司可能面临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技术迭代、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 [4] - 通过推进技术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等措施应对风险 [4] 产品工艺优势 - 公司液相法可实现离子级均匀混合,精准控制元素比例,粒径均一可控,产品一致性、稳定性好,加工和倍率性能优异,循环寿命长 [4] - 液相法可生产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第四代高压密产品已批量出货,超高压密新产品验证进展顺利 [4] 一季度产销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销量 6.15 万吨,同比增长 36.85%,环比增长 5.65% [5] - 第四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已批量出货,应用于动力端,出货量占比将提升 [5] 补锂剂情况 - 补锂增强剂已获海内外多家客户项目认证,在多领域和电池体系有项目定点,进度业内领先 [5] - 目前产能 5000 吨/年,2024 年出货量同比增长 500%,预计 2025 年出货量进一步提升 [5] - 补锂增强剂可提高电池多方面性能,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将加大开拓力度,推动市场化应用和产品迭代升级 [5] 关联交易与电池回收 - 与子公司曲靖华祥科技业务往来主要产品为其回收的锂铁磷原材料 [6] - 曲靖华祥科技从事新能源电池回收再利用业务,采用湿法回收工艺,实现废旧资源有效回收与再利用 [6] ESG 投入 - ESG 投入是构建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初期投入可转化为财务回报与社会价值 [7] - 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和理念,开展温室气体核查、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等工作,推动绿色低碳与降成本融合 [7][8] 管理层薪酬制度 - 公司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制定相关薪酬和绩效管理制度,管理层薪酬依据岗位和考核情况确定,与企业长期价值和员工福祉绑定 [8] 衍生品投资 - 公司开展商品套期保值业务以规避锂盐价格波动影响,2024 年盈利,具体对冲情况需综合判断 [8] 行业破局 - 磷酸铁锂行业破局需“政策刚性约束 + 市场柔性调节”,短期淘汰落后产能,中长期推动技术和产品升级 [9] - 公司将提升技术和创新能力,改善经营状况,为股东创造价值 [9]
ST新亚:2024年营收微增2.3% 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2:0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96亿元,同比增长2.3% [2] - 扣非净利润亏损2.15亿元,但较2023年收窄12.25%,展现业绩修复信号 [2] - 核心业务化工材料-胶粘剂产品营收与毛利率均创历史新高 [2] 核心业务亮点 - 化工材料-胶粘剂产品营收同比增长8.55%,毛利率提升10.17%至48.32% [3] - 产线自动化升级预计提升年产能5000吨,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3] - 全资子公司新亚新材料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质,核心品牌SLD列入广东省重点保护商标名录 [3] 业务板块表现 - 电解液板块出现亏损,对电解液资产商誉及锂盐二期产线分别计提减值1.34亿元及7201.48万元,其中电解液资产商誉已全部计提减值 [2] - 锂离子电池材料板块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支出超3100万元,重点开发高性能、高能量密度及快充型材料 [3] 客户与产业链 - 公司围绕化工产品和电子设备解决方案,打造尖端电子设备、电子胶水、锂离子电池材料三大核心产品产业链 [2] - 对华为、比亚迪、富士康等知名客户实现批量供货,其中华为及其体系内相关公司作为第一大客户贡献销售额8.1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7.30% [2] 风险处置与未来计划 - 针对2024年11月被实施的其他风险警示事项已完成整改 [3] - 因2024年12月31日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计划在满十二个月后申请撤销风险警示 [3] - 未来将强化审计监督,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保障规范运作 [3]
天赐材料(002709)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8 20:28
海外布局与关税影响 -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公司直接影响较小,2024 年直接销售至美国的产品收入占总营收约 1% [2] - 公司正在美国推动本土化产能建设,包括电解液代工厂及电解液、六氟磷酸锂合资厂,项目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德州天赐年产 20 万吨电解液项目已完成土地购置,正推进工厂设计及环评手续 [2] 固态电池技术 - 公司通过液态锂盐生产平台开发出硫化锂路线的固态电解质,处于中试阶段,配合下游客户做材料技术验证 [2][3] 财务表现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5.18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84 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3.82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 0.25 元/股 [3]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锂电材料行业需求稳定增长,开工率提高,竞争格局趋向良性,产品价格恢复正常 [3] - 公司走一体化 + 国际化战略路线,通过海外产能建设布局抢占海外增量市场 [3] 行业发展前景 - 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需求稳定增长,技术朝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低成本、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应用领域扩展至 eVTOL、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行业前景广阔 [3]